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中美经贸情况报告是怎么回事?中美经贸情况报告说了什么?商务部6月6日发表《关于美国在中美经贸合作中获益情况的研究报告》,阐明中美经贸合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美国从中获益巨大。美对华贸易逆差是美对华出口管制等人为限制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到产业竞争力、经济结构、贸易政策、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美方没有“吃亏”。

中美经贸情况报告是怎么回事?中美经贸情况报告说了什么?商务部6月6日发表《关于美国在中美经贸合作中获益情况的研究报告》,阐明中美经贸合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美国从中获益巨大。美对华贸易逆差是美对华出口管制等人为限制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到产业竞争力、经济结构、贸易政策、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美方没有“吃亏”。

《关于美国在中美经贸合作中获益情况的研究报告》。全文如下:

前言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双方经济互补优势,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中美货物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6335亿美元,增长252倍,服务贸易额超过1250亿美元,双向直接投资累计近1600亿美元。中美经贸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作出贡献。

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罔顾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宣扬美对华贸易“吃亏”论,并以贸易逆差问题为借口,挑起经贸摩擦,责任在美方。为揭示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本质和成因,以及美国从中美经贸合作中获利巨大的事实,中国商务部发布此研究报告。

 


中美经贸情况报告说了什么?中美经贸情况报告详情一览

一、中美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在双方

美方宣称对华贸易逆差超过5000亿美元、美国“吃亏”了,这一说法不符合事实。美对华贸易逆差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影响。中美双边贸易中,顺差在中国,利益在双方。美方“吃亏”、中方“占便宜”的论调完全站不住脚。

(一)美对华贸易逆差的实际情况。

中美双方的贸易统计有差异。按中方统计,2018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3233.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85.0亿美元。按美方统计,2018年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4191.6亿美元,服务贸易(跨境模式)顺差405.3亿美元。

美方统计的货物贸易逆差数据存在水分,难以反映真实状况。根据中美两国商务部开展的联合研究,美方统计的对华货物贸易数据长期被高估,2015年被高估21%。按这一比例推算,2018年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被高估880亿美元。以美方统计的4192亿美元为基础,调减后应为3312亿美元。考虑到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近53%来自加工贸易,其中包括中国自第三地进口零部件903亿美元,如将这一部分减去,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只有2409亿美元。

贸易逆差统计还应考虑两国服务贸易情况,这包括两部分数据:一是服务贸易(跨境模式),2018年美方统计的对华顺差为405亿美元;二是附属机构服务销售(商业存在模式),美方最新统计为2016年,对华顺差468亿美元。如按2018年商业存在模式顺差与2016年持平估算,2018年美对华服务贸易顺差总额为873亿美元。据此测算,2018年美对华总体贸易逆差额应调减为约1536亿美元,仅为目前美方公布的对华货物贸易逆差额的37%。

(二)美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

美对华贸易逆差是历史形成的,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受到两国产业竞争力、经济结构、国际分工、贸易政策、美元货币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

一是从产业竞争力看,中方顺差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汇率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形下,中方在飞机、集成电路、汽车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和服务贸易方面都是逆差。这说明贸易不平衡是双方发挥各自产业竞争优势的结果。例如,2018年中国自美进口汽车104亿美元,对美出口汽车仅18亿美元。2017年美资企业在华汽车销量达518万辆,而中资汽车企业在美的销量很少,这就是产业竞争力造成的。

二是从经济结构看,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本国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要进口大量消费品。美国只有采取宏观调控政策,量入为出,实现供需平衡,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贸易逆差。

三是从国际分工看,产业布局在全球展开,国际分工梯度转移。在此过程中,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承接了过去日本、韩国等其他东亚经济体对美的贸易顺差。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占美逆差总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20%升至2018年的48%,但同期美对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贸易逆差占比则从23%降至8%。

四是从贸易政策看,美国对华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是导致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美方的出口管制措施涉及10大类约3100个物项,多是美具有出口优势的高技术产品。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造成美企业丧失贸易机会。中国进口高技术产品中,自美进口占比从2001年的16.7%下降到2018年的8.2%。据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分析,如美将对华出口管制程度调整到对法国的水平,美对华贸易逆差可缩减三分之一。

五是从货币供给看,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和储备货币,其供给不仅取决于美自身经济,还必须满足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美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净额必须是逆差,否则美元无法流向世界,发挥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功能,这是美元特殊地位导致的必然结果。

(三)中美双边贸易中,顺差在中国,利益在双方,美方“吃亏”论站不住脚。

一是中国是美国重要出口市场,美对华出口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中国是美国货物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09年至2018年10年间,年均增速为6.3%,累计增长73.2%,大幅高于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56.9%的平均增幅。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货物出口市场,是美国飞机、大豆、汽车、集成电路、棉花等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中美服务贸易增长强劲、互补性强。据中方统计,中美服务贸易额从有统计开始的2006年274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1253亿美元,增长了3.6倍。2019年5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各州对华出口报告》指出,2009年至2018年10年间,美国对华出口支撑了超过1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中国市场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二是美方从中美贸易中获利丰厚。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中,54%来自外资企业,53%来自加工贸易。中国从加工贸易中只赚取少量加工费,而美国从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获益巨大。美自华进口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得以维持较低的通胀率,降低生产成本。自华进口提高了美民众实际购买力,增加蓝领工人等中低收入群体福利。牛津研究院估计,美国自中国进口低价商品在2015年帮助美国降低消费物价水平1%-1.5%。美国运输、批发和零售行业得益于中美贸易,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同样获利颇丰。

三是贸易逆差与经济、就业不存在必然联系。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贸易是盈余。在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虽然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经济却保持强劲增长。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研究显示,美国就业岗位流失的情况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就已出现。美国卡托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的原因在产业升级,与中美贸易不平衡没有直接关联。

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中方愿积极扩大自美进口,美方也应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积极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推介美国产品,为化解贸易不平衡创造有利条件。

二、美国从中美经贸合作中获益巨大

美自华获得经贸利益可分为两大类:

(一)美对华销售收入。这是美国企业在中国获得的市场机会,包含两部分利益。

一是美企业对华货物和服务出口,这是境外的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的销售收入。按照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美对华货物出口额为1539亿美元,服务出口额为871亿美元,共计2410亿美元。二是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7年在华美资企业实际销售收入约7000亿美元。

以上两者合计,2017年,美对华销售收入总额约为9400亿美元。

(二)美国自中国获得的资金流入。主要包含三部分利益。

一是中国对美各类投资。截至2017年底,中国对美累计各类投资达1558亿美元。二是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截至2017年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1.18万亿美元。三是美国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获利。根据中方统计,美国金融机构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战略投资者或者投资人,投资收益约为326亿美元。

以上三者合计,截至2017年底,美国自华获得的资金流入总额达1.37万亿美元。由于投资和持有国债统计通常采用存量概念,美国自中国获得的资金流入是截至2017年底的存量数据。(注1)

结束语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格局不断深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乃人心所向,以邻为壑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得人心。

中美经贸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两国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强互利合作的结果,如果仅是一方受益,一方“吃亏”,不可能走到今天。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双方应致力于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经贸合作,造福两国人民,为世界经济增长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商务部

2019年6月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