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子 > 汽车电子技术文库
[导读] 从年初RoadStar.ai被曝出内讧,随后倒闭,到Drive.ai因资金困境无奈被苹果收购,再到Oryx Vision宣布停止运营……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正面临一场残酷的生死考验,淘汰赛一触即发。

从年初RoadStar.ai被曝出内讧,随后倒闭,到Drive.ai因资金困境无奈被苹果收购,再到Oryx Vision宣布停止运营……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正面临一场残酷的生死考验,淘汰赛一触即发。

Demo时代结束 初创公司迎来洗牌期

提到RoadStar.ai,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去年5月的那次“天价融资”。2018年5月15日,Roadstar.ai对外宣布已完成1.28亿美元的A轮融资(约合8.12亿人民币),据悉该次融资是截至当时国内无人驾驶领域宣布的最高融资额,Roadstar.ai也因此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领域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这是何等的风光啊!

然而,谁都没想到仅一年的时间,RoadStar.ai就因内讧,更具体一点是内部腐败、技术研发停滞不前、产品落地遥遥无期等问题,跌下神坛,最终走向停摆清盘,令人扼腕。

如果说RoadStar.ai的“死亡”更多的是内部因素所导致,那么Oryx Vision的关闭则主要源自外部环境。作为一家专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激光雷达传感器的以色列汽车技术公司,Oryx Vision自2009年成立,就致力于研发低成本的小型激光雷达系统,以帮助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有商业前景的市场。众所周知,激光雷达可谓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之一,但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无论是传统的机械式激光雷达还是有自动驾驶企业“新宠”之称的固态激光雷达,目前都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所以Oryx Vision希望通过该公司的技术,改变这一现状,加速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

不过最近Oryx Vision发现,尽管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自动驾驶汽车要想成为主流的交通工具,需要的时间将远远长于预期,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已有的投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Oryx Vision仍难继续获得投资回报。因此,虽然公司的资金还可以维持3至4年的运营,且有投资者也准备继续投资,Oryx Vision还是决定把公司关停,并将剩余的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比较之下,Drive.ai的境遇相对好一点——被苹果公司低价收购。当地时间6月26日,苹果公司证实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并且聘请了数十名Drive.ai负责产品和工程设计的工程师。

据悉,导致Drive.ai走到这一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资金困境,Drive.ai自2017年9月完成了15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后,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新的融资消息传出,而自动驾驶又是一个需要持续“烧钱”的项目,因此业界猜测这或是导致Drive.ai“卖身”的主因。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内讧,在吴恩达夫妇退出后,公司运营由吴恩达的几个学生负责,他们之间被曝出存在内斗的情况。因此,从今年2月份开始,Drive.ai就在寻求收购,并与多家潜在买家进行了谈判,最终敲定了苹果公司。

可以说,无论是RoadStar.ai还是Drive.ai,他们都曾是自动驾驶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技术公司,高光时刻投资者用“踏破门槛”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即便如此,也没能逃脱覆没的命运,真可谓世事无常。

困境重重 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在自动驾驶赛道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开始因为资金问题或者团队内部的运营管理问题而选择中途退赛,该领域正式进入了洗牌期。更长远来看,上面这些公司的落败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局势将远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为惨烈。

这不是耸人听闻,如果从谷歌2009年开启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研究开始算起,自动驾驶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自动驾驶已经被证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仅技术层面就涉及感知、高精度地图、定位、驾驶员监控、人机互动,路径规划、决策、动态控制、系统架构、系统验证等十多项核心能力,此外还需要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巨额的资金投入,仅靠一家企业难以实现。

正因为如此,可以看到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结为联盟,在技术方面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分摊研发成本,并出现了很多专攻某一项核心技术的初创公司,甚至连政府也开始参与其中,在路端给予一定的规划支持。但即便如此,要实现大规模的全场景自动驾驶,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依旧遥遥无期。

这对于初创公司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征兆,因为目前很多初创企业都不具备“自造血”能力,而研发自动驾驶又需要巨额的投资,他们的钱从哪里来?自然是找投资人了。但精明的投资者又怎会心甘情愿的一直投资一个项目,而不谈回报呢?当然不可能。

