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作者:流光逐云4月8号,见证着微软由盛转衰的XP系统退役,微软PC时代IT寡头的身份也早已随之烟消云散。似乎从苹果掀起的这场移动浪潮一开始,微软就被人们频频看衰,而安卓的小绿人则又在身后狠狠地给了微软这个昔日

作者:流光逐云

4月8号,见证着微软由盛转衰的XP系统退役,微软PC时代IT寡头的身份也早已随之烟消云散。

似乎从苹果掀起的这场移动浪潮一开始,微软就被人们频频看衰,而安卓的小绿人则又在身后狠狠地给了微软这个昔日巨头一刀。一方面是自家WP、Surface的开拓新战场受阻,另一方面则是PC机市场整体萎缩,Chrome系统跃跃欲试,以至于有人说WP系统免费、Office登陆IOS将是微软最后的探戈。

可事实并非如此,资本市场给了微软这几年来的改变很高的评价,其股价在3月31日创下三年来新高,并且直逼99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高值。

四十不惑的微软依旧在上演着新的一出“大象也会跳舞”。XP的退役也更坚定了微软力保企业级市场和开拓移动端市场的决心。

缺乏专注点——微软被看低的关键

很多人指责微软发展空间不足最常用的理由就是,微软过分依赖Windows系统的授权及销售,但微软近年来其实也一直希望拓宽自己的战线,找到新的营收增长点。只是,这样一种缺乏专注的投资方式反而使得微软做啥啥不成。

其实不妨让我们先来盘点一下微软近年来的重大投资:

2007年,63亿美元收购aQuantive,是全球广告行业规模最大的收购之一。这笔交易是因为微软盯上了当时谷歌和雅虎最大收入来源——网络广告,微软希望借自己的媒体业务,开拓广告市场,但是结果却是因此直接减记63亿美元,颗粒无收。

2008年,12亿美元收购Fast Search。这笔交易或许并不是那么轰动,但是Fast Search的核心技术后来成为了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没错,就是招去奶茶妹妹的Bing。随后数年间,微软为Bing烧钱数百亿,将其作为挑战谷歌的前沿阵地。而直到去年年底,微软才宣布“已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保证Bing的搜索服务的正常运行和维护”,Bing勉强实现自给自足。

2011年,85亿美元收购Skype。这一笔交易当初被看做现金换用户的典型案例,微软也希望就此从当时因Facebook而大火的SNS领域分一杯羹。但正如微软不怎么擅长的社交软件市场一样,Skype显然未能让微软往SNS的路上走得更远,三年过去了,Skype依旧只是一个打电话的工具。

2013年,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微软将占WP阵容90%份额的诺基亚收入囊中,大有血战移动之势,而这笔交易的成败如今还很难下定论。

十年间,微软尝试过媒体广告业、搜索引擎、SNS社交、智能手机硬件等众多高利润高关注度的行业,但几乎都是铩羽而归。就如同将一只热带的大象扔到西伯利亚去一样,即便是微软这只大象再怎么努力,它也很难起舞,因为在那里能够活下来就不错了。

而如今,纳德拉换了一种玩法,让微软变得更加专注,专注于自己最传统、也最有效的商业模式——基础服务加付费增值,并且将这种模式从过去的PC端带到了更具活力的移动端。

纳德拉的微软发展方向正在清晰,那就是Windows、Office和云服务,微软的重心也正在从消费市场转向企业用户市场。对于微软来说,当他发现自己已经年老体弱,跟不上年轻消费者的脚步时,那些和他一样庞大的机构反而成了他最稳定的市场。

而更能说明问题的则是数据,从微软2014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来看(相当于13年Q4),微软的营收达2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主要增长动力则是来自Windows授权整体规模上升幅度达10%。

