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基于内容视频检索中的镜头分割算法

    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可以检测出切变、渐变的视频镜头检测算法。首先,通过颜色局部累积直方图与纹理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视频的帧间差,对于切变检测,通过已经计算得到的帧间差为基础,采用双重窗口检测算法实现,对于渐变的检测,采取了统一的双阈值检测方法对所有渐变类型进行了检测。通过多次试验,证明了用本文算法进行视频镜头检测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 优化PLC与人机界面,提高设备维修效率

    现今工业化生产中使用的大型自动化机台,很多都使用到大型的PLC模组,人机界面,以及众多的输入输出装置(传感器,电磁阀,伺服电机等);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出现的设备故障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

  • ADS8323与高速FIFO接口电路的CPLD实现

    本文采用CPLD实现了AD芯片、高速FIFO存储器以及MCU之间的接口电路。实验表明,该电路工作稳定可靠,且通用性强,易于移植到其它数据采集系统中。同时,QuartusII等嵌入式技术的使用,简化了开发流程,提高了设计效率。目前,该电路已成功应用于某数据采集系统中。

  • 说话人语音特征子空间分离及识别应用

    本文依据主元分析原理从语音特征观察空间分离说话人语音特征子空间,对输入语音特征矢量与子空问的距离测度进行了定义,并对基于特征子空问的说话人识别性能进行了分析。说话人语音训练样本提取特征后在语音特征观察空间形成具有一定散度的分布,根据主元分析原理和分布散度提取主要散度本征向量作为基底构成说话人语音特征子空间,并通过测试语音特征矢量与子空间的距离测度进行模式匹配。实验结果表明,特征子空间方法对说话人识别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小于3秒的短时测试语音下能够得到较高的识别率。

  • 基于舰船辐射噪声的舰船目标定位技术

    通过声传感器阵列可实现对声源的自适应检测定位及跟踪,这使得它在目标探测、故障诊断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复杂环境中,常规的相关方法对于声源的定位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定位结果。针对常规时差测向定位抗干扰性能差和易受噪声影响,特别是噪声存在显著的尖峰时更不能得到满意结果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盲分离的定位算法改进其性能。通过仿真实验,可以看到本文提出的定位方法能够取得更稳定、准确的结果。

  • 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与展望

    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我国风电产业和光伏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做了分析和预测。

  • 小功率户外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防水及风道设计

    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户外安装既要解决防水问题,又要满足产品热设计的要求,特别设计了上、下双层独立密封及转90度风道的特殊结构;将弱电控制电路与强电主电路相互隔离,对发热器件采用强迫风冷的方式解决散热问题。目前,这种结构方式已获得成功应用。

  • 直流系统设计、验收、运行中的几个问题分析

    从运行维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变电站直流系统设计中系统接线的选择、蓄电池的选用、放电回路的设置、馈线方式的设计等问题,阐述了直流系统验收中的总体原则和蓄电池、充电机、馈线屏、馈线网络等部件验收的关键点,以及直流运行维护中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均衡充电、运行中蓄电池的不一致性、直流系统定期检测等重要项目和方法。

  • 直流和脉冲电镀Cu互连线的性能比较

    针对先进纳米Cu互连技术的要求,比较了直流和脉冲两种电镀条件下Cu互连线的性能以及电阻率、织构系数、晶粒大小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条件下,脉冲电镀所得cu镀层电阻率较低,表面粗糙度较小,表面晶粒尺寸和晶粒密度较大,而直流电镀所得镀层(111)晶面的择优程度优于脉冲。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u互连技术中,脉冲电镀将有良好的研究应用前景。

  • 将PIC16C711片内8位A/D提高到11位的方法

    介绍一种将PIC16C711片内8位A/D提高到11位的方法。此方法电路简单,速度快,可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模拟
    2009-08-07
    ADC OV A/D PIC16
  • WCDMA分布式基站低噪声放大器电路设计

    引 言 LNA用于接收机前端电路,主要用来放大从天线接收到的微弱信号,降低噪声干扰,其噪声指标直接影响接收机的灵敏度,而灵敏度是通信接收机的关键指标之一,所以LNA电路设计的优略对于接收机性能至关重要,且

  • 基于新型共基质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发光器件

    研究了Liq:Bphen混合层的电子传输特性。采用该混合层作为共基质电子传输层制备了结构为[ITO/m—MTDATA/NPB/Alq3/Liq(33%):Bplaen/LiF/A1]的有机发光器件,基于共基质电子传输层的器件驱动电压比传统器件降低了13%而效率却提高了21%。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混合层的掺杂浓度,可以显著提高电子传输层的导电率,降低驱动电压,从而提高器件的效率。

  • 2×8低噪声InGaAs/InP APD读出电路设计

    对In0.53Ga0.47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探测器进行了特性分析。以大阵列研究为基础,结合器件特性设计了一个2×8低噪声读出电路(ROIC),电路主要由电容反馈互阻放大器(CTIA)和相关双采样(CDS)电路单元构成,并对读出电路的时序、积分电容等进行了设计。电路采用0.6 μm CMOS工艺流片,芯片面积为2 mm×2 mm,电荷存储能力为5×107个,功耗小,噪声低,设计达到预期要求。

  • 非离子型活性剂在ULSl碱性Cu抛光液中的性能

    使用四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添加到以SiO2水溶胶为磨料、H202为氧化剂的碱性Cu抛光液中进行抛光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不大,当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质量分数为0.25%时,抛光表面质量提高,表面粗糙度(Ra)由1.354 nm下降到了0.897 6 nm,同时有效地减轻了Cu抛光表面的划痕和腐蚀,其原因是聚氧乙烯链可以通过醚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聚氧乙烯周围形成一层溶剂化的水膜保护了被吸附表面。

  • 基于ARM7+μC/OSII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在一些工业现场中,设备长时间运行容易出现故障,为了监控这些设备,通常利用数据采集装置采集他们运行时的数据并送给PC机,通过运行在PC机上的特定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当前运行设备的状况,进而采取相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