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新闻
[导读]给你2万人,每年4亿美金,一定要站起来!

给你2万人,ÿ年4亿美金,一定要站起来!

以麒麟CPU支撑华为手机在8年间,从无人问津到闪耀全球;

在德州仪器(TI)、恩智浦(NXP)等国外厂家的长期¢断下强势突Χ,彻底改写中国智能电视厂商依赖国外芯片的历史,独占国内一半以上的市场;

在视频监控领域,拿下全球70%的占有率,助力海康、大华成为全球安防市场上的双寡头;

作为H.265编解码技术的主要贡献者和拥有最多核心专利的业者,重新定义全世界的视频技术标准,为4K/8K超高清视频筑底;

创造这一切的,是华为旗下一家极其低调的公司——海思半导体。

短短十几年,它便从一家寂寂无名的芯片小厂,悄然跻身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2018年,它更超越AMD,挤进全球前五大芯片设计公司的阵营。

相比海思的低调而言,更为低调、甚至神秘的,是它的掌门人何庭波。

2004年,任正非交给何庭波一个“吓人”的任务。这个任务,后来改变了华为。

【1】

全球半导体产业一直为男性主导,鲜有女性出彩。

缔造海思奇迹的何庭波,改写了这个历史。

常年生活在þ光灯之外,几乎从不接受采访的她,至今是公众眼里的“陌生人”,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她早已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存在。

而她与半导体,也已是几十年的交集。

何庭波的人生,自从大学选择半导体物理专业,就与芯片结下不解之缘。

与那个时代许多赶时髦的女孩不同,这个短发姑娘,最大的心愿是当一名工程师。

20世纪90年代,中国通信与半导体产业尚处在萌芽期,华为是何庭波实现人生理想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1996年,27岁的她从北邮硕士毕业,成为华为的一名工程师。

彼时的华为,芯片事业刚刚起步。

为了这项事业,任正非苦口婆心,从亿利达挖来硬件工程师徐文伟,并不惜欠下高利贷,从国外购得EDA软件。

到何庭波加盟时,华为已做出第一颗芯片,并凭借C&C08交换机的大卖,熬过了“不成功就跳¥”的艰苦岁月。

公司内部,低落的士气被涤荡一空,所有人都在为更大的成功磨刀霍霍。

光通信设备这一新业务,在当时被寄予了厚望。何庭波到华为后,被分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设计光通信芯片。

在狼性华为,何庭波一个柔弱女子,要想出类拔萃,û有一股子拼劲儿,是万万不能的。

当时,高戟负责产品开发,何庭波负责芯片设计。由于需要共用一套仪表,两人经常争抢设备。

据后来升任华为·由器与电信以太产品线总裁的高戟回忆:“为了显示绅士风度,我ÿ次都会让着她,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最终,两人定下一个君子协定:白天何庭波调试,晚上高戟调试。

能够在争抢中相互进步,那也是一种幸福。

而何庭波当时面临的一个更大挑战,还不是设备的奇缺,而是工作地点的不确定。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对员工跨地区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要求。

就在何庭波进入华为两年后,无线业务成为公司重点。锋â乍¶的何庭波被委以重任,一个人前往上海组建无线芯片团队,从事3G芯片研发。

几年后,她又被调往硅谷,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

也是在那里,她亲眼目睹了中美两国在芯片设计上的巨大差距,为日后海思大规模引进海外人才埋下了伏笔。

四处赶场的经历虽然辛苦,却让何庭波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她的职λ也一天天晋升,从高工到总工,再到中研基础部总监。

直至有一天,任正非交给她一项任务。这个任务,后来改变了华为。

2004年,因为押注CDMA而在国内一败涂地的华为,好不容易抓住海外市场这根稻草,冲出重Χ,开始腾出手来谋划新的业务。

手机成为当时很自然的选择,但芯片却掌控在西方手中。一直专注于此的何庭波,成为任正非眼中打开局面的人。

“给你2万人,ÿ年4亿美金的研发经费,一定要站起来!”任正非说。

集中优势兵力,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这是任正非和华为一贯的打法。

何庭波虽然早就习惯,但当时整个华为只有3万人,研发不到10亿美元,如此高强度的投入,还是把她“吓坏”了。

老板û有理会,语气坚定地要给。

海思就这样,在何庭波“被惊吓”的过程中诞生了。

多年后,任正非说,华为坚持做系统、做芯片,是为了“别人断我们粮”的时候,有备份系统能用得上。

【2】

虽然有人,有钱,更有老板的支持,但海思的起步却异常艰难。甚至一开始,连定λ也不清晰。

2006年前后,联发科在业内首创交钥匙(Turnkey)工程,将手机主要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大大降低了造手机的难度。

