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智能手表之年?

    讯:消息报道,美知名投资网站TheMotleyFool刊登题为《苹果iWatch定位未来物联网,2014或将成智能手表之年》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早在几年前,市场上便已谣传苹果公司将会推出智能手表。而随着美国投行PiperJaffray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Muster)和产业研究咨询机构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DavidHsieh)在过去的一周加入这场讨论,有关苹果智能手表的传闻已濒临沸点。蒙斯特上周表示此前推测出现偏差,并预计iWatch将于2014年走向市场,成为现实产品。谢勤益透露的消息则更加具体:iWatch配置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分男女款。男款显示屏规格为1.7英寸;女款要小巧一些,为1.3英寸。智能手表市场显然已不是未开发的处女地,三星和索尼早已抢占市场。2014:智能手表之年?市场研究机构NextMarketInsights最近一份报告显示智能手表市场潜力巨大。该机构预测,2014智能手表年出货量可达1500万块,以三星公司的GalaxyGear厂商建议零售价300美元为中间价来换算,这意味着明年智能手表市场总价值高达45亿美元。并且随着市场接受度提高,智能手表在2015年的销售会更好。NextMarket预计2015年出货量将达3700万块,潜在市场总价值为111亿美元。虽然这些数据并不会产生额外的营收,仅是初步研究资料。但这些关于苹果计划推出智能手表的传闻,以及该公司在竞争中的黯淡表现,已让苹果骑虎难下,iWatch必须推向市场。当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产品究竟如何?总体说来,当前市场上的智能手表产品相当一般。据报道,三星GalaxyGear在百思买的退货率惊人,高达30%。退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可能是GalaxyGear作为单独设备使用时功能受限,必须搭载三星Galaxy设备才能获得最佳使用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三星公司的策略似乎是将智能手表和其智能手机产品GalaxyNote3捆绑销售。另一方面,索尼则不存在三星的困扰。索尼智能手表产品同设备无关,不过只适用于Android操作系统。其主要问题在于软件BUG太多、触控显示屏分辨率太低,在内容细节展示方面捉襟见肘。尽管索尼似乎想要采取任何必要手段来赢得这场战争,但很少有分析师看好其前景。苹果公司的机遇据投资银行CantorFitzgerald分析师布莱恩?怀特(BrianWhite)分析,苹果公司对其智能手表产品不仅仅定位于当下市场竞争,还将其进一步定位为“遥控家居多功能设备”。假如怀特的分析是正确的,这意味着苹果智能手表产品不仅将是下一个消费电子设备,更是面向未来“物联网”的一款设备。如果苹果能够填补这项用户界面技术变革的空白,届时,NextMarket以上所分析的数据将低得可笑。总结:众所周知,苹果公司所面临的困境便是已失去其创新优势,正在放弃低端市场。问题是,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智能手表不过是备受期待的电视出现之前的过渡品。然而,即便仅凭借其便携性,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还是智能手表更加重要。当前的市场现状便是索尼和三星推出的产品功能有限,假如苹果能够增加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并实现其开发队伍和操作系统的无缝对接,或将成为游戏规则颠覆者,主导未来智能手表市场。 责任编辑:Tinxu来源:台湾FPD 分享到:

    半导体 智能手表 索尼 苹果公司 WATCH

  • 三星发力可穿戴设备 屏幕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智能手机热潮之后,“可穿戴设备”又成为IT界的热点话题。随时随地穿戴在身的智能设备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浪潮下最惹眼的弄潮儿。“JawboneUP”、“三星GALAXYGear”、“GoogleGlass”,现在消费者已经能够看到诸如此类许多实实在在的可穿戴产品。虽然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和使用体验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GoogleGlass等产品也尚未真正上市销售。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将是一个远远超越PC以及智能手机想象空间的市场。如果说PC时代,电脑占据的是人们大部分的办公时间;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则是陪伴了人们大部分的生活时间;而未来,无处不在的可穿戴设备很可能将“7乘24小时”地伴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上能发掘的商业价值将会更大。它也将更加直接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2-201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230万部,市场规模6.1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与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相比,可穿戴设备目前还微不足道,但是作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它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竞相布局的战略要地。仅仅以智能手表为例,就有众多不同背景的厂商已经迅速推出了产品。比如来自消费电子行业的三星推出了GALAXYGear、主做上游芯片业务的高通发布了Toq手表以及国内一些互联网背景的公司如盛大果壳,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智能手表。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目前各大厂商都还在培育市场的阶段,大家都在摸索用户的需求。但是未来,可穿戴设备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而屏幕技术、电池续航能力等方面将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未来究竟谁能领导市场,现在还很难判断。不过三星方面则认为,他们在芯片、存储、屏幕技术等方面的垂直整合能力,将为其带来更多优势。特别是三星目前正在力推的柔性显示屏技术,未来将成为可穿戴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智能手表”试水目前,很多厂商都把“智能手表”作为其试水可穿戴设备的首个方向。三星也是如此,在今年德国的IFA国际电子消费展上,三星在发布新一代大屏旗舰机GALAXYNote3的同时,还同步推出了其首款智能佩戴设备——GALAXYGear。它在1.63英寸的屏幕上配置320x320像素分辨率,高达277的PPI,这样的清晰度使GALAXYGear远远甩开了同类产品。同时,三星为智能手表深度定制了一套Android系统。主要通过手势操作,来实现对手表的控制。根据三星的介绍,GALAXYGear的一大触控优势在于,通过滑动和点击就可以完成绝大多数操作,这样可以省去机身很多不必要的累赘按键。比如,当用户在GALAXYGear处于桌面状态时向下滑动,可以直接进入拍照功能;而向上滑动则可以快速进入拨号界面。另外,GALAXYGear与其他产品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腕带上配备了单独的摄像头。像素达到了190万,可拍摄最大尺寸1392×1392的静止照片,摄录最长15秒的720P高清视频。从目前三星对于GALAXYGear的功能设计来看,它的定位还仅仅是作为Note3的一个配件。GALAXYGear与三星Note3可匹配互联,实现信息同步。通过“智能传递”(SmartRelay)功能,当用户收到新的信息或未接来电,GALAXY Gear就会智能解锁,用户要快速浏览新信息以及查看新通知只需一步,无需繁琐操作。 一个典型的使用场景是,用户将Note3放在包里,通过Gear手表就可以查看消息,不必频繁地掏出屏幕巨大的手机,也不用担心错过了重要信息。据内部人士透露,三星旗下将有更多设备可以与GALAXYGear的匹配互联,包括了GALAXYS4、GALAXYS III、GALAXY Note II、GALAXY Mega 5.8、GALAXY Mega 6.3以及GALAXY S4 Zoom。据悉前三款设备只需将系统升级至Android 4.3就能实现互联,而后三款设备可以通过下载补丁的方式实现与GALAXY Gear的互联,加上GALAXY Note 3和GALAXY Note 10.1的原生支持,届时将有8款设备拥有这种搭配GALAXY Gear的智能体验。Gear手表目前仅仅是三星在可穿戴设备方面一个小小的试水。未来,三星可能会有更多功能更强大,更独立的可穿戴设备亮相。柔性屏幕的想象空间在不久之前的三星分析师财报会上,三星电子CEO权五铉(KwonOh-Hyun)向外界展示了三星目前正在全力研发的五大类新产品,包括手机平板、曲面手机、可穿戴设备、(屏幕)弯曲手机和折叠手机。无论是曲面手机还是折叠手机等产品,这些目前我们看来还很遥远的产品,其核心都是柔性屏幕以及相关的电池等技术。《华尔街日报》也撰文分析,三星这么做的“最终目标”就是制造出配有弯曲屏幕的可移动穿戴设备。而这些配备了可弯曲屏幕的设备,可以像纸一样缠绕在手腕上,还可以轻松卷起来。据悉,三星最近在韩国递交了一份专利申请。该专利就是一款外观上与平板电脑十分相似的移动设备,区别在于配有可折叠的显示屏。三星并未就该专利及将要推出的产品做过多介绍。并且,三星还注册了另一项专利申请,是一款专为人体头部开发的可穿戴设备。这款设备与智能手机同步后,可以播放音乐,也可以接听电话。目前正在研究柔性屏幕技术的厂商并不多,主要有三星、LG等公司。据记者了解,韩国科技巨头们研发的柔性屏技术,都是基于OLED显示技术,这能让屏幕更薄。加入了弹性材料之后,屏幕还可以弯曲,甚至完全折叠。当然,这一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三星和LG等公司都在努力攻克技术难题。不难想象,一旦柔性屏幕技术可以商用之后,可穿戴设备将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屏幕体积将不会成为影响穿戴设备便携性的难题。根据三星的规划,他们将于2014年正式推出可弯曲屏幕,真正做到柔性。而到了2015年,三星还将推出可折叠的显示产品。权五铉认为,零部件在未来的“智能”设备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而三星在这方面拥有全产业链的优势。事实上,除了柔性屏幕,未来可穿戴设备还将对电池续航能力,电池的柔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更苛刻的要求。据三星内部透露,他们目前研发的重点,就是在电池续航、柔性显示屏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期待“杀手级”应用[!--empirenews.page--]盘点目前大家所接受的可穿戴设备,以JawboneUp为代表的运动手环,以三星GALAXYGear为代表的“智能手表”,以及GoogleGlass代表的智能眼镜是可穿戴设备的几个主要形态。来自销售渠道迪信通的反馈显示,目前GoogleGlass和GALAXYGear关注度最高,而运动手环则成为用户较为熟识的一款可穿戴设备。“目前市场中的可穿戴设备主要集中在生活辅助功能,大多数设备需要与智能手机搭配使用,并实现监测身体健康情况、运动量以及作息时间等功能。近期这类产品已占据市场主流。”迪信通副总裁齐峰表示。不过,现在可穿戴设备遭遇的难题与智能电视也有点类似。除了硬件以及价格等因素,缺乏“杀手级应用”黏住用户,也是新的“智能”产品很难深入人心的关键。用户需要一个让他有兴趣天天使用的理由。 总体来说,目前可穿戴设备仍然是属于一种“窄众”需求,缺乏让所有用户都深入人心的使用场景。三星方面表示,将在应用服务方面做更多的投入,目的在于推出“杀手级应用”,将窄众需求逐渐变为刚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和接受度。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2-201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感兴趣的功能在于运动健身和休闲娱乐,分别占比59.5%、57.1%。接下来是智能开关(42.9%)、医疗健康(33.3%)、远程控制(31.0%)、个性推荐(27.2%)等。据记者了解,在可穿戴式产品方面,GALAXYGear仅仅是第一步小小的试水,未来三星自身已经有很多的规划。比如,三星将会发布显示器与感应器相结合的健康护理型产品,以及更多与用户需求密切相关的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andMarkets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电子产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3亿美元,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17.71%。在2012年,全球可穿戴技术市场的收入为27亿美元,其中手腕佩戴设备收入为8.767亿美元。齐峰预测,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智能终端设备中的“新宠”。在不久的将来,用户最离不开的可能已不再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用户不忍割舍的另一半。

