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陷入僵局的中美《信息技术协定》(以下简称ITA)扩围谈判,一些相关的行业人士显然已经有些不耐烦了。ITA是1997年生效的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协定,旨在通过削减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推进该产业贸易自由化。目前参与的成员国涵盖全球97%的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出口额。ITA涵盖的产品主要包括计算机、半导体等信息通讯技术(以下简称ICT)产品。但ITA自正式生效以来,产品目录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对产品目录扩围的谈判势在必行。据世界贸易组织准入部参赞唐小兵提供的数据,中国是所有主要类别ICT产品的最大出口方,也是最大的ICT产品进口方,占18%的全球进口。因此,中国在谈判中的位置举足轻重。但是,在已经进行了两轮多边谈判之后,去年11月,美方宣布中止谈判。这使得这项仅次于中美投资保护协议的谈判陷入僵局。在“信息技术与服务贸易及全球经济发展圆桌会”上,曾担任中国常驻WTO首任大使的商务部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孙振宇表示,ITA中美谈判争取在今年获得突破。产业博弈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以下简称ITIF)高级分析师斯蒂芬·爱泽尔(Stephen Ezell )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样得益于ICT产业的推动,这个产业为中国GDP增长贡献了20%的力量。2012年,中国在全球ICT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超过了30%。这一轮的扩围从原来的六大类产品类别增加到了256项产品,扩围谈判要求把这些产品的关税逐渐降到零。ITA扩围谈判一旦通过,中国的ICT产业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对一部分产业而言,通过成员国关税的减免,会提升中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游说者最具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对一些中国并不占优势的产业,开放关税保护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此轮扩围谈判过程中,中国曾一度列出了多达上百项的产品保护清单。于是美国宣布谈判暂停。一些国家认为是中国导致了谈判破裂。中方的表述则是,自2012年9月以来,中方一直在积极参与ITA扩围谈判。美方于2013年11月21日突然宣布中止ITA扩围谈判。在上述会议上孙振宇透露,目前中美之间的分歧大大缩小,“目前还有十几项产品存在比较大的分歧。”他在上述会议上列举了多元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和科学仪器三个产品类别。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一位副会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中国想发展这些产业,放开了,中国的这些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对于关税是否可以保护产业成长,双方观点分歧明显。支持者认为,中国产业仍过于弱小,需要保护。但另一方则认为,保护永远不可能使产业成长,只有在竞争中企业才能发展强大。斯蒂芬·爱泽尔坚信这一观点,并列举了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的例子来说明。他认为,降低关税从整体上看,对中国ICT产业发展大大有利。半导体行业是受ITA扩围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执行副会长徐小田对ITA扩围持怀疑态度。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半导体产品涉及面广,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基本为18个月,速度非常快,对进入ITA扩围的半导体产品定义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有了对产品的定义,才能判断此类产品是否适合进入清单。既要承认技术进步,又要纳入专业特征,这是政府在具体谈判中面临的困难。同时,他还称,对中国而言“还有政治的原因。”台湾是面板出口主力地区,其产业迫切需要面板零关税。台湾加入了ITA扩围谈判后,大陆以保护本土面板为由,在去年的ITA扩围谈判上提出,两岸之间达成面板降税,来交换台湾在ITA撤案,以解决大陆和台湾同时参与谈判带来的政治问题。但是随着去年ITA扩围谈判中止后,台湾方面的筹码尽失,两岸面板零关税也未达成。关税损失之争ITA扩围最直接的影响是会减少中国政府的关税收入。据ITIF测算,ITA扩围一旦通过,取消关税措施会导致中国政府64亿美元的关税损失,但是他们认为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品会获得更大发展,这些出口企业能节省80亿美元的费用,大于中国损失的关税收入。这一数字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税务方面的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他们不清楚ITIF是如何得出64亿美元的损失,但是他们测算的数字远远要大于64亿元。但是游说者试图说服中国政府,即使中国可能面临直接的关税损失,但是中国因此而获得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其他增长远远高于这个损失。斯蒂芬·爱泽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中国获得的出口收入会翻倍。”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斯蒂芬·爱泽尔那么乐观。对于中国的ICT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亦是中国方面担忧的焦点。中国虽然在ICT产品出口中占有较高的份额,但是收入占比却不高。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中国的ICT产业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据数字贸易日报(Digital Trade Daily)3月17日报道,中国驻世贸组织大使俞建华在WTO关于ITA的会议上反驳了关于中国从ITA扩围中获益最多的观点,“现在有一种很有趣的说法是,中国会从ITA谈判中获得最多的收益,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俞建华称,由于目前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制造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贸易额的增加将很难给出口商带来很大的收益,因此ITA扩围后中国在海关税收方面的损失将大于中国出口商获得的收益。除了ITA,在TPP(跨大西洋(行情,问诊)伙伴关系)、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等贸易协定中,也有关于信息通信技术产品的相关内容,但后者的谈判也正在进行中,前景尚不明朗。
