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微软收购诺基亚为黑莓指明出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手机行业正兼并整合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会让黑莓在2013以及更远的未来面临怎样的局面?美国福布斯网站9月5日刊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鉴于苹果、三星和微软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头三把交椅,日渐衰落的黑莓公司或许能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交易上获得启发,面对自身的吸引力与销售潜力,建立起一套计划,与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展开殊死较量。
文章称,第一大玩家是谁显而易见:苹果拥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份额,并给应用开发者们带来了最佳收益,它将是这三巨头之一。
至于谁是第二大玩家就稍微没那么明显了。我倾向于提名三星而非谷歌/安卓。如果你问消费者,他们手头持有或期待购买的是什么手机,你会发现,回答“Galaxy”的人远远多过回答“安卓”或“Nexus”的。鉴于使用安卓系统的其他原始设备生产商(OEM)的利润并不丰厚,且谷歌营收来源多样化,因此我在此提名三星,但要注意其中的二元性。
随着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消息传出,微软将携Windows Phone坐上第三把交椅——虽然大家在选择产品时更倾向于微软本身而非其操作系统,跟上面提名三星而非安卓一个道理。
微软需要巩固它的老三地位,并需要将美国本土的销售额提上去,突破10%的市场份额关口,但Windows Phone的势头是一路走强的。诺基亚想必有足够多的设备将在未来12个月内推出,就让我们假设微软可以在不丧失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整合该部门吧。
这一切将黑莓带到了何处?答案是一个相对更好的处境——假如他们能如实看待自己的话。三把交椅都已占满,而黑莓没有取代微软所必需的资本、人才、资源或软件。市场调研机构Kantar Worldpanel的最新数字显示,黑莓在欧洲所占市场份额为2.4%,在美国占1.2%。剔除采用黑莓7遗留系统的设备后,黑莓明显远远落后,除了将其归为利基市场参与者外别无他法。
遗憾的是,他们给黑莓10系统手机设计的策略是基于黑莓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一的假设,结果这些手机的好处要么没有明确传达给消费者,要么找错了参照系。
不妨读读波特 诺德伯格(Bert Nordberg)对黑莓未来的评论。作为黑莓董事,他关注着黑莓前行过程中可加以考虑的选项。他在《华尔街日报》上直言不讳地评论道:“(黑莓是)手机硬件的利基制造商……黑莓历来拥有壮志雄心,但要对抗苹果、谷歌和三星并非易事。”这正是黑莓及其支持者需要听到并了解的。
收购诺基亚以后,微软除了拼命促进设备销售外别无选择。2018年市场份额达到15%这一目标使微软跻身第三,坦白说,我想象不到黑莓如何能战胜微软。
但完全有可能发生的是,黑莓实事求是地面对自身的吸引力与销售潜力,并且围绕现实建立起一套计划。黑莓需要做的是减少设计和销售的手机款式,专注于专门用途,将收益有效地投入研发,建立更好的利基市场。这样,一旦微软失足,黑莓就可以以强大的利基市场影响力为基础,趁机取代微软的地位。
黑莓需要生存下去,这要求他们诚实认识两件事情,一是自身的困境,二是其在2013智能手机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诺德伯格点破了前者,微软则指明了后者。至于黑莓接下去会制造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