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导语:国外媒体今日撰文指出,在新任掌门海因斯的领导下,黑莓手机制造商RIM正在借鉴乔布斯回归后苹果走向复苏的成功经验,试图摆脱当前困境。然而,海因斯不是乔布斯,由于缺少乔布斯这样的旷世奇才,RIM难以复制苹

导语:国外媒体今日撰文指出,在新任掌门海因斯的领导下,黑莓手机制造商RIM正在借鉴乔布斯回归后苹果走向复苏的成功经验,试图摆脱当前困境。然而,海因斯不是乔布斯,由于缺少乔布斯这样的旷世奇才,RIM难以复制苹果的复兴之路。

以下为文章全文:

“苹果奇迹”难复制

RIM的陨落让黑莓死忠开始对15年前苹果走向复苏的一幕津津乐道,他们希望RIM也能复制苹果的奇迹。1997年,苹果的亏损超过10亿美元,销售额暴跌28%,最快的话90天就会破产。

那一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高调回归,开始重振旗鼓,努力带领苹果走出困境,而他当时的一些做法类似于RIM目前采取的措施:简化公司结构,拥抱新操作系统,对企业文化做出调整,专注于开发具有突破性的产品。

但是,RIM成功复制苹果重新崛起奇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重要的是,RIM缺少像乔布斯这样的旷世奇才。RIM的复兴还寄希望于击败由乔布斯亲自打造的一款热门产品:iPhone。不过,RIM仍然具有大批忠实的拥趸,可以借鉴苹果硬软件并重的战略,打造一款款紧密结合这两种元素的产品。

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企业战略副教授罗恩·阿德纳(Ron Adner)说:“苹果和RIM都是颇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同时还拥有非常忠诚的用户。对于RIM而言,如果想复制苹果从衰败走向成功的道路,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创新活动。这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但可能性实在太小。”

大刀阔斧改革

西门子前高管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在今年一月接任RIM掌门人,上任后便进行大幅改组,包括将公司员工裁员近三分之一,关闭多家工厂。RIM还聘请摩根大通和RBC Capital Markets对其面临的战略选择进行评估。海因斯说,出售RIM并不是这次评估的目标,RIM更希望通过寻找合作伙伴或对外授权其操作系统走出困境。

54岁的海因斯说,随着重组的进行,RIM的转变将会让批评者刮目相看:“定义创新公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是否具有高瞻远瞩的视野,是否还专注于向客户提供的独特价值。他们始终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而这正是RIM当前努力的方向,我们清楚我们一定能度过难关。”

即便如此,海因斯对RIM产品战略的重组力度也难以媲美乔布斯。1997年,乔布斯在离开12年后重掌苹果,上任伊始便宣布裁减公司70%的产品,包括打印机和Newton个人数字助理。

乔布斯还缩减了苹果的研发投入,关闭了企业开发部门。此外,他还更换了董事会大部分成员,开始重组企业结构和供应链。但是,乔布斯的重组计划万变不离其中,全部突出一个主题:仅仅专注于可留住忠实用户的必要之举。

失去发展良机

在精兵简政的基础上,乔布斯开始进行雄心勃勃的扩张。他亲自提出了苹果“Think Different”的营销活动,不仅吸引用户去购买苹果老款产品,还鼓舞苹果员工去开发创新产品。在随后的几年间,苹果推出了一款款定义科技行业的创新产品:2001年发布了iPod音乐播放器和iTunes音乐商店,2007年是iPhone,2010年则是iPad。

苹果2007年在其公司名称中去掉了“computer”一词,反映了这场重大转变。4年后,苹果取代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具价值企业。阿德纳说,RIM需要向外界证明,它不是在“东施效颦”,总是在追赶竞争对手。

以黑莓PlayBook为例,在看到苹果iPad大获成功以后,RIM急匆匆推出了自家平板电脑产品,由于计划不周密,这款产品缺乏内置电子邮件功能,而这是黑莓设备的主要卖点之一。阿德纳说:“这是极其愚蠢的做法。”阿德纳著有《广角镜:创新新战略》(“The Wide Lens: A New Strategy for Innovation)一书。

阿德纳指出,RIM必须敢于“壮士断臂”,迅速从不能获得成功的市场退出,如消费类技术,转而专注于企业客户。美国投资公司Needham Securities分析师查理·沃尔夫(Charlie Wolf)从1985年开始研究苹果股票,见证了这家公司的起起伏伏,他迄今尚不打算对RIM进行研究。

黑莓10成关键

沃尔夫认为,RIM面临的真正考验是,其新一代操作系统黑莓10能否获得成功。他说:“我认为我们在这场讨论中不应将黑莓10抛在一边,这样做是愚蠢的。不过,要想吸引新用户,黑莓10设备的性能必须要显著优于iPhone。对RIM来说,这种要求太苛刻了。”

同苹果在1996年遭遇微软的巨大压力一样,RIM当前面前的竞争对手均非等闲之辈。由于美国和加拿大用户纷纷放弃黑莓,转而使用iPhone和Android手机,上个季度RIM销售额同比下滑43%。该公司预计当前季度会再次出现运营亏损。