4月3日晚,我国半导体显示龙头京东方科技集团(000725)发布公告称,京东方已完成定向增发人民币普通股(A股)217.6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57.13亿元。此次定向投资者中,除北京国管中心、合肥建翔、重庆渝资三家战略投资者之外,还有平安创新资本、华安基金、华宝兴业基金、民生加银基金等7家财务投资者参与认购。据介绍,460亿融资主要投向的3条新型显示产品制造生产线进展顺利:合肥第8.5代氧化物TFT-LCD生产线已于今年2月量产,已有康佳、海尔、三星、长虹等客户合作;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生产线去年11月投产,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而重庆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生产线也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将于明年上半年投产。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产线均瞄准超高清、氧化物、OLED等高端产品领域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需求快速增长的巨大市场,前景可期。数据显示,到2020年,氧化物显示产品年复合增长率为88.5%,LTPS显示产品年复合增长率为21.4%,AMOLED显示产品年复合增长率为44.3%。行业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指出:“未来五年,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产品将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快速增长;而中大尺寸领域的增长主要来自高端产品,如:高分辨率触控型超极本、高端广视角显示器、4K超高清电视等。”来自京东方方面消息称,目前公司北京5代线和8.5代线、成都4.5代线及合肥6代线等四条运营中的面板生产线均满产满销,规模化经营效果持续体现,2013年盈利将达22.5至23.5亿元。
LED蓝宝石最近颇受分析师青睐。继JP摩根喊进LED上游材料蓝宝石基板供应商Rubicon之后,苹果蓝宝石材料供应商极特先进科技(GTAT)也因设备前景看俏喜获高盛喊进,激励其股价结束连日整理、劲扬逾7%。外媒报道,高盛分析师BrianLee2日发表研究报告指出,GTAT与苹果签订的蓝宝石供应合约若能如期进行,那么次世代iPhone将替极特带来每股15美元的收益;若双方的合作效果超出预期,那么GTAT甚至有机会创造每股25美元的获益。GTAT2日劲扬7.42%,收18.67美元,创3月20日以来收盘新高;去年狂涨187.79%后,今年迄今又继续飙涨了114.11%。苹果和GTAT合建工厂还没完工,就有消息传出双方要再盖新工厂,占地可能和兴建中的厂房一样大。AppleInsider3月28日报导,消息人士透露已有多家包商提出标案,准备扩建苹果和GTAT的亚利桑那州工厂,据称新厂可能位于现址正后方。美国国际贸易局最新资料显示,工厂相邻土地似乎是空地,可让苹果再打造一个面积相当的新工厂。亚利桑那州工厂虽然尚未完工,但是厂内已经开始生产产品。据称6月完工后,厂内将有1,700座蓝宝石长晶炉,可大量生产蓝宝石晶体,先前工厂进出口纪录显示,目前最多使用950座长晶炉。JP摩根才刚在4月1日喊进LED上游材料蓝宝石基板供应商Rubicon,认为在LED需求增温、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装置也需采用蓝宝石保护盖的带动下,预期蓝宝石晶棒、晶圆以及特殊学元件的销售状况应该会相当强劲。JP摩根表示,GTAT与南韩LED蓝宝石晶棒厂STC似乎较有能力取得智能手机的蓝宝石保护盖和镜片订单,但Rubicon应该能接手一些上述两家企业来不及处理的需求。
文/宿艺对于中兴手机来说,2014年的4月不同寻常,上半年的三款重要新品本月会集中上市。对于履新不足100天的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终端事业部CEO曾学忠来说,三款新品能否销售成功,将是对自己团队操盘能力的重要检验。曾学忠最终决定在产品和时间点上抢占先机。4月1日,中兴在北京发布了2014年首款旗舰产品“中兴天机”,售价1699元起,这也是目前国内在售的高通801芯片平台4G手机中价格最低的一款。而值得关注是,业内预计小米会在4月8日的“米粉节”上推出米3S手机,并会一如既往的定价1999元。对于中兴手机来说,这也是一招险棋。在发布会接受后,笔者通过向某产业链大佬电话咨询,如果按照100万台出货量计算,按照高通801芯片平台处理器、5.5寸英寸IPS高清FHD屏幕、康宁三代大猩猩玻璃、索尼1300万摄像头等主要元器件计算,中兴天机的利润并不高,这将给渠道商操盘、以及今年上半年同样采用高通801芯片平台的其他国产4G新品定价带来不小压力。曾学忠对笔者解释称,中兴手机2013年国内市场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运营商定制机型多达176款,单款出货量不高,毛利率过小,操盘精力分散等等。中兴2013年初也曾推出了期旗舰产品Grand S,虽然外观设计和硬件做工得到业内一直肯定,但超过3000元的定价,以及操盘策略的失误导致这款机型在发布半年时间内并没有大规模进行市场铺货。曾学忠称,自己的上任之后也对中兴手机2013年的策略进行了反思和梳理。首先就是砍掉了一半以上的运营商订制机型,在1000元、1500元、2000元三个价位段重点推出少数几款明星产品,保证产业研发、渠道销售、品牌营销体系可以集中精力保障整体操盘的成功。对于中兴天机1699元的定价,曾学忠解释称:1、要从客观上承认,中兴手机品牌溢价还需要一个建设和积累过程,需要在产品打磨和营销方式上不断创新,让更多消费者通过使用中兴旗舰手机,通过口碑来提升中兴手机品牌。2、中兴手机在4G多年积累、以及常年的供应链体系,可以保证中兴手机与国产手机厂商同样的配置下,定价方面具备一定优势。3、中兴天机初期主要通过天猫电商渠道销售,未来会进入线下渠道与运营商合作,由于支持运营商要求的5模17频,以及支持两套4G语音解决方案,即单卡双待+CSFB,可兼顾4G初期网络现状与未来技术升级。据悉,天猫将为中兴天机包销50万台,并给予各种红包补贴,以及优先坑位推广。曾学忠对笔者透露,中兴目前内部的产品线梳理已经完成,除了旗舰产品中兴天机外,4月9日还将推出千元以内的4G新品“中兴红牛”,中旬再推一款设计上非常有特点的中端4G手机,形成今年上半年的4G产品布局。在运营商市场,中兴将逐渐丰富4G千元订制机“大Q”系列,希望单款产品出货都要保持百万台以上销量。“实话实说,过去两年我们犯了不少错误,4G时代我们必须迅速卡位”,曾学忠今年给中兴手机的目标是年销售6000万台智能手机,在国内4G手机市场上进入前两名。对于2014年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来说,一定是洗牌加剧与格局初定的关键节点,所有手机厂商都拼尽全力不被清场。对于曾学忠和中兴手机来说,这场4G逆袭战才刚刚开始。
