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工控机
[导读]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专家表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将迎来战略发展期,我国市场将于2014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2004年以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专家表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将迎来战略发展期,我国市场将于2014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2004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安装量增长率保持在40%,自2008年之后这一增速呈现加快趋势。专业人士表示,在工业机器人50年的发展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工业机器人有如此大的需求。2012年全国工业机器人销售同比继续保持51%的增长,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则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这为其应用的扩展打开了空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机器人拥有量仅是日本的五分之一、美国和德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上来看,韩国是347台,日本式339台,德国是261台,而我国仅为10台,差距十分明显。

  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已经到来,而这个革命的主角就是工业机器人。在中国人口红利减弱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要创造新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变革,生产线上机器人的应用会越来越多。有专家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几年内或将迎来井喷式发展,而非简单的线性增长。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增长空间很大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榊原伸表示,过去4-5年间,世界机器人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行业平均增长率为8%-9%。据联合会统计,近年来世界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年总产值约250亿美元,据此预测2013年世界机器人行业还会持续增长。在中国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迈进以及人工成本连年攀升的背景下,一线产业工人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而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因其优势,市场占有率会逐步增加。

  其次,制造业已成为国际竞争又一激烈领域,客户定制、柔性制造、成本和效率及全球资源整合等方面,都是各国制造企业竞争的重点。而通过工业机器人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以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成为不二选择。特别是近些年,中国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不断向技术领先、自动化、智能化迈进,进一步推动了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的5-10年内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还会有较大的发展。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安全生产意识的增强,特别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工业机器人将会得到更大规模地运用。

  有关人士还预测,在未来的中国,一般工业领域对机器人的应用将会加强,尤其是今后在物流搬运行业、电子电气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生化制药等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如何破局?

  目前,世界工业机器人装机总量已达到一百多万台,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机器人的数量,日本为1710台,意大利为1600台,法国为1120台,西班牙为950台,美国为770台,中国还不到90台。如果考虑到制造业整体对机器人的需求,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有鉴于此,国际机器人产业巨头纷纷在华建厂,全力拓展中国市场。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很激烈,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我们和国外相比价格才有优势。汽车、电子装配、化工、物流等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很大,国家应将这些领域作为工业机器人批量化应用的重点。

  除了规模化,工业机器人主机的成本和可靠性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挑战。在企业的生产线中,工业机器人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一旦出现故障,必然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目前国产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可以进入汽车零部件工作站或码垛工作站,但却很难进入汽车生产线。这正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可靠性不高所导致的。

  专家指出,首先是路径选择的问题。从世界其他国家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情况来看,选择的路线并不一致。比如,日本选择的是“仿人”的路线,并希望从工业领域推广到家用领域。然而,由于成本过高,技术过于复杂,这条道路的前景并不被看好。相比之下,美国则从软件和嵌入控制等方面发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建议,工业要规模化,服务要嵌入化。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长期存在这样的怪圈:由于采购量小,所以成本和定价高,这使得用户的投资较大,并导致市场始终做不大。

  要想快速、顺利推动中国智能工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做到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对于新建企业,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的应用,比如所有的设备都考虑自动化接口,那么将来的发展就会很顺畅。而对于老牌企业,也一定要想尽办法,尽早进行智能化改造,早改造早受益。“这是一个拐点,也是历史的机遇。技术创新和原始创新,是我们掌握主动权的关键。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