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芯闻号 > 充电吧
    特邀嘉宾 

  郝伟亚  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甜春  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副主任 
  孙  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潘建岳  Synopsy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邓伟安  Cadence中国总裁
    Michael Tiefenbacher  英飞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 

  目前,国内IC设计人才现状如何?IC设计人才短缺状况有无改观? 

  郝伟亚 

  2008年中国IC设计人才的预测需求量为20多万人;现在从业工程 
师实际不足1万人,其中真正完全成熟的不过2000人;每年从各大学 
微电子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不到500人,本科生也不过几千人,杯水车 
薪、缺口巨大。 
  从人才质量上看,在职的工程师多数不过有3年的设计经验,而 
且高水平的技术经理则少之又少,因此人才质量也成为了制约产业发 
展的瓶颈之一。 
  另一方面,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由于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实 
践经验,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部分毕业生在半导体业找不到合 
适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流失;全国微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有近一半 
的人去了美国;虽然前两年很多海归回国创业或就业,但由于中美行 
业的巨大差距和美国经济的复苏,部分海归人员又回流到了北美。 

  叶甜春 

  目前国内IC设计人才从数量上说应该在迅速增加,各个高校和研 
究所扩大了招生,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大量进入这个领域,但总体上仍 
未有根本的改观,主要是素质并无明显的提高,真正具有产品开发能 
力和经验的工程师仍然奇缺。这与我们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培训 
模式落后有很大关系。 

  孙伟 

  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信息显示,2000年,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 
无法就业的人数有30万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2003年达到50万人, 
而2004年约为70万人。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再引发人 
们对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深层次的思考。应该说,近几年,中国高 
校教育体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但在院系、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 
面与市场的脱节,导致我国人才在结构上和质量上的双重矛盾。据报 
道,到200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对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 
万人,而目前只有几千人规模,国内IC设计人才极度短缺的现象在未 
来几年内将无法缓解。所以,目前人才市场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一 
方面,许多毕业生就业无门,而另一方面,一些短缺人才却“薪情” 
看涨,据了解,一个刚毕业的IC设计工程师,年薪起价在7万-8万元 
或更高。 

  潘建岳 

  从数量上看,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已经从10年前的5000人左 
右增长到了现在的近1.5万人。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一部分IC设 
计企业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而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国内 
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水平的提升过程。随着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逐步 
走向成熟,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公司也开始将部分资金转向这一产业, 
投资状况的改善也帮助处于良性发展中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能够在更 
大范围内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就是海外留 
学或工作过的设计人才,他们的回归将为国内市场带来丰富的集成电 
路设计经验和理念。 

  邓伟安 

  设计企业需要的人才除了具备IC设计专业知识的普通IC设计人员 
外,特别需要的是具有设计经验及对应用市场具有敏锐洞察力的高级 
设计人才。实际情况是每年从IC设计和微电子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也只 
有300人左右。 

  如何看待企业直接办学的IC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不是 
适合中国国情?企业在IC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郝伟亚 

  威盛与北航、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合作,开展了中外双硕士学位的 
联合培养工作,通过在美国一年的学习、在威盛工作实习等培训,在 
理论结合实践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但还存在学费昂贵、学制较长、 
就业机会不明朗等问题。Cadence参与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中关村益 
华软件学院,也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也存在学费昂贵、 
成本负担过重、市场赢利前景渺茫等短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生源与就业是最根本的问题。半导体行业呈现的 
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没有真正形成半导体行业就业市场的繁荣,与其 
他信息技术类工程师相比,IC工程师没有高人一等的待遇,学生和参 
加培训的转业者没有宽广的就业途径,加上相对昂贵的学费,导致了 
专业人才培养尤其职业培训的生源之匮乏。要知道,没有1亿元的市 
场规模,全国的培训市场是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 
  企业务实选人而吝于育人。尽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 
是部分企业不愿意承担人才培训的高额费用和项目延期的隐含成本, 
所以其“理性”的选择就是放弃费时费力的人才培训,而通过“给高 
薪、挖墙脚”来满足自身的人才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师 
参加业务提高性质培训的难度和成本。 
  培训机构既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也没有生存能力。目前国内的培训 
机构都不是专业的、市场化的培训机构,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系统 
的教学大纲及教材,更没有可行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经验。在没有国家 
专项资金支持的前提下,他们的前程会如何呢?难以乐观。 