    半导体 三星 可穿戴设备 屏幕技术 GE

  • Sprint、T-Mobile运营商敦促FCC给予600MHz频谱

    飞象网讯(编译 文慧)据国外媒体报道,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汤姆·惠勒(Tom Wheeler)刚刚上任两周,但Sprint、T- Mobile美国、Dish Network和其他规模较小的运营商纷纷已经开始对其进行游说,希望出台能够让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激励拍卖中获得600 MHz广播电视频谱的规则。在周四写给惠勒的一封信中,这几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来自美国第五大无线服务供应商U.S.Cellular、无线业务提供商CSpireWireless、Bluegrass Cellular、美国最大的区域无线运营商之一Cellular One、竞争性运营商协会(CAA)和计算机与通信行业协会(CCIA)的管理人员,敦促惠勒采取相应拍卖规则,确保“这两家主要的无线运营商不会在即将举行的600 MHz拍卖中被隔绝在获取低频段频谱运营商名单之外。”AT&T和VerizonWireless已经多次表示,限制他们竞购频谱的数量将影响拍卖的收入,同时意味着在刻意挑选赢家和输家。众位高管们在信中写道:“AT&T和Verizon已经持有近80%的商用宽带低频段频谱牌照。他们竞购600MHz频带的剩余低频段频谱有着经济上的动机:阻止我们的公司,即他们的竞争对手,在美国各地提供真正可持续、有竞争力的无线宽带服务。低频段频谱具有出色的传播和建筑物渗透性能,是无线运营商为无线客户提供频谱效率高、有竞争力的价格、条款、功能和技术所必须具备的频谱混合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他们写道:“显而易见,我们从没有建议将国内两家最大的运营商排除在600MHz拍卖之外。但合理的频谱聚合限制将有助于确保各种规模的运营商拥有真正的机会,能够获得维持有效和高效率竞争所需的低频段频谱。反过来,更多竞争意味着更多就业机会、更多投资、更快的创新和更高的经济增长。竞争也将促使委员会维持其对无线行业的“低干涉”监管方式,而非往往会产生双寡头垄断市场的激进监管模式。”自上任以来,惠勒一直对激励拍卖设限或投标限制等热点问题保持沉默。联邦通信委员会目前仍在针对拍卖听取各方意见并制定拍卖规则,而在过去一年中,大型和小型运营商之间的辩论一直未见停歇。惠勒曾多次在采访中表示,他的首要目标之一是理清如何通过竞争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另一个目标则是推动网络提供新服务。然而,如果联邦通信委员会无法首先说服足够多的广播公司放弃他们所持有的频谱(用于拍卖),那么针对频谱聚合限制的大辩论的依据将在很大程度上值得商榷。联邦通信委员会希望的最好的情况是广播公司放弃120MHz频谱,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播公司认为他们将从电波拍卖中获得多少收益。惠勒最近在接受FierceWireless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你举办了一场宴会,但却没人参加,那情况可就糟透了。”此外,他还承认,广播公司的参与至关重要。

    半导体 FCC HZ SPRINT T-MOBILE

  • 3G路由也披上了土豪金的“外衣”?

    讯:金色(确切地说是香槟色)iPhone 5S刚刚曝光那会儿,有专家对其嗤之以鼻,认为这种俗气的东西完全配不上苹果高大上的格调,注定要失败,结果一发售专家就傻了:这玩意儿热得发烫,还得名“土豪金”,并带动了一股挡不住的风潮,很多东西都忍不住往土豪金上靠拢。近日,七彩虹官方网站上出现了一款型号为“CW5200”的六合一路由移动电源,标志着七彩虹开始低调切入移动电源和3G路由市场,其土豪金配色更是亮瞎眼,商务人士带出去“倍儿有面子”。CW5200采用了棱角、圆边结合的独特造型设计,高度只有80毫米,还比不过一张信用卡(88毫米)。根据介绍,它并不是一款单纯的无线路由,而是兼具多重功能,包括移动电源、150M无线路由、3G路由、云存储、AP分享无线。内置三星的5200毫安锂离子电池,5V 1A输入和输出。它同时支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3G网络,可将其转化为Wi-Fi网络,并搭载了32M DDR2双通道缓存,号称优化了PCB上的天线面积,并且内置MAX Signal信号增益芯片和MAX Antenna增效天线。考虑到酒店的网络多数为自动获取IP地址,这款产品默认采用了AP(无线接入点)模式,接入酒店网线即插即用,不需要额外配置。数据共享方面支持插入microSD/TF卡、U盘。安卓手机用户安装ES文件浏览器,苹果手机用户安装TIOD软件,就能访问和读取TF卡、 U盘里面的文件。据透露,这款产品将于11月底出货,价格方面声称会“极具竞争力”。 责任编辑:Mandy来源:MyDricers 分享到:

    半导体 移动电源 路由 3G CW

  • 中国联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三:互联网基因的注入

    一直以来,大家都说通信运营商缺乏互联网基因。确实,通信行业和互联网有着本质区别:通信运营商采取属地化的本地网管理模式,而互联网企业采取扁平化、集中化管理;在产品设计上,运营商要求确保质量(QoS)、万无一失,而互联网企业以速度优先,选择快速迭代模式;传统通信运营商封闭,互联网开放;运营商很少有免费服务,互联网企业往往通过免费产品获得用户……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中,面对OTT业务带来的日趋严重的冲击,通信企业该如何转变并再造基因呢?中国联通用实践证明,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与运营的电子商务正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正为整个企业注入互联网基因。从零起步不断探索传统行业做电商的成功案例不多,同时通信运营商做电子商务也没有参照物,“毕竟通信服务与普通消费品有很大区别,传统电商客户下单后收到货物就算基本完成了,但运营商的电商服务收货后还要进行身份验证、开户,而且这才是开始,服务或者销售要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一位资深员工向记者感叹,“我们一路走来,完全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一路探索,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2008年,中国联通启动电子渠道伊始,网上购物还不算流行,在网上卖通信产品更是罕见。一位员工记忆犹新,“2008年11月‘一卡充’充值系统上线,我当时在省分公司,我们第一次在网上卖充值卡。当时我心里没底,就问领导我们每月销售多少算是及格?领导伸出五个手指。我问,‘5万元?’领导说,‘500张。’”当时很多人没有看到电子商务的前景,自然也没有很高的预期,但“互联网的思维是敢想敢干,不等不靠,我们的工作不是等领导布置任务,也不是仅仅为了完成指标,我们做的是全新的事业,奇迹必须靠自己来创造。”一位原来在省公司电子渠道部门工作的员工回忆说:“当时省内移动电话普及率早就超过100%,怎么才能吸引到用户呢?我在市场部软磨硬泡好几天,最终给我们特批了1万个不带‘4’的好号码,激动得不得了,凌晨2点盯着系统上号,之后又仔仔细细检查了1个半小时。”2010年“十一”放假前的晚上,发现有一个用户的iPhone4订单漏发了,为了让用户及时用上手机,部门内的一个三级经理自己开车到郊区给用户送货。星星之火就是这样被点亮,并成为燎原之势的。正是靠这样的努力,中国联通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网上日交易金额从2008年11月3日突破100万元,仅仅用了5个多月,2009年4月24日就突破1000万元,到2013年2月1日,日营业额突破3亿元。在部门工作方式与管理方式上,也改变很多传统机制,引入互联网企业的做法。例如实施项目管理制,将项目经理定为第一责任人,纵向负责需求、设计、开发过程全流程,横向进行外部资源协调,有效避免了流程过长、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大幅节约开发时间,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产品快速更新、快速迭代、用户至上的要求。做电商,毕竟是探索,中间也有惨痛的经历。2012年1月,iPhone4S上市时,从零点开始在网上营业厅首发,比实体渠道要早7个小时。但由于访问量过大,导致网络短时拥塞。“因为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没想到有这么大的访问量。”相关负责人回忆起来还觉得心有余悸,有了这次教训,中国联通不断加强技术力量,完善重保方案,在各种大型活动中严防以待,努力打造经得起考验的强大网络。学习借鉴吸收创新“双11”从2009年阿里巴巴打造的一个独家网购节到全行业的盛宴再到今年“创造了一个新的消费时点”,中间有着各个电商的参与、学习借鉴以及再创新。不断向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学习,结合自身特点再创新,成为联通开展电商业务的重要经验。电商有一些通用的规律,学习过来灵活应用就好。一位员工给记者举例,“对于电商,消费者的注意力就是商机,那么网页上消费者的关注点在哪里呢?之前有成功的电商企业组织大规模的志愿者通过眼动仪做试验,统计显示,消费者最感兴趣的是网页的左上角区域。对于这类规律,我们选择‘拿来主义’。”电商是个既拼技术又拼服务的领域,没有人会主动告诉你怎么做,其他电商往往对自己先进的经验也是有保留的,都要靠自己去体验、去研究。“去各电商网页上体验、购物是我们的一大工作,去看看人家有什么好做法,查找自己的差距所在,并想办法解决,”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部的一位副总经理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中国联通通过自己的技术力量,结合用户数据,不断优化网页设计。一张到处充满红点的网页截图,成了电商部门改进网页的依据——这就是传说中的热力图。技术人员讲解道:“这张图实际上是对用户行为的统计图,这些红点是用户在网上营业厅相关页面点击较多或停留时间较长的区域。借助这些技术手段,我们就能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网站布局,对用户关注的区域进行信息深化处理,通过增加链接等方式提供更多信息量,从而改善用户感知。”学习借鉴,吸收创新,创新之上再创新是中国联通打造特色电商的关键。去年5月17日,利用这个属于通信行业的节日——世界通信和信息社会日,中国联通组织策划了“网购节”活动。当时创新推出了网厅专售沃3G预付费20元卡产品,同一时点网上营业厅最高访问人数近7万人次,20万张号卡分两批先后在不到22小时和不到12小时之内售罄,促销期间累计售出50万张,创下了通信运营商网络销售奇迹。今年5·17网购节的风已经吹到整个行业,大家共同打造属于通信用户的“网购节”。“电商业务涉及面很广,我们往往跨行学习,范围并不局限于电商企业。”比如,为了掌握交易数据,屏蔽交易风险,中国联通借鉴了金融行业的一些成功举措,创新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监测系统,一方面能够监测到网上的可疑交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取数据并进行挖掘再利用。统分平衡逐步拓展联通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的“一级架构”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统一,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却是分省管理,统与分成为最大矛盾。那么如何做好统与分的平衡?集中统一与各省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又该如何解决?中国联通不断做实、做稳核心平台,为电子商务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发布、统一支付、统一认证等公共支撑能力。统一发挥出了巨大的力量,让中国联通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收获。同时,比系统统一集中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运营的一体化,集团总部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地参与生产,更加接地气,也促进了管理的扁平化。[!--empirenews.page--]中国联通尽量兼顾统一与个性化需求,找好平衡点。在把控核心数据基础上,面向应用做到能力开放,允许分公司依托集中平台进行二次、三次开发,快速响应属地经营及生产需要。例如ESS系统,在统一的构架上,模型设计时采取二八原则,用少数模型覆盖了大多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各省可以进行一定的参数化设置。同时,中国联通鼓励分公司在核心应用上创新,试点成功后孵化为全国集中系统。比如,目前广东分公司正在建设全业务电子商务自动化配送中心,中心建成后,将采用自动化仓储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完成货品的接收、入库、拣选、开户、质检、打包、发运等环节,实现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会贯通,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运营成本。此外,经过反复论证,中国联通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建立“平台应用”的模式,实现前端应用和平台松耦合。面向业务前端“小步快跑、迭代开发”,集中精力,打造能力开放平台,支撑个性化、多变的前端应用整合资源;对平台后端加强“顶层设计”、“看全管好”,构建涵盖公共资源、安全、监控的生产响应保障体系。从电子渠道中心到电子商务部再到今天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部,中国联通电子商务部门是传统通信企业中离互联网最近的部门,对互联网最有感觉。他们不断摸索电子商务运营规律,将互联网企业的经验与通信业务特点相结合,将互联网基因源源不断地植入企业的各环节,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破解通信运营企业遇到的发展难题,并促进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

