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是如何坠落尘埃的:iPhone杀手与错误决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加拿大智能手机厂商黑莓的股价在2007年8月份见顶,达到了236美元。回首当年,那时的黑莓正面临着一个转折点,但遗憾的这家公司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
在黑莓股价见顶的七个月以前,也就是在2007年1月份,苹果在旧金山莫斯康展览中心(Moscone Center)宣布推出iPhone。黑莓(当时的公司名是Research in Motion)高管那时作出的决定是,任由苹果重点渗透消费者智能手机市场,而黑莓则将继续向企业和政府客户出售产品,这些客户会为自己的员工购买黑莓产品。
时任黑莓联席首席执行官的吉姆·贝尔斯利(Jim Balsillie)当时就iPhone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发表评论道:“我认为,(有关iPhone)将导致黑莓发生某种重大变化的说法过于夸大了。”
在六年以后的今天,黑莓股价已一落千丈,每股价格仅略高于十美元而已。黑莓还在周一宣布,这家公司已经组建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探索各种战略性选择,包括作价出售或是与其他公司组建合资企业等。尽管黑莓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都面临困境——在一年以前,黑莓就已经对其业务计划进行过“战略性审查”——但这则消息还是相当引人注目,因为这意味着黑莓决定向市场发出一个醒目的“待售信号”,暗示这家公司已经陷入深深的绝望。
如果黑莓真的作价出售的话,那么收购方最大的利益包括将可获得一笔现金、庞大的专利组合以及某些安全技术。换而言之,一家曾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占据先驱地位的公司可能会在不久以后像卖垃圾一样把自己卖出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惨的结局。
黑莓成立于1984年,创始人是两名工程专业的学生:麦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和道格拉斯·弗雷金(Douglas Fregin)。在多年时间里,黑莓曾是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通信产品生产商之一,开发了双向寻呼机和电子邮件设备等产品。但在过去六年时间里,这家公司一直都在错失良机。首先,黑莓没能认识到iPhone可能对其造成损害;其次,黑莓忽视了亚洲低价智能手机厂商的威胁;最后,黑莓高管最近将这家公司所剩无几的能量用来开发了新的高端智能手机产品,但却未能在消费者当中引起共鸣,原因是这些产品到来的时间过晚,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能提供给消费者。
当然,黑莓并非唯一忽视了iPhone及其预示的行业变革的公司。多年以前,诺基亚的工程师曾推出过一款一磅重(约合450克)的智能手机;但据《华尔街日报》去年报道称,诺基亚工程师当年对iPhone不屑一顾,其原因之一在于iPhone没能通过一项测试,其内容是从五英尺(约合1.52米)的高度将手机反复丢在混凝土上。
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也曾嘲笑过iPhone。“这种手机对企业客户没有吸引力,因为它没有键盘。”他说道。诺基亚和微软现在正合作生产智能手机,但跟黑莓一样,其市场份额也一直都在收缩。
早在2009年,黑莓的股价就已经从2007年夏天的236美元峰值下跌至不到50美元。在那时,商务技术的“消费化”趋势已经初露峥嵘,但黑莓却未能把握住这种形势。当黑莓用户下班回家,解下腰带上的黑莓手机以后,他们就会拿起iPhone,因为与黑莓手机相比,iPhone用起来要有趣得多了。不久以后,他们就希望能在工作时使用iPhone。
与此同时,公司也认识到,如果员工能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手机,那么他们工作起来的心情就将更好,生产力也会因此提高。而对公司本身来说,不必再给员工买手机也能使其节省一笔开支。
到黑莓认识到自己需要直接与消费者取得联系的时候,最好的时机早已过去。在2008年11月份,黑莓发布了首款触摸屏智能手机Storm,但业界对这款手机的评测只能算是二流水平。随后,黑莓把重心转向亚洲和拉丁美洲市场,这些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还在继续实现爆炸式的增长。有那么几个月时间,黑莓的这种战略曾颇见成效。
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上半年,黑莓智能手机在印度尼西亚市场上所占份额已经达到了47%,远高于2009年上半年时的9%。至此,黑莓股价的跌势终于告一段落。但是,这种平衡状态没能维持多长时间。不久以后,一批新的亚洲厂商开始生产廉价智能手机。
大约在黑莓加深与新兴市场之间联系的同时,这家公司还收购了QNX Software Systems,后者的操作系统为一系列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包括医疗设备和计算机化汽车界面等。黑莓希望增强自己在操作系统方面的专业技术,但在2011年4月份,这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基于QNX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其结果却是惨败收场。
随后,黑莓在2012年初任命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为新任首席执行官。之后,黑莓花了一年时间才推出了被《纽约时报》科技专栏记者大卫·博格(David Pogue)称为“黑莓的万福玛利亚传球(美式橄榄球术语,指成功率很低的长距离直传)”的产品。在今年1月份,黑莓发布了Q10和Z10智能手机,这是该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中作出的最认真的尝试。对于每天都会高频率使用智能手机的消费者来说,高端手机颇具吸引力。
然而,尽管有些批评人士对黑莓最新发布的这些智能手机表示赞赏——比如说,博格就认为Z10“可爱、速度快、很有效率,想法新颖而且有用”——但其销售表现却没能达到黑莓的预期。在上一财季中,黑莓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680万部,仅相当于同期iPhone出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在苹果iPhone问世的六年以后,黑莓的“万福玛利亚传球”看起来几乎毫无希望。事实上,黑莓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