中兴努比亚nubia z5 mini突然爆红,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虽然,第一夫人彭丽媛使用nubia z5 mini给中兴免费做了一个全球最划算的广告,但若不是努比亚总经理倪飞将其定位于高端手机,nubia z5 mini或许也难成为第一夫人的“御用手机”。而定位高端,进行全球高端布局,亦是倪飞领导努比亚正努力在做的事。在nubia z5 mini之父倪飞看来,nubia z5 mini虽然定位高端,却不需要定位高价。去年,中兴将刚刚推出的nubia z5 mini1锁定在1888元这个较低的价位,引来了一片质疑:为何定位高端的努比亚如此廉价?但是,倪飞却认为,高端定位与低价并不冲突,通过销售渠道与运营商的合作,手机厂商有能力把手机做到高端低价。在定位高端,实行低价的市场战略之外,努比亚极重视国际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努比亚第一款智能手机Z5已经在美国市场通过亚马逊开始销售。不过倪飞坦言,进入海外市场并不是那么顺利。“中兴在海外的市场布局,借助于中兴这样的一个平台,相对有较高的起点。但是,对于海外运营商来说,中国手机厂商的定位都是低成本的低端印象。因此在最初洽谈的时候,会出现定位的错位,对方很难接受来自中国手机厂商的中高端产品。目前,我们布局以打点为主,寻找符合理念的运营商来试探性合作。去年我们在北美、中国台湾地区、俄罗斯等都有全球高端布局。”倪飞表示。对于重中之重的美国市场,努比亚在品牌成立不到一年之时也便进入。中兴努比亚nubia z5 mini之父倪飞认为,即使在美国市场,开放渠道和电商也还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占比重会逐渐提高
CNET科技资讯网 4月3日 北京消息(文/黄雅琦): 昨日,在深圳IDF2014会后采访中,作为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介绍,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未来的增长点将集中在云、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三个领域。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不断推动更高的性能,并加强软件架构和芯片之间的联系。采访环节中,柏安娜女士强调了目前行业和企业正处于非常重要的新业务转型时期,而英特尔会根据企业的业务转型提供新的产品,并重申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新增长的三大趋势: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软件第一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及定位柏安娜称“我们知道世界增长非常快,发展迅猛更多转向云端服务,这方面硬件已经发挥非常高的效率,这种效率已经体现出来了。在这样一个应用中间,我们看到像微信、阿里巴巴这样一些应用都需要建立更加高效的软件效率,英特尔的作用是让软件在硬件中发挥更加明显的高效率。我们在这个方面基于开放源服务,要关注的是更好的软件的质量和效率的交付,能够更加适应我们的顾客在这方面的一些需求和应用,能够从控制到服务到应用的交付都做的更好。”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产品市场总监贺晓东也表示,作为一个芯片厂商要保证上层云服务的这些软件能很清楚了解我们硬件产品提供的最新技术,这样来发挥最高的效率。大数据带来庞大的商业利益,平板电脑,二合一PC,智能手机,还有汽车当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些设备,但在所有这些设备背后支撑的就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在做内容的服务,实现连接、交互各种各样的服务,大家对于数据中心有共同的依赖。这就意味着,在这样第一个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产生跟收集方面涉及到很多隐私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电商购物方面,比如用户隐私的泄露或安全账户的泄露,甚至在电商购物时,连同搜索习惯也随之泄露。那么就关于数据安全保护,英特尔在安全管理方面又有怎样的服务。柏安娜表示,英特尔需要提供更加强大的安全解决方案来针对这种问题提供一些更好的方法,在服务器,在数据的存储到系统各个方面都去提供更好的工具,来让消费者知道如何以及在哪里可以更好的保护他们的隐私。同时,要确保给终端用户及系统提供商提供更可行的技术。在柏安娜看来,大数据也是一个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价值的市场,大概到2020年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搭载在英特尔架构基础上,英特尔能降低成本40%,能够提高效率90%,能够使得大数据的解决方案真正成为可能。以芯片为基础,英特尔将从计算、分析网络的效率大大提高,在IA架构基础上对性能进行优化,真正实现大数据的性能,进一步加快数据之间的交互速度,包括系统内存和存储之间的互动,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先进的性能。
46岁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已在人生的前半部分完成诸多辉煌:他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立130年来同时获得理、工、商三科学位的第一人;他和团队研发出第一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一号”芯片,终结了“中国无芯”的历史;2005年,中星微电子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2009年,他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眼下,他正在做下半辈子的另一件大事: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推广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国家标准。将来以该标准实现联网的摄像头,有可能实现以下功能:在某个飞机场,一个黑衣人凌晨时分留下某个疑似爆炸物,一旦超过一分钟或两分钟,就会自动报警。