    半导体 互联网 电子 中国联通

  • 广东4G新政:全品牌可带机入网 流量更多

    飞象网讯(霏雯/文)11月18日消息,在启动4G业务正式办理后才过半月,广东移动又有了新的动向。记者日前获悉,继推出4G上网流量包、MiFi 4G上网套餐及138/238/338元三档“通话+上网”4G组合套餐后,广东移动近日再次推出4G套餐新政,特面向自带4G终端入网用户推出“主套餐向4G升级。”记者比较后发现,相比此前推出的4G组合套餐,新推出的“主套餐升级”呈现流量加大、价格降低的趋势,其中最高含每月5G的4G流量!新推4G套餐最高含5G流量据了解,广东移动此次加推的“主套餐升级”分为128/158/188/288/388/588/888元7档,资费内容与原全球通、神州行上网套餐基本一致,即都含有400~3000M的国内融合流量和420~3600分钟不等的国内主叫语音,所不同的是,4G套餐中的国内融合流量由原来只兼容2G、3G流量,现升级为兼容2G、3G、4G各类流量。此外,办理4G主套餐的用户将能免费使用彩云功能,并连续24个月获赠套餐内最低1.4G、最高5G的省内4G专用流量及省内2、3、4G融合流量。记者比较发现,相比今年9月底4G放号时推出的138元起的4G组合套餐,此次加推的4G套餐不仅流量更大、资费更低,流量设计也更人性化。以128元套餐为例,用户办理后,除420分钟的国内主叫外,将能享受到总共1.4G的、4G流量,包括400M的国内融合流量(即2G、3G、4G兼容)、200M的省内融合流量及800M的省内4G专用流量,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信号跳转产生额外资费的顾虑,连国内4G漫游的问题也一步到位解决。全品牌用户可带机入网记者了解到,用户办理时可以自备4G手机带机入网,而无需像此前办理4G组合套餐时新购4G终端。即日起,用户自带4G手机前往移动服务厅办理4G 体验和套餐升级,即可体验4G快感。“主套餐向升级”向原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全品牌用户开放,三大品牌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将原有套餐直接升级到 4G 用户适用版本。有关专家表示,此次新推的4G套餐呈现明显的流量融合和品牌融合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中国移动未来的流量经营趋势及力推统一主品牌的决心。而移动4G资费如此短的时间内调降4G资费,进一步加大流量优惠力度,说明广东4G正加速走向成熟,对用户或是一大利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用户是办理新的4G套餐,还是办理之前的4G组合套餐,新套餐将在2014年1 月起正式生效。在此之前,用户仍需继续沿用原有2、3G资费,但每月15G封顶的免费4G流量可继续体验。

