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显示光电 > 显示光电
[导读]当多数大陆OGS触摸屏厂商还未量产的时候,台湾OGS厂商却已经走到了“薄利多销”的阶段。价格战的苗头逐渐显现,这样的环境更是让大陆OGS厂商的生存难题陡增。除了产能过剩的风险之外,In-cell和on-cell等触控技术正在

当多数大陆OGS触摸屏厂商还未量产的时候,台湾OGS厂商却已经走到了“薄利多销”的阶段。价格战的苗头逐渐显现,这样的环境更是让大陆OGS厂商的生存难题陡增。

除了产能过剩的风险之外,In-cell和on-cell等触控技术正在不断发展,OGS还面临着被淘汰或者边缘化的窘境。

台湾率先降价

据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触控研发处副总经理李裕文透露,随着友达、群创等厂商量产OGS触摸屏,市场竞争开始变得日趋复杂。“一、二季度属于触摸屏市场的淡季,虽然供需仍能保持平衡,但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削价竞争的苗头;三季度是触摸屏市场的旺季,若是下游需求不如预期强烈,则很有可能引起价格战的爆发。”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期间,触摸屏紧缺、价格高昂,一直是OGS市场的主旋律。受此影响,触控笔记本电脑出货同样有限。半年多过去了,14英寸的OGS触摸屏价格,如今已经降至不足50美元,而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价格还曾高达70多美元,下滑幅度高达30%。

“产品出现大幅降价,只说明一个问题,如今不仅OGS触摸屏良率已经提高,而且产能也一定扩大了很多。” 对此,东莞朗尚光电总经理毛祖学表现得十分肯定。

2012年,触控笔记本电脑的渗透率是2.4%,总出货量是500万台。业内预计,2013年渗透率将突破11%,OGS触摸屏将面临供应量严重不足的境况。

宸鸿科技财务长刘诗亮表示,公司在去年年底扩建产能之前,OGS月产能仅有120万片,为了应对2013年供不应求的预期,必需要加紧扩充台中4.5代线,以及福建平潭的5.5代线。项目建成后,月产能将分别达到60万片和120万片,预计将在今年6月和9月陆续达产。

市场研究机构HIS Displaybank报告指出,2013年触控笔记本预计出货量将达到2400万台。据业内人士估算,若宸鸿科技OGS达产之后满载开工,以良率75%计算,全年就可贡献约1600万片。

值得注意的是,扩产OGS的不仅仅只有宸鸿,同样加入这场产能竞赛的,还有台湾厂商胜华、群创、友达等,而大陆则有莱宝高科、南玻等老牌企业。

HIS Displaybank预计,各家触控厂产能释放之后,触控面板的价格也会进一步走低,今年最低将降至35美元的水平。

大陆厂商升级大考

目前在触控笔记本市场,竞争压力主要还是来自台湾厂商。大陆OGS厂商加入这场竞争,只是迟早的事情。”李裕文说到。

二级市场对此也显得蠢蠢欲动,南玻A的大涨,便是由于公司的OGS产品通过微软认证。5月24日至5月30日期间的4个交易日内,股价上涨25.83%,振幅高达31.71%。然而实际上,南玻A的触摸屏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不到6% 。

OGS触摸屏生产工序复杂,因此要保证高良率较为困难。以70%作为良率高低的标准线,是目前业界的一种共识,新进入者一般很难做到这个水平。

在价格竞争的大环境之下,大陆OGS厂商作为后进者,只有加快良率提升的步伐把价格不断做低,才有机会胜出。这也就意味着,从上马生产线的那一天起,大陆OGS厂商就注定了要加入这场价格战之中。

“降价是永恒持续的主题。”莱宝高科证券事务代表王行村说道,“台湾厂商能够到什么价格,我们莱宝也可以做到。”

实际上,在OGS触摸屏大热之前,这种持续降价的现象也在GG触摸屏市场上演过。2010年苹果iPhone大卖,催生了众多厂商对GG触摸屏的投资热情。截至2011年底,涌入GG触摸屏市场的厂商,大大小小加起来超过千家。但过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即在2011年底,产能过剩的危机就开始爆发,GG触摸屏价格一路下滑,关门倒闭的公司不计其数。

“2012年大陆做GG触摸屏的厂商,剩下一百多家被挤到了低端的平板电脑市场,而且规模普遍较小,能够继续在手机市场生存下来的,也就欧菲光等少数大厂。”毛祖学说到。

国内知名投资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层告诉记者,触摸屏是一个重资产且同质化严重的行业,也许开始的时候很美好,但结局总是指向产能过剩。因为只有扩大产能,才能接到大客户的订单,并受益于规模效应,把成本控制下来,推出有价格优势的产品。