作为中国科协副主席,邓中翰说,标准化应当成为未来国家发展战略,“只有形成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体系,才能够引导、配置各类市场资源,共同完成国家任务。同时,还可把国家标准逐步上升到国际标准,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4G手机基本是国外芯片”中国新闻周刊: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你提出了什么样的建议?邓中翰:我今年的建议是,《发挥标准化集聚作用,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到,关于我们国家科技和集成电路产业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产业和科技,都发生一些重要变化。我主要是建议通过制定国家标准这样一种战略来创造和规划新兴市场需求,从而有效地配置市场资源,进而在一些国家核心技术领域里面实现跨越发展。中国新闻周刊:你提到国家科技和集成电路产业,到底是怎样的形势和变化,促使你做这样的建议呢?邓中翰:我国每年进口芯片达到两千多亿美元,超过石油的进口额。我国表面上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而来的。可以想见,如果富士康们搬离中国大陆,这部分市场也将随之失去。尽管我国这几年来对集成电路产业投入很大,但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在拉大。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新闻周刊: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邓中翰:比如手机,国内自己技术可能就占大概20%。我们的企业在国内做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老的手机出口到相对比较低端的国外市场。但目前4G芯片,国内没有任何厂家能做,都是国外厂家,后来上的4G手机基本上也是国外的芯片。中国新闻周刊:那你认为这类核心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推进发展呢?邓中翰:很多领导、专家都谈过“两张皮”问题,即经济与科技相脱节的问题,换句话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没有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近年来,我国科研投入年均增长达到20%,但是突破性原创性的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我国的高技术产品主要依赖国外。与此同时,我国一些优秀的自主创新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我想,一个国家在长期大量投入一些关键领域而不能取得突破的时候,我们可能要换个思维,换个角度。这正好也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市场作为决定性因素来配置资源这方面,也就是不要再从计划、从指南、从国家纯粹投入的角度,而是从市场、从另一个角度,就是需求角度。市场是两个无形的手,一个供,一个需。人才、技术都是属于生产要素,属于供,但需求这块很大潜力我们国家没有挖掘。我国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劣势,很难与国外巨头竞争。我们的机会,更有可能在新兴的内需市场。因此,需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创造“跨越式”的新需求,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中国新闻周刊:能详细解释一下吗?邓中翰:比如,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都与当时推行自主国家标准、创造出巨大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推广第二代身份证,采用自主IC卡国家标准,涌现出一批优秀集成电路企业,相关技术也被其他一些领域,如银行卡、社保卡、手机SIM卡等所采用;在移动通信领域,推广TD-SCDMA国家标准,直接促使展讯通讯等集成电路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因此,建议在关系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等不受WTO规则限制,且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领域,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培养和形成国家层面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制定并公布推广应用相关国家标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而引导和配置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借标准带动应用、以应用催生市场、从市场创造需求,最终实现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2009年,公安部、工信部与中星微电子开始联合为我国天网工程制订SVAC国家标准,为此我们投入资金超过7亿元。为什么愿意投这么多钱去做,一是安全监控所要求的目标、识别和图像数据智能化处理,以及各个方面都是一些新兴技术领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我们非常有兴趣投入。2011年,SVAC国家标准颁布,在山西、河北、广东等地做了几十个试点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数据显示,2012年该市场规模已达到3000亿元,而且有望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带动了七八家企业迅速发展。“制定出被国际认可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以来,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先后成立。从国家安全治理角度,请问你对此如何解读?邓中翰: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建设有十多年了,以往一般是由一位政治局常委分管,这次是三位常委,可见重视程度。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到,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过硬的技术,我认为这是抓住了根本,表明了习总书记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任何事情有矛也有盾,“矛”往往是由社会、国际关系等因素造成的,没有办法控制;我们必须要有精“盾”,要有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办法,习总书记说的过硬技术就是“盾”。