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AT24C02A, 2K SERIAL EEPROM:Internally organized with 32 pages of 8 bytes each,the 2K requires an 8-bit data word address for random word addressing.24c02有32个页,每页8字节,本帖中不讨论页写的方式------

AT24C02A, 2K SERIAL EEPROM:

Internally organized with 32 pages of 8 bytes each,
the 2K requires an 8-bit data word address for random word addressing.

24c02有32个页,每页8字节,本帖中不讨论页写的方式

-------------------------------------------------------------------





AT24C02内部设有一个8位控制寄存器,其每一位的含义如下: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1 01 0A2 A1A0 R/W
其中前4位数据是芯片固定的标识,
A2/A1/A0用于选择总线上待访问的I2C器件,R/W=1读操作,R/W=0写操作;
I2C总线上最多可以扩展8片同样的2K容量EEPROM存储器,
或者是4片4Kb的EEPROM,
或者是2片容量为8Kb的EEPROM存储器。
或者是1片容量为16Kb的EEPROM存储器(此时硬件就固定了,因为A2/A1/A0已经被P2P1P0占用),
如果扩展8片2K以内容量的EEPROM存储器,每片存储器将对应一个地址,
我们的实验板上的AT24C02的A2/A1/A0引脚全部接地,
所以在实验中读写控制字分别为:0xa1/0xa0

主芯片stc89c52rc,晶振11.0592M

C代码

#include

#include"MY51.H"

sbitsda=P2^0;//总线连接口定义

sbitscl=P2^1;//总线连接口定义

voiddelayus()//需要4个机器周期,大概4.34us

{

;//晶振频率11.0592M,机器周期为1.085微秒

}

voidiic_start()//启动信号

{

sda=1;

scl=1;

delayus();//sda和scl同为高电平保持4.7us以上

_nop_();//1.085us,共5.78us,下面sda=0是下降沿,不能计算在延时时间中

sda=0;//下降沿

delayus();//sda低电平保持4us以上,这里是4.34us满足要求

}

voidiic_stop()//停止信号

{

sda=0;_nop_();//准备状态

scl=1;

delayus();//该状态稳定时间要求保持4us以上

sda=1;//scl高电平期间,sda来一个上升沿

delayus();//sda保持4.7us以上,4.34加上函数返回时间大于4.7us

//注:此时scl和sda都为1

}

voidiic_sendByte(ucharbyteData)//mcu发送一个字节

{

uchari;

uchartemp=byteData;

for(i=0;i<8;i++)

{

temp=temp<<1;//移动后最高位到了PSW寄存器的CY位中

scl=0;//准备

_nop_();//稳定一下

sda=CY;//将待发送的数据一位位的放到sda上

_nop_();

scl=1;//每一个高电平期间,ic器件都会将数据取走

_nop_();

}

scl=0;//如果写成scl=1;sda=1就是停止信号,不能这么写

_nop_();

sda=1;//释放总线,数据总线不用时要释放

_nop_();

}

uchariic_readByte()//读一个字节

{

uchari,temp;

scl=0;//准备读数据

_nop_();

sda=1;//释放总线

_nop_();

for(i=0;i<8;i++)

{

scl=1;//mcu开始取数据

delayus();//scl为高电平后,ic器件就会将1位数据送到sda上

//总共用时不会大于4.34us的,然后就可以让mcu读sda了

temp=(temp<<1)|sda;//读一位保存到temp中

scl=0;

delayus();

}

returntemp;

}

booliic_checkACK()//处理应答信号

{

ucharerrCounts=255;//定义超时量为255次

scl=1;

_nop_();

while(sda)

{//在一段时间内检测到sda=0的话认为是应答信号

if(0==errCounts)

{

scl=0;//钳住总线

_nop_();

returnfalse;//没有应答信号

}

errCounts--;

}

scl=0;//钳住总线,为下1次通信做准备

_nop_();

returntrue;//成功处理应答信号

}

voidiic_init()//总线初始化

{

scl=1;

sda=1;

delayus();

}

voidiic_sendACK(boolb_ACK)//发送应答或非应答信号

{

scl=0;//准备

_nop_();

if(b_ACK)//ACK

{

sda=0;

}

else//unACK

{

sda=1;

}

_nop_();

scl=1;

delayus();//大于4us的延时

scl=0;//钳住scl,以便继续接收数据

_nop_();

}

voidAT24C02_writeByte(ucharaddress,uchardataByte)//向24c02写一字节数据

{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采用51单片机最小开发板,由8位自制独立按键控制。单片机芯片为STC89C52RC,晶振为@12.000 mhz。8X8LED点阵屏模块由MAX7219驱动,MAX7219包含一个自动扫描电路。你只需要把要显示的数据发送...

关键字: 51单片机 MAX7219 寄存器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广阔领域,51单片机和STM32无疑是两种极具代表性的微控制器。对于初学者而言,选择学习路径时往往会面临一个抉择:是直接跨越51单片机,挑战更高层次的STM32,还是从51开始,逐步进阶?本文旨在探讨直...

关键字: 51单片机 STM32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特别是在使用8051系列单片机(简称C51)进行编程时,数据类型的选择与定义对程序的性能和可读性至关重要。C51语言在标准C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以适应单片机特有的硬件结构和操作需求。本文将深入探讨...

关键字: C51数据 51单片机

在嵌入式系统领域,51单片机作为一种经典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外部引脚作为单片机与外界交互的接口,承载着数据传输、控制信号输出等重要功能。本文将通过对51单片机外部引脚的案例分析,结合实际代码,深...

关键字: 51单片机 单片机

在电子技术的浩瀚星空中,LED(发光二极管)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明星。而结合51单片机这一经典的嵌入式开发平台,LED的应用更是被赋予了无限可能,其中,花样流水灯便是一个生动而富有创意的实例。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

关键字: 51单片机 LED

在现代嵌入式系统设计中,51单片机作为一种经典的微控制器,凭借其丰富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仍然受到工程师们的青睐。定时器中断是51单片机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它可以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自动触发中断,执行预设的操作,从而提...

关键字: 51单片机 定时器

STM32与51单片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两者可以说是一场科技与性能的较量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微控制器(MCU)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STM32和51单片机作为两种常见的微控制...

关键字: STM32 51单片机 MCU

51单片机将是下述内容的主要介绍对象,通过这篇文章,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对51单片机的相关情况以及信息有所认识和了解,详细内容如下。

关键字: 单片机 51单片机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单片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STM32单片机和51单片机是两种常见的单片机芯片。本文将对比分析这两种单片机的区别,并探讨STM32单片机的优势。

关键字: stm32单片 51单片机

51单片机是指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了许多品种,如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产品,该系列其它单片机都是在8051的基...

关键字: 51单片机 串行通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