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分享
[导读]最近纪念,桌面处理器之争主要是在intel和AMD两者之间11代酷睿桌面处理器(Rocket Lake-S)将于3月份上市开卖,泄露的跑分显示,终极一代14nm配合Cypress Cove架构可谓炉火纯青,单核直接将AMD Zen3斩落马下。

最近纪念,桌面处理器之争主要是在intel和AMD两者之间11代酷睿桌面处理器(Rocket Lake-S)将于3月份上市开卖,泄露的跑分显示,终极一代14nm配合Cypress Cove架构可谓炉火纯青,单核直接将AMD Zen3斩落马下。

Intel最新公布的PPT显示,11代酷睿还有一个明显优势,那就是M.2 PCIe 4.0 SSD的性能表现更佳。就目前而言,市面上最好的固态盘一定是三星980 PRO 1TB M.2 NVMe固态盘,测试中,Intel实验室使用的是三星980 PRO 1TB M.2 NVMe固态盘,这可以说市面上最好的PCIe 4.0 SSD了。因此这个很能反映出问题,在基于Intel酷睿i9-11900K和AMD锐龙9 5950X搭建的平台中,PCMark 10系统存储评估中,前者比后者跑分多出11%。

网上流出的 Rocket Lake-S 测试成绩,其单核性能反胜 AMD 最新的 Zen3 架构,令人期待。

Rocket Lake将展示一种名为Cypress Cove的新桌面架构,旨在改变硬件和软件效率并提高性能。Rocket Lake将使IPC性能(世代相传)提高两位数,并将通过Intel Xe Graphics架构提供增强的Intel UHD图形。Rocket Lake-S 由于采用新一代的Cypress Cove CPU及Xe LP GPU架构,并原生支持PCI-E 4.0等新功能。 只可惜其仍然采用 14nm 成熟制程,令最高仅有 8 核心 16 线程,在 Content Creators 表现难与 AMD Ryzen 9 5950X 的 16 核心32 线程匹敌。英特尔 Rocket Lake-S 还将采用 UHD 750 核显,256 流处理器,1.3GHz 频率,相比 UHD 630 提升 50% 左右。eTeknix 收到的评测包装中包括 英特尔 第 11 代酷睿处理器(视频中已打码),但是由于是工程样品,相对于主板和散热器,处理器部分的包装显得有点简陋。通常情况下,英特尔会给评测人员提供最好的 CPU,因此推测是旗舰酷睿i9-11900K。英特尔还发布了一张 i9-11900K 的幻灯片,可以看出该 CPU 拥有 8 核 16 线程,核心频率为 4.8GHz,最高可到 5.3GHz,支持最高 3200 MHz 的 DDR4 RAM,总共 20 条 PCIe 4.0 通道,甚至与英特尔 400 系列芯片组向后兼容。相比前代,i9-11900K 的 IPC 性能提升了 19% ,核显性能提升了 50% ,并能提供更强大的AI性能。

作为过渡性质的处理器,第11代酷睿系列处理器并不是众多发烧友关注的重点,更多人期待的是代号“Alder Lake-S”的第12代酷睿系列处理器。据了解,Alder Lake-S将采用10nm ESF工艺制程,比现有的10nm SuperFin工艺制程在功耗上再降低15%左右。推出的时间可能比预计得更早,传闻今年9月份就会发布,不过真正上市可能要到12月份了。这意味着和第11代酷睿系列处理器的发布时间也就相隔半年左右,感觉Rocket Lake-S的这个过渡也有点太敷衍了。

10月8号,AMD 发布了基于 Zen3 全新架构的 Ryzen 5000 系列 CPU,代号 Vermeer。在发布会当时所公布出的爆炸般的性能提升,让人立马感觉自己手里的CPU好像有点卡卡的,速度好慢啊。

从发布开始,Zen3的目标就有三个:一是提升单线程性能,专业名词叫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毕竟之前几代一直追求多核心为主,是时候把单核性能提升到足够的高度了,不然始终是瘸着脚走路,缺乏长久竞争力。二是在维持8核心CCD模块的前提下,统一核心与缓存,提升彼此通信效率,降低延迟。三是继续提高能效比,性能提升的同时功耗不能失控。依托Zen架构,AMD锐龙系列处理器在推出之后就迅速摧城拔寨,市场份额出现明显增长。前两天AMD官方确认,Zen3架构已经设计完成,不得不说AMD的速度相当快。虽然AMD并未对外公布关于Zen3架构的技术信息,不过外媒爆料,Zen3架构极有可能支持四线程技术。

目前处理器市场多见的超线程技术,可以理解为双线程,即一个物理核心提供两个逻辑核心,比如16核心32线程的锐龙9 3950X。四线程技术即一个物理核心可提供四个逻辑核心,如果处理器为16核心,那么其将拥有64线程。

但是目前,AMD的最大问题就是供应问题,供应短缺。Intel此番能否抓住机会,还要拭目以待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