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电源-能源动力
[导读]在现在的生活中,太阳能产品处处可见,人们用太阳能煮饭,还有太阳能热水器等等,无处不见太阳能产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太阳能发电,但是目前的技术并不能让人们很好利用太阳能发电,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1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与桐荫横滨大学的特聘教授宫坂力共同开发出了“钙钛矿型光伏电池”,可使人造卫星的光伏电池制造成本降至10分之1。

在现在的生活中,太阳能产品处处可见,人们用太阳能煮饭,还有太阳能热水器等等,无处不见太阳能产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太阳能发电,但是目前的技术并不能让人们很好利用太阳能发电,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1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与桐荫横滨大学的特聘教授宫坂力共同开发出了“钙钛矿型光伏电池”,可使人造卫星的光伏电池制造成本降至10分之1。

新电池可利用印刷技术轻松制造,由于很薄且能弯曲,卫星发射之后电池展开,可延展为巨大面积。计划数年后在太空启动实证试验,将与理光等企业合作,力争推动实用化。

民营企业的卫星和火箭开发日趋活跃,各企业通过使用民用家电零部件等措施,致力于低成本化。目前,卫星的光伏电池以硅等半导体类型为主流,但制造工序复杂,有时占到卫星成本的1成以上。

某太阳能卫星

钙钛矿型光伏电池以具备钙钛矿晶体结构的特定物质等为基板印刷而成。能够以低成本制造新一代光伏电池,有助于降低卫星制造成本。

研究团队考虑到太空环境,采用了不易损坏的材料,并试制了小型太阳能电池。试验以用在静止卫星上为设想条件,在数小时内照射了10年分量的放射线,用以测试电池的耐久性。传统光伏电池从光到电的转换效率会降低约4成,而钙钛矿型仅降低约1成。

光伏电池的厚度将降至此前的100分之1,不到1微米(微米为100万分之1米)。体积小且能够折叠,到达太空之后能够展开。重量也降至此前的100分之1,有望推动发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但新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目前仅为5%左右,今后将进行改善。研究团队将试制大型电池板,设想在实际发射的环境下,调查在温度变化和剧烈振动下等的耐久性。目前太阳能还未能更好被人类利用,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努力,研究出更高效地产品,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人类的能源够人类发展所需。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4月25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航天局日前公布了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关键字: 月球 卫星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被德国电信卫星 NB-IoT 早期采用者计划选中,成为其测试合作伙伴。是德科技将为该计划提供端到端窄带物联网(NB-IoT)非地面网络(NTN)测试平台,...

关键字: 物联网 卫星 NB-IoT

业内消息,近日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控股集团表示,该公司已经发射了 11 颗近地轨道卫星,这是该公司的第二次发射,旨在扩大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更准确导航的能力。吉利称这些卫星是从西南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关键字: 吉利 卫星 自动驾驶

利用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传输广播电视节目是卫星应用技术的重大发展。那么,通信卫星是怎样工作的呢?

关键字: 通信卫星 卫星 广播卫星

12月29日消息,日前,千寻位置发布业内首款单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BG1101BD。

关键字: 北斗芯片 卫星 半导体

激光,是利用单色光进行受激辐射后产生的光,特点是方向性强、亮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强。

关键字: 激光通信 卫星 通信

卫星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结合日本ARTEMEOCEIS星间激光通信试验和 GdOETS地激光通信试验,进行了具体说明,最后对我国发展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提出建议。

关键字: 卫星 激光通信 激光器

无论是在偏远地区还是在发展中的城市,卫星通信技术都能为我们提供稳定、高速、全球覆盖的通信服务,成为满足全球通信需求的核心技术。

关键字: 卫星 宽带 通信系统

最新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2月6日3时24分(今天凌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关键字: 卫星 互联网

业内消息,近日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了华为将发射 1 万枚 6G 移动低轨卫星的相关信息引发关注,本周华为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称网传消息纯属造谣,造谣者毫无根据,无事生非,在多个平台、账号推送相同信息扩散,请勿信勿传,果断举报。

关键字: 卫星 华为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