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10月15日日本股市收盘后,日本第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软银宣布,耗资201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Sprint,力争在2013年年中之前完成交易。该交易是日本企业迄今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并有望帮助软银跻身全球前

10月15日日本股市收盘后,日本第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软银宣布,耗资201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Sprint,力争在2013年年中之前完成交易。

该交易是日本企业迄今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并有望帮助软银跻身全球前三大移动运营商之列,超越手机签约数为6000万部的日本第一大移动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

软银昨日在公告中称,交易将分两步走:首先直接从Sprint手中,以每股5.25美元的价格收购价值80亿美元的股票;然后以每股7.30美元的价格在市场另外购买价值121亿美元的股票,从而获得Sprint多达70%的股权。

日本经济新闻评价,“孙正义率领的软银已开始破釜沉舟”,这是作为日本第二大富豪的孙正义的最后豪赌。

另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在强势日元的支撑下,拥有大量现金的日企今年以来已斥资660亿美元进行了559宗海外并购。若软银收购Sprint的交易成行,今年日本企业将打破去年创下的84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纪录。

孙正义的豪赌

15日当天,软银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下滑,收跌127日元(约合人民币10.1元),报收于2268日元至五个月最低收盘水平;盘中还一度出现跌至2200日元的局面,触及八个月新低。自上周下半周传出收购Sprint的消息以来,软银股价已累计缩水逾20%,市值蒸发87亿美元。外界担忧,软银的资金实力和整合能力面临考验,财务不稳定性将增强,“难以承受高债务杠杆”。

Sprint在过去19个季度全部亏损,净负债约150亿美元,而软银眼下拥有净负债约100亿美元。标准普尓已于10月12日开始讨论下调软银的长期债务评级。

几天前,软银刚刚宣布,欲通过换股的方式收购日本第四大移动运营商eAccess,交易规模达23亿美元,争取在明年2月之前完成收购。软银此前发起的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是2006年斥资170亿美元收购沃达丰空中通讯公司(Vodafone)日本分公司,正是通过这笔交易,软银正式进军移动业务。

共同社称,收购Sprint的最新交易一旦成行,手机签约数达9600万部的全球移动通信航母企业将随之诞生。

规模效应和进军美国市场,并非“软银故事”的全部。包括路透社、共同社、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称,在获得软银的注资之后,Sprint计划出手竞购美国第五大移动运营商MetroPCS Communications,后者本月初刚刚与德国电信旗下“T-Mobile USA”达成合并共识;此外,Sprint还酝酿购入美国高速无线通信公司Clearwire的剩余51%股权,布局4G业务。

华尔街日报援引了解软银想法的人士的话称,未来,变得强大的Sprint甚至可能向T-Mobile出手。

“我从来不喜欢做老三”

软银在日本市场其实运营得不错,带头引入iPhone为软银带来很多客户,但从规模上讲,软银还无法步入全球主流运营商之列。而与日本企业和日本企业家相对保守的风格不同,现年55岁的韩裔日本人孙正义向来喜好冒险,其创办软银第一天起就号称要做全球最伟大的公司。并购则是快速做大最快捷的办法。

在并购Sprint前几天,软银刚刚在日本市场耗资23亿美元并购了eAccess,小试身手。彼时,孙正义在交易声明中说,“我从来都不喜欢老三的位置,我在努力争夺市场第二,有朝一日还会成为第一。”

短期内看,日本已经饱和的国内市场无法满足软银的胃口,通过跨境并购做大规模、切入4G高速移动网络,才有望跻身全球主流的移动运营商,而市场前景看好的美国市场无疑是最佳选择。

孙正义此番盯上的Sprint,是美国第三大移动网络运营商,规模排在Verizon与AT&T之后,用户数不及前两者的一半,网络质量也不如前两者,正在为高端用户不断流失而苦恼。

据媒体报道,去年Sprint不惜血本与苹果签下了巨额iPhone采购合约,但整体实力以及网络质量的缺陷还是很难挽留用户,其负债严重,无力继续投资4G网络,在下一代移动网络LTE的部署上,Sprint明显落后于AT&T以及Verizon。