于是,对那些迟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投资者们开始变得苛刻了起来,而一旦失去了投资者的支持,下场会是什么可想而知。更糟糕的是,这样的自动驾驶创业项目不在少数。试想一下,头部公司诸如Drive.ai尚且逃不过“卖身”的结局,更遑论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尾部企业,生存状况更是岌岌可危。从这一点上来说,Oryx的主动关停反而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了。

当然也有一些“另类”,自始至终都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如刚刚拿下投资的图森未来、主线科技,此外还有AutoX、Voyage、易控智驾、Starship Technologies等。他们究竟有何魔力呢?深入分析,在于他们聚焦的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的市场——自动驾驶商用车,如无人驾驶卡车、无人驾驶物流车、无人驾驶摆渡车等。与自动驾驶乘用车相比,这些车辆由于运营环境相对较简单,且大部分场景对车辆的运行速度要求不高,运行线路较固定,更容易实现规模化落地,让投资者早日看到回报。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百度阿波龙无人巴士项目,早在去年7月就已经实现量产下线,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开展商业化试运营,发展到现在,据悉阿波龙已经在全国25个城市接待了4万名乘客。其另外一个项目——新石器无人零售车,自去年量产下线至今已经完成了16万次零售服务。最近,百度又宣布正式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队Robotaxi试运营服务,让自动驾驶汽车如约驶上长沙街头。

可以说,百度给自动驾驶创企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固然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是大规模全场景的无人驾驶,这并不意味着大家一开始就要瞄准这个目标去做,这是不现实的。毕竟当下自动驾驶还面临核心技术、法律法规、道路基础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的掣肘,纵使强如谷歌、百度,也不能一蹴而就,更何况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的初创公司们,更应该脚踏实地,立足于那些短时间内可能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场景,一步一个脚印,向全自动驾驶时代迈进……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面对人工智能(AI),乐观者纷纷用金钱投票。

关键字: AI 亚马逊 Meta 谷歌 微软

韩国大田2024年5月9日 /美通社/ -- 机器人平台专业公司Rainbow Robotics(首席执行官Jungho Lee)将从5月8日起开启移动双臂机器人RB-Y1的预售。

关键字: 移动 双臂机器人 ROBOTICS AI

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2024年5月9日 /美通社/ -- 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客户服务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Yellow.ai 今天推出了 Orchestrator LLM,这是业界首创的代理模式,可在进行个性化...

关键字: AI 人工智能 自动化 机器人

罗德与施瓦茨(以下简称“R&S”)与虚拟测试驾驶领域的先驱IPG Automotive合作,重新定义了汽车雷达硬件在环(HIL)集成测试,从而通过将自动驾驶(AD)测试从试验场带到开发实验室来降低成本。

关键字: 汽车雷达 自动驾驶

如同造纸术的改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承、蒸汽机的改进催生了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创新的工具引领了影响深远的变革。今天,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但企业在大模型应用落地过程中仍需要解决幻觉、开发难度大、适配迁移难、试错成本高等系...

关键字: AI 数据处理 大模型

ST于近期发布了“STM32WBA”无线MCU、“STM32U0”超低功耗入门级MCU、“STM32H7R/S”高性能MCU和“STM32MP2”四大重磅新品,还透露将会在今年推出18nm的STM32新品。

关键字: STM32 MCU NPU AI 超低功耗

近日,美国空军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了首次正式的AI控制战斗机试飞,美联社等少数媒体代表受邀观摩,美国空军方面明确表示,AI战机将是未来美国空中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 美国 AI

从近期媒体的一份爆料来看,苹果近年来其实已经下了不少力气深耕AI领域——在过去六年间从谷歌挖走了数十名人工智能专家,并在苏黎世创建了一个神秘的欧洲实验室。

关键字: 苹果 谷歌 实验室 AI

May 9, 2024 ----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全球前十大IC设计业者营收合计约1,677亿美元,年增长12%,关键在于NVIDIA(英伟达)带动整体产业向上,其营收年成长幅度高达10...

关键字: NVIDIA IC设计 AI

美光再创行业里程碑,率先验证并出货 128GB DDR5 32Gb 服务器 DRAM,满足内存密集型生成式 AI 应用对速率和容量的严苛要求

关键字: AI 数据中心 内存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