    半导体 5G 4G 3G 4G手机

  • LTE多频多模热潮来袭 手机射频前端设计大改造

    讯:手机射频前端(RF Front-end)将转向高整合及薄型封装设计。随着长程演进计划(LTE)多频多模设计热潮兴起,智能手机射频前端不仅面临多天线或多频段干扰,以及设计空间吃紧的挑战,还须支援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增进讯号接收能力,因而牵动相关芯片开发商加紧部署新一代射频制程,并改进单晶微波积体电路(MMIC)、射频开关等元件的功能整合度和占位体积,从而满足手机制造商更加严格的规格要求。英飞凌应用工程暨技术行销总监Heiss Heinrich表示,随着移动资讯传输量大增,下一代多频多模LTE智能手机将侧重射频前端设计,以提升天线效能,并解决功耗和频段干扰问题,同时也将进一步导入电信商要求的载波聚合功能。因此,射频芯片商亦须精进制程、功能整合度和封装技术,才能因应手机厂对射频相关元件愈来愈严格的要求。英飞凌应用工程暨技术行销总监Heiss Heinrich提到,英飞凌未来将持续推出更高整合度的射频前端解决方案。Heinrich也强调,目前英飞凌已成为手机射频暨电路保护装置市场的龙头,为抢占LTE多频多模系统设计先机,近期已采用第八代矽锗碳异质双极电晶体(SiGe:C HBT)技术,分别针对3G/4G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应用,率先开发出高整合度低杂讯放大器滤波器(LNA-Filter)MMIC;同时也发表新的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射频开关,全面提升手机在高杂讯环境下的讯号接收和处理能力。英飞凌亚太区应用工程主管蒋志强补充,智能手机升级LTE多频多模规格,须增加天线、开关和放大器数量才能支援更多频段,因此如何缩减手机射频前端的印刷电路板(PCB)占位空间,已成为芯片商首要克服的议题;再加上手机须兼顾高传输效能、轻薄与长效电力,更使MMIC芯片设计面临极大考验。此外,手机射频前端日益复杂,元件彼此之间亦将产生强烈的干扰,影响系统效能,因此英飞凌遂积极发展双极矽锗碳制程,并逐步导入各种薄型封装方案,确保射频元件达成精巧尺寸和优良的线性度表现。Heinrich指出,透过该公司第八代双极矽锗碳制程将能提高低杂讯放大器的灵敏度,而薄型封装则可降低射频模组和开关的谐波生成,更进一步改善移动装置内部的多天线和多频段干扰问题。事实上,双极矽锗碳技术不仅有助打造LTE多频多模系统,亦适用于60GHz以上超高频应用,可实现高效率、Gbit/s以上速度的点对点(Point-to-Point)通讯及资料传输,正逐渐在高阶移动装置的射频应用领域大放异彩;随着各种要求小型、高效能且低功耗的射频前端设计崛起,该技术更可望协助英飞凌持续扩张市场影响力。 责任编辑:Mandy来源:新电子 分享到:

    半导体 射频前端 多模 手机射频 LTE

  • LG Nexus 10内部信息曝光 搭载最新KitKat系统

    飞象网讯(高昱佳/文)据外媒Reddit最新消息,Telefonica曝光了有关谷歌最新一代平板Nexus 10的售价信息,而另一张真机照片显示该平板将由LG代工生产。设备售价约为482美元(约合人民币不到3000元)。据悉,来自Telefonica的以为员工因对公司抱有不满情绪,所以曝光了工作机密内容。该照片印有“属Telefonica所有”的水印字样,Nexus 10设备外观看起来具有窄边框特征,在正面顶部还有收音话筒的位置,另外屏幕显示该机预装了最新的Android 4.4 KitKat系统。图片底部还标有该设备的发售价格,约为482美元(约合人民币不到3000元)。另外一张照片则印有LG的LOGO,虽然目前尚未有官方消息称LG将代工该设备,但是通过该照片的LG-V510的型号可以看出LG就是最后的合作方了。该设备预计发布日期为11月22日,颜色选择为黑色与白色,其Wi-Fi版本和运营商网络版本将同时发布。