  叶甜春 

  目前国内企业直接办学培养IC设计人才都不太成功,因素很多, 
几乎都体现在生源困难上了,这有两点因素值得注意:一是在目前国 
内的大环境下,身处竞争领域的企业直接办学往往缺乏公众和同行企 
业的信任;二是把专业培训作为市场的预期值比较高,前期大量投入, 
导致学费居高不下,超过了个人和企业的承受能力(首先是心理承受 
能力)。 
  企业办学的模式应该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很大作用,但这样的 
企业应该是在同业竞争中保持中立的“专职”的企业。 

  潘建岳 

  就Synopsys而言,我们所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和中国战略伙伴的 
合作,充分发挥现有国内高等学校教育的体制和特点,利用各个高校 
的教育资源,发挥已有的人才体系,并把专业的工具、培训及相关知 
识融入到教学中,同时提供相应的软件及技术支持。我们的最终目的 
是帮助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人员逐步与国际接轨,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邓伟安 

  到201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占世界总需求量的6%,巨大的商机也 
同时带来了市场对IC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如果能够加大人才培养 
力度有利于改善现状。但是,应该看到,IC设计在国内高等教育学校 
是新兴学科,国内在此之前很少有大专院校开设IC设计专业,现在国 
内能够授予IC设计双硕士学位院校只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家。目前 
从事IC设计专业的人才,大部分是微电子、半导体或计算机、自动控 
制等相邻领域的理工专业毕业生,和实际的IC工作比起来,还是有差 
距,学校并不了解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所以,许多IC设计企 
业只能经常从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聘人才再进行培训。 
  Cadence-中关村软件学院就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专业设计人才、 
推动中国IC产业的发展而成立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IC设计人才 
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Cadence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 
夕能够达到的,这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的过程,不会因为经济利益而 
中断我们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将为中国IC事业贡献自己能尽的力量。 

    Michael 

  企业自己培训IC设计专业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 
IC设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通常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具备参与 
IC开发项目的资格。而要想独立设计完整的芯片,则需要5年到10年 
的时间。 
  英飞凌西安(设计中心)将工程师送到英飞凌海外的分支机构进行 
几个月时间的培训,同时还邀请相关专家到西安来传授知识和经验。 
我们认为这是目前加快中国IC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发进程的最好方 
式。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英飞凌拥有所需要的技术及人力资 
源,并致力于帮助培养中国本地的IC设计人才,而一些小规模的企 
业则没有这些资源,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目标。 
  我们相信对于IC设计来说,知识不仅来自书本和大学教育,更大 
程度上是来自经验。因此我们为这些本地IC专业人才所带来的价值在 
于为他们提供了在工作中学习国际专业知识和接触技术专家的机会, 
同时帮助他们更多地参与国际性项目。 

  国家设立IC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对加快IC人才培养有什么样的作 
用?成立基地是不是国内IC设计人才最佳的培养方法? 

  郝伟亚 

  科技部发起设立了七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其中一项 
重要的工作就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他们尝试“与大学合作开办工 
程硕士班,与EDA厂商合作开办工具培训,与国外公司合作开办专项 
技术培训,与民办学校合作进行就业培训等”,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在数量与质量上与市场需求都有非常大的差距。 
  之后,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批准了北大、清华等10多所大学作为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轰轰烈烈地拉开了知识型专业人才 
培养的序幕,但在与企业结合方面没有实质性进展。 

