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最差财报解读:新CEO仍谋求出售手机业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黑莓12月21日公布了201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这家加拿大智能手机厂商在截至11月30日的三个月中,净亏损44亿美元——创下公司季度财务表现最差记录。本财年第一、二季度,黑莓分别净亏8500万美元和9.65亿美元。
考虑到几个月前,这家公司曾被估值47亿美元,此次亏损从账面上看,几乎赔掉了一个“黑莓”。
黑莓对亏损给出解释:公司在第三财季的糟糕表现,主要受库存减记和资产减值费用的影响。
尽管黑莓“适时”公布与富士康五年合作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财报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对于黑莓的投资者、新任CEO程守宗以及管理层来说,这份数据带来的巨大压力,会让每个人的圣诞节暗淡无光。
手机业务:卖还是留?
黑莓44亿美元的亏损中,产品库存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16亿美元。
这并非黑莓首次曝光库存问题。上一季度,公司同样为库存折损承担了近10亿美元的损失。
进入2014财年以来,黑莓的手机销量一路走低,三个季度分别售出680万台、590万台和430万台。更加尴尬的事实是,黑莓新推出的BB10系统手机销量居然远不及上一代产品。简单说,这家公司生产了太多“卖不出去”的手机。
前任CEO海因斯曾考虑过将黑莓整体出售,或将其手机业务分拆出售,保留企业业务。新任CEO程守宗改变了这一策略,他在采访中几度表示,黑莓不会放弃手机市场。
与富士康合作,代表了程守宗在手机业务上的一种努力。黑莓表示将会联合这家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在明年三四月份推出廉价BB10手机,面向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
同时,黑莓还希望通过富士康强大的管理体系和供应链能力,帮助黑莓“管理与这些设备相关的库存”。也就是说,黑莓准备把低端手机的库存包袱转移给富士康,亦或是由两家共同承担。
这也被资本市场看做是黑莓谋求出售的一种信号。一旦与富士康的合作让黑莓解决了糟糕的产品库存和生产计划问题,不排出黑莓会进一步扩大合作,将更多甚至全部手机硬件产品转交给富士康。而富士康是否乐于接受呢?部分分析师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对于手机巨大需求,和黑莓的品牌,对于这家急于摆脱代工一条腿走路的中国企业,有着很高的吸引力。
尽管程守宗多次强调不放弃手机业务,但他的努力恰恰被资本市场给与了相反方向的解读——这位新CEO正在全力谋划手机业务的接盘者。
转型压力:六个季度够吗?
对于这家陷入泥潭的公司,业内存在一个普遍的共识,即黑莓在企业业务和专利等方面依然具备一定价值。因此黑莓也被业界视作诺基亚之后,又一个有机会全面转向企业市场的手机厂商。
此前,程守宗表示公司的振兴计划,需要约六个季度的执行周期。财报公布后,这位CEO进一步表达了他谨慎的乐观,称黑莓的重大亏损只是暂时性问题,预计2015年黑莓将在现金流方面取得平衡,2016年将恢复盈利。
然而一个令人不安的现状是,这家公司的所有资产,包括品牌无形资产,均在快速贬值。
在最新财报的巨额亏损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库存影响,还有高达27亿美元的长期资产折旧减值。而在很多商务人士、企业甚至政府机构中,尽管黑莓不断强调自身的安全性,但已不再是这些曾经忠实用户的首选。
埃洛普在履新诺基亚时曾把公司比作一个“熊熊燃烧的海上钻井平台”,对于程守宗来说,未来六个季度里,他可能要面临同样的困境——在灼热的气浪中寻找生路。
这位以“救火”而闻名的职业经理人也正在为此而努力。其带领数据及移动软件公司Sybase走出困境的故事,让他在新的“火场”得以快速获得信任和支持。程守宗表示,公司正在计划建立一支企业市场销售团队,并将在华盛顿特区建设一座安全技术中心,与美国国防部等政府客户展开合作。
几天前,黑莓聘任了两位新高管,詹姆斯·麦基被任命为企业发展和战略规划执行副总裁,马克·威尔森被任命为营销高级副总裁。两人此前在SAP和Sybase均与程守宗有过合作经历。而另一位SAP前高管约翰·西姆斯将于明年1月出任黑莓全球企业服务部门主管。
这三人的加盟代表了程守宗传递给外界的一种信号:公司将全力向企业业务转型。他表示:“这将使我们更有凝聚力,共同推动黑莓转型所必需做出的改变。”
程守宗将2014年定为公司的“投资年”,虽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我们可以参考梅耶尔在雅虎的做法,黑莓可能会在企业市场做出部分自主投资或收购行为。
但留给程守宗的时间并不充裕。即便这一季度的亏损存在临时性因素,但为公司快速止血依然是头等大事,其优先级甚至高于转型——黑莓的管理团队需要优先保证公司不被大火烧死。
然而自主投资需要大笔的资金。至于收购,除了需要资金,还要企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吸引被收购对象。这两方面目前黑莓都存在问题。
一方面,黑莓要完成自救转型,六个季度的时间并不宽裕——它需要在各方面做出改变,从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对于今天站在燃烧平台上的程守宗来说,到底能不能给他六个季度的时间,同样充满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