从Sprint的角度来讲,要想继续保住市场份额,其迫切需要资金来进行网络建设,软银就在这个时候适时出现在Sprint的眼前。

根据软银昨日的公告,在其直接收购的80亿美元股票中,包括31亿美元可转还债。该部分将在协议结束前完成发行,为Sprint提供融资,后者需要使用这些资金来处理母公司以及Clearwire部分到期的债务。

此外,有分析指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球运营商都面临“被管道化”,往日把网络铺好坐等收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大量第三方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正在侵蚀运营商传统业务。孙正义本身在IT领域的经验,可以为Sprint带来新思路。

Sprint首席执行长一直毫不讳言该公司需要达成交易以便更好地在无线领域展开竞争。

孙正义昨日说,希望借最新交易,“推动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的移动互联网革命。”

“需要再度从零开始”

“革命”的背面是风险。日本经济新闻把孙正义此举称为“豪赌”。目前为止,全球运营商跨境并购少见经典的整合案例。运营商固有的网络资源以及具有本地化特色的业务,令并购方的经验很难复制到被并购方。

瑞银(UBS)证券分析师梶本浩平指出,“日美使用的频带有所不同,要创造乘积效应,需要花费较长时间”。

事实上,此番并非日本企业首度染指海外电信领域。在2000年科技泡沫行将破裂之际,NTT DoCoMo曾以55亿美元收购美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Verio。由于NTT难以将Verio整合到其全球业务中,这笔投资随后被冲销。本世纪初,NTT DoCoMo还曾投资台湾和信电讯,也未取得成功。

但冒险家孙正义还是决定试一试:“当我们面临重大挑战时总会有风险”,“什么都不做可能比较安全,但我们必须进入新市场,一个文化完全不同的市场,我们需要在取得成就后再度从零开始。而不去面对挑战,恐怕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日本经济新闻称,东芝会长西田厚聪认为,“仅依靠日本市场生存下去已经是痴人说梦”。在这样的背景下,孙正义决断的成败甚至将对日本企业整体的战略产生影响。

得失已在孙正义心间。

对运营商来说,规模是指标之一,其可以带来更低廉的电信设备采购成本,也会带来与智能手机企业谈判的筹码。软银和Sprint固有的网络设备采购暂且不谈,孙正义一直在谋划的LTE高速移动网络建设上,规模便可以带来成本效应。[!--empirenews.page--]

不少分析人士相信,软银在收购Sprint后并不会罢手,会转而继续收购Sprint持有49%的Clearwire的剩余51%股份。作为美国高速无线通信公司,Clearwire持有美国大量无线频谱资源。

另一让软银心动的因素是,本次收购还有日本银行的鼎力相助。日本经济新闻称,收购的一个有利因素是当前的金融环境,拥有成本低廉的资金和不断升值的日元的日本企业已迎来收购外国企业的良机。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0.7%左右的超低长期利率使得筹集巨额资金变得更加容易。熟悉情况的三位消息人士昨日对路透社表示,有四家银行核准向软银提供总计1.65万亿日元(211亿美元)的贷款。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6年前,软银斥资约2万亿日元收购英国沃达丰日本子公司时,长期利率为1.7%左右,日元汇率为1美元兑换116日元左右。而当下日元面临升值行情1美元兑换约80日元。

也正是在这6年间,Sprint的股价已下跌了七成。

Sprint股价上周五收报5.73美元,至昨日截稿时报5.8美元;Clearwire盘中涨逾20%,报2.82美元。

分析师此前表示,软银耗资201亿美元购入Sprint的70%股权的举动,意味着Sprint的估值约为286亿美元,较上周五收盘时172亿美元的市值高出约三分之二。