之前很多信息泄密,正是因为很多产品的标准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在当前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下,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就是保障信息安全的盾牌;而制定出被国际认可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让他国的产品使用我国制定出的标准,便可铸就长矛,在全球拥有话语权。中国新闻周刊:这种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应该在哪些领域中首先设计?[!--empirenews.page--]邓中翰:首先应当是国防系统,在该系统中应当避免使用任何外国进口芯片。我们只能通过军标、通过国标来形成强有力的系统。另外,包括像政府的办公,包括一些稳健的加解密、指纹识别、认证这些都是一些新兴的系统,这些系统跟二代身份证一样,都是非常好的。我认为应当将信息网络的基础建设作为一个抓手,形成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只有形成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体系,才能够引导、配置各类市场资源,共同完成国家任务。而这种标准化的办法,应当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同时,还可把我们的国家标准逐步上升到国际标准,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同时完成信息产业与信息安全的升级和转型发展。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这种升级和赶超、国际话语权的争权,有没有一个路线图?邓中翰:过去十年,我们应该说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一些核心技术领域里,已经达到了国际的先进行列靠后一点。在未来十年,如果有重大的举措,比如增加投入,最近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规划纲要,我们希望能够早日推出来。另外,如果把这些资源、人力和精力,通过国家标准集中到一些新兴领域上,从而在中国形成最大的产业集中群,提到领先位置。这些企业不断挣钱、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未来,我们希望到2030年时,集成电路能够在全球处在最先进的行业水平。★*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1999年,由多位来自硅谷的博士企业家创建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2005年,中星微电子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启动并承担了国家战略项目“星光中国芯工程”,致力于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开发、设计和产业化。目前,“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产品已被成功推向全球市场,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宽带、移动通讯和信息家电等高速成长的多媒体应用领域, 产品销售已经覆盖了欧、美、日、韩等16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囊括了索尼 、三星、惠普、飞利浦、富士通、罗技、联想、波导、中兴等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
联发科(2454)首季8核心智能型手机芯片销售畅旺,法人预估,受惠五一拉货潮启动,3月合并营收不但优于2月,续创新高,甚至有机会上看170亿元,首季合并营收可望超标。研调机构IC Insights亦推估联发科今年全球排名也将由去年的第16名跃升至第12名。联发科自2月完成合并F-晨星,其首季营收预估将上修至413.9亿~445.74亿元,以前2个月合并营收累计达285.76亿元计算,3月合并营收约介于128.14亿~159.98亿元。不过,近期有消息传出,五一拉货动能强劲,联发科8核心智能型手机芯片MT6592销售畅旺,其出货量快速提升,甚至入门款手机芯片MT6572的销售也优于预期,因此预估将带动3月合并营收跨过160亿元,甚至有偏多法人看好,可以挑战170亿元新高门槛,第1季合并营收则上看456亿元,表现将超乎外界预期。联发科原先预估,即对今年第1季表达业绩畅旺预估。其营收比重最高的智能型手机芯片在今年第1季出货量约6,500万套,仅较前一季的7,000万套微幅下滑,不过,由于单价较高的8核心智能型手机芯片出货比重在第1季大幅提升至5~10%,因此出货量虽转淡,但业绩仍有向上提升机会。另一方面,研究调查机构IC Insights昨(2)日发布调查报告显示,联发科在2013年全球半导体排名由前一年度的22名,已大幅提升至第16名,预期今年在合并F-晨星之后,其排名将跃升至第12名。以IC Insights统计来看,由于联发科在2013年受惠于大陆及亚太地区的低阶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强劲,其产值年增率达36%,且智能手机AP芯片(应用处理器)出货量超过2亿套,因此其排名在2013年首度跻身前20大之列,跃居第16位,而前4强依序仍为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及高通。联发科今年初即已经预估,今年AP出货量约可达到3亿套,而IC Insights的预测则指出,联发科今年合并F-晨星后,产值将超过60亿美元,排名也可望进一步攀升至第12位。
