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安全设备/系统
[导读] 智能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就是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经过多年发展,解决方案繁多。本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一一解读。 一、非生物识别技术 1、机械钥匙 叶片边柱

智能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就是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经过多年发展,解决方案繁多。本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一一解读。

一、非生物识别技术

1、机械钥匙

叶片边柱锁芯结构的发明,彻底解决了锁具被技术开启的可能,优质锁芯均采用59铜,镍铜合金等,部分高端锁芯采用304不锈钢加工,成本极高。

布局方式上有传统的正置插芯结构,下置防翘结构等,各有优势。

插芯与下置两种方案解决的是电子离合机构失效时最后的保障措施。

虽然机械钥匙存在可复制的风险,但是安装智能锁的用户备用钥匙多寄存在固定位置,基本上没有被复制的风险。即便钥匙丢失在公共区域,也可通过更换锁芯总成解决。

至于网络所盛传的图片复制钥匙的风险,对于叶片结构是无影响的。叶片结构及其精密,0.5毫米的误差都是无法打开锁子的。

双曲线为佳,多曲线更好,不锈钢优先。

2、数字密码

数字密码,固定口令认证的一种。使用最广泛的身份验证方式。在智能锁产品上,又延伸出了虚位防窥探技术。

早期的智能锁产品验证密码多为6位数,现在的多数产品以支持8到10位数,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多数厂商验证错误限制自动报警设置为5次。假设利用穷举破解,密码为8位,其正确密码为1亿分之一,5次每轮,需要2000万轮,几无破解可能。

错位密码技术(数字随机调换),在智能锁上面还无应用,期待厂商早日跟进。

其实数字密码最大的威胁还是摄像偷窥,使用密码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不明监控设备。

3、单机类app动态密码

数字密码的延伸,无需联网。锁子和app均有相同加密计算方式的数据库,只需要输入锁子的管理员密码。app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数字口令。

成本低,效率高,无需网络,有点像银行U盾。

4、网关类app开锁

app开锁属于动态口令的一种,其实其工作方式还是蛮复杂的。

手机端需要验证你的指纹和管理密码,然后通过计算出一条数据链钥匙,通过wifi链接到锁上,锁内的数据库认真通过,才开启门。这条密匙每一次,每一刻都不是固定的。同品牌型号间的加密方式也不是固定的,每一个产品都独立加入了自身的id码,让数据更安全。

一定要严选大品牌的解决方案,部分小厂技术基础不够,部分产品没有端到端内置算法加密方案。

物联网链接以后会慢慢普及,其摆脱了市电依赖,无线传输更安全。

5、蓝牙开锁

蓝牙开锁工作原理类似于wifi链路开锁,其工作于近距离场景,锁内手机内都内置了加密算法芯片,密匙滚动更换。还可与WIFI合并,实现远程蓝牙密匙下发。

6、RFID

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认证技术。早期的IC,ID卡,因其及易被窃取,现已慢慢淘汰。更有同品牌锁具,卡片相互开锁的丑闻。

新型的复合技术加密卡方案将是市场新宠,融合了卡内cpu,防火墙,滚动加密,防复制,双身份认证等。

但高端的加密卡技术也只有少数高端品牌采用,其需要独立模块工作,成本高昂。

如果卡片遗失可通过重置锁具数据库解决。

以上身份识别技术皆为非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指识别我们人体自带特征的方案。换言之,你一丝不挂也能开开自己的智能锁。

生物识别技术

1、光学指纹识别

光学指纹识别是最早期的指纹识别技术,其通过镜头采集指纹纹路,对比验证。因其不能验证生物是否活体,以逐渐被市场淘汰。

2、电容半导体指纹识别

半导体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半导体基材释放电信号,检测指纹沟与壑的反差,通过算法绘制成纹路,再验证。