  倘若进一步观察微软的营收构成,我们也就更能明白纳德拉为什么会选择放弃WP系统的授权费用。

这一财季中,微软的设备与消费者授权业务营收总共才41至43亿美元,这其中包括硬件营收将达19至20亿美元,也就是Xbox等产品的收入。真正归属消费者授权的营收不过20亿美元左右,而这一项则囊括了OEM厂商的Windows授权费、面向家庭用户和小型企业用户的Office以及Windows Phone授权费用。相比于针对企业用户的104到106亿商业授权费,这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随着依旧占有27.69%市场份额的XP退役,微软几乎是用半自动的方式按下了强制更新键,而在用户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微软仅从XP升级这一项上获得的收益就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013年,微软在WP授权上的收入约为3.9亿美元,而放弃这笔“小钱”,微软得到却是更多厂商对WP系统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微软的业务可以建立在系统层面的规模效应之上,系统层面的跨平台普及才是微软未来成败的关键。

对于微软来说,随着其更专注于操作系统和办公应用业务,提高Win8的用户体验,进而研发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XP的退役,更多的是助推器,而非绊马索。

免费加增值,微软的游戏规则

当然,其实纳德拉也并非完全照搬了原有的商业模式,而是将免费作为了基础,并不是像此前那样给予用户一定的试用期。虽然限制编辑功能的方式让很多网民声称已经“怒删应用”,但是Office跨平台的规模效应还是足以让微软击败WPS这样的挑战者。

因为微软的真正核心用户压根就不是更偏爱盗版的个人用户,即便是将这一块市场大大方方地让给WPS之众也无妨。此前有玩笑说,微软一年在中国靠诉讼赚的钱都比卖软件赚得多,Office盗版情况之严重可见一斑。

微软推出IOS版的Office更多地还是为其企业级市场考虑,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中iPAD、iPhone已经成为员工办公的标配,微软Office产品在移动市场的缺席正在让谷歌的Google Docs找到机会,此前就不断有消息称微软的一些大客户有意向尝试基于网络的Google Docs。这对微软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因此微软必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线。

而由于其在企业级市场上的高占有率,外加PC出厂预装Office的普遍存在,用户为了保证自己的办公文件的兼容性,并且更好的进行同步,自然而然地也就会倾向于选择Office,而不是WPS,或者有过宕机前科的Google Docs。

因而与其说微软在IOS系统上放出免费版的Office是收复失地,倒不如说微软此举是为了维护已有用户体验,在企业级用户市场筑起高壁垒。

金山借这个时间点宣布WPS永久免费的举动,说实话营销意义还是大过实际价值的,试问号称用户5亿的WPS企业级用户能有多少。家庭用户和小型企业用户一个季度几亿美元的授权费用显然不是微软在意的,微软的在意的是让这些人能够在自己切换到工作身份时,随时随地也可以用上早已购买的Office,从而让这些企业继续使用微软的企业级产品。要知道,办公软件市场同样也是马太效应最典型的领域之一,如果操作系统一般,大者恒大。[!--empirenews.page--]

这一点在对移动设备免费提供windows系统的问题上也显露无疑,微软方面表示,只是对面向消费市场的 9 英寸设备免费提供 Windows 系统,但对于商用设备,依旧会收取一定的授权费。显然,那些关于微软壮士断腕的说法有点关于悲壮了。

纳德拉的微软或许并不需要多么大的创新和牺牲,不妄为就已经足以让这个昔日的巨人有足够的精力投身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当中了,因为企业级市场仍然会为微软提供充足的资金。

正如前文所说,在经历了那么多投资并购失败之后,微软需要的是更加专注,专注于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云技术这些它所擅长的领域。

根据IDC 2 月发布的一份预测报告,Windows 将会是智能手机系统中增长最快的系统。但这一切对于微软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它增长的基数实在是小得可怜。哪怕是微软极为看重的平板电脑市场中,微软的份额为 3.4%。

