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中国变局大幕拉开:价格竞争将更加放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后几年中国宽带市场的“变局”,始于2013年。
决定胜负的是一次会议。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幕,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重塑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面前,作为基础设施提供商的电信运营商将在大潮中与过去告别,寻找新的自我定位。
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是一个政策。8月,《“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正式落地。这意味着宽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由国家直接推动和介入,从而尽快缩小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信息鸿沟,建设覆盖全国的“信息高速公路”。
必将影响整个宽带市场格局的是三家企业。去年末,中国移动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固网牌照;民营运营商鹏博士将“前辈”长城宽带收归麾下;以及传闻已久却迟迟未能挂牌的国家广电网络公司。市场参与者的增多,将迫使各路人马的宽带竞争策略更加多元化,超越比网速拼价格的低级阶段。
2014年,大幕刚刚拉开一角。
环境
在“大变局”到来之前,“中国网速排名80名以后”、“运营商提供‘假宽带’”、“中国宽带资费比国外贵十几倍”……从来就很难得到舆论青睐的中国电信运营商们,一方面在努力加快宽带建设,提升网速,另一方面宽带、移动双线作战带来的投资压力,让它们苦不堪言,中西部地区更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此,当期待已久的政策红利到来时,无疑相当于定心丸,然而,这枚定心丸何时能吃下去,还要看马年。
市场环境:宽带高速增长期已过 东西部网速差距明显
宽带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到2013年11月,我国2M以上、4M以上和8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分别达到95.9%、77.4%、21.1%,比2012年末分别提高1.6、11.6、5.2个百分点。FTTH/0(光纤到户/光纤到办公室)用户累计净增超1843.1万户,用户总量达3881.2万户,占宽带用户比重由2012年末的11.6%提升至20.6%。
然而,虽然我国宽带用户数量仍在继续增长,但已经呈现出增速减缓的现象。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822.1万户,比上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实际上这并不是首次出现回落迹象。
对比最近三年的宽带用户净增数量,可以说是一年不如一年。虽然从2011年开始,运营商在光纤宽带建设上投入巨资,但是用户增速却是逐年下滑。
具体到运营商,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电信宽带用户达到9804万户,第三季度宽带用户增长为222万,但是中国电信的季度宽带用户增长已经连续下降6个季度。
中国联通(600050,股吧)的情况也类似,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联通固网宽带业务累计净增用户 554.3 万户,而在2012年和2011年前三季度,该数字分别为700万和731.3万户,净增用户数持续在下滑。尤其是最近5个月,中国联通的宽带用户新增数量急剧下滑,已经从2013年7月份的月新增80.8万户下滑至2013年11月份的22万户。
这些数字意味着,宽带用户高增长时期已过,运营商依赖的人口红利增长模式已基本触顶,(城市地区)用户数趋向饱和。
一方面是宽带净增用户增速放缓,但在另一方面,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的普及率依然较低,换而言之,市场潜力巨大。
工信部新近发布的《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中显示,2013年前11个月,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新增1822.1万户,总用户达到1.88亿户,其中4M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达到77.4%;农村地区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699.7万户,新增651万户,城市和乡村宽带用户比例由去年同期的3.31:1缩小到3.0:1。
从数字可以看出,农村和城市的宽带发展水平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彼此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尤其是在光纤宽带用户上。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地区FTTH/0用户分别净增845.3、322.8、312.8万户,东部地区占新增用户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7.1%。FTTH/0用户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的比重情况差异明显,东部地区FTTH/0占比已达23.1%,比中西部地区高9.9、7.6个百分点。
之所以存在信息鸿沟、宽带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象,原因在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投入大、维护成本高、产出少,使农村的宽带普及率远低于城市。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此前表示,我国中部地区运营商宽带投入回收期是11年,西部地区将一直处于亏本状态。
政策环境:国家宽带战略正式出炉 全业务市场竞争格局形成
2013年8月,业界期待许久的国家宽带战略终于出炉,从战略的内容来看,其思路是要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重点是放在对中西部地区宽带发展的支持上,明确提出要进行政策倾斜,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扶持。
国家宽带战略中提及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三点:将宽带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范围,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充分利用中央各类专项资金,引导地方相关资金投向宽带网络研发及产业化,以及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宽带网络发展;加强税收优惠扶持。将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和运营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扶持西部地区宽带发展。
国家宽带规划的三部曲也令人心潮澎湃:到2015年,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到2020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和12M,发达城市部分家庭达到1G。
然而,要想提升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宽带发展水平,不仅要有政策倾斜,更要有具体落地措施。
扶持农村宽带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的做法之一,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比如日本政府承担了300亿美元的农村宽带化建设成本,瑞典政府为此投入了200亿美元,美国也建立了宽带普遍服务中心。
但在我国国家宽带战略中,只是提出“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如何具体补偿尚未提及。
此外,国家宽带战略将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和运营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享受企业所得税15%优惠税率。“但是新的《目录》一直没有出台,不少人对此抱有怨言,”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录》不出台,西部地区的宽带网络建设和运营也无从享受到相应税收优惠。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家战略的落地不是工信部一家的事情,还涉及到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委,需要进一步沟通协商。
除了国家宽带战略的发布外,国内4G的发牌也在不同层面影响着国内宽带产业的发展。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4年通信业有望成为投资亮点,投资额有望超过3500亿元,其中4G投资达到1000亿元。
运营商在4G的巨大投入必然会给自己在其他业务的投入带来影响,其中尤以同样是“花钱大户”的宽带业务为甚,“运营商需筹资建设LTE网络,减少宽带投资,这也是一个正常的资金筹措行为。”业内专家程德杰表示。
这点在中国电信身上体现较为明显,投行预测,2014年中国电信的资本开支最大,可达850亿元,其中4G建网费用457亿元。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相比于FTTH(光纤到户)可以长期逐步投资的模式,LTE发展需要在短期内大量投资形成覆盖,因而短期内在投资上一定会对FTTH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他表示,未来2~3年,中国电信的投资压力比较大,公司将集中资源有步骤加快4G网络建设。
获得固网牌照后,“财大气粗”的中国移动在宽带上发力程度几何,将很大程度影响宽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