“就在这个扩产、降价的过程中,会淘汰掉一批又一批的厂商。无论是今天OGS还是曾经的GG,都不会有任何区别。”[!--empirenews.page--]

技术变革风险

产能过剩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每一个OGS厂商的心头,除此之外,一旦技术出现更迭,所带来的冲击威力将更大、更迅速。虽然OGS是现下主要的触控技术之一,在中大尺寸领域甚至还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方案,但面对层出不穷的触控技术,OGS若不能在技术上有更高的突破,未来也将会面临技术被边缘化或淘汰的命运。

群益证券分析师陈奇表示,相对于欧菲光主导的薄膜式触摸屏、苹果的in-cell以及三星的on-cell触摸屏,OGS在中大尺寸上最具性价比,所以在触控笔记本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短期来看,今年OGS触摸屏的行情会比较火爆,但这轮景气周期会持续多长时间还很难判断,最终要取决于不同技术方案的性价比。

In-cell和on-cell两种技术是目前OGS最大的敌人。虽然in-cell和on-cell在技术成熟度方面,尚落后于OGS,但反观其背后的支持者,却分别是苹果和三星两大国际巨头,它们所拥有的强大研发能力毋庸置疑。一旦两项技术生产良率得以提高,OGS的产业链则将会面临崩盘的危险。

触控芯片厂商敦泰科技, 去年联合深天马A开始研发in-cell屏。今年5月,敦泰科技副总裁白培霖公开表示,公司所生产的in-cell触摸屏产品将在6月份面市。

深天马销售经理卢坚光表示,深天马是国内触摸屏行业的先行者之一。但面对近两年触摸屏市场的迅速扩张,公司始终没有扩充产能,也没有触及OGS触摸屏产品的研发。“这是因为公司认为,触摸屏技术变化太快,收回投资的压力太大。”

“in-cell技术走向成熟,慢的话两三年,快也就一年。投资其他的触摸屏技术,做也就是两三年,还要保证每年收益率达到30%以上,才可能赚钱。”卢坚光说到。

如果in-cell和on-cell发展起来,受到威胁的将不仅仅只是OGS触摸屏厂商,甚至连做薄膜式触摸屏的厂商也会遭殃。“In-cell和on-cell是将触控功能集成到液晶面板上,主导的厂商将不再是传统的触控模组厂,而是液晶面板厂。”应用材料公司销售经理方甦棣称。

“只有中国的触摸屏生产商才如此扎堆OGS触摸屏。”韩国济本株式会社业务部车成基笑称。而这笑容背后却暗示着,中国OGS触摸屏厂商将面临巨大风险。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近期,运动与控制技术的先行者——派克汉尼汾公司宣布推出一款功能强大的测量设备Service Master COMPACT,为行走机械和工业液压应用提供实时监测和诊断服务。产品采用坚固的IP65防护级外壳及耐油性橡胶保护层...

关键字: 触摸屏 触感键盘 传感器

电容式触摸屏又称电容触摸屏,是一种生长在电子行业中的新型非接触式触摸技术,广泛应用在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与人机之间信息传递,它带动了科技发展,改变着日常生活。

关键字: 电容式 触摸屏 交互界面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设备触摸屏已经成为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导航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复杂的电磁环境对汽车电子设备触摸屏的电磁兼容性(EM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汽车电子设备触摸屏...

关键字: 汽车电子 触摸屏 电子设备

触摸屏显示器是每个现代支付系统和销售点(POS)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触摸屏极大地提升了支付终端的美观度,同时提供了一种对手机、平板电脑和触摸屏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来说都十分熟悉的现代化控制方式。尽管触摸屏拥有这些优点,但也增...

关键字: 触摸屏 POS显示器

现今我们常用的触摸屏可分为电阻式触摸屏、表面电容式触摸屏、红外式触摸屏、表面声波式触摸屏4 类。

关键字: 电阻 触摸屏 红外式触摸屏

电阻屏和电容屏的区别在原理、抗损能力、像素精度等方面

关键字: 电容 触摸屏 像素精度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物开始需要用触摸屏操作,家电、车载导航等等。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屏最常见的为电容式触摸屏,那么在操作它们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关键字: 电容 触摸屏 车载导航

电容触摸技术被应用在广泛的电子产品从智能手机,冰箱和汽车。在许多应用中,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提供输入到一个专用的控制器芯片。微控制器直接参与当控制器集成为一个外围设备的MCU模具。

关键字: 电容 触摸屏 智能手机

触摸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用来实现手写输入、查询、控制等,这些触摸屏多被装在显示器(CRT)或液晶(LCD)上,触摸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关键字: 电子器件 电阻 触摸屏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