河南商报记者 宋洁中国“第一夫人”用手机拍照的新闻流出,网友们迅速“扒出”是中兴努比亚的Z5Mini。这款手机可通过努比亚官网、京东商城、线下体验店购买。中兴通讯郑州办事处称,今年上半年,努比亚将在河南设立体验店。努比亚体验店快来河南了从“例外”服饰到“百雀羚”护肤品再到中兴努比亚手机,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已成“国货”代言人。不久前,彭丽媛出访德国,观看球赛时拿出一款白色手机随手拍照。照片显示:手机背面没有品牌标志,但细心网友们还是发现,该机是中兴子品牌努比亚的某一机型。后经中兴通讯证实,手机确为努比亚的Z5Mini。努比亚是中兴的子品牌,Z5SMini是一款主打拍照的智能手机。中兴通讯称,努比亚Z5Mini是去年的主打产品,价格不足2000元。目前,该手机已有升级版Z5Smini。在此之前,努比亚的销量一直不错。今年1月13日,@京东手机通讯公布了京东手机2013年12月销售排行榜,努比亚Z5Smini进入前三名。道景咨询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认为,“第一夫人”使用国产手机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国家会继续加大对国产品牌和自有知识产权的支持力度,其他的国产手机也会集体受益。京东商城的数据显示,在照片曝光后第二天,彭丽媛所用手机的升级版Z5Smini的日销售量比前一天翻了一番。目前,购买努比亚手机主要有三种渠道,努比亚官网、京东商城、线下体验店。昨日,记者从中兴通讯郑州办事处了解到,努比亚品牌已开始筹划在河南选址,开设体验店。可能今年上半年,就能在河南看到努比亚的体验店。国产手机纷纷“触电”,开辟新渠道与中兴的其他手机不同,努比亚是一个新的品牌,销售方式也以电商为主。现在,借力“互联网”已成各个手机厂商共识。从去年开始,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国产手机推出子品牌开发中高端市场,并推出自有电商平台,瞄准互联网营销。中兴推出中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努比亚,华为推出荣耀系列,联想推出VIBE,金立手机投资的IUNI科技也宣布将要推出新的手机品牌“IUNI”。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分析,智能手机有3个主要销售渠道:运营商渠道、社会公开渠道、互联网电商渠道。从国内排名前十的手机厂商来看,品牌各有不同的渠道优势。“中华酷联”的优势集中在运营商渠道,金立、vivo强项在于公开渠道,小米和魅族则在电商渠道发力。国产品牌“触电”,是在维护核心渠道的同时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借力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大同小异,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推出抢购、预售方式。”王艳辉称,这些做法主要还是由于电商销售,拼的就是性价比,只有销量上去,才能保证利润。网上销售,一般无法提前准备库存,所以厂家都会采用抢购、预售的方式。
谁也不会想到,两家国企会在一桩海外并购中,对峙长达半年之久,并且时至今日,僵局依然迟迟未有打破。去年9月,上海浦东科投并购锐迪科,而后紫光方面开出更高价码,出面搅局,但却因“先斩后奏”,程序不合规而遭到发改委叫停。据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披露,在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凸显了清华系基金与上海本土国有资本在角逐潜在的芯片龙头企业时,所存在的复杂的竞争局面。实际上,这起复杂的博弈意味着,随着4G时代来临,移动终端将在硬件产业链上最顶端的芯片行业展开更为疯狂的竞争角逐。零和博弈这场博弈的起源,其实并不复杂。2013年9月27日,当时浦东科投向锐迪科提出报价,拟以每股15.5美元私有化锐迪科微电子,总价7.45亿美元。同年11月5日,浦东科投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对此次交易的确认函(俗称“小路条”)。但两天之后,紫光集团宣布,已于当年10月25日,向锐迪科发出现金收购要约,每股18美元,收购总价约9.1亿美元,超过了浦东科投的出价1.5亿美元。以华平资本为首的锐迪科股东们,显然更青睐出价更高者。一个多月后,即12月27日,锐迪科特别股东大会上,到会股东表决通过了紫光集团提出的并购要约。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两周,该公司董事长兼CEO戴保家由于反对并购而被解职。其实在去年初,在紫光集团收购展讯之前,就传言展讯要收购锐迪科,当时戴保家就极力反对,他对媒体宣称“锐迪科没有理由被展讯收购”。现在展讯归到紫光旗下,也极力反对紫光集团的收购方案。虽然戴保家被“驱逐”了,但他并非是并购中最大的障碍。因为,这期并购最终还要获得监管的批准,其中就必须拿到发改委的“小路条”。但不巧的是,紫光集团“先斩后奏”的做法,惹怒了发改委,导致发改委向紫光集团所属的清华大学发函对这一行为提出批评。据知情者透露,清华大学将这个事件交给了紫光集团的控股方清华控股来处理。“紫光集团在没有获得小路条情况下跟锐迪科签约,而且还拍了胸口说,如果由于其原因而导致交易失败,将拿出4.5亿元分手费。紫光集团是家国企,这笔巨额赔偿将让其很难交代。”眼看紫光集团骑虎难下,浦东科投也没有闲着。一家私募机构投资分析师表示,浦东科投始终坚持15.5美元的报价,而锐迪科已跟紫光签署了协议又不可能降价,否则股东大会也不会通过。另有消息称,浦东科投曾提议双方共同出资并购锐迪科,但被紫光集团拒绝了。至此,整个事态在多方力量的博弈之下彻底停滞了。紫光图谋紫光集团自从消费电子产品后,就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相关资料介绍,紫光集团是清华控股投资的国有控股企业,在收购展讯之前,其产业模块主要就是中医药、城市燃气、科教地产。如今这家医疗、能源、地产企业,异常积极地在消费电子上游的芯片行业,展开大规模收购的目的何在?“这一系列收购的出资人肯定不是紫光集团,幕后推手应该是清华系的基金。”上述私募人士表示,“紫光集团收购后,可能会将展讯和锐迪科合并,因为这两家芯片企业在技术上既有重复,又有互补。从而打包到A股上市,毕竟美股市场对芯片设计的企业的估值一向偏低,PE只有10-20倍,而A股一般都在40倍以上,上百倍的也不罕见。”实际上,美国市场上,由于芯片制程的改进受到原子尺度的限制,摩尔定律的效应逐渐减弱、重大创新愈发困难,所以芯片行业的公司市盈率一般都不高。比如,全球PC行业最顶端的英特尔,市盈率仅为13.5倍左右;而在移动终端的最上游,高通也不过在20倍左右,并且两家公司市值都超过千亿美元,高通更被看作是硬件行业的下一个领头羊。反观A股市场,市值27亿人民币的北京君正[1.97% 资金 研报]PE超过了100倍,市值65亿多元的国民技术[2.21% 资金 研报]PE更高达450倍。“A股市盈率远远高出美股市场,且展讯、锐迪科是国内实力最强的芯片公司,合并后回归A股,说不准能引发巨大的投资概念。”上述私募人士称。截至4月2日,锐迪科的市值为8.33亿美元,折合约43亿元人民币,如果PE放大5倍,其市值就高达200亿元以上,10倍就是400亿元。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也指出,紫光集团收购展讯后登陆A股,市值或可达300亿人民币,若考虑到未来两年的增长,市值600亿元也不是没有可能。按此计算,如果将锐迪科也收归旗下,紫光集团就拥有了国内最顶尖的两家芯片企业,合并后,就会产生一家市值上千亿元的芯片巨头。双输双赢?但资本市场上的逐利可能还不是紫光集团大规模并购的全部目的,而其竞争对手,作为上海国有投资企业的浦东科投也有自己的打算。据紫光集团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展讯在2013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超过10亿美元。但这个量级,在移动终端的芯片市场上可能连波澜都搅不起。