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怎样设计高可靠性电源模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源模块作为现代科技赖以生存的电力来源,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元件之一,电源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设备的可靠性,所以电源的可靠性成了一切参数、性能保证的前提。影响电源模块的可靠性有设计思路、产品工艺、测试方法、物料、使用不当等因素。
设计思路、产品工艺、测试方法、物料这些是由电源模块生产厂家控制着,如何使用是由客户控制着。从厂家方面出发,工程师在产品的研发设计时候,应尽可能的在优化各项指标,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
产品工艺是指产品在制造和储存的时候,不影响产品的品质,如:电源在生产的时候不注意静电防护,可能会导致元器件的损坏率上升,从而影响电源的寿命和可靠性。储存的时候应防潮、放高低温、放静电等。
系统的测试方法可以在电源没出问题前就检查出来,防止使用过程造成对设备的影响。因为电源是一个集成电路,物料品质的高低选择也成了一个问题,好的物料自然成就了好的品质。客户使用一般是看使用环境和使用温度对产品的影响,主要还是由厂家控制着产品的温度范围。
DC-DC模块电源的重要性
DC-DC隔离模块在分布式电源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有效隔离一次侧设备带来的共模干扰,确保负载稳定工作,还能进行电压转换、稳压和保护。在各种应用场景中,不同的负载需要不同的供电电压,而DC-DC隔离模块电源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
DC-DC隔离模块的作用
此外,由于母线电压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会存在线损,导致PCB板级电压降低。而负载则需要稳定的电压来正常工作,因此宽压输入和稳压输出成为必需。同时,在异常情况下,电源还需要具备保护系统负载和自身不坏的功能。
选择高可靠性的电源
那么,如何选择高可靠性的DC-DC模块电源呢?关键在于采用成熟的电源拓扑。例如,对于1W~2W的定压输入DC-DC电源模块,可以选择Royer电路;而宽压输入系列则多选Flyback拓扑,部分选Forward拓扑。此外,全负载范围内的高效率也是不可或缺的。高效率意味着更低的功率损失和更低的温升,从而有效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电源通常都会采用一定程度的降额设计。特别是在负载IC功耗越来越低的今天,电源模块很多时候都可能在轻载情况下工作。因此,全负载范围内的高效率对于确保电源系统可靠性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遗憾的是,这一点往往被某些电源厂商忽视。他们为了追求技术手册上的参数吸引力,可能会过分关注满载效率而忽视轻载效率。
以金升阳的15W DC-DC模块电源VRB2412LD-15WR2为例,该产品在额定电压24V输入时轻载10%的效率比主流同行水平高出15%。这一优势在提高电源系统可靠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极端条件下的电源适用性
极限温度特性
电源模块的应用环境差异极大,可能面临热带的高温和俄罗斯的严寒。因此,DC-DC模块必须具备宽泛的工作温度范围,最低可达-40℃~85℃。金升阳的定压R2代1W~2W模块甚至能做到-40℃~105℃的卓越性能。若应用于汽车BMS或高压母线监测等场合,则需更高的工作温度,如金升阳的CF0505XT-1WR2可达125℃。
极限温度试验是检验电源模块可靠性的关键。包括高温老化、高温&低温带电工作性能测试、高低温循环冲击以及长时间高温高湿测试等,都是正规电源开发所必需的环节。因此,是否具备此类测试设备,也成为判断电源厂商是否专业的重要依据。
高隔离、低隔离电容
医疗和电力电子产品对电源模块有特殊要求。医疗产品需极低的漏电流,而电力电子产品则要求尽量少的原边和次级寄生电容。这两个领域都强调高隔离耐压和低隔离电容,以降低共模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在选择时,建议1W~2W DC-DC模块的隔离电容低于10pF,宽压产品则应选取低于150pF的模块。
EMC与应用设计EMC性能的重要性
优良的EMC性能是电子系统正常、安全工作的基石。随着电子行业对EMC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源模块的EMC特性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任何EMC处理不当导致的系统复位重启或早期失效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市场表现和客户满意度。
系统应用设计的策略
除了电源本身的可靠性外,系统应用设计同样至关重要。由于电源系统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再可靠的电源也可能因缺乏可靠的系统应用设计而失效。因此,在电源系统应用设计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冗余设计技巧是一种重要的策略,通过增加冗余元件或设计冗余环节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稳定性。
在要求高度可靠性的应用场合,电源模块的稳定性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运行。为了确保系统在电源模块发生故障时仍能保持通电状态,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冗余供电设计。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在单个电源模块失效时,通过另一个模块的备用供电来维持系统的持续运行。
散热与PCB设计此外,降额设计也是提高电源工作寿命的有效方法。然而,负载过轻会使电源性能无法达到最佳状态。例如,金升阳DC-DC模块电源在负载范围30%~80%内使用时,其性能表现最为出色。
在电源模块的应用中,合理设计外围电路也非常重要。由于DC-DC模块电源的通用性设计,它可能无法满足某些苛刻的应用环境要求。因此,当客户的应用环境有特殊要求时,需要添加适当的外围电路来提升电源的可靠性。
散热设计也是工业级电源模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大约有15%的电源模块损坏是由于散热不良导致的。在密闭环境中连续工作的电源模块,如果积热无法散去,内部的器件可能会因超过热应力而损坏。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散热措施,如自然风冷、散热片散热或加强制性散热风扇等,以确保电源模块的稳定运行。
在热设计方面,还有一些经验值得分享。首先,要确保电源模块周围的环境便于对流通风,且无大器件遮挡,以利于空气流通。其次,如果系统中存在多个发热源,如多个电源模块,它们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热辐射传递导致过热。遵循这些经验,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源模块的可靠性。
在电源模块设计领域中,很多客户要求产品必须高可靠,为了确保电源模块在各种复杂环境和应用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那么如何做?今天本文将讲讲如何从多个维度来考虑和优化,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防浪涌保护电路设计
浪涌电流可能会对电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害,因此,设计合理的防浪涌保护电路至关重要。设计防浪涌保护电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调整电感器、TVS管等元件的位置,以提高系统的EMC性能。同时,要注意两级防浪涌保护电路的设计,确保其在有效保护电路的同时,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减少设计量
通过精确计算和控制,将组件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故障率。同时,减少组件数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冗余元件和复杂的电路结构,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双电源模块设计
在双向电源模块的设计中,应注意主辅电路的均匀调节输出,以确保负载平衡。这种设计可以在一个电源模块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电源模块能够继续工作,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双电源模块设计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元件选择
不同组件的应用会对模块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元件时,需要充分考虑其性能、可靠性、寿命等因素。例如,在选择电容器时,陶瓷或电解电容器是常见的选择,但钽电容器具有长寿命、耐高温电阻和良好的性能,但也存在易击穿电路的风险。因此,在选择元件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和选择。
电源安全可靠是指电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和危险,确保用户的身体和财产安全。在电源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求:
1.过温保护要求:电源在输出额定功率时不应过热,应设计过温保护功能,以防止电源过热引起故障。
2.过压保护要求:电源在输出电压超过规定范围时,应设计过压保护功能,以避免对产品和用户造成伤害。
3.过流保护要求:电源在输出电流超过规定范围时,应设计过流保护功能,以避免对产品和用户造成伤害。
4.短路保护要求:电源在输出短路时,应设计短路保护功能,以避免对电源和产品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电源设计是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考虑电源稳定性、电源效率、电源安全可靠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只有设计出高质量、可靠性的电源才能保障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的稳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