  叶甜春 

  近两年,国内各级政府设立了大量的“人才培养基地”,但实际 
投入很少,基本上是给各个高校和有关单位挂上一块牌子了事。相对 
于本来就有的教育体系,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人才培养本身属于公共职能范围,国家设立IC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对解决我国IC设计人才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要有真正的投入, 
并要有新的机制,能够切实解决现有教育、培训体系下存在的弱点和 
不足。 

  潘建岳 

  对于产业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机构与企业和产 
业界的沟通,真正了解企业和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提供更多的能够 
与企业和产业环境相适应的设计环境及工具;第二,企业应更多地参 
与到人才培养机构的工作过程中,为其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第三, 
应当充分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及培训,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最先 
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学校怎样培养企业急需的产业型人才?怎样解决学术型人才向 
产业型人才平滑过渡的问题?企业和学校应该采取何种合作方式? 

  叶甜春 

  换个角度看,我们的高校主要是进行基础教育或者应用基础教育, 
本身就缺乏产业型的师资和经验。因此不应该把培养“产业型人才” 
的责任完全推给高校。要解决产业型人才问题,在高校和企业之间, 
建立起专业/职业培训的中间环节仍然是必要的。这中间,各级政府 
主导的公共服务平台应该发挥其公共职能,连接高校和产业,承担起 
产业型人才的二次培训和培养的工作。 

  孙伟 

  解决我国IC人才短缺的问题,没有人们想像中那么简单。我国IC 
人才之所以短缺,是有着复杂的原因的。一方面,国内IC行业水平整 
体相对落后是主要原因。但同时,普通高校IC专业设置短缺,相关领 
域人员对IC前景认识不够也是重要原因,当然,与半导体产业和IC设 
计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的门槛有很大关系。 
  正是看到目前我国IC人才短缺的问题,许多大学和企业纷纷联手 
攻克难关,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IC设计人才,造 
福于国家、社会、企业和学生。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正式批准 
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和美国迈阿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IU) 
联合培养集成电路(IC)设计领域美国-中国双硕士学位,是一个典 
型代表。它是IC教育领域唯一获得国家正式批准的双学位项目,将采 
取全英文教学环境,授课教师来自美国大学FIU和在企业从事IC设计 
的资深人员,并且威盛电子专门为该项目捐赠了EDA实验室。 
  可获取美国-中国双硕士学位,一步到位的美国大学/研究生教程, 
全球资深IC设计专家的引入,工业界实际产品/研究作为教学案例, 
全英文教育,威盛电子提供总额超过30万元的各类奖学金(包括若干 
全额奖学金)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将会吸收最优秀的学生。 

    Michael 

  英飞凌致力于与中国本地优秀的高等学府就人才培养和联合研发 
项目进行合作。企业能够影响大学的课程设计,使其更适合行业需要。 
同时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熟悉未来就职 
的行业。 

  对国内IC设计人才的培养有什么建议?采取哪些措施能加快国 
内IC设计人才的培养? 

  郝伟亚 

  要高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不可行;要培训机构低成本培养 
高层次工程师,也不可行;要国外培训机构进入,由于赢利前景不明 
朗,他们还要等一等;要政府支持的产业化基地等机构来干,他们没 
有一手的资源,也没有可供亏本的本钱。所以,任何一家都很难在短 
期取得突破性成就。 
  也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尝试推进IC人才的培养工作。 
  按照“洋为中用、政府支持,市场合作、优势互补”的原则,鼓 
励各家培训机构,抛弃杂念、自愿地整合资源,成立专业的培养机构, 
给予3年的培育期,制定专门的配套支持政策(比如:只有每年用于专 
业技术培训的资金占销售收入百分之一以上的企业才有资格申报各类 
课题和资助;企业获得的财政资金必须拨出一定比例用于培训;设立 
专项资金连续3年支持正规的专业培训机构等),促进其健康成长,最 
终培育出良性循环的IC培训市场。 
  只有“有资金实力、有师资队伍、有专职人员、有硬件环境、致 
力于IC、合法经营”的培训机构的诞生,在经过3年的培育期后,才 
能真正促进IC设计人才培养市场的形成。 
  当然,顺其自然,也许在五六年后,一个自发的IC设计人才培养 
市场也会形成。期望它早日到来。 