2014年第一季度,联发科营收已经达到了13亿美元,而全年预期可达45亿美元以上,而老大高通第一季度营收已经超过了65亿美元,全年预期将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即使紫光集团这次收购顺利,展讯与锐迪科的营收加起来也不过15亿美元左右,而它们要与高通、联发科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在国内4G刚刚起步、技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锐迪科可以弥补展讯在射频技术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解除了展讯、锐迪科‘窝里斗’的后顾之忧,可以全力追赶竞争对手。”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表示。不过,回到竞购的问题上,浦东科投似乎也不愿意看到锐迪科这家有希望成为本土芯片设计龙头的公司落入紫光集团的手里,毕竟在去年初与紫光之间竞购展讯一案失败后,浦东科投可以选择的对象已经不多,尤其是那些在二级市场上被低估的优质企业。而且在并购锐迪科一案陷入了僵局后,浦东科投也没有停止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3月10日,澜起科技宣布,该公司董事会已收到浦东科投的初步非约束性收购函。浦东科投计划以每股普通股21.5美元的现金,收购澜起科技的全部流通股。按浦东科投的报价,澜起科技的估值约为6亿美元。顾文军表示,澜起科技最终成交价可能高于每股21.5美元。浦东科投转向私有化澜起科技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是浦东科投也要做好有竞争对手出现的心理准备。[!--empirenews.page--]上述私募人士表示,其实,监管部门没有叫停紫光收购锐迪科,而是将其交给清华控股来裁判,显然也是不想过多干预,现在就看谁能耗下去。但不管紫光还是浦东科投胜出都是好事,因为作为硬件领域最顶端的芯片行业,要做强做大需要更多的资本、财团介入。
英特尔在中国深圳举行的IDF上透露,将推出一款代号Braswell的处理器,该处理器支援入门级装置,包括Chrome OS或Android作业系统。目前英特尔入门级PC产品、行动装置上推出的是代号Bay Trail的Atom处理器,在中国举行的IDF上,该英特尔计划未来推出新Braswell,将采用比22奈米更先进的14奈米制程,支援64位元处理。这颗新处理器将采SoC系统单晶片设计,锁定入门级的桌上型电脑、笔电及混合式装置,支援Chrome OS、Android等作业系统。英特尔透露目前正与业者合作超过20款的Chromebook开发。英特尔PC用户事业群总经理Kirk Skaugen表示,去年只有4款Chromebook采用英特尔处理器,未来将会有超过20款的Chrome OS产品。英特尔也计划推出代号Cherry Trail的处理器,同样采用14奈米制程设计,但主要供平板电脑使用。目前在手机、平板电脑上使用的Bay Trail处理器,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更新产品,新处理器将缩减元件、提升运作效率,增加处理器的绘图效能及安全功能。而在主流PC市场上,也透露正开发代号Broadwell的第五代Core处理器,将采用14奈米制程,推动无风扇设计的各种运算装置设计,并提供更好的使用者体验,其他具体功能特色则未说明。
三星又想采取奥步打击HTC?(图片来源:「路人本体 Leo」新浪微博) 宏达电(2498 )新机皇HTC One (代号M8)3月底上市,与三星Galaxy S5正面尬上。有大陆网友在新浪微博上爆料,为报先前HTC PO文暗示买S5会后悔的「老鼠冤」,三星内部密谋推出「不买 HTC 的四大理由」,大力回击对手。智慧型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为杀出一条血路来,手机大厂除各凭本事展现行销手法外,某些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捧自己、酸对手」。其中尤以去年台湾三星砸钱雇用网路打手,在各大3C论坛抹黑HTC所引爆的「写手门」事件,仍犹言在耳。不过,HTC也不是省油的灯,三星在MWC 2014展上发表新旗舰机Galaxy S5后没多久,HTC即在官方Twitter上PO文暗示,买S5的人会后悔,底下并签上3月25日的M8发表会日期,暗示M8将强过S5,也显示董事长王雪红掌舵行销部门后,策略改弦易辙。根据大陆微博用户「路人本体 Leo」日前刊出一张据称是三星销售人员培训会场照片(没多久后即撤下),可以见到投影幕上写着「不买 HTC 的四大理由」,并罗列出显然是针对 HTC One M8 的四项缺点,目的为了说服消费者选择购买 S5。这四个理由包括:1. HTC手机无法防尘防水,但 Galaxy S5 有 IP67(投影片上误植为PI67) 等级的防水防尘。2. HTC手机的拍照很不给力,而 S5不仅像素高,而且对焦快,更有专业的相机模式。3. HTC手机没有人性化的功能点,而 S5的设计很人性化,例如儿童模式、超级省电模式及可拆卸电池等。4. HTC手机的安全保障级别低,但 S5不仅拥有指纹辨识,还有专业的KNOX安全软件。
在微软于Build 2014期间公布Windows Phone 8.1与Windows 8.1 update更新消息,并且正式介绍数码助理「Cortana」服务后,台湾微软很快地也针对此次更新内容作了整理介绍,同时也针对加入QRD设计、免除9寸以下装置系统授权费用等市场策略进行说明。开放利多 吸引开发者、OEM加入Windows经济体系微软稍早在旧金山Build 2014期间宣布Windows Phone 8.1与Windows 8.1 update更新消息,同时也说明Windows Phone合作伙伴将增加至15家,并且正式介绍旗下数码助理服务「Cortana」完整面貌。而除宣布Windows 8.1 update将于4月8日释出,微软也说明将配合Universal Windows Apps市场策略,让开发者单次设计App后,即可对应包含Windows PC、Windows平板、Windows Phone,甚至Xbox One平台使用。另一方面,微软也宣布将针对9寸以下装置免费授权Windows操作系统,配合与Qualcomm提供QRD设计,让OEM厂商能更快速且以更低成本模式推出Windows平板、Windows Phone手机等产品。台湾微软消费通路事业群总经理吴胜雄在受访时表示,此次微软提出Universal Windows App策略,预期让开发者能更无负担且快速地设计App内容,并且藉由开发工具自动转换成可对应不同屏幕、操作体验版本 (例如将手机App转换成对应平板操作或Xbox One最佳化使用版本),将能让App内容更快透过Windows平台装置扩散,同时也减少开发困难度。而加入与Qualcomm的QRD硬件参考设计,并且针对9寸以下装置免除系统授权费用,也预期能吸引更多OEM合作伙伴加入推出Windows产品。在具体扩大硬件市占率之后,也就能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推出App或服务内容,藉此让Windows经济体系再次大幅成长。台湾微软消费通路事业群总经理吴胜雄 (左)微软重招吸引市场 仍有待考验由于过去微软经常令人诟病的部份,在于操作系统授权费用与硬件规格需求偏高,导致许多OEM厂商对于推出Windows Phone、Windows平板装置兴趣缺缺,也因此影响软件开发者设计应用服务内容意愿。因此,从过去针对11寸以下装置提出包含Office服务的授权方案,以及逐步放宽硬件要求限制,都能看见微软因应PC市场受行动装置侵袭影响所做调整。此次宣布针对9寸以下装置免费授权Windows,可说是微软近期提出市场策略的一项重招,也能看见微软企图挽救PC市场的决心。透过改变过去从操作系统授权获利模式,进而吸引更多开发者、OEM加入以扩大市占,并且将获利目标摆放在广告、App,以及云端整合服务。不过,针对过去提出11寸以下包含Office服务使用授权模式,目前并没有进一步作改变 (主要仅9寸以下装置免费授权),同时针对一般桌机、笔电产品授权部分也维持现状,主要期望能带动Windows Phone手机与小尺寸Windows平板产品市占成长,藉此与Android、iOS平台市场竞争。至于此次释出新策略是否能成功,或许就看后续包含印度、中国厂商所推行Windows Phone,以及双操作系统平台产品是否能获得市场青睐。
