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 Cortex-A50支持大小核架构 64位处理器加速到来

    讯:64位元处理器可望加快进驻智慧型手机。安谋国际(ARM)新一代Cortex-A50系列处理器核心,由于可支援大小核(big.LITTLE)设计架构,因而可让晶片商开发出兼顾高运算效能与低耗电量的64位元应用处理器,进而吸引更多智慧型手机制造商采用。安谋国际处理器部门市场行销总监IanSmythe表示,行动装置对于处理器的运算效能要求愈来愈高,这些挑战将成为该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成长的新契机。安谋国际处理器部门市场行销总监IanSmythe表示,行动装置视觉应用不断翻新,使得制造商对于处理器运算效能的要求愈来愈高,同时还须兼具低耗电量特性,因此该公司除研发出的Cortex-A50系列核心可提供64位元处理能力外,亦能支援big.LITTLE架构,以达到效能与功耗兼顾的目的。Smythe强调,Cortex-A50系列处理器在节能和效能优势将更上一层楼,让终端消费者能在行动装置上完成更多工作,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可望被广泛应用于主流市场;至于核心数的取舍将会依据不同的效能要求而变动。安谋国际于2012年底发布的Cortex-A50系列,包括Cortex-A57和Cortex-A53核心,采用ARMv8-A架构,除可助力处理器厂商开发出更高运算效能的64位元架构处理器外,并增加符合现今行动联网装置安全需求的功能。Smythe预期,2014年采用Cortex-A50系列核心的处理器将会陆续登场。另一方面,在未来64位元架构处理器竞相出笼后,双核心处理器市场是否会逐步受到挤压与冲击也已引发市场关注。对此,Smythe认为,处理器业者会依据不同的效能和成本考量,开发行动装置系统单晶片(SoC),换言之,市面上仍需要有差异化的处理器方案,以迎合低阶至高阶市场对于处理效能的要求,因此未来64位元架构处理器与双核心处理器将会在不同市场并存。 责任编辑:Dav来源:新电子 分享到:

    半导体 ARM 处理器 CORTEX-A LITTLE

  • TCL薄连明:华星光电考虑建三期手机面板线

    讯: 近日,华星光电二期正式开工建设,TCL集团总裁薄连明透露,华星光电二期技术和产品结构与一期不同,二期全部投产后每年营收将在180亿左右,毛利润较一期高。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建三期手机面板线。据了解,二期项目建于原光明厂区预留用地,总投资244亿元,计划用时17个月完成项目建设投产,月产能10万片,其中7万片为非晶硅半导体玻璃基板,3万片为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含部分AMOLED)。薄连明表示,一期的尺寸主要集中在32、48、55寸,二期将会有42寸等品类,将使用公司储备的许多前沿技术。预计二期将会在2015年5月份投产。目前公司正在考虑三期,主要集中在手机面板线。针对面板行业是否会出现过剩的问题,薄连明称,目前公司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并不担心。一方面,面板行业的产业周期在2年左右,因为IT和通讯的广泛应用,行业的波峰和波谷都不那么明显。另一方面,目前电视尺寸的增长是重要因素,现在每年新增尺寸的增长在1.5寸以上,这需要消化掉一条8.5代线的生产线。 责任编辑:Tinxu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半导体 半导体 华星光电 手机面板 TCL