  叶甜春 

  解决国内IC设计人才缺乏的关键环节仍然在“专业培训”,根据 
目前的国情,整合高校、政府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中立的、新机制运作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专业培训,仍然是解 
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孙伟 

  如何解决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呢?一方面,学校和培训机构一定要 
根据市场供求现状和趋势来设置专业,发挥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学 
生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也一定要进行相当的调查和分析,要选择市 
场前景好、潜力大的行业和专业。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去年曾以“集成电路(IC)设计现状及前景”为主题 
在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等9大城市巡回演讲,涉及几十个 
国内知名的理工类大学,旨在让人们了解目前集成电路(IC)产业和软 
件产业现状和前景,以及目前我国IC人才极度短缺的问题。 

  邓伟安 

  随着IC设计人才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应采用各种手段大力鼓励 
不同途径的IC设计教育和培训,除高等院校的正规教育外,国家应鼓 
励工业界和科研界联合运作教育和培训项目。借助政府、高校、EDA 
厂商、IC设计企业以及整机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合作、交流、培训等 
多种方式相结合,为中国IC设计业培养不同层次的IC人才。 

    Michael 

  如前所说,建议加强在职培训并更多利用海外专家来帮助加快中 
IC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进程。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作者 Mohamad Ali| IBM咨询首席运营官 北京2024年5月24日 /美通社/ -- 生成式AI的兴起几乎在所有面向上给业务带来改变。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的年度 CEO 研究,近60%...

关键字: IBM AI BSP 模型

Bitmap是一种通过位映射来高效存储和查询数据的技术,它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能够有效地节省内存空间。Bitmap技术特别适用于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在性检查的场景,比如用户签到、页面访问等,它可以显著节省内存空间。

关键字: IC设计 RAM bitmap

在IC设计中,我们有时会使用深度很大,位宽很小的ram。例如深度为1024,位宽为4bit的ram。此类的ram有个明显的缺点:形状狭长,不利于布局布线、导致读写接口走线过长,不利于时序收敛。

关键字: IC设计 RAM

在ASIC设计中,项目会期望设计将代码写成clk-gating风格,以便于DC综合时将寄存器综合成clk-gating结构,其目的是为了降低翻转功耗。因为当控制信号(vld_in)无效时,使用了clk-gating后的...

关键字: IC设计 clock-gating ASIC

通常block的input和output信号存在时序问题时,我们通常采用寄存器打拍的方式,在两个block直接插入reg,从而解决时序问题。

关键字: IC设计 RR调度原理 AXI信号

台北2024年5月21日 /美通社/ -- 提供针对AMD WRX90和TRX50主板优化的DDR5 OC R-DIMM 提供容量128GB(16GBx8)到768GB(96GBx8),速度5600MHz到8...

关键字: AMD 内存 BSP GB

上海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2024年5月16日,世界知名的生命科学公司 Eppendorf 集团于第二十三届生物制品年会上成功举办了"疫路超越 推流出新"的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大规模...

关键字: RF PEN BSP IMAC

北京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过去五年里,支付和收款方式日新月异,其发展和变化比过去五十年都要迅猛。从嵌入式数字商务的出现,到"一拍即付"的...

关键字: VI BSP PAY COM

华钦科技集团(纳斯达克代码: CLPS ,以下简称"华钦科技"或"集团")近日宣布致敬 IBM 大型机 60 载辉煌历程,并将继续实施集团大型机人才培养计划。

关键字: IBM BSP 研发中心 PS

助力科研与检测新突破 上海2024年5月15日 /美通社/ -- 全球知名的科学仪器和服务提供商珀金埃尔默公司今日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创新不止,探索无界"的新品发布会,集中展示了其在分析仪器领域的最...

关键字: 质谱仪 BSP DSC 气相色谱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