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精密电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阻确实存在精度之分,精密电阻是电子元件中精度、稳定性等指标优于普通电阻的特殊类型。
精度等级划分
电阻精度通常以允许偏差(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最大误差范围)划分,常见等级包括±0.1%(0.1级)、±0.25%(0.25级)、±0.5%(0.5级)、±1%(1级)、±2%(2级)等。精密电阻的精度更高,例如±0.01%(万分之一精度),这类电阻多采用薄膜材质以满足精密生产工艺需求。
精密电阻特性
温度系数低:精密电阻温度系数(TCR)通常在1ppm/℃至75ppm/℃,例如金属箔电阻温度系数可低至±0.3ppm/℃。
稳定性高:老化率(长期稳定性)通常用ppm/年或%/年表示,优质精密电阻老化率可控制在较低水平。
材料工艺:常见材料包括金属膜、线绕和金属箔三类,其中金属箔电阻综合性能最优,精度可达0.001%-0.01%,适用于高频电路。
应用场景
精密电阻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测试仪器、航空航天及汽车电子等高精度要求的工业场景,其封装形式包括圆柱形、片状及框架结构,生产工艺涉及真空溅镀、光刻等技术以保证稳定性。
其实,对于不是搞计量的不需要分的那么清楚,可以大体上认为高精密、高准确、低误差等是一个意思。但是,对于“精度”一词,可以分解成分解成三个要素:
1 、温度系数:温度变化是电阻的大敌,温度系数一般用ppm/℃表示,即温度变化1度对应电阻变化百万分之几。100ppm/℃就是0.01%/℃。
2、老化:也就是长期稳定性,一般用ppm/年来表示,也有用%/年来表示的。出厂再怎么准确的电阻,如果老化大,那么很快就变了,也就失去高准确的意义了。
3、初始调整误差:这个其实不太重要,知道偏差是多少,只要不变就没关系,测量时可以修正。
对于精度不太高的电阻,我们可以不分,笼统的说某电阻精度是多少。比如0.1%精度的电阻,就是一个综合误差,实际上是说,在常温下(比如10℃-35℃)、1年之内,包括所有的误差,应该仍然能保证电阻在0.1%之内。
但是,对于要求高的地方,电阻的具体特性将被测试,这样才好选用。本文就将把常见的高精度电阻器按照温度系数和老化两个指标做一描述。
精密电阻的分类
常见的精密电阻有三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和块电阻。
1、金属膜电阻是最常见的,但好一些的为精密金属膜电阻,特点是温度系数不大,阻值比较稳定。但由于膜比较薄因此相对脆弱一些,螺旋切割和压接部分容易出问题。
2、线绕电阻也是很常用的,甚至一度是高准确设备的主打电阻。采用的电阻丝材料现在有三种:
● 康铜:比较古老,耐热但温度系数不太好,与铜的热电动势较高。
● 锰铜:有精密锰铜,尽管热但温度不太高但温度系数很小,与铜的热电动势小,是广泛采用的线绕电阻材料。
● Evanohm:被翻译成埃佛诺姆,是一种镍铬铝铜合金,也可以简称镍铬电阻合金,温度系数最小,材料比较硬,焊接性能不太好。
3、块电阻,又叫金属箔电阻,国外厂家以Vishay为代表,是在陶瓷基片粘上合金电阻层然后无感光刻,不仅采用了镍铬电阻合金材料,而且陶瓷衬底做进一步温度补偿,使得温度系数非常小,很多能做到<1ppm/℃。国产的型号为RJ711,性能差一些。
精密电阻等级选择与应用实例
在选择精密电阻时,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的要求、成本预算以及电阻的精度等级。例如,在一个高精度的测量设备中,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该选择高精度等级的250Ω精密电阻。而在一些普通的电子项目中,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选择中精度或低精度等级的电阻。
以音频信号处理电路为例,音频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对电阻的精度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高精度等级的250Ω精密电阻,以确保音频信号的稳定传输和处理质量。
总之,了解250Ω精密电阻的等级分类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具体需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电阻等级,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精密电阻的制造技术将不断进步,为我们提供更多高精度、高性能的电阻产品,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电子工程需求。
电阻是电子电路中的基础元件,用于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其精度和稳定性的不同,电阻可以分为普通电阻和精密电阻两大类。
一、普通电阻与精密电阻的基本定义
普通电阻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对电流进行限制。它们通常由碳膜、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阻值和允许的误差范围。普通电阻在一般电路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且成本相对较低。
精密电阻则是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电阻器件。它们通常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如金属薄膜、金属箔或电阻合金等,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和更好的线性特性。精密电阻的阻值误差非常小,通常可以达到0.1%、0.01%甚至更低,因此在需要精确控制电阻值的场合中得到广泛应用。
普通电阻与精密电阻的主要区别
1. 精度不同
普通电阻的精度相对较低,其阻值误差通常较大。在一般电路应用中,这种误差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普通电阻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电流限制,而不是精确控制电阻值。然而,在需要精确控制电阻值的场合中,普通电阻的精度就无法满足要求了。
相比之下,精密电阻的精度非常高,其阻值误差可以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使得精密电阻在精密测量、传感器电路、医疗设备和科学实验等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