摩尔定律(Moore"sLaw)将在未来的十年持续发展,但每单位晶体管成本下跌的速度将随之减缓,无法再像过去一样快速降低了。根据新思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artdeGeus表示,芯片设计越来越复杂,逐渐推迟向更大晶圆的过渡,但也为其他替代技术开启了大门。AartdeGeus的这番评论正好出现在当今业界日益关注半导体技术的未来发展之际。有些业界观察家指出,28nm节点可能会是最后一次还能以新硅晶制程为客户带来完整的好处了更低成本、功耗以及更高性能。展望未来,“评判的标准将取决于每个晶体管成本降价的速度有多快这同时也会是良率能多快提升的函数,”AartdeGeus指出,“随着晶体管降价速度减缓,半导体的价格很可能就必须提高,”才能使芯片制造商得以回收投资。不过,AartdeGeus也转述英特尔资深院士MarkBohr的看法,他说MarkBohr表示看到一条可迈向7nm节点的发展道路,还“可能以某种方式降低每晶体管价格。”业界分析师G.DanHutcheson则指出,目前对于未来节点的每晶体管成本资料掌握有限。不过,根据以往的发展经验,他预计业界将能持续看到成本下降。Hutcheson指出,由于缺少下一代微影工具,晶圆厂自20nm起就必须为一些芯片层进行两次图样(pattern)过程。但微影技术仅占芯片制造成本的四分之一。面对未来可能更高的成本,“业界将竭尽所能的利用目前的28nm节点,”AartdeGeus表示,“由于利润并没那么高,其他公司可能更指望在16/14nm节点,因此,只有一些厂商会转移到20nm节点,”他补充说。这可能会为其他替代技术开启了另一扇门,如意法半导体(ST)以及其他业者提出的全耗尽型绝缘上覆硅(FD-SOI)技术。“但这也会带动其他主导厂商大力支持FD-SOI,”他说。考虑到成本不断的增加以及芯片制造的复杂度,半导体公司已经将从300mm晶圆过渡到45nn晶圆的时程延迟到2020年了。AartdeGeus说:“更大的晶圆有时虽可带来更低成本,但业界也相应地需要一款完整的工具,如今却还无法到位。”尽管如此,AartdeGeus对于未来发展仍抱持乐观看法。随着该公司推出重要的芯片设计软件升级,他表示,“我们可支持多几十亿种晶体管芯片,而在未来十年也将看到持续的进展。”有趣的是,在以Synopsys公司工具完成的设计中,只有约5%的设计采用目前先进的28nm制程技术。根据AartdeGeus的简报数据,180nm节点是目前最普遍的制程技术,在采用该工具的设计中约占30%,接着分别是65nm以及250nm节点。“这的确是令人惊讶的数据分布,让我不得不再三确认图表与数字是否确,”AartdeGeus说,“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看到了大量转向28nm的趋势,接下来也将逐渐增加过渡至16/14nm节点。
虽然无法确保中期之内的竞争性,但德国光伏机械与设备制造商依然对光伏产业的未来持谨慎性乐观态度,并预计2014年营收额增长27%。随着全球太阳能市场迅速增长,90%的德国光伏机械与设备制造商均预计,相比于2013年,2014年的业绩会有所改善。据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举行的德国工程联合会(GermanEngineeringFederation,VDMA)光伏设备贸易协会年调查报告预计,2014年,销售额将增长27%。就协会成员而言,主要市场依然是中国。据VDMA数据显示,去年,德国机械与设备制造领域光伏部门营收额同比暴跌45%至7亿欧元。与此同时,VDMA光伏设备贸易机构——VDMA的一部分——会员的数量从50下滑至45。为了在这场严峻的危机下生存下去,机械制造商不得不提高其它领域业绩以消弭持续下滑的光伏业务。尽管今年光伏部门前景乐观,但VDMA年会的气氛却并无过多喜悦,因为光伏部门主要客户中国一线制造商再次注资进行产能扩张与开发新生产线。显而易见,来自中国机械制造商的竞争力与日俱增,而且目前尚无完美对抗对方的解决方案。SimonKucher&Partners公司的管理顾问ThomasBeducker建议,光伏机械工程师应该采纳“双产品线战略”,并减少向中型市场供应产品与服务。事实上,部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运营获得成功。全球最大的光伏串焊系统生产商德国帝目(TeamTechnik)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太阳能技术部门总监AxelRiethmueller在演讲中说道:“我强调的是服务、服务、还是服务。想要在中国市场斩获成功,服务至关重要。”Riethmueller表示,2010年,德国帝目进军中国市场,在江苏省金坛市设立制造工厂。德国工厂生产出来的横梁系统运往中国工厂组装成工具包。中国安装机械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与德国制造完全不同。然而,在中国市场出售的帝目横梁系统多采用红外技术,而非更为昂贵复杂的激光技术。“根据我们以往经验,中国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必须过度设计。”Riethmueller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补充称。他声称,在中国成立工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够更为迅速的交付,且在当地形成影响。事实上,这也是h.a.l.m.Electronik、Krempel这类德国公司在中国成立组装工厂与办事处的原因所在。h.a.l.m.首席执行官AxelMetz与Krempel太阳能材料应用技术部门总监Karl-HeinzBrust均强调,对于中国客户而言,产品质量举足轻重。他们指出,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他们在中国出售的产品质量与德国完全相同。VDMA年会参会者并未决定“双产品线战略”是否能在欠发达市场(例如印度)发挥作用。不过,在南非、巴西这类新兴市场设立制造工厂还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只是这项行为带有风险。咨询公司Viridis.iQ高管WolfgangHerbst强调道,在许多情况下,商业环境(包含付款行为)与规模较小工厂的经济可行性至关重要。这类项目通常非常复杂,需要系统的检查与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