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触控感测
[导读] 在如今的全面屏时代,手机常使用的生物识别已经拉开了一场战役,去年最火的莫过于人脸识别技术和屏下指纹技术的竞争,2018年虹膜识别也将崛起。全面屏时代的屏下指纹OR虹膜识别将迎来一场尚未成熟与蓄势

在如今的全面屏时代,手机常使用的生物识别已经拉开了一场战役,去年最火的莫过于人脸识别技术和屏下指纹技术的竞争,2018年虹膜识别也将崛起。全面屏时代的屏下指纹OR虹膜识别将迎来一场尚未成熟与蓄势待发的博弈。

自2017年,手机产业最热趋势莫过全面屏。大部分手机品牌厂商都将目光聚焦在全面屏技术,努力争取在产业趋势爆发中获取更大的利益。然而,如何紧握趋势一炮而红、如何使新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一直是品牌商最为关心的问题。

要想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新型智能手机产品不能只是在屏幕尺寸上的改变,生物识别方案的选择也将为用户带来更强的使用体验。相关手机厂商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生物识别方案与全面屏共存,Samsung于2016下半年推出虹膜识别技术后,Apple于2017年底的iPhone X也以Face ID完全取代Touch ID,导致全市场热议指纹识别技术是否真会被人脸或虹膜识别技术取代。

以目前手机市场的生物识别格局来看,虽然Apple阵营的方向已经明确定下,但Android阵营全荧幕手机的生物识别策略却还存在许多挑战及变量。

屏下指纹全面普及受制约:关键看三星

2018新春伊始,VIVO与SynapTIcs合作推出屏下指纹识别手机,这使大部分人认为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将成为市场主流与行业趋势,而人脸及虹膜识别方案让Android各品牌厂商大幅度采用受阻。

但事实上,由于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与AMOLED面板技术密不可分,导致采用屏下指纹技术伴随的则是AMOLED面板大批采用。而Samsung在手机市场AMOLED面板占有率超过95%,牢牢把控出货权,从而屏下指纹识别技术能否普及,Samsung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外加近期Samsung表示:降低其Rigid AMOLED面板产能,因此屏下指纹识别技术要想在2018年全面普及将迎来不小的挑战。

虹膜识别:最精准、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

要区分屏下指纹和虹膜识别的发展趋势,就要先简单了解虹膜识别这项生物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应用于安防设备(如门禁等)、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边防安检、银行、社区,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通过指纹、人脸、虹膜、掌纹、声纹、步态等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安全。而虹膜识别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具有最高级别的安全性能。相比当下流行的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在唯一性、稳定性、防伪性、生物活性、非接触性等综合安全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

唯一性: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而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每个虹膜所包含的信息都不相同,出现形态完全相同的虹膜组织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其他组织。虹膜的纤维组织细节复杂而丰富,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即便使用克隆技术也无法复制某个虹膜。同卵双胞胎的虹膜纹理信息不同,同一个人左右眼的虹膜纹理都不会相互认同。故而每一个虹膜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两个虹膜是相同的,保证了唯一性,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其安全可靠性是极高的。

稳定性: 虹膜在人的一生中都极其稳定,出生前就已形成,出生 6—18 个月后定型,此后终身不变。一般性疾病不会对虹膜组织造成损伤,不会因职业等因素造成磨损。

防伪性:不可能在对视觉无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用外科手术改变虹膜特征,更不可能将一个人的虹膜组织特征改变得与某个特定对象的特征相同,用照片、录像、尸体的虹膜代替活体的虹膜图像都可被检验出来。

生物活性:虹膜是人眼的可见部分,处在巩膜的保护下,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例如,瞳孔的大小随光线强弱变化;视物时有不自觉的调节过程;有每秒可达十余次的无意识瞳孔缩放;在人体脑死亡、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或眼球组织脱离人体时,虹膜组织即完全收缩,出现散瞳现象。这些生物活性与人体生命现象同时存在,共生共息,所以想用照片、录像、尸体的虹膜代替活体的虹膜图像都是不可能的,从而保证了生理组织的真实性。

非接触性:从一定距离即可获得虹膜数字图像,无需用户接触设备,对人身没有侵犯,因而容易被公众接受。

综上所述,虹膜识别是目前最稳定、最准确、安全系数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作为新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于2004年的亚略特以多模态生物识别赋能百业,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技术落地产生真效益。

关键字: 生物识别 亚略特 虹膜识别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热潮影响下,生物识别技术迎来快速升级,市场发展呈现出积极上升的趋势。根据分析公司BCC Research的预测,到2024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可能会增加到71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3.2%。

关键字: 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 iPhone

最近,苹果申请的多项专利被曝光,这为果粉带来了新的惊喜。

关键字: iPhone13 屏下指纹

  5月20日消息,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机的安全性能和操作的便捷性,三星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求相关技术。三星公司高级副总裁Rhee In-jong周一在中国香港参加一次论坛时向分析师和投资者宣称,该公司

关键字: 三星 智能手机 虹膜识别

从Touch ID在iPhone 5s上出现以来,生物识别技术就与智能手机有了不解之缘。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智能手机通常都支持指纹识别技术,甚至有后置指纹、前置指纹、侧边指纹和屏下指纹之分。进入全面

关键字: 国美 虹膜识别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种可以从外部环境捕获能量为小型设备补充能量的时代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与低功耗元件的发展,环境捕获能量系统已经开始从利基应用向大规模普及了。   近日

关键字: 指纹识别 虹膜识别

  在今年3月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大会上,富士通发布了一款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手机,可以扫描用户的眼部特征并用来解锁屏幕等功能,技术非常前卫。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种更

关键字: 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

  生物识别技术存在感越来越强,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皮肤传感器等新兴应用层出不穷,预计2020年搭载生物识别技术的智能机将成长到十几亿部。生物识别将作为独特的个人身份ID,密码将随之

关键字: 生物识别 眼球识别 虹膜识别

  大众对虹膜的认识可能更多来源于科幻大片,但其实虹膜识别技术已经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并已实现了安全化、小型化的处理。撘上物联网之风,催生虹膜识别应用无限可能。   万物互联,信息爆发,

关键字: 物联网 虹膜识别

  2013年,iPhone5s搭载指纹识别横空出世时曾惊艳一时。2015年iOS8发布时,苹果的HomeKet智能家居软件项目横空出世。当时国内便有思索,若指纹识别技术能运用在智能门锁上这一智

关键字: Wi-Fi 智能门锁 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