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芯闻号 > 充电吧
[导读]新浪科技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Zoom要小心了,微软开始发力了。 每家科技巨头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谷歌是2C全套互联网服务,Facebook是社交矩阵,苹果是软硬件结合,而微软的最大竞争力莫过于生产力

新浪科技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Zoom要小心了,微软开始发力了。

每家科技巨头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谷歌是2C全套互联网服务,Facebook是社交矩阵,苹果是软硬件结合,而微软的最大竞争力莫过于生产力。在企业生产力领域,如果拥有微软排第二,或许没有哪家公司敢说自己是第一。尽管微软如今的业务重心逐渐转向智慧云服务,但微软的云服务实际上也是和企业生产力密不可分的。

然而,巨头们也有自己的缺失拼图。微软和谷歌都错过了一个机遇,这就是视频会议领域。在这个细分市场,新贵Zoom凭借着简洁易用的产品牢牢占据着先发优势,在新冠疫情带来的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市场契机中成为了最大赢家。

Zoom去年年底的单日会议参加者峰值还只有1000万人,今年4月底已经达到了3亿人(并不是日活用户3亿人,而是会议参加者,意味着有大量重复人数),一个季度增长了三十倍。而Zoom股价今年以来已经增长了近三倍,市值也超过了750亿美元。

不过,远程协调生产力正是微软的强项所在。在4月底的Build大会上,微软CEO纳德拉宣布Teams日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7500万人,比疫情爆发之前增长了3100万人。而Teams的单日会议参加者总数则是2亿人,约是Zoom的三分之二。但相比今年年初疫情之前的水平,Microsoft Teams的增长速度甚至比Zoom还要迅猛,增长了894%。(Aterity的统计数据)

今年第一季度,包括Teams在内的微软生产力和企业流程业务部门营收增长了15%,达到117亿美元。疫情停摆并没有给微软业务带来冲击,反而加大了对微软远程协调生产力服务的需求。微软的企业生产力一体化全套服务,是Teams得到企业用户应用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视频会议市场急剧增长,微软和谷歌这两大2B和2C领域的软件巨头也已经盯上这一市场。人工智能成为了他们厚积薄发的优势所在。谷歌上个月已经在视频会议产品Google Meet中加入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智能降噪功能,实现了只有人说话声音,背景噪音全部消失的效果。

而在昨天,微软终于更新了Microsoft Teams,加入了自己在企业生产力领域的诸多技术和功能积累。看看Microsoft Teams都发布了哪些新功能,解决了哪些痛点,又给Zoom带来了怎样的冲击:

首先,Microsoft Teams支持至多1000人同时在线会议,这是微软面向大企业市民集会(TownHall Meeting)或多机构同时开会推出的杀手锏。在需要时,Microsoft Teams可以同时支持2万人在线。这一功能尤其适合公司或者学校开大会的场景。显然,这背后是微软强大的云服务在提供支持。

相比之下,Zoom目前免费版只能支持100人在线,而且只能持续40分钟;而企业付费版上限是1000人。由于流量激增导致云服务运力不足,Zoom在4月底紧急扩容了云服务,他们同时使用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甲骨文三家的云服务。

其次,Microsoft Teams推出了协同虚拟背景Together Mode模式,让远在各地的视频会议参与者看上去就像在同一个房间说话一样。这样开会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对方的背景而分心,专注于视频会议本身。这一功能尤其解决了Zoom虚拟背景太假的问题。

此外,Microsoft Teams还推出了Dynamic View功能,可以自定义调整视频会议时的界面。你可以把自己想看到的重要内容和发言者放在醒目位置。从下个月开始,Teams的视频会议界面将可以同时显示49个参会者。此外,用户还可以使用滤镜和emoji来个性化自己的视频会议形象。

当然,Microsoft Teams是面向企业市场的产品,自然还有为企业市场打造的功能。通过一款Reflect拓展应用,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在Microsoft Teams上非常方便对员工进行签到。微软的Cortana语音助手加入Teams的iOS和Android应用。安全隐私也是Teams此次主打的功能,而这是Zoom过去几个月的最大软肋。

或许是觉得只发软件还不过瘾,微软甚至还拉来了联想和亿联两家公司,打造了Teams专用的视频会议硬件产品。这两款产品看上去就像是配备触摸屏的智能视频音箱一样,但其中搭载了Cortana语音助手。

在远处协同办公领域,Teams并不是先发者,甚至比Slack晚了两年半时间。但凭借着在企业生产力市场的整体优势,Teams在去年一举超过了先行者Slack,此后更不断拉开与Slack的差距。现在微软希望Teams能在视频会议领域重演反超Slack的一幕。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多年来,谷歌搜索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但最近却增加了新AI功能。谷歌的目标很明确,它不想错过AI浪潮,想与微软、OpenAI竞争。

关键字: 谷歌 AI搜索 AI Overview

苏州2024年5月27日 /美通社/ -- 微软 Microsoft Start Networks 中国内容生态伙伴峰会(Microsoft Start Partner Summit)在微软苏州新园区成功举办。应微软全球...

关键字: MICROSOFT START NETWORKS 微软

美国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报导,谷歌手机芯片代工策略转向,由三星转投台积电(2330)怀抱。

关键字: 三星 谷歌 手机芯片 台积电 Tensor

近日,有国外媒体曝光了“IT七巨头”(微软、苹果、英伟达、Alphabet、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的CEO年薪情况,其中苹果CEO库克以6320万美元高居榜首,而亚马逊CEO Andy Jassy的薪酬仅为130万美...

关键字: IT CEO 库克 微软 苹果 英伟达 Alphabet 亚马逊 Meta 特斯拉

在微软于5月20日宣布推出Copilot+之后,有人声称,运行Copilot+的个人电脑对用户的一切操作拥有“照相记忆”的功能,这种功能带来的风险引发了隐私专家的担忧。

关键字: 微软 Copilot+ AI截屏

在生成式AI领域,微软与OpenAI是盟友,但它们的合作并非亲密无间,两家公司选择的方向已经不同,关系也变得亦敌亦友,非常复杂。

关键字: OpenAI 微软 生成式AI ChatGPT

业内消息,日前微软官方宣布与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的深度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实验中成功完成了多达14000次无错误的量子计算操作,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量子计算错误率的纪录,而且将错误率降低了800倍,为量子计算...

关键字: 微软 量子计算 突破

最新消息,多位内部人士昨天透露:微软总部下发邮件,通知中国区负责 AI 研究的多个团队整体从中国搬离,涉及员工或达数百人。

关键字: 微软 AI

5月15日消息,谷歌在其2024年I/O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一项名为“AI Overviews(AI概览)”的新搜索体验功能。

关键字: 谷歌 AI 芯片 半导体

5月15日消息,谷歌在I/O大会上发布了第六代TPU芯片Trillium,并透露能够在明年初用上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架构GPU。

关键字: 谷歌 AI 芯片 半导体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