“(市场)反应跟软银几年前宣布购买沃达丰(Vodafone)时的一样,每个人都跳出来说太贵了。”SMBC Friend证券投资情报部策略师中西文行说。

美国运营商洗牌时刻

与中国只有三家电信运营商不同,美国市场电信运营商数量众多,在激烈的竞争中,规模较小的运营商如今处境艰难。在孙正义此番出手前,很少有人指望一家日本公司会成为美国电信市场整合的催化剂。

眼下,外界迅速改变看法,认为软银并购Sprint之举将拉开美国运营商洗牌的序幕。

多家媒体日前分析,与软银的交易达成后,Sprint计划出手竞购美国第五大移动运营商MetroPCS Communications,后者刚刚与德国电信旗下“T-Mobile USA”达成合并共识,T-Mobile的母公司德国电信正考虑退出美国市场。

市场还一直猜测,美国预付费服务提供商Leap将被收购。作为MetroPCS的主要竞争对手,Leap被收购的可能性更大,AT&T和Sprint可能会采取行动。分析师们说,Leap的吸引力不及MetroPCS,但这并未影响投资者的兴趣。

由于持有的频率资源,Dish也是一家受关注的运营商。分析师此前称,Dish持有的频谱价值达到80亿美元。

美国监管部门并不排斥海外资本进入美国电信市场,之前第四大运营商T-Mobile本就是德国电信旗下子公司,墨西哥电信大亨卡里姆也在美国收购了网络服务商进入低端市场。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左)和Sprint首席执行长Dan Hesse(右)昨日在东京握手,宣告交易达成。他们联手促成了日本企业迄今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据《日经新闻》报道,软银旗下英国芯片制造商Arm计划到2025年销售AI芯片。该公司专门成立一个AI芯片部门,并将在2025年春季之前制造出原型产品,并于秋季开始大规模生产。

关键字: 软银 AGI ARM AI芯片

据报道,日本电信巨头软银集团将在未来两年投资1500亿日元(9.6亿美元)升级其计算设施,该计划包括大量采购英伟达GPU。

关键字: 软银 英伟达 GPU AI

最新消息,昨天软银集团发布的临时报告书显示,软银集团全资子公司Skybridge LLC以阿里巴巴股份从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的预付远期合约,已分阶段实施,目前已全部完成实物结算(即向交易对手转移股权)。

关键字: 软银 阿里巴巴 马云

最新消息,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蔡崇信大幅增持阿里股票。蔡崇信家族基金增持了价值1.5亿美元的阿里股票,马云同期也大手笔增持,尽管具体金额未知,但该消息致阿里巴巴美股上涨。

关键字: 马云 软银 阿里巴巴 蔡崇信

业内消息,近日日本软银集团旗下的移动通信事业板块正在收购一家专门从事车联网业务的爱尔兰公司Cubic Telecom,这是软银上市以来在智能汽车以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领域的最大一笔海外收购。

关键字: 软银 收购 车联网

业内消息,软银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 Arm 在首次公开募股中以每股 51 美元的价格出售股票后,昨天首日交易股价(股票代码 ARM)上涨近 25%,数据显示 Arm 市值突破并稳定在了 600 亿美元之上。

关键字: IPO ARM 软银

据知情人士透露,软银旗下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m 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已经获得 10 倍的超额认购,投行计划在当地时间周二下午之前停止接受认购。

关键字: ARM IPO 软银

据业内消息,本周彭博社知情人士表示软银集团旗下半导体公司 Arm 计划最快于 9 月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估值大约在 600~700 亿美元之间。

关键字: 软银 ARM IPO

据业内最新消息,软银集团旗下芯片设计公司 Arm Ltd 正在就引入英伟达作为首次公开募股(IPO)的主要投资者进行谈判,软银正在积极推进可能于 9 月份在纽约上市 Arm 的计划。

关键字: 英伟达 ARM 软银 IPO

据业内最新消息,英伟达和软银最近宣布,双方基于英伟达全新 GH200 Grace Hopper 超级芯片开发了双用途 AI 驱动的 5G MEC 和 vRAN 分布式平台。

关键字: 英伟达 软银 AI 5G MEC 电信网络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