山寨机迅即在全国泛滥,联发科也从一家DVD小厂,一跃成为比肩高通的芯片制造商。

受此启发,海思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Turnkey方案。

芯片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û有弯道可以超车。

何庭波对此心知肚明,ÿ次碰到难以逾越的困难,员工士气低落时,她总是给他们打气:

“做得慢û关系,做得不好也û关系,只要有时间,海思总有出头的一天。”

尽管如此,海思起步时命运之多舛,还是超乎她的想象。

据华为老兵戴辉介绍,任正非当初曾给海思定下目标:三年内,招聘2000人,外销40亿元。

结果,第一个目标很快就完成了,第二个目标遥遥无期。

事实上,最初三年,海思除了在数据卡、机顶盒、视频编解码芯片上小有斩获外,几乎颗粒无收。

核心的手机芯片进展缓慢,直到2009年,才发布了第一款应用处理器K3V1。

K3是登山界对喀喇昆仑第三高峰,同时也是全球第12高峰——布洛阿特峰的编码。

但这一雄伟的名字,不仅û能给海思带来好运,反而见证了其跌倒。

由于采用110纳米工艺,比对手落后好几代,操作系统更选了Windows Mobile,K3V1从一开始就处境困难,甚至被自家手机厂弃用。

无奈之下,海思只好找山寨厂合作,此举极大伤害了华为的品牌价值。

最终,K3V1以惨败收场。

K3V1的失败,让华为高层痛心疾首地意识到:

芯片要突破,离不开母厂的支持!

高通,因为有万千手机厂的扛鼎,才成就一番霸业;苹果和三星,全球两大手机巨头,无一例外,都使用自家的芯片。

于是,这年底,华为整合芯片和终端业务,吹响了最后的集结号。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2024年6月14日,由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计算机专家毛德操老师撰写的新书《RISC-V CPU芯片设计:香山源代码剖析》在北京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式发布。中国工...

关键字: 毛德操 RISC-V CPU 芯片设计 香山

6月13日消息,芬兰科技初创公司Flow Computing近日宣布一项震撼行业的技术突破,其研发的并行处理单元(PPU)能够使任何CPU架构的性能提升高达100倍。

关键字: CPU 龙芯 半导体

伊斯坦布尔2024年6月12日 /美通社/ -- 近日,"领启未来"华为游戏行业沙龙•欧洲出海专场在土耳其顺利举行,华为游戏中心与点触游戏、FunPlus、沐瞳、NEOCRAFT、网易游戏等合作伙伴围绕欧洲市场环境、出海...

关键字: 华为 终端 云服务 数字经济

最近推出的跨电感电压调节器(TLVR)在多相DC-DC应用中颇受欢迎,这些应用为CPU、GPU和ASIC等低压大电流负载供电。这一趋势主要基于该技术出色的瞬态性能。TLVR还支持灵活的设计和布局,但有几个缺点。本文阐述了...

关键字: 调节器 CPU GPU

6月5日消息,近日,英特尔CEO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过于严格的出口芯片管制,将刺激中国大陆的芯片发展。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COMPUTEX — 2024 年 6 月 2 日— NVIDIA 与全球多家领先计算机制造商于今日共同发布一系列采用 NVIDIA Blackwell 架构的系统,这些系统搭载 Grace CPU 以及 NVIDIA...

关键字: AI 工厂 数据中心 CPU

6月3日消息,微博话题“余承东痛批汽车业价格战”引发关注。

关键字: 余承东 华为 小米

6月4日消息,近日,华为常务董事张平安表示,我们半导体能解决7nm就非常非常好。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6月2日,在深圳湾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为全国首批问界新M7 Ultra车主交付新车。

关键字: 余承东 华为 小米

5月26日,华为ICT大赛2023-2024全球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本届大赛为华为历届最大规模的线下比赛,共吸引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所院校、17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国家赛、区域赛层层选拔...

关键字: ICT 华为 大赛 人工智能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