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安富利
[导读]2012年,当人们第一次钻进特斯拉Model S的时候,大都会被那个位于座舱中央的17英寸的中控大屏幕惊艳到——驾驶舱中芜杂的仪表和信息显示,都被统合到了这个尺寸足足顶得上两个iPad的触控屏上!

2012年,当人们第一次钻进特斯拉Model S的时候,大都会被那个位于座舱中央的17英寸的中控大屏幕惊艳到——驾驶舱中芜杂的仪表和信息显示,都被统合到了这个尺寸足足顶得上两个iPad的触控屏上!

从那以后,一场围绕着汽车座舱智能化的变革就开始了,各个车厂都开始琢磨如何让自己的中控屏大一点、再更大一点;当你走进一家4S店,销售人员除了介绍车型的马力、扭矩、油耗(或者电池续航)等常规特性之外,也总会殷勤地邀请你坐进座舱,看看那块大屏幕……

从车机到智能座舱

作为一个运输工具,大家逐渐发现,今天人们对汽车的兴趣越来越在“运输工具”这个主业之外,这也使得汽车被异化成一个从传统视角上看令人陌生的东西。

实际上,汽车的“不务正业”由来已久,如果追根溯源恐怕要从将收音机放入座舱那一天开始,从此以后汽车座舱承载的功能也就越来越丰富。比如为了追求更高的音质体验,将CD播放机加了进来;显示屏的加盟,使得既直观又美观的图形化界面也“上车”了,进而也催熟了GPS导航等应用;车载网络和无线通信的发展,同样令汽车座舱设备与外部和内部其他电子设备得以进行通讯和数据交互……由此一个具有比较完整车载信息娱乐功能的系统也就逐渐成型了,它通常位于座舱的中央,被称为“车机”。

不过到此为止,车机做得再炫酷——比如加入3D游戏等——也还是车机,还不能被称作是智能座舱。原因有几点:

· 一是车机从根本上讲,并没有进入核心的驾驶信息领域,而还是在信息娱乐这些外围功能上打转转;

· 二是在人机交互(HMI)方面,传统的车机缺乏新意,受制于汽车产品的特殊性,旋钮按键操控还是主流;

· 三是数据承载能力不足,面对汽车及其所处的智能交通系统,无论是在数据传输还是数据处理上,传统的车机都会面临挑战,而难于形成完整的自动化的闭环。

对照传统车机的缺陷,我们对理想的智能座舱的定义也就清晰了:它应该是一个能够同时涵盖车载信息娱乐和驾驶信息两个领域,能够为用户提供直观、高效的人机交互,并且支持海量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以实现完整自动化操控体验的驾乘系统。

按照这个标准,其实中控大屏幕,不过是整个智能座舱中一个层面上的创新,但即便如此,用户已经感觉相当的受用了——不少体验过这种中控大屏的用户,都会感叹这个东西“有毒”,会让人“上瘾”,一旦用过,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HMI:智能驾舱的市场支点

也正是由于智能座舱对用户来说有一种“洗脑”的功效,因此才会令各个车企和Tier-1厂商趋之若鹜。

根据伟世通的研究数据,2018年全球智能座舱主要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329亿美元,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4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8%。中国市场对于智能座舱的渴求似乎更为旺盛,东吴证券的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座舱主要产品市场规模达566.8亿元,2025年会攀升至10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2%。

如果我们深入到这些宏观数据背后,会发现一些更有意义的信息:这些调研报告中,研究对象——也就是智能座舱主要的产品——主要包括中控显示屏、仪表盘、HUD、驾驶信息显示系统、信息娱乐系统等,可以说除了“车机”,当下大家在智能座舱中的着力点,大多集中在HMI方面。这也不难理解,相较而言,座舱中HMI的优化,是短期内最能给用户带来获得感的举措。

在提升座舱HMI方面,“大屏幕”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一车多屏、多屏联动”将会是未来的趋势。这是因为屏幕太大了,在空间有限的驾舱中未免会显得碍事,而且当越来越多的功能集中在一块屏幕中,不同的功能共享一个显示界面,或者在不同功能之间切换,就成了难题。因此将车载显示功能“化整为零”,彼此之间又通过数据进行联动,也就成了智能座舱的必由之路。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未来在一些高档汽车中,显示屏的数量可能会超过10块,中控显示、数字仪表盘、副驾娱乐屏、智能后视镜、透明A柱等都会成为配置选项。