  • 疑学生工泄愤:富士康PS4成牺牲者

    讯:11月15日,PS4在美国正式发售,一大批用户通过实体商店和网络商店购得了第一批传说中的PS4。正当这群人还在赞叹自己手快、亚马逊“次日达”给力的时候,有1/3的消费者却欲哭无泪,因为快递员送到他们手上的PS4打开之后就是坏的。而据了解,在美国发售的第一批PS4主机均出自中国富士康烟台代工工厂,更有消息指出这批产品由中国的大学生临时工生产。索尼电脑娱乐公司全球工作室负责人吉田修平曾表示PS4的故障率只有0.4%。美国亚马逊(Amazon)是本次PS4首发的网络商店之一,根据现在的评价数据来看,亚马逊至少已经卖出了1600台PS4,并且在当天或第二天送到了消费者的手上。目前5星好评有接近1000条,但是1星差评居然达到了490条,换句话说,有接近1/3的消费者买到了劣质产品。从Amazon的评论留言可以看到,许多消费者要么是收到产品之后不能开机或者使用数小时就死机,蓝色指示灯不停闪烁无法启动。根据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基本上确定这批劣质PS4是由富士康代工生产的,而且是位于山东烟台的富士康代工工厂生产的。为什么要提到这家代工工厂,您往下看就知道了。 便宜没好货2013年10月,《北京青年报》和CCTV均报道了这个事件的前提条件: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的5000名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了修够6个学分,被学校“强制”安排到富士康烟台代工工厂进行实习,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愿意参加这种所谓的实习。在普通民众、读者眼中,这其实是厂家以实习为名雇佣廉价劳动力为其干“血汗活”。实际上,富士康每年寒暑假招聘学生实习的时候已经成为传统。根据参加此次实习的学生的回忆,他们每天必须完成1000个游戏机的组装任务,他们需要在10秒内完成自己负责的工序,要持续工作2小时以上,这些大学生每天要完成8小时的工作,下班后一般都非常累。这些游戏机,就是PS4。不少参加实习的学生心里并不情愿,所以在组装PS4的时候并没有非常认真。按理说,富士康这种老牌代工厂家对质量的控制非常在行,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接近1/3的游戏机有质量问题呢?首先,富士康的大部分员工都在忙着为苹果组装iPhone和iPad,分不出更多员工来生产PS4。因为售价并不高,所以PS4的代工费也不会很高。在利益的驱动下,厂家自然不会牺牲高价值、熟悉操作的iPhone、iPad组装人员去PS4流水线,所以就得寻找另外一批新的员工。但富士康的名声并不好,不可能在年中招聘到这么多工人,而且招募正式工人的成本比临时工高,所以富士康想到了每年暑假必备的学生工。 12 责任编辑:Mandy来源:tech2ipo 分享到:

    半导体 富士康 亚马逊 游戏机 PS4

  • 首个RFID新国标发布 中国在国际中拥有核心话语权

    讯:日前,首个RFID(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发布。业内人士表示,空中接口协议是RFID的核心技术,新国标的发布将改变以往技术产品接口无法统一的难题,为推进我国自主射频识别产业、加快物联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RFID(电子标签)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基础设施,也是国际企业争相布局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然而,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国家标准却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国标的出台使得我国RFID产业在国际专利的竞争中拥有了核心话语权。据了解,RFID新国标制定历时两年,是由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国内产、学、研、用相关单位共同研制而成。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立建介绍,“空中接口协议”是RFID的核心技术,国际巨头专利布局最密的就是与新国标相同的800/900MHz频段。在这个频段,目前国际上已公开的核心专利超过600个,而其他所有频段的专利不到几十个。王立建表示,此次发布的国标,体现了30项基于自主创新的专利,国外企业如果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就很难绕开这个专利群。虽然从国内外的专利数量对比来看,“30”和“600”依然差距明显,但新国标也已经为自主RFID技术和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拿到了相当大的话语权。事实上,有关RFID国标的问题早已在业内得到重视,尤其是在物流、食品追溯等需要大量使用RFID技术的行业迫切需要相关标准来规范市场。由于国标的缺位,业内乱象丛生,各地产品标准混乱,严重制约了我国RFID行业的发展。目前全球已经有5大RFID标准,中国RFID国家标准的确立,一方面可以为国内企业降低专利支出和市场推广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国内信息安全,非常有利于促进国内RFID行业的发展。分析人士表示,近几年,受益于物联网的迅速崛起RFID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超过1200亿元,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Mandy来源:物联网世界 分享到:

    半导体 RFID 频段 物联网 空中接口协议

  • 电源管理半导体市场回暖 两市场表现强劲

    讯:这是继6个月萎缩以来的首次增长,将是电源管理产业一段好时光的开始。预计第三季度增长率会更高,而通常是负增长的第四季度,今年也将实现正增长。相对于2012年的黯淡市况,这是令人高兴的转变。去年,主导PC市场的数据处理产业表现低迷,而无线产品也让PC难以招架,拖累了电源管理芯片产业。由于PC销量减少,PC生产商削减电脑产量,进而减少对电源管理半导体的需求。今年,数据处理以及使用电源管理芯片的消费领域将继续保持疲软。但IHS认为,无线和工业市场将表现强劲,预计足以维持整个下半年增长。在无线领域,电源管理半导体对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非常关键,这些设备的电源的续航时间必须最大化以方便使用。对于工业应用,电源管理对于确保复杂流程及机械中的能源使用效率非常重要,尤其是今年面向建筑和住宅控制以及汽车照明的各种工业应用领域,增长将比较强劲。今年电源管理半导体营业收入将比2012年增长4.8%,而去年则是下降8.2%。电源管理半导体市场包括电子系统中专门用于转换、分配和管理电源的各种产品。在这些产品中,有电压调节器和参考电压芯片以及电源接口等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还有电源接口IC与专用电源管理IC。其它重要的电源管理产品包括,比如大于1W的功率晶体管、大于0.5A的整流器、半导体闸流管。这些半导体用于多种行业,包括能源产生与分配、军用与民用航空、家庭音响系统部件、医疗电子与汽车应用。在人们最熟悉的消费领域,使用电源管理芯片的常见设备包括数字机顶盒、液晶与等离子电视、游戏控制台、平板监视器和PC服务器,以及手机、平板电脑和普通电脑。 责任编辑:Tinxu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分享到: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平板电脑 电源管理 电源管理芯片

  • 半导体新政有望年内定稿 重点扶持自主IC设计

    近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徐小田在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发言表示,国家在支持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或有大手笔,新政策力度要远超“18号文件”。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家已经确定将出台政策扶持集成电路芯片行业,该计划由工信部主导,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四季度方案有望定稿,并送交高层审批,正式发布时间可能稍晚。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此次新政计划将重点在芯片制造、芯片设计、芯片封装和上游生产设备(如晶圆炉)领域展开扶持。操作层面上,主要是从国家层面扶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扶持的形式上,有可能采取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对象上,将重点支持十余家企业做强做大。紫光集团相继以18亿美元和9亿美元收购展讯和锐迪科就显示出国家扶植的方向。兴业证券分析师秦媛媛分析,此次新政策的最大特点或在于将加大资金投入,规模空前;并一改此前“撒胡椒面”的方式,强调重点支持十余家企业做强做大。这将有利于产业整合,资源集中,提升龙头厂商竞争力,推动进口替代进程。她认为,新政策重点扶植方向是自主IC设计,有望以IC设计带动全产业链。国内IC设计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有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与国际大厂竞争仅有的几个名额。而明年展讯和锐迪科的回归无疑将掀起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波澜。展讯和锐迪科作为国内第二、三大IC设计厂商,若紫光集团将上述二者整合,将是国家整合资源,推动IC设计走向国际大厂的重大事件。前述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是半导体行业复苏之年,明年行业向上趋势不变。加上新政策欲出,国家支持力度空前,行业资源整合在即,明年将是半导体行业大年。秦媛媛表示,虽然具体政策还未出台,但按照新政策的指导思想,最为受益的厂商可分为两个层次,即IC设计和封测制造。三中全会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报 说明(全文)]:三中全会全文中与电子行业直接有关的内容包括:1)“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2)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半导体是IT领域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的产业。中国2012年进口芯片约1650亿美元,超过了进口石油的1200亿美元;一条22nm先进制程的半导体代工厂已经高达100-120亿美元,先进代工产能已经集中到台积电等全球3-4家厂商手中,DRAM也仅剩下三星、Hynix和Micron三家,近期DRAM价格暴涨已经伤及整个中国PC和手机产业。半导体行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去IOE只是在软件层面,而对国家安全影响更广泛的核心半导体芯片(计算机、通信、存储芯片)中国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战略机遇期。与过去相比,新的机会来自于:1)出于资本开支和技术瓶颈的压力,半导体制程的升级速度已经放缓,资本相对于技术的重要性明显提升;2)可以获得ARM核心的支持,展开计算芯片的二次开发;3)TD-LTE是一次全产业链练兵的机会;4)中国IC设计已不弱,2013年中国IC产业收入增速近30%(全球仅6%),产业规模(占全球17%)世界第三,华为海思2013年收入有望超过100亿元,跻身全球半导体营收的第13位,全球TOP前30名已有3-4家中国企业;4)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近期在杭州发表了加大扶持半导体行业的重要讲话,我们因此预计近期国家会有重大的产业政策出台,有望拉动上千亿的政府投资。深度解析:芯片行业政策扶持酝酿大手笔 力度远超18号文件随着紫光集团近期斥资近27亿美元相继收购两行业翘楚,一场集成电路产业的资本运作大戏正在酝酿......[详情]半导体行业点评报告:更大力度扶植政策正在酝酿目前国家已经确定将出台政策扶持集成电路芯片行业,该计划由工信部主导,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四季度方案有望定稿,并送交高层审批,正式发布时间可能稍晚......[详情]