系统不够成熟,应用质量不高成了阻碍微软在移动端发展的关键。关于前者,流光这篇文章正是顶着Surface打字吞首字母的Bug完成的,这样的一些小问题对定位办公的windows平板来说几乎是致命的。而后者,知乎上那句“IOS的应用要多少有多少,WP的应用要多少有多少”道出了多少WP用户的痛,更关键的是,即便是有的应用WP版的一些功能也多半被阉割。

不过纳德拉带来的好消息是,微软正在全面放宽对WP系统的限制,并且将系统版本更新频率从一年提升到半年,甚至有消息称WP8.2或WP9将加入开始菜单,并在一定程度上取消动态磁贴,以避免桌面过于单调。

而随着安卓市场已经杀得红海一片,对于各大手机厂商来说,微软抛出的橄榄枝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更何况Lumia 520在低端市场的成功已经证明了WP系统本身并没有过分依赖硬件,这一点正好适合一些智能手机厂商开拓新兴市场,毕竟低端安卓机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的卡顿几乎成了用户体验上的硬伤。

对微软来说,技术出身的纳德拉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任选,不激进,却也不平庸。而明年就将整整四十岁的微软正在迎来着他的中年大考,免费加增值付费的模式也正在被互联网思维中所谓的免费所冲击着。

但正如股价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一样,微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怕也不会陷入许多评论人所担忧的那种转型泥潭,因为对于这只大象来说,做好自己就足够了,跳舞就是他的本能。

而回到国内,或许我们一些巨头们也应该反思一下,如今自己的重金收购是不是真的有价值,自己最擅长的又是什么?

贪嗔痴慢疑,贪者为先。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苏州2024年5月27日 /美通社/ -- 微软 Microsoft Start Networks 中国内容生态伙伴峰会(Microsoft Start Partner Summit)在微软苏州新园区成功举办。应微软全球...

关键字: MICROSOFT START NETWORKS 微软

近日,有国外媒体曝光了“IT七巨头”(微软、苹果、英伟达、Alphabet、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的CEO年薪情况,其中苹果CEO库克以6320万美元高居榜首,而亚马逊CEO Andy Jassy的薪酬仅为130万美...

关键字: IT CEO 库克 微软 苹果 英伟达 Alphabet 亚马逊 Meta 特斯拉

在微软于5月20日宣布推出Copilot+之后,有人声称,运行Copilot+的个人电脑对用户的一切操作拥有“照相记忆”的功能,这种功能带来的风险引发了隐私专家的担忧。

关键字: 微软 Copilot+ AI截屏

在生成式AI领域,微软与OpenAI是盟友,但它们的合作并非亲密无间,两家公司选择的方向已经不同,关系也变得亦敌亦友,非常复杂。

关键字: OpenAI 微软 生成式AI ChatGPT

业内消息,日前微软官方宣布与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的深度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实验中成功完成了多达14000次无错误的量子计算操作,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量子计算错误率的纪录,而且将错误率降低了800倍,为量子计算...

关键字: 微软 量子计算 突破

最新消息,多位内部人士昨天透露:微软总部下发邮件,通知中国区负责 AI 研究的多个团队整体从中国搬离,涉及员工或达数百人。

关键字: 微软 AI

面对人工智能(AI),乐观者纷纷用金钱投票。

关键字: AI 亚马逊 Meta 谷歌 微软

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AI技术的推动下,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三大云计算巨头2024年开局表现强劲。

关键字: 云计算 微软 谷歌 亚马逊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中国制造」论坛顺利召开 上海2024年4月17日 /美通社/ -- 4月12日,由百年名校法国里昂商学院主办,斯巴诺萨设计承办,福州东湖数字小镇,福建亚太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协办的"中法建交6...

关键字: 微软 雷诺 AI 中国制造业

4月21日消息,Meta发布超级彪悍的大语言模型Llama 3之后,微软也很快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WizardLM2 8x22B,号称迄今最强大,完全超越Claude 3 Opus&Sonnet、GPT-4等竞品,而且开源...

关键字: 微软 AI 机器AI 比尔盖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