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包办摩托精品战略 轻装上阵模式风险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外媒报道,谷歌于昨日公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其中,摩托罗拉移动在此期间实现营收15.1亿美元,占谷歌总营收的11%。
报道称,从财报上的员工数量来看,谷歌去年收购的摩托罗拉移动仍在进行重组。截至第四季度,谷歌全球全职员工数量达5.3861万人,略高于2012年第三季度时的5.3546万人。不过新增员工的是谷歌,它增加了1426人,而摩托罗拉则裁减了1111人。摩托罗拉可能有部分被裁员工整合至谷歌其它的部门,谷歌明显仍在对该移动硬件部门进行精简。另外,谷歌现在将摩托罗拉分为两项业务部门:“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家庭”。
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在不断“减肥”。除上述举措外,去年年底,作为谷歌重组摩托罗拉的系列举措之一,摩托罗拉移动关闭了官方应用软件商店智件园。在同一个月,新加坡代工厂商伟创力宣布,将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天津工厂并接管其巴西工厂的运营。将手机制造工厂转让给伟创力,意味着摩托罗拉移动将不再拥有自己的手机生产线,从而全面转向代工生产模式。对此,摩托罗拉移动方面表示,这只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随着"精品战略"的实施,摩托罗拉将集中资源致力于产品研发和销售运营,每年仅推出数款优质产品,以提高单机销量的方式来增加营收,因此无需再自设工厂,"代工模式会更加灵活。"摩托罗拉相关人士表示。
另外,谷歌还出售了摩托罗拉的机顶盒业务。或是因为摩托罗拉机顶盒和谷歌现有的业务以及Google TV都没有太多的交集,成了谷歌不可避免的“动刀处”。虽然机顶盒是摩托罗拉的一项重要业务,但因为谷歌已把重心放在自己的Google TV平台上,虽没有迹象表明Google TV一定会大获成功,但毕竟这才是谷歌平台打造的重中之重,在权衡利弊后,只能砍掉摩托罗拉机顶盒业务,显示谷歌将专注于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专心做好内容和软件服务,这也符合谷歌更加专注于互联网服务的思维模式。
作为有着80多年历史的通信企业,摩托罗拉的文化远不是激进和大胆的,因而离谷歌CEO佩奇所期望的先锋激进路线恐怕还有不小距离,而且这条路线无论谁走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在佩奇看来,显然已决意不再让摩托罗拉继续作为独立实体,游离在谷歌整体战略之外,延续适合其特质的发展,而是要将其变成谷歌的有机部分,按谷歌的风格做它想要做的东西了。
资深IT分析人士洪波认为,制造业处在手机产业链的底端,但规模化的手机生产仍有不错的利润,只是这并非谷歌所擅长。在谷歌看来,生产制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整合硬件设备和互联网服务平台来树立品牌,形成如苹果一样的产业链把握能力。因此,谷歌需要将摩托罗拉改造成符合其战略模式的硬件厂商,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像苹果那样构建起一个以Android平台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而易主谷歌后的摩托罗拉移动只推出了搭载英特尔单核处理器的MT788以及千元智能机XT788两款机型,可见摩托罗拉移动CEO伍德赛德所说的精品战略已在实施。
这当然是很大的冒险,但谷歌可能玩得起,不只是因为谷歌财大气粗,更因为摩托罗拉这个平台的成本已大幅降低了,实际上,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历经七八次剥离和分拆,加上谷歌并购之后实施的裁员和外包转型,又出售了机顶盒业务,摩托罗拉已变为一家中型企业,未来大概只需保留几千名员工。在这样的规模上,谷歌便能够以可负担的成本,较为从容地玩些新花样,尝试些其他手机制造商颇有业绩压力而不愿尝试的前沿想法,最直接的效果,至少可以打破目前安卓市场模仿跟风、千机一面的同质化局面。
如今,老牌手机企业轻装上阵似乎成了必然选择,如诺基亚、RIM等,都在通过诸如裁员、卖掉总部大楼、寻求出售硬件业务等方式给自己减压。“手机企业转向轻资产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项立刚表示,与拥有手机制造工厂相比,代工将大大节约企业成本,而运营成本相当关键;另一方面,在整个手机产业链中,手机制造环节的附加值相对较低,生产集中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手机企业全部退出手机制造,会导致研发、生产、销售等的“微笑曲线”断裂,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可能无法及时调整产品生产线。
这也是像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被谷歌互联网化后的风险之一。还有一点也是谷歌和摩托罗拉移动不能忽略的。去年8月以来的摩托罗拉移动中国区裁员,员工抗议、负面信息满天飞让其品牌形象急挫。一方面要修复品牌,另一方面也要稳定留下来的员工的军心。这对于摩托罗拉移动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而这也是接下来其要面临的难题。有分析师张星认为,给员工一颗“梅子”,许一个未来,效果不长。而突如其来的裁员,即便是在未被裁撤的员工心中,也会留下一条刺,让他们变得脆弱和敏感,不容易相信公司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