2. 稳定性不同
除了精度外,普通电阻和精密电阻在稳定性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普通电阻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其阻值容易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在一些应用中可以被忽略,但在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却可能导致严重问题。
精密电阻则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其阻值在时间和环境变化下的波动非常小。这使得精密电阻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一致的电阻值,从而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3. 制造工艺与成本不同
普通电阻的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这使得普通电阻在大量生产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普通电阻很难达到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比之下,精密电阻的制造工艺更为复杂和精细。为了获得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电阻值,精密电阻需要采用特殊的材料、精确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测试流程。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精密电阻的成本相对较高。尽管如此,在许多需要精确控制电阻值的应用中,使用精密电阻仍然是必要的。
精密电阻,是一种在阻值误差、热稳定性以及分布参数等方面均达到严格标准的电阻器。对于阻值大于1Ω的电阻,若其与标识阻值相比的误差在±0.5%以内,便可被称作精密电阻。若精度更高,甚至能达到0.01%,即电子工程师口中的万分之一精度,这样的电阻通常采用薄膜材质,以满足精密的生产工艺需求。相比之下,普通系列阻值1Ω以上的电阻,其精密度通常在±5%以上,而电子产品中最为常见的5%精度的电阻,并不属于精密电阻的范畴。
1Ω以下的电阻,其精密度通常能达到±1%以内,从而被归类为精密电阻。这是因为当阻值基数较小时,即便是1%的误差,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小。若要达到更高的精密度,如±0.5%以内,则对工艺和技术的要求会相应提高。
精密电阻的全面特性
精密电阻不仅仅关注阻值的精确度,还要求在热稳定性、分布参数等多个方面都达到严格的标准。这样的电阻器,在电子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精密电阻的分类
精密电阻按材料可分为金属膜精密电阻、线绕精密电阻和金属箔精密电阻。金属膜精密电阻在精度上表现卓越,但阻值温度系数和分布参数方面稍显不足。线绕精密电阻在阻值精度和温度系数上表现出色,而分布参数则稍显逊色。金属箔精密电阻则堪称全能,其精度、阻值温度系数和分布参数均达到高标准,精度可达10-6,温度系数低至±0.3×10-6/℃,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也均低于行业标准。
然而,随着性能的提升,这三类精密电阻的价格也相应增长。因此,在选择时需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例如,在直流或低频交流电路中,线绕精密电阻或金属膜精密电阻便足以满足需求,无需投入高昂的金属箔精密电阻。
从外观上看,金属膜精密电阻通常为圆柱形;线绕精密电阻则有圆柱形、扁柱形和长方框架形等多种形态;而金属箔精密电阻则多呈方块形或片形。对于线绕精密电阻,当匝数较多时,会采用无感绕制法来减小分布电感。此外,长方框架形的线绕精密电阻常用于仪器仪表的制造,这种形状的电阻丝可以按照需求进行定制。
若长方框架形线绕精密电阻发生损坏,可以用与原电阻合金丝材料、直径和长度一致的新合金电阻丝进行替换。若只是表面绝缘层受损,只需将原电阻丝拆下重新浸漆并晾干即可。这样简单的修复步骤可以延长电阻的使用寿命。
主流的精密电阻技术及其优缺点
(一)精密厚膜电阻
随着厚膜电阻浆料的不断改进,当前最先进的厚膜电阻技术已能达到±5ppm/°C的温度漂移,甚至通过组合多个相互补偿的厚膜电阻芯片,可进一步降低至±2ppm/°C。其最高精度可达到±0.01%。在高压、高阻值、高精密度的应用场合下,厚膜电阻成为主流技术。然而,它在低阻值范围内难以实现高精密度和低温度漂移,同时噪声指标和长期稳定性也相对较差。
(二)精密薄膜电阻
精密薄膜电阻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已成为市场上广泛应用的精密电阻技术。通过多层膜层沉积、精密调阻和严格筛选,最优的薄膜电阻可达到±2ppm/°C的温度漂移、±0.01%的精度以及出色的长期稳定性。但它的功率容量有限,低阻值部分的性能指标欠佳,且对静电敏感,功率系数不佳。此外,小批量供货的一致性也是一大挑战。
(三)精密金属膜电阻
精密金属膜电阻在性能上与精密薄膜电阻相似。尽管晶圆精密金属膜电阻有被贴片精密薄膜电阻替代的趋势,但插脚式精密金属膜电阻仍因其低成本优势而占据主流地位。与精密薄膜电阻相同,调阻过程中产生的热点效应可能影响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精密线绕电阻
作为历史悠久的精密电阻技术,高精密线绕电阻能实现±1ppm/°C的温度漂移和±0.001%的精度,这一性能优势是薄膜和厚膜电阻难以企及的。其阻值可高达近50M,非常适合超精密高阻值的应用场合。然而,由于其他更先进的电阻技术的发展以及其高昂的价格和存在电感等缺点,精密线绕电阻正逐渐被市场淘汰。
(五)精密箔电阻
尽管精密箔电阻自1962年问世以来,便以其出色的精密性在电阻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但至今它依然保持着最精密的地位。通过巧妙地将镍铬合金黏贴在陶瓷基板上并施加应力平衡,该技术实现了极低的温度漂移,接近于零。借助激光刻蚀电阻图形以及精细的调阻工艺,其精度可高达±0.001%。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优质的箔电阻在存储6年后,阻值仅漂移±2ppm,展现出出色的抗静电性能、无感无容设计、低噪声以及低电压系数。然而,精密箔电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其阻值范围相对有限,最大尺寸的贴片电阻阻值仅能达到150K,而最大尺寸的插脚电阻阻值也仅能达到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