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智能电网
[导读] 随着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以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中小型电站(含储能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形式大量接入配电网,使得新形势下的智能电网面临诸多新问题。图1描述了智能电网架构下的电能质量控制

随着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以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中小型电站(含储能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形式大量接入配电网,使得新形势下的智能电网面临诸多新问题。图1描述了智能电网架构下的电能质量控制结构,其主要由分布式发电、输配电网络、用电负荷、电能质量补偿器等构成。一方面,作为新能源接入的核心动力,电力电子变换装备的大量接入,使得输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呈现新特征、新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用电侧负荷的多样性、非线性、冲击性等日益加剧,电能高效利用迫在眉睫,这些新问题给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微电网是耦合了多种能源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其内部的分布式电源具有间歇性、复杂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其电能质量呈现的新问题与新特征日益突出。因此,为保证微电网接入情况下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亟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电能质量问题。

图1 智能电网构架下的电能质量控制结构图

1、电能质量补偿器的分类

电能质量补偿控制技术可分为主动控制技术和被动治理技术。图2针对不同的电能质量问题,对相应的补偿装置进行分类介绍。被动治理技术是通过并接或串接额外的电力电子补偿器来抑制或治理诸如谐波、无功、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补偿装置主要包括无源电力滤波器(PPF)、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HAPF)、无功补偿器、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电能质量综合调节器(UPQC)等。其中,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电能质量补偿器因其低压模块化串级结构,正成为中高压电能质量治理技术的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而主动控制技术是用电设备或分布式电源通过改变自身的输入或输出阻抗特性来兼顾电能质量治理功能。电能质量主动控制技术不仅可提升电能利用率,还能在无需增加额外的补偿器的情况下,改善系统整体的电能质量。

图2 电能质量补偿控制器的分类图

2、电能质量补偿器的控制方法

目前,电能质量补偿器多采用电压源型或电流源型变换器。常用的补偿器电流控制方法主要有:滞环控制,无差拍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谐振(PR)控制,重复控制及非线性鲁棒控制等。此外,通过改进常规电流控制,可以改善单一电流控制方式的控制性能。比如:常规PI和矢量PI结合的控制方法,可简化谐波检测环节;谐波分频补偿方式,与传统全频段补偿方式相比,提高各次谐波的检测精度与补偿精度,特别适用于各种高低压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等。

3、大型分布式电站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随着光伏、风能等大型分布式电站(10 kV~35 kV等级)的渗透率的提高,主要由多逆变器构成的分布式电站系统所产生的谐波与输配电系统的交互耦合也愈加复杂。分布式电站输出的谐波呈现出高频次、宽频域的特性。图3为典型分布式电站谐振放大系数与谐波次数、输电距离的关系。谐波在输电网传播的过程中,受输电线中的分布电容以及背景谐波电压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电流和电压的谐振放大。有2种治理方案可抑制宽频域谐波在输电网络中的串并联谐振问题,即:改变输电网络参数,通过并联电抗器达到消除谐振的目的;安装高压混合有源滤波装置,降低流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含量。

图3 分布式电站谐振放大系数与谐波次数、输电距离的关系

4、微电网及含微电网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微电网是目前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的主要形式之一。微电网存在孤岛和并网2种运行模式,微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既存在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共性集中表现在:怎样有效解决集群分布式逆变器产生的宽频域、高频次的谐波电流。

微电网电能质量问题的新特征及控制技术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1)微电网内部环流抑制方法:多逆变器由于控制方式、滤波参数等因素的不同,造成逆变器在公共连接点侧的端口等效输出阻抗存在差异,导致逆变器间基波、谐波环流的产生,影响逆变器间的功率均分效果及微电网电压稳定。采用虚拟阻抗技术可以改变逆变器自身的输出阻抗幅频特性,从而使得各逆变器的等效输出阻抗相同,可有效降低逆变器间的环流,实现功率均分。

2)微电网并网运行模式下的谐振分析与抑制方法:微电网并网运行模式下,并联逆变器闭环等效阻抗之间、逆变器闭环等效阻抗与配电网等效阻抗之间都存在耦合,随着并联台数的增加,容易引起低次谐波谐振现象发生,造成特定次谐波电流的放大,通过采用主动式无源阻尼和有源阻尼方法,或被动式有源滤波方法,可解决逆变器间引起的耦合谐振的问题,但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5、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新能源或分布式能源以微电网/电站/分布式发电的形式大量接入电网,对电能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向智能电网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任重道远,也对电能质量补偿器提出了高标准和新需求。同时,碳化硅等宽禁带器件的推广及新型变换器拓扑的发展也将推动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发展。此外,分布式电源与电能质量补偿器的协同控制、兼具主动电能质量治理功能的先进电力电子变换装置,也有望得到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杭州市 – 2024年3月11日 – 杭州联芯通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联芯通)是Wi-SUN系统单芯片和网络软件设计的领导厂商,提供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联芯通近日宣布其VC735X SoC成功被 Wi-SUN 联...

关键字: 智能电网 物联网 基准器

【2024年2月28日,德国慕尼黑和日本东京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制造商兼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OTCQX代码:IFNNY)宣布与社会系统技术的先锋企业——欧姆龙社会解决方案公司(...

关键字: 车联网 智能电网 电动汽车

杭州市 – 2024年1月17日 – 杭州联芯通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联芯通)是全球领先的系统单芯片和网络软件设计的领导厂商,提供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通信整体解决方案,联芯通近日宣布其 HPLC+HRF双模芯片VC7351已成...

关键字: 智能电网 物联网 芯片

荷兰的能源网络与德国、丹麦、挪威和比利时的能源系统相互连接,由于荷兰采用了领先的标准,在这里开发的解决方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推广到整个欧洲及其他地区。

关键字: 智能电网

意法半导体参展2023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馆举行的Enlit欧洲电力能源展,展台号:7.2.A70

关键字: 智能电网 移动物联网 驱动器

现代通信、物联网、导航设备在研发过程中需要产生复杂的调制信号和复杂的协议信号以进行系统的性能验证。不断提高的数据速率和更高的带宽需求促使人们创建更复杂的信号来验证设备在真实环境中的性能。创建测试波形的难度越来越大,工程师...

关键字: 物联网 波形发生器 智能电网

杭州市 – 2023年9月21日 – 智能充电和智能电网通信芯片设计公司杭州联芯通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联芯通)研发的HomePlug® GreenPHY 芯片MSE1021+MSEX24-i与MSE1022+MSEX25...

关键字: 中国芯 智能充电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也被称为智慧电网、智能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基于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电力系统改造和升级的重要手段。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是指用于指导和规范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营的一系列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标准等组成的体系。本文将介绍智能电...

关键字: 智能电网 电力系统 能源

智能电网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将传统电力系统与先进的数字技术相结合,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分别介绍。

关键字: 智能电网 电力系统 智能化

智能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升级更新,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智能电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隐患和挑战。本文将探讨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进入加速状态后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关键字: 智能电网 信息安全 技术标准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