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雷电浪涌对电子产品开关电源系统的影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已广泛融入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个角落。从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工业生产中的各类精密设备,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而开关电源系统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供电部件,其性能与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自然雷电浪涌的存在,如同隐藏在电子产品背后的 “杀手”,时刻威胁着开关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
雷电,这一自然现象的本质是携带不同电荷的云层与云层、云层与地面之间产生的瞬间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秒就会发生近百次左右的雷电现象。单次雷电的电压大约是 1 亿至 100 亿伏特不等,所产生的电流平均可达数万安培,瞬间放电功率达到数十亿至数百亿千瓦 ,威力惊人。
当雷电发生时,不仅会带来直接雷击的危害,还会产生雷电浪涌这一副产品。雷电浪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感应雷击电涌过电压,雷击闪电产生的高速变化的电磁场,闪电辐射的电场作用于导体,会感应出很高的过电压,这类过电压具有很陡的前沿并快速衰减。其二,直接雷击电涌过电压,直接落雷在电网上,由于瞬间能量巨大,破坏力超强。其三,雷击传导电涌过电压,由远处的架空线传导而来,其能量随线路的延长而减弱。其四,振荡电涌过电压,动力线等效一个电感,并于大地及临近金属物体间存在分布电容,构成并联谐振回路,在 TT、TN 供电系统,当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的瞬间,由于高频率的成分出现谐振,在线路上产生很高过电压 。
自然雷电浪涌对电子产品的开关电源系统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从破坏原理与现象来看,可能会造成飞弧,在被损的部件上留下明显的电弧痕迹;会产生电晕,在绝缘体表面上形成明显的电蚀痕迹,使被蚀部位绝缘下降;还可能导致控制电路的 IC 等元件损坏,一般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的整流元件、稳压元件损坏,甚至造成接地故障使设备带电,引发设备相间短路等问题。
具体而言,自然雷电浪涌可能导致开关电源系统出现灾难性危害和积累性危害。灾难性危害指的是一个电涌电压超过设备的承受能力,则这个设备完全被破坏或寿命大大降低。例如,电机通常的绝缘电压为正常工作电压的 2 倍加 1000V 左右,故 220V 电机的绝缘电压一般为 1500V。而浪涌不断地冲击电机的绝缘层,就可能导致绝缘层被击穿 。积累性危害则是多个小电涌累积效应造成半导体器件性能的衰退、设备发故障和寿命的缩短,最后导致停产或是生产力的下降 。
雷电浪涌对开关电源系统的影响还体现在多个具体的方面。在电压方面,浪涌会导致电压波动,使得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机器设备自动停止或启动。在一些用电设备中,如空调、压缩机、电梯、泵或电机等运行时,电脑控制系统经常出现无理由复位,电机也经常需要更换或重绕,电气设备由于故障、复位或电压问题而缩短使用寿命。从电路元件角度看,差模雷击产生高的差模电流能导致输入大电容的电压升高,进而损坏输入大电解电容和开关管的漏极。共模雷击会产生非常高的共模电压,共模电压能造成电弧放电。若发生电弧放电,会产生一个非常高的高频的电流。如果没有电弧放电发生,电流比较小,只有寄生电容 Cparasitic * dv/dt。而当发生一个电弧放电时,得到的非常高的峰值高频电流产生的噪声能耦合进入低压电路导致误动作 。
在实际生活中,因雷电浪涌导致电子产品开关电源系统受损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在一些雷雨多发地区,户外的监控设备常常因遭受雷电浪涌冲击,其开关电源系统频繁出现故障,导致监控画面中断,无法正常发挥监控作用。还有一些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设备,一旦开关电源系统被雷电浪涌损坏,可能会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为了减少自然雷电浪涌对电子产品开关电源系统的影响,可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在硬件设计方面,可以使用浪涌保护器,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常见的浪涌保护器元件包括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等 。在软件设计上,可以通过优化电路控制算法,提高开关电源系统对电压波动的自适应能力。同时,在设备的安装与使用过程中,要确保良好的接地,降低接地电阻,以减少雷电浪涌造成的危害 。
自然雷电浪涌对电子产品的开关电源系统影响显著,了解其产生原因、危害方式及防护措施,对于保障电子产品的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雷电浪涌的防护技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自然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