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级和电压反馈环的设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开关电源凭借其高效节能、体积小巧等优势,已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供电的主流选择。相较于传统的工频变压器电源,开关电源摒弃了笨重的工频变压器,通过高频开关动作实现电能转换,极大地提高了电源效率并减小了体积。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作为开关电源家族中的一员,因其电路结构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以及成本低廉等特性,在小功率电源应用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手机充电器到工业控制设备的辅助电源,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而在其设计过程中,电路级设计和电压反馈环设计是确保电源性能稳定、输出电压精准的关键环节。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单端反激式变换器的工作过程犹如一场有序的电能 “接力赛”。当主开关管(如 MOSFET)在控制信号的驱动下导通时,直流输入电压迅速施加到高频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此时,变压器初级绕组如同一个能量 “储存罐”,电流线性上升,电能以磁场能的形式被存储在变压器中。而次级绕组由于感应电压的极性,使得整流二极管反向截止,次级回路处于断开状态,负载无法从次级获得能量。
当主开关管截止时,变压器初级绕组中的电流迅速归零,磁场发生变化。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电压极性反转,整流二极管导通,变压器将之前储存的磁场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整流二极管输送给负载,直至下一个开关周期开始。如此周而复始,实现了从输入直流电压到稳定输出直流电压的转换。这种工作模式下,变压器不仅承担了电压变换的任务,还在开关管导通和截止期间分别扮演了能量储存和释放的角色 。
开关电源电路级设计
主电路设计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主电路是整个电源系统的 “动力引擎”。其输入通常接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经过主开关管与高频变压器初级绕组相连。主开关管的选型至关重要,需依据电源的功率等级、输入电压范围以及开关频率等因素综合确定。例如,在小功率应用中,常选用低导通电阻、快速开关速度的 MOSFET 作为主开关管,以降低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高频变压器则是主电路的核心部件,其设计涉及多个参数的计算,如初级电感量、匝数比等。初级电感量决定了变压器在开关管导通期间存储能量的大小,匝数比则直接影响输出电压的高低 。
RC 吸收回路
在感性负载的电路世界里,开关管关断瞬间犹如一场 “电气风暴”。当主开关管突然截止时,高频变压器初级绕组的漏感会产生一个极高的自感电动势,若不加以抑制,这个尖峰电压足以击穿开关管,对电路造成毁灭性打击。RC 吸收回路便是这场 “风暴” 中的 “平息者”。它由电阻和电容串联组成,一端连接在开关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另一端接地。当尖峰电压出现时,电容迅速充电,吸收部分能量,电阻则在电容放电时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从而有效钳位尖峰电压,保护开关管的安全。同时,RC 吸收回路还能抑制电路中因电压变化率(dv/dt)过大对器件产生的冲击,确保电路稳定运行 。
控制芯片(以 UC3843 为例)
UC3843 作为一款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器,宛如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 “智慧大脑”。其管脚功能丰富且各司其职,1 管脚用于补偿端口,外接 RC 网络可对误差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进行精细调整;2 管脚为电压反馈输入端口,通过该端口输入的反馈电压与内部 2.5V 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误差电压,进而调整输出脉冲占空比;3 管脚是电流取样输入端口,通过检测主开关管的电流,实现过流保护等功能;4 管脚连接定时电阻和电容,精准确定振荡器的工作频率;5 管脚接地,为芯片提供稳定的参考电位;6 管脚作为输出端口,输出具有足够驱动能力的脉冲信号,直接驱动主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7 管脚接入电源 VCC,为芯片正常工作提供能量;8 脚输出稳定的 5V 参考电压,为其他电路模块提供基准 。
UC3843 专为离线和直流至直流变换器应用而设计,具有诸多卓越特性。其电压调整率可达 0.01%,意味着输出电压极为稳定;工作频率高达 50kHz,能够适应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需求;启动电流低于 1mA,大大降低了电源启动时的功耗;外围元件少,极大地简化了电路设计和布局,降低了成本 。
电压反馈环的设计
电压反馈模块
电压反馈环如同开关电源的 “稳压器官”,确保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值附近。电压反馈电路类型多样,基本反馈电路结构简单,但稳压精度有限;改进型基本反馈电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性能;配稳压管的光耦反馈电路利用光耦实现电气隔离,增强了稳定性;而配 TL431 的精密光耦反馈电路则凭借其出色的稳压性能脱颖而出。
在配 TL431 的精密光耦反馈电路中,TL431 型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宛如一位精准的 “电压裁判”。它通过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并与自身内部的 2.5V 基准电压进行严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控制光耦中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光耦则如同一个 “电气隔离使者”,将输出端的电压变化信号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输到输入端,进而调节控制芯片的反馈电压,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准调整。对于多路输出的开关电源,将主输出作为主要反馈信号的同时,把其他各路辅助输出按照一定比例反馈到 TL431 的 2.5V 基准端,如同为整个电源系统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 “电压监测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多路输出式开关电源的整体稳定性 。
电流反馈环与电压反馈环的协同
电流反馈环与电压反馈环并非孤立工作,而是紧密协作,如同电源系统中的 “双保险”。电流环通过电流检测电阻将开关管的电流转化为电压反馈信号,与电压控制环检测的电压信号一同送入控制芯片进行比较和处理。当负载发生变化或输入电压波动时,电流环能够迅速响应,对开关管的电流进行调整,而电压环则从宏观上对输出电压进行稳定控制。两者相互配合,使开关电源在面对各种复杂工况时,都能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和电流的合理分配,提高了电源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 。
结论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电路级和电压反馈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通过精心设计电路级的各个模块,如主电路、RC 吸收回路以及合理选用控制芯片,为电源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精准设计的电压反馈环,尤其是采用配 TL431 的精密光耦反馈电路,以及电流反馈环与电压反馈环的协同工作,使得开关电源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工作条件下,输出稳定、精准的直流电压。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也将不断优化和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效、节能、小型化的电源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