HUD抬头显示也是在智能座舱HMI方面,大家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领域。HUD通过AR技术,将关键行车信息以图像化的方式投射到前档玻璃上,并与实际的道路和环境“叠加”在一起,使得驾驶员在目不斜视的情况下,就可以直观地掌握车辆状况,并根据导航、安全提示等信息操控车辆。尽管有专业人士认为,车载HUD还不够成熟,但其市场拐点已经出现——有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上市车型中搭载HUD的数量为325款,渗透率为6.4%,而且其已被导入到不少中低端的车型中,预计未来3-5年国内HUD渗透率有望提升至40%。

语音识别作为HMI领域成长最强劲的下一代技术,也在被集成进智能座舱。在汽车座舱中采用语音控制,一个最硬核的理由就是:其他的HMI,不论是旋钮按键还是触控屏,都是需要驾驶员“动手”去操作的,而在完全的自动驾驶实现之前,任何手离开方向盘的行为,都是安全隐患;而语音无需动手、不会占用用户的视觉“频道”,因此对驾驶产生的直接干扰也最小。尽管目前已经“上车”的语音控制方案,其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但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该技术在消费电子等其他领域的磨砺和迭代升级,最终成为座舱中的标配,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技术和市场因素,“个性化”也是推动智能座舱HMI进化的另一个动力。触屏也好,语音也罢,这些HMI模式仍然需要用户发出一个“指令”,爱车才会行动。是否可以让车辆自动识别用户的身份,按照用户的偏好自动做出诸如座椅、空调、行车路线等个性化的调节和设置?这时,带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子标签就可以派上用场了,NFC、UWB等都会是未来智能座舱实现个性化HMI的技术选项。

严格来讲,智能座舱应该是包括“感知、思考、行动”在内的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当下人们在车载HMI上的努力,只是智能座舱发展上的一个支点,但这是一个不错的起点,从这里出发,智能座舱的滋味将会越来越“香”。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6004”。该参考设计主要覆盖芯驰科技的智能座舱SoC*1“X9M”和“X9E”产品,其中配备了罗姆的PM...

关键字: 智能座舱 SoC LED驱动器

3月26日,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与国际第三方独立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以下简称TÜV莱茵)在上海举办颁证仪式,杰发科技宣布AC7840x系列车规级MCU芯片已成功通过ISO 26262 ASIL B功能...

关键字: 芯片 MCU 智能座舱

近日,紫光同芯宣布,其搭载Arm® Cortex®-R52+内核的新一代THA6系列MCU,顺利通过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SGS关于功能安全开发流程体系和功能安全产品设计的评估,荣获符合ISO 26262标准的ASIL D等...

关键字: MCU 汽车电子 智能座舱

通顺的自然语言生成 通达的全领域知识体系覆盖 通畅的人机交互接口

关键字: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大模型

2024年1月17日,中国上海讯 —— 全球领先的技术分销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安富利宣布与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以下简称“临港科创”)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安富利中国区总裁董花及相关管理团队,临港科创总经理屈林携长域协同办...

关键字: 安富利 临港

中国北京,2023年11月13日—— 近日,曦华科技完成由景林资本、洪泰基金、鲁信创投联合投资的超2亿元B+轮融资,老股东弘毅投资继续加持。2023年内曦华科技已连续完成两轮融资,深得资本市场关注。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持续...

关键字: 汽车芯片 传感器 智能座舱

【2023 年 10 月 26 日,中国深圳讯】合作创造差异!在低碳化、数字化趋势下,如何应对气候危机,用半导体提升低碳化、数字化能力,以科技实现企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0月26日,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

关键字: 物联网 传感器 智能座舱

功能日趋丰富的智能座舱功能受益于用户感知更强,正成为汽车企业竞争差异化的主要切入口。亿欧智库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的市场渗透率将快速攀升至35%,市场规模也将大幅增长至1060亿元。智能表面通过集成照明、传...

关键字: 智能座舱 动态照明 LED

9月14日,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联合上汽海外出行和德赛西威共同宣布,三方将强强联手,基于杰发科技智能座舱域控芯片AC8025,依托各方领先的专业技术和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新一代全球座舱平台“国芯V5/GXV5”,推动智能网...

关键字: 智能座舱 智能网联汽车 SoC

近日,2023(首届)高工智能汽车软件与网络安全论坛暨第十五届座舱车联开发者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在同期举办的年度高工智能汽车行业评选颁奖仪式中,杰发科技凭借其高性价比的座舱方案、丰富的量产车型、座舱芯片出货量超百万颗的市...

关键字: 座舱芯片 智能汽车 智能座舱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