市面上诸多低档半导体锁具被导电指纹膜破解,是因为基材识别效率低,ic处理能力低下,导致的恶性循环。

半导体基材还要与高效的算法相匹配,高速度的ic处理信息,这样才尽可能多的验证更多细节,降低拒真率,降低认假率和提高处理速度。

半导体指纹头涂层多为黑色导电抗摩擦涂层。

3、射频指纹识别

射频指纹识别技术是半导体技术的延伸,相比半导体指纹技术,效能更高。穿透表皮层,读取真皮层的指纹纹路。指纹磨损也不怕,拒真率更低,更适用于老人孩子,重体力工作者。

射频指纹技术得益于其高穿透能力,半导体涂层可更换为更优质的钢化玻璃,或者蓝宝石。

艾栖的s9000更是首次应用了氧化锆涂层。

4、超声波指纹识别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隐藏式指纹识别方案。凯迪仕首发了第一款锁具应用。但超声波技术相比半导体以及射频,速度较低,精度较低,暂不具备商用价值。而且指纹锁最优势的输入姿势是35度,屏下识别暂无意义。

5、3D人脸识别

3D人脸识别在智能锁市场也有不少应用,但受限于智能锁安装高度,以及使用者身高不统一,易用性太低,拒真率较高。

但是人脸识别在政企安防市场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因为人脸识别技术不管是2D还是3Dtof,他都无需接触,具有高流量处理的特点,适用于车站,闸机,门禁等市场。

另外人脸识别并不是用于高验证需求的领域。

6、指静脉识别技术

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该技术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利用这一固有的科学特征,将实现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认登录者的身份。

指静脉具有绝对的唯一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国内燕南科技拥有国内指静脉技术的绝对话语权。其也发展了多家指静脉模块方案供应商。截止目前已有多款终端产品上市。

指静脉易用性相比射频更优秀,手指干湿均无影响,安全性更高,但其成本高昂。高端智能锁的新概念,刺激消费市场。

国内指静脉模块供应商鑫保泰,近日也量产了市场第一款厚度不足1公分的指静脉读头模块,指静脉读头也实现了超薄指纹锁的应用。

勇于创新,才能长久生存!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智能锁领域的先锋企业U-tec和Nuki选择芯科科技解决方案,成为Matter-over-Thread应用的领先者

关键字: 智能锁 物联网 SoC

【2023年12月6日,德国慕尼黑和奥地利阿特南-普赫海姆讯】STIWA集团,作为自动化和制造技术领域的引领者,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荷兰欧洲邮政快递展览会上展示了其智能锁解决方案SMALOX。这款智能锁专为应对快速发展的邮...

关键字: 智能锁 NFC锁 微控制器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交换,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挑战。当我们把极为敏感的个人数据、金融交易甚至国家安全都交给数字系统来处理时,对强大的数据保护措施的需求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生...

关键字: 生物识别 掌静脉识别 传感器

【2023 年 11 月 13 日,德国慕尼黑讯】许多行业正在迅速淘汰传统钥匙,自助仓储行业也在顺应这一时代趋势。总部位于美国的Keep It Simple Storage(KISS)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简化自助式仓储设施运...

关键字: 自助仓储 NFC 智能锁

【2023年02月16日,德国慕尼黑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切斯特讯】Sentry Enterprises采用了作为全球电源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的最新一代SLC37x系列安全芯片产品,为其生物特征识别平台的发...

关键字: 英飞凌 生物识别 控制器

1980年,谭铁牛考入西安交通大学。5年后,他远渡重洋,到世界著名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求学深造,先后顺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他又获得了英国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

关键字: 生物识别 电子电气 科技防疫

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近日获得一项国际顶级大奖。2022年8月22日,第26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开幕。开幕式上,谭铁牛获得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傅京孙奖,以表彰他在模式识...

关键字: 生物识别 模式识别 AI智能网关

2022年8月17日,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熵基科技”,股票代码“301330”)成功登录深交所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37123013股,发行价43.32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3.44倍,开盘高涨30.0...

关键字: 熵基科技 生物识别 虹膜图像

作为新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于2004年的亚略特以多模态生物识别赋能百业,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技术落地产生真效益。

关键字: 生物识别 亚略特 虹膜识别

物联网卡具有专业的应用管理、安全可靠、灵活的专属套餐、在线监控、远程操作等功能优势,能够满足各种场景需求。物联网卡在各种智能监控领域广泛的适用面决定了它不可或缺的地位,正因如此它的传播速度和应用才会如此之快。

关键字: 物联网 智能监控 智能锁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