前科技行业分析师丹尼尔·昆斯特勒(Daniel Kunstler)说,随着RIM的用户数不断减少,最终只剩下黑莓忠实粉丝,RIM的销售额滑坡速度会减缓——虽然该公司尚未有实现增长的“良方”。昆斯特勒是1997年8月最早将苹果股票调高为“买入”评级的分析师之一。

15年以前,苹果市场份额大幅缩水。根据标准普尔的数据,苹果在个人电脑市场的份额在三年间几乎遭到腰斩。苹果股票同样遭遇重挫,2007年7月股价经拆股调整后仅剩下3.19美元,而今天股价则高达575美元。RIM当前股价不到7美元,与2008年中最高时的147.55美元相比下跌95%。

缺乏关键基因

昆斯特勒说,与苹果比较,RIM存在先天不足,因为后者缺少两个重要“基因”:一是乔布斯的想象力,二是他动员苹果团队执行这些创意并及时将创新产品推上市场的能力。昆斯特勒说:“乔布斯回归以前,苹果在产品方面已多年没有创新。”乔布斯给苹果灌输的产品纪律是别的公司所难以复制的。

海因斯表示,为了加强对产品的专注度,RIM计划在新一代黑莓10系统上市时,缩减黑莓设备型号——可能不超过四款。即便如此,黑莓10产品也将会姗姗来迟。海因斯上个月将黑莓10手机的发布时间推迟至2013年初,这意味着它比原定计划晚了一年多才亮相。

海因斯今年1月取代两位联席CEO麦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和吉姆·巴尔西利(Jim Balsillie)担任RIM新掌门。拉扎里迪斯是RIM创始人,目前仍然是董事兼副董事长,还领导董事会创新委员会。他现在开始尝试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拉扎里迪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对于局外人而言,RIM的下一个突破就同其最初的成功一样难以预测。[!--empirenews.page--]

忠实黑莓用户

拉扎里迪斯说:“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经验,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可以来自于任何地方,例如,一家创立于安大略沃特卢面包房的企业也可以成功。”乔布斯由于是苹果的联合创始人,且公司的动荡与他几乎没有关系,因此深受苹果员工信任和追捧。拉扎里迪斯则不然,正是在他的任期内,RIM经历了由盛转衰的滑坡。

此外,批评者还将RIM没有推出摄像手机和移动浏览器归咎于拉扎里迪斯。拉扎里迪斯终于在今年主动让贤,将5年前加盟RIM的海因斯推向前台,让他肩负着拯救RIM的重任。对于海因斯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否借鉴了乔布斯的成功经验,RIM拒绝发表评论。

海因斯说,他改革的灵感源于7800万忠实的黑莓用户,他们希望RIM重新走上成功之路。海因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我们的客户、粉丝和员工,所有这些人每天表现出来的激动心情和承诺,赋予我度过这段困难时期所需要的一切灵感,引导RIM再次彻底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为我们的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苹果操作系统复苏的关键是NeXT——这是乔布斯在离开苹果后打造的一款操作系统。苹果先是收购了NeXT,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发出Mac OS X。而RIM在2010年以2亿美元价格收购了QNX Software Systems,在改进后并将其作为黑莓10的基础。

打造生态系统

加拿大咨询公司Red Team Global总裁迈克·阿布拉姆斯基(Mike Abramsky)说,RIM的未来取决于新操作系统能否像Mac OS X一样颠覆市场。作为前行业分析师,阿布拉姆斯基曾追踪研究过RIM和苹果的股票。他说:“要想彻底转变当前被动局面,RIM则必须以苹果的方式对市场带来革命性变革,但我认为这似乎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苹果前高管、风险投资人吉恩-路易斯·盖西(Jean-Louis Gassee)指出,RIM还需要吸引开发者,让他们为黑莓10系统开发有能力与苹果和Android设备竞争的应用。他曾在苹果供职近10年之久。盖西说,无论黑莓10设备性能多么优越,它仍将被远远甩在苹果与Android设备身后。

盖西说:“即便海因斯成功领导RIM的工程师开发出可媲美Android和苹果iOS的操作系统,但RIM仍然没有自己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可是左右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信海因斯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结局就是将RIM卖掉——在乔布斯回归以前,苹果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美国投资风险公司Azure Capital Partners合伙人麦克·科瓦提勒茨(Mike Kwatinetz)说,如果真的无法摆脱这种结局,他宁愿微软收购RIM。微软发言人托尼·伊姆佩拉蒂(Tony Imperati)拒绝对这种可能性发表评论。

科瓦提勒茨本人是忠诚的黑莓用户,在苹果转型期间曾作为分析师对其进行过研究。他说:“RIM应该努力去扭转战局,他们的电子邮件功能就好于竞争对手。”科瓦提勒茨指出,RIM应该专注于发展对《愤怒的小鸟》游戏或YouTube视频不感兴趣的企业客户。但他说,RIM手里没有多少牌可打:“RIM真的会作为一家消费类科技企业战胜苹果吗?”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