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收购诺基亚:塞翁收马,焉知非祸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微软CEO Steve Ballmer在写给公司员工的一封信中表示,此举是微软公司“迈向未来的一步大胆行动”,同时也是该公司在七月宣布“转型的下一个重大阶段”。Steve Ballmer并指出,“过去两年半以来,我们在Windows Phone 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同时也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带来巨大的成长。事实上,诺基亚Windows Phones 是智能手机市场中成长最快的手机。现在正是在这一合作动能上累积并加速Windows Phones 在手机领域市占率与利润的时候了。”
从各种观点来看,这一收购行动深具意义。这可从苹果(Apple)和BlackBerry两家公司的例子来看。
苹果公司不仅为其智能手机打造软体平台,也提供硬体设备。iOS操作系统(OS)和iPhone手机完全由苹果公司一手掌握。这意味着所有的成本都取之于苹果,全部的利润也都为苹果所用。过去六年来,苹果把这项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BlackBerry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然而它的命运却完全相反。BlackBerry公司也推出作业系统以及采用自家OS的智能手机。然而,它却一蹶不振(主要是由于领导团队),其业务营运模式是让它持保控制以及拥有所有的利润(如果真的有取得一些利润的话)。
截至目前为止,这都不是微软向来熟悉的营运模式。微软专门开发作业系统,而其硬体合作伙伴── 宏达电(HTC)、LG、诺基亚、三星(Samsung)、中兴(ZTE)以及其它厂商负责制造硬体。然而,在过去几季以来,微软的Windows Phone 生态系统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根据最近的市调资料,诺基亚已经占到整个Windows Phone 手机销售的87%了,这的确是让微软不能再忽视的惊人成长数字。将诺基亚的设计与制造业务纳入管辖范围后,微软就能透过其开发生态系统打造出更无缝整合软体与硬体、运作效果也更好的产品了。
当然,只需看看Surface 平板电脑上市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微软曾经将硬体业务搞砸到多么糟糕的地步。
在微软发布这项收购交易后,公司的定位俨然就是一家硬件制造商了,因此,一个值得观察的部份是微软未来还会继续授权Windows Phone 给其他硬体制造商吗?就像Google收购摩托罗拉公司的手机业务一样,微软现在正处于与Goole同样的立场。尽管微软说将会授权Windows Phone ,这并不表示未来就真的能实现。而这也是微软未来可能面对的较大风险之一。
自从iPad开辟平板电脑这一消费电子市场新蓝海,各路人马纷纷往这个山头涌,原本做手机、电脑、MP3、MP4的厂商们或模仿或挑战,意欲在这个市场占得领地,越来越多的原厂也加入支援,为终端厂商输粮运草。即使在前有苹果培育市场、后有原厂保障供给的情况下,本土平板电脑厂商也并不轻松,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价格战什么时候会爆发,竞争对手都在做什么,今年有哪些主流平台可以选择,如何才能占据iPad留下的市场空白……种种都在牵动着下游厂商最敏感的神经。
今年本土平板电脑市场规模
飞思卡尔半导体亚太区多媒体应用处理器及消费电子市场经理蒋宏
谈到市场规模,必须先对平板电脑有一个大致定义。飞思卡尔半导体亚太区多媒体应用处理器及消费电子市场经理蒋宏表示,平板电脑不应该突出其生产工具之类的使用价值,它更多的是一个娱乐,社交,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智能终端,能随时随地移动互联,上网,娱乐游戏,即时通讯等等。当然,平板电脑也正在进入商用领域,未来在医疗,教育,办公等方面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在这方面平板电脑会是对商业笔记本电脑的一个补充,主流还会是在消费电子领域。
今年CES上平板电脑新品迭出,显示了这类设备的发展前景已经被业界广泛看好。在移动互联的强烈需求推动下,平板电脑有望成为继手机和PC之后,消费者下一个有强烈购买欲望的产品。
中国平板市场在2010年就号称出货规模超过百万台,这点和许多国外咨询机构的调查数据有出入,主要原因在于去年许多tablet其实是PMP产品,只是将它改成了仿iPad的外观而已,没有性能可言。今年的规模如何,将与Cortex A8/A9的交鈅匙解决方案(turn-key solution)在国内的普及有关,2011年大家谈论的Tablet应该是性能可以同iPad相比较的产品,出货规模乐观估计会超5百万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出口到海外市场的。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2010年中国平板电脑销量约60万台,这一数字有望在2011年升至2百50万台,实现超过300%的惊人增长。
因为,收购诺基亚的硬体业务后,可能会吓跑一些Windows Phone供应商。在Android 与iOS 两大行动作业系统的竞争中, Windows Phone 虽然目前暂居市场第三,但还远远落后于Android 之后一大截。HTC、三星和其他制造商为什么还要费心去制造新的WP8 手机?而今又能卖出多少呢?现在,对于这些手机制造商来说, WP8 手机的吸引力已经不大了。Android 是一项更便宜、更普遍流行的选择。然而,如果微软失去了这些合作伙伴,将会为公司带来打击。尤其是HTC已经连续十年开发Windows 品牌的硬体装置了。
这项交易的另一项症结是微软并未取得“诺基亚”(Nokia)品牌。它取得了诺基亚称为智慧装置的Lumia 和Asha 品牌,而诺基亚则保留其功能型手机业务以及“诺基亚”品牌。这意味着Lumia 智慧型手机将不再是诺基亚的产品,而将成为微软手机。微软很快地可能拥有全球品牌的认同,但诺基亚在手机市场的资产仍是无价的。诺基亚显然明智地体认到这一点,因而保留了对其品牌的掌控权。而这对于微软可能衍生的问题是它将会失去一些原本伴随Lumia 手机而存在的吸引力。
微软的确在这项收购中取得了稳定可靠的业务。过去两年来,诺基亚在扭转其智慧型手机业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可敬的进展。虽然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也许微软在取得该部门团队后能提供所需的资源,使该团队得以持续推出具吸引力的优质手机等产品。换句话说,我们希望微软不至于改变诺基亚目前的努力,尤其是指采取像Surface 平板那样令人不敢领教的策略……。只要让诺基亚的设计人员保持现有的作业方式,微软就能取得很好的结果了。藉由整合双方的硬体与软体团队于同一公司中 共同努力,所带来的这一合作综效(最终)将使微软取得胜利。[!--empirenews.page--]
然而,微软可能面临着其现有合作伙伴逐渐疏离的风险。有些公司可能选择放弃或退出,但没有人会因此而责怪他们。
编译:Susan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