数字电源与传统模拟电源的区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数字电源是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微控制器(MCU)为核心的开关电源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外特性的控制、管理与监测 [1]。其核心特征包括通信、数控和参数监测功能,支持软件编程调整电源参数,并整合电源管理功能优化功率分配 [2]。相较于模拟电源,数字电源采用数字滤波、多环路控制等技术,具备高集成度、模块化及非线性控制优势。该技术起源于模拟电源的数字化升级,早期通过数字接口实现基础控制功能。2005年德州仪器推出UCD9240等专用芯片后,逐步形成驱动电路、PWM控制器与数字处理器协同的架构体系。关键技术突破包括“整合数字电源”架构优化数模组件组合,以及单片集成化设计将PWM分辨力提升至150ps级。目前数字电源在负载均流、故障预测等功能上持续演进,但需结合应用场景平衡响应速度与成本。
数字电源设计概念是指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微控制器(MCU)作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电源输出的控制、管理与监测的电源设计方法。数字电源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核心组件:数字电源设计通常采用DSP、MCU或专用数字控制芯片作为核心组件,结合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实现反馈和调节1。工作原理:数字电源通过ADC采样输入/输出信号,数字控制器运行预设算法(如PID控制)生成PWM信号,再通过数字接口控制开关器件,从而实现精确的电压和电流调节1。高精度和高稳定性:数字电源通过数字算法可以消除模拟元件漂移的影响,支持复杂的控制策略,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2。灵活性和可编程性:数字电源设计可以通过软件编程调整控制参数,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负载需求2。智能化和远程控制:数字电源具备通讯功能,可以通过TCP/IP、CAN总线、RS485等方式连接计算机,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2。应用场景:数字电源设计在高端PC、个人工作站、数据中心等高性能计算设备中应用广泛,能够满足高效、稳定和精确的电源管理需求3。此外,数字电源也在通信行业、工业自动化、医疗行业、航空航天以及研究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都是用来为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的电源设备。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数字电源采用数字信号来控制开关电源的开关状态和频率,并通过数字控制核心对电源输出进行控制和监测;而模拟电源使用模拟信号来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电路结构简单。数字电源通常具有多个输出通道和多种工作模式,可以为多种不同的负载提供适宜的电源输出,并支持多重保护和监控功能;模拟电源通常只提供单一的输出通道和基本的保护功能。数字电源具备通讯功能,可以通过TCP/IP、CAN总线、RS485等方式连接计算机,并通过软件实现输出的控制、监测与管理;而模拟电源并不具备通讯功能。
数字电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电子设备。同时,数字电源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适应未来的新技术和市场变化;而模拟电源的适应性和兼容性相对较差,可能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子设备和技术要求。数字电源的发展趋势数字电源的特性,代表了其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可能与电脑系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互,甚至缩小体积,集成到主板上。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电源有望实现全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开拓电源技术的无限可能性。任何 AC/DC 或 DC/DC 电源或稳压器的主要目标是在输入电压或负载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的 DC 输出电压。
就在不久之前,“数字电源”主要还是一个很少有商业装置的概念。时代变了,这些电源现在已成为标准电源,并广泛用于数据中心等电力密集型应用。它们的特性使得在狭小空间内提供数百安培的直流电轨成为可能,具有高效率以及受监控和管理的性能。电源设计人员通常是一个谨慎的群体,因为他们在处理高电流、电压和功率水平以及电源故障或故障对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后果时必须如此。虽然早期不太愿意采用基于固件的数字电源方法,但随着他们证明了自己,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的热优势包括提高从低负载到满负载的效率、减少对组件的压力、简化冷却以及增加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它们还通过实时报告其状态、趋势和操作以及它们的适应和调整能力,带来系统级优势。
任何 AC/DC 或 DC/DC 电源或稳压器的主要目标是在输入电压或负载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的 DC 输出电压。这样做需要在 DC/DC 转换器内进行某种形式的闭环控制,基于实际输出电压的测量、与设定点值的比较以及实施基于反馈的校正以强制输出回到设定点并保持在那里。 每个供应设计都涉及权衡和优先事项;例如,电源是否应该非常有效(》90%)但仅在较窄的负载范围内,还是应该效率较低(60-80%)但在较宽的范围内?
模拟电源:电源调节传统上是使用闭环负反馈和开关稳压器中的模拟电路来实现的,图 1. (替代方案,低压差稳压器或 LDO 也是一种选择,但主要适用于几安培以下的负载。)这些切换器有许多标准、成熟的架构,还有一长串额外的增强功能可以增加在整个负载范围内提高效率,提高性能并确保一致的运行。这些增强功能可能变得非常复杂和巧妙,并且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名称,例如 SEPIC(单端初级电感转换器)。它们使用某种形式的脉宽调制 (PWM),其中控制器调制占空比以将输出保持在所需的直流电压,尽管线路/负载发生变化。输出滤波器(未显示)对脉冲斩波输出进行平滑处理,以产生几乎无纹波的输出。

尽管输入和负载发生变化,标准模拟电源转换器使用众所周知的闭环拓扑来保持稳定的直流输出。
这些开关电源拓扑可以变得相当高效和复杂,但都有一个缺点:它们缺乏实时设置操作参数的灵活性。例如,英特尔/赛灵思 VR13 标准要求电源实现自适应电压缩放 (AVS),根据处理器时钟速度和负载动态地将其输出电压从 1.2 V 调整到 0.9 V,同时还补偿处理器内的工艺和温度变化。通过软件编程实现的用于电源控制算法的复杂度远远高于模拟电路所能实现的硬控制算法,后者仅局限于PID控制。 DSP/MCU的应用使得开关电源能够用上各种现代控制算法 ,比如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等。这些先进的控制算法大大的扩展了数字电源的性能,丰富了其应用场景。
除了通过软件编程可以带来多功能以及控制算法上的优势外,数字电源所采用的DSP/MCU往往还带有丰富的通信外设。各 种接口的使用让数字电源具备了通信能力 ,这大大扩展了数字电源的应用场景和功能,比如远程控制、在线监测、在线升级软件、多电源组网、集群管理、故障报警等等。这是纯模拟电源完全不具备的。DSP/MCU在数字电源的应用还催生了数字电源专用的通讯协议——PMBus(Power Management Bus,电源管理总线),这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数字电源管理协议。通过定义传输和物理接口以及命令语言,即可促进与电源转换器或其他设备的通信。支持PMBus的芯片已经出现在了很多大牌半导体厂商的产品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