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测试测量 > 测试测量
[导读] 电感作为一种电子元器件,其主要功能就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本文就来初步探索电感设计之外的测量问题。一般在设计之后都会发现电感值比预计的小,换了磁芯之后并未出现明显区别,在10K和100K的工作频率

电感作为一种电子元器件,其主要功能就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本文就来初步探索电感设计之外的测量问题。一般在设计之后都会发现电感值比预计的小,换了磁芯之后并未出现明显区别,在10K和100K的工作频率下测试都是如此,那么如何将直流偏置加到电感测量中?
经过思考,可以尝试通过恒流源来实现这个功能,但明显这个恒流源不能用普通的开关电源加横流控制来做,因为后面有电解,这个电解实际上和电感并联,测量不到正确值,那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来进行一下讨论。

对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要求不高, 允许它变动。如果不要电流sense电阻上面的电阻, 连差分放大也不要,直接从PNP的 E 取样到运放, 只能固定电流sense电阻下端电位, 输入电压变动了,怎么办? 所以,来了个随动的取样, 你变我也变。

理论上,电流源的内阻将并在被测元件上,造成理论测量误差。所以,电流源的动态内阻非常重要。要简化电路,以提高电流源的内阻特性。

当温度发生改变, PN结导通电压发生改变,输入供电电压也发生变动,这种结构不适合恒流要求严格的场合。

室内温度变化是比较小的。实验室测量也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加之小功率电路的发热也非常少。只要先测好电流,这样的误差不用考虑。PN结的稳飘为2~3mV/C。只要电流反馈够深(如反馈信号取2V),温飘误差就非常小。

就是集电极电压会对基极发生调制效应。指基区的有效宽度随集电结的反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效应。当集电结反向电压增大时,集电结的空间电荷区加宽,这就引起基区有效宽度变窄。因而载流子在基区复合的机会减小,所以基极电流Ib随集电极反偏电压增大而减小,也就是基区有效电阻增大,因此又叫电导调制效应。

所以基极电流Ib随集电极反偏电压增大而减小,也就是基区有效电阻增大,因此又叫电导调制效应。如此说来,可否将基极调制效应简单好记忆地理解为: Uce高反压下,电压放大倍数会减小。 换句话说: 三极管供电电压VCC越大,放大倍数反而会下降. 核心理由: 高反压下, 基区有效电阻增大。

基极调制效应会导致高反压情况下直流放大倍数下降, 这样说似乎更准确些. 高反压下,基区有效电阻增大,这个电阻对应的是静态电阻. 交流等效电阻和静态等效电阻是两会事. 比如: 电流源的静态电阻很小, 但对应的交流动态电阻可认为无穷大。

作个极限假设: 集电结反向电压为无穷大, 集电结的空间电荷区无限加宽,,基区有效宽度被挤压为0 , 没有载流子复合,也就无法形成基极电流Ib ( 认为基区有效电阻为无穷大) , 没有Ib 也就没有IC , 电压放大倍数为0。

下面做一下重点的总结。

电源输出功率小于实际设计功率;
示波器测量发现电感明显小于设计值;
用电感仪测量电感两种磁芯又没有明显的区别;

这里以一个笑话为例,方便大家理解。直流电动机有个很大的起动电容,有人就想啊,那东西又大又贵,如果用两个小电解电容代替。只要容量一样,耐压一样,不就行了!结果老是炸电容,他就想,是电解电容的容量不准确?耐压不够?是交直流的原因?用更高的耐压?用更先进的测电容仪?用更准确的电容?用交流双极性电解电容?

其实什么都不是,就是电容的过流电流小的原因。回到电感上来说,同样形状的磁芯,同样的磁感量(用同一线圈套不同的两磁芯来测电感量值),为什么工作起来不一样呢?原因在哪呢?其实就是一个原因,就是磁芯的最大磁通值不一样。想测磁芯的最大磁通值,其实也容易,不一定要高级设备,有时可以简单到只用220V交流电,灯泡,交流电压表就行了。

电感的衰减主要和磁性材料的特性有关,如果加电流测空心线圈,电感量没有变化,因为空气的磁导率是恒定的。但是对于磁芯,加电流后形成的磁场将会改变其特性,磁导率先上升后下降,对于高u值的带磁芯电感,这个衰减速度很快,对于低u值的带磁芯电感,这个衰减不是很明显。

所以设计滤波电感,磁材的选择很重要,工作在最大电流时,电感值衰减量应该保证在10%较好。其实只要用TL431加PNP再加几个电阻就可集合所有的优点了。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共模电流与差模电流的本质区别,在理解共模电感的作用前,需明确两种电流模式的定义:共模电流:指在两条信号线上以相同方向、相同幅度流动的干扰电流。

关键字: 共模电流

电子系统中的噪声有多种形式。无论是从外部来源接收到的,还是在PCB布局的不同区域之间传递,噪声都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无意中接收: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

关键字: 寄生电容

传感器是智能冰箱的“感知器官”,它能够实时监测冰箱内部的温度、湿度和食物状态,确保食物始终处于最佳储存环境。

关键字: 传感器

车规级传感器的电磁兼容性(EMC)成为保障行车安全与系统可靠性的核心指标。CISPR 25标准作为全球汽车行业公认的EMC测试规范,对传感器的辐射发射与抗扰度提出了严苛要求。本文从标准解读、测试方法、工程实践三个维度,系...

关键字: 传感器 EMC测试

在5G通信技术中,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提升频谱效率、扩大网络容量和改善用户体验的核心手段。作为大规模MIMO的典型配置,32T32R(32发射天线×32接收天线)阵列通过波束成形技术实现信号的定向传输,结...

关键字: 5G MIMO测试

模拟数据(Analog Data)是由传感器采集得到的连续变化的值,例如温度、压力,以及目前在电话、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和图像。

关键字: 模拟数据

电容是电路元件中的一种基本无源器件,其主要功能是储存电能并在电路中起着滤波、耦合、谐振、储能等多种作用。

关键字: 电容 无源器件

近年来,随着电源集成度的提升,多家厂商都推出了PFC和LLC二合一的Combo控制器,将两颗芯片独立实现的功能整合成一颗芯片,简化电源设计。

关键字: 电源集成

电路设计中,耦合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信号保真度与系统稳定性。AC耦合与DC耦合看似仅是电容的“有无”之别,实则涉及信号频率、直流偏置、动态范围等多维度的技术权衡。本文将从信号特性出发,解析两种耦合方式的适用场景,为工程师提...

关键字: AC耦合 DC耦合

高速数字电路向56Gbps PAM4、112Gbps NRZ等超高速率演进,电磁兼容性(EMC)问题已从辅助设计环节跃升为决定产品成败的核心要素。传统“设计-测试-整改”的串行模式因周期长、成本高,难以满足AI服务器、8...

关键字: 高速数字电路 EMC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