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输入端浪涌抑制:TVS二极管与压敏电阻的级联防护方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电子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电源输入端面临的浪涌干扰问题愈发突出。浪涌,即瞬态过电压,可能由雷电、电网切换或大型设备启停等原因引发,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损害。为保障设备稳定运行,采用有效的浪涌抑制方案至关重要,其中 TVS 二极管与压敏电阻的级联防护方案表现出色。
浪涌的危害与防护需求
浪涌电压具有幅值高、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能在瞬间产生巨大能量。当它作用于电源输入端时,会冲击电子元件,导致元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进而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数据丢失、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在电源输入端设置防护电路,将浪涌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TVS 二极管与压敏电阻的特性
TVS 二极管是一种高效的瞬态电压保护器件。它具有极快的响应时间,通常在皮秒级别,能在浪涌出现的瞬间迅速导通,将电压钳位在安全水平。同时,TVS 二极管的钳位电压精度高,能为电路提供精确的电压保护。不过,其功率容量相对较小,在面对高能量浪涌时,可能因承受不住而损坏。
压敏电阻则是一种以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的非线性电阻元件。它的特点是通流容量大,能够承受较大的浪涌电流,适用于吸收高能量浪涌。但压敏电阻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通常在纳秒级别,且钳位电压精度不如 TVS 二极管,在浪涌过后可能会有一定的残压。
级联防护方案的优势与原理
将 TVS 二极管与压敏电阻进行级联,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更全面、有效的浪涌防护。在这种方案中,压敏电阻作为第一级防护,首先承受大部分浪涌能量,利用其大通流容量的特性,将浪涌电压初步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压敏电阻的缓慢响应也为后续的 TVS 二极管争取了宝贵的响应时间。
TVS 二极管作为第二级防护,在压敏电阻初步限压后,迅速导通,将电压进一步精确钳位在设备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之下,确保设备免受浪涌损害。这种级联防护方式,既解决了 TVS 二极管功率容量小的问题,又弥补了压敏电阻钳位电压精度低的不足,实现了优势互补。
应用与展望
TVS 二极管与压敏电阻的级联防护方案已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工业控制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中。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浪涌防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优化这两种器件的性能,提高级联防护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电子设备提供更强大的浪涌保护,推动电子行业朝着更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