    半导体 NI LG TE NEXUS

  • 诺基亚音乐网页应用将登录iOS和安卓系统平台

    飞象网讯(高昱佳/文)在此之前,诺基亚一直都主推其随机配备的诺基亚音乐服务,用户在登录诺基亚Ovi账户后可以享受免费下载高品质音乐的等服务。现在有消息称诺基亚音乐的网页应用版本将iOS和Android系统平台。据悉,诺基亚音乐支持IOS和Android平台终端后,iPhone和安卓手机用户就同样可以享受到诺基亚的高品质音乐服务了。据微博用户C科技曝光的照片显示,该服务现支持平台有WindowsPC、MacOSX、iOS和Android,而浏览器(HTML5)支持Internet Exploer 8+、谷歌Chrome、火狐Firefox、Safari和Opera Mini。目前,诺基亚官方尚未透漏该服务上线的具体时间。不过有外媒消息称Windows版本诺基亚音乐将作为预置应用出现在Windows8/8.1和WindowsRT系统设备上,所以这说明这个服务并不是诺基亚独家服务。

    半导体 诺基亚 iOS 安卓系统 ANDROID系统

  • 当苹果遇上“困兽”:一场谁都不能输的战争

    讯:2012变2月22日,深圳唯冠起诉苹果旗下经销商——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官司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开庭审理。这是苹果与唯冠一连串IPAD中国商标纠纷案中最新的一起。美国当地时间2012年2月13日,苹果公司股价突破500美元,4663亿美元的总市值超过谷歌与微软市值总和。但这个科技巨人近期却深陷一场IPAD中国商标权官司。这并不是苹果第一次遇到商标纠纷。苹果自2000年开始的“i十年”中,曾陆续推出iMac、iPod到iPhone、iPad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其所遭遇的商标撞车不在少数,但几乎每次均以和解或购买商标权过关。但这一次,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却将苹果拖入了一场长达数年的IPAD中国商标权纠纷案的缠斗之中。这场缠斗之所以旷日持久,原因在于,苹果不愿为自己已经买过的商标权再一次埋单,而深圳唯冠则不愿承认前次转让交易,坚称自己才是IPAD中国商标权的拥有者。谁的IPAD深圳唯冠陆续在中国多地起诉苹果经销商侵权之后,苹果方面在2012年2月17日通过科技博客网站All ThingsD发表声明称:“我们几年前购买了唯冠在10个国家的IPAD商标全球使用权,但唯冠拒绝履行与苹果公司之间的协议。”这则声明解释了为何苹果与唯冠在IPAD中国商标权的谈判上无法达成和解,竟至走上法庭的缘故。南方周末记者从深圳唯冠代理律师马东晓和谢湘辉那里获得了有关IPAD纠纷系列案件的多份起诉书和判决书,这些材料大致透露出IPAD的商标转移路线。2009年8月,一家叫做IPADL的英国公司(简称IP公司),其员工Jonathan找到了唯冠英国子公司的员工Timothy Lo,表示希望能够购买所有唯冠拥有的IPAD商标。Timothy Lo告诉Jonathan:“我们在欧盟成员国和下列国家针对IPAD有商标:越南、墨西哥、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中国。”Jonathan称希望以2万英镑价格购买所有唯冠拥有的IPAD商标。Timothy Lo回复说:“这件事已经达到一个需要你和我们中国同事直接沟通的阶段,我同事的名字是麦世宏,他负责我们法务部。这封电子邮件也同时抄送给他了。从现在起,请你们直接沟通。” 12345 责任编辑:Tinxu来源:南方周末 分享到:

    半导体 苹果 AN IPAD

  • Ubuntu开发者:Linux Mint并不强

    Ubuntu开发者在Linux Mint官方发布邮件列表中指出,这是一款脆弱的系统,用户最好不要在Linux Mint进行网上银行交易。一位第三方开发人员寻求帮助,他想基于Ubuntu 14.04创建一个Ubuntu MATE Remix,询问什么时候Linux Mint拥有这样的桌面环境。Ubuntu开发者Oliver Grawert回复指出,Lin Mint有很多功能包是永远都不会升级的,这使得这款系统容易受到攻击。Grawert说,Linux Mint十分脆弱,“我个人是绝对不会在这个平台上用网上银行的。” 责任编辑:Mandy来源:MyDrivers 分享到:

    半导体 Linux 开发者 UBUNTU DRIVERS

  • 创惟U3芯片 抢下PS4订单

    传输接口芯片厂创惟科技扩展USB3.0控制芯片市场大有斩获,USB3.0集线器控制芯片成功打进Sony新款游戏机PS4供应链。创惟近期接单捷报频传,USB3.0读卡机控制芯片已陆续获苹果包括13寸Macbook Air及13寸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采用。根据知名网站iFixit最新拆解报告指出,创惟USB3.0集线器控制芯片顺利获Sony的PS4采用。创惟依然维持低调态度,表示不评论个别客户状况。除创惟外,存储器制造厂旺宏2颗快闪存储器(Flash)产品也顺利获PS4采用。

    半导体 芯片 控制芯片 PS4 USB3.0

  • 莱宝高科:抓住触控电脑换代机会

    讯:莱宝高科周一在深交所互动易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目前带有触控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需求尚未真正大规模爆发,其主要原因在于windows 8系统相关的软件生态系统尚未形成突破、创新性应用,软硬件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公司表示,但是可以清楚看到,业内包括Intel、Microsoft以及联想、HP、DELL、Toshiba等诸多PC巨头厂商均在努力开发相关市场,预计后续随着软件生态系统和硬件优化的不断升级,将可能真正大规模激发带有触控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等升级换代的市场需求,公司将努力抓住市场的有利时机。莱宝高科的主营业务为ITO导电玻璃和彩色滤光片(CF)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彩色滤光片、触摸屏、镀膜导电玻璃及真空镀膜产品等。 责任编辑:Tinxu来源:全景网 分享到:

    半导体 软件 电脑 生态系统 滤光片

  • 智能手机营收 明年仅增9%

    转自台湾苹果日报的消息,移动终端产业瞬息万变,虽然外资对明年智能手机产业抱持持续成长看法,但瑞银证券产业报告资料显示,明年至后年手机在低阶市场加速放量,功能手机下滑速度没有预期来的快,智能机出货分别仅年增25%、10%,较今年42%水准趋缓,连带影响产业营收。大和证券分析,中国市场仍是成长题材,但中国厂商抢进8核心大屏幕,将排挤国际品牌厂市占。建议布局联想联发科 瑞银证券表示,第4季整体移动装置产业营收成长将从第3季的年增11%,降至年增9%,苹果供货将可正常化,但宏达电动能恐会再下滑,不过三星Note3仍可看到强劲的需求,预估明后年智能机出货将分别年增为25%、10%至12.47亿支、13.72亿支。瑞银证券指出,受到智能机平均产品单价下滑影响,明后年营收年成长力道可能分别仅为9%、5%。产业布局建议聚焦量能相关个股,包括:ARM、AMSAG、联想、联发科、高通以及三星。中国市场仍是聚焦的成长题材,大和证券产业报告分析,预估明年中国智能机出货年增43%至6.15亿支,占全球出货比重将上看45%,其中40%智能机将采用4核心处理器,而8核心处理器占比可达30%。光学镜头明年已有转进800万像素的趋势,占比也可达30%,面板采用QHD和FHD也会是主流趋势。中国占全球出货估45% 大和证券指出,明年中国市场除了8核心趋势外,4.7寸左右大屏幕出货也将达20%,由于订价区间多在2000元人民币(约9758元台币),除了对2线厂商,如:宏达电、诺基亚、摩托罗拉造成市占流失,也可能进一步冲击一线大厂苹果、三星市占,以及增加其新兴市场的售价压力。大和证券说明,在中国智能机厂商中,看好联想、小米、TCL和OPPO在明年出货量上可望有相当表现。在相关类股中,青睐联发科在产业中能主导市场,也看好联想具有品牌优势。外资看智能手机产业趋势 ◎瑞银证券.预估明后年智能机出货分别年增25%、10%,达12.47亿支、13.72亿支.平均产品单价下滑,明后年整体产业营收年成长9%、5%.聚焦量能较佳厂商,包括:ARM、AMSAG、联想、联发科、高通、三星◎大和证券.明年中国智能机出货年增43%至6.15亿支,占全球比重上看45%.中国厂商40%智能机将采用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占比可达30%。光学镜头800万像素占比也可达30%,QHD和FHD也是主流趋势.在中国厂商中,看好联想、小米、TCL和OPPO明年出货量表现

    半导体 智能手机 联想 智能机 HD

  • 明年CES 4大热点:3D打印、智能健身、感测技术以及无人驾驶车

    转自台湾工商时报的消息,2014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将在2个月后登场,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处长John T. Kelly指出,明年CES重头戏落在四大话题,分别是3D打印、智能健身、感测技术以及无人驾驶车等;目前最红的穿戴式装置,就是结合智能健康、感测技术。CES是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风向球,华硕已率先宣布,明年在CES有盛大活动,将发表新平板及纯手机;往年代工厂大老如广达董事长林百里、仁宝总经理陈瑞聪等,也会飞到美国看趋势,并拜会客户、争取订单。由于电子产业焦点从NB转向移动装置或是穿戴式装置,John T. Kelly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明年CES展重头戏会在3D打印、智能健身、感测技术、无人驾驶车。根据CES于7月所做的调查,过去12个月,有33%的人会用手机或平板追踪健康,有27%是使用智能手机追踪,因此移动装置与健身、健康的集成是趋势之一,从穿戴式装置到太阳能充电,都是商机。另外,谷歌(Google)已在加州测试无人驾驶车,John T. Kelly指出,目前虽仍有多面向要克服,包括各地法规、保险等,但对科技无疑是一大革新,CES的参展商将着重在车内的技术,包括镜头、感测等技术。他也预估,2013年“美国”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约2,026亿美元,约与2012年持平,不过2014年将年增4.5%至2,117亿美元。明年CES主题演讲大咖云集,包括英特尔今年5月新上任执行长Brian Krzanich、索尼执行长平井一夫、思科执行长John Chambers。微软先前宣布不再参加CES,但明年将重返,以承租会议室方式向伙伴互动。John T. Kelly指出,2014年CES约有3,200家参展厂商,其中台湾有175家,台湾及亚洲市场在科技产业的重要性高,是CES主要族群,包括大陆、台湾、日本、韩国都是前几大参展国。

    半导体 感测技术 无人驾驶 3D打印 CE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