    半导体 半导体 半导体行业 紫光 IC设计

  • 意法半导体推出业内首款智能电表系统芯片

    空前的集成度和编程灵活性,为电力公司降低智能电网建网成本和拥有成本中国,2013年11月15日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发布业内首款功能完整的智能电表系统芯片(SoC,System-on-Chip)。新产品在一颗芯片上集成高精度测量与灵活的可编程的处理功能和电力线通信子系统(PLC,Power-Line Communication)以及先进的防盗电安全功能。STCOMET10系统芯片融合意法半导体在电力线通信和智能电表领域20余年和制造9000多万颗芯片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其集成度水平在业内前所未有。OEM厂商使用这个独一无二的面向未来的智能电表平台,可以简化智能电表设计,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大幅降低器件使用量和和材料成本。作为意法半导体与供电公司和电表企业密切合作的成果,STCOMET10系统芯片在法国的投资2700万美元 SOGRID智能电网通信系统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独一无二的模块化和集成化混合信号设计,STCOMET10在一颗芯片上集成最高的系统灵活性和可编程能力以及最高的性能,能够满足专用智能电表功的需求。意法半导体事业部副总裁兼工业应用和功率转换产品总经理Matteo Lo Presti表示:“作为一个极具成本效益且高度灵活的智能电表解决方案,STCOMET10为智能电网带来更多优势和效益,包括电网实时控制和自适应能力、再生能源分散式发电并网、多通信标准支持。总共有17亿台通信设备接入这个智能电网。STCOMET10可大幅提高这些设备的互通性和能源利用率。”STCOMET10系统芯片的特性包括多协议管理专用的完全可编程的电力线通信信号处理引擎;先进的集成闪存和RAM的基于ARM® Cortex™-M4的应用处理子系统;高精度的3通道模拟数字电表测量前端和安全引擎。尤其这款智能电表系统芯片可支持重要的PLC通信协议例如,METERS AND MORE®, G3-PLC®, IEEE 1901.2和PRIME®。该芯片的灵活性和广泛的协议支持运营商在全球部署并远程配置智能电表,支持未来的新协议,在电表使用寿命内最大限度降低拥有成本。电表测量子系统高于Class 0.2电表精度要求,整合三个高精度24位模数转换器、滤波器和可配置硬连接DSP处理器,用于电能计算。内部PLC引擎支持高达28V峰对峰输出信号,并将带宽扩至500kHz,同时专用安全引擎可支持最新的加密算法和多个安全模式,提供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保护,从而提高系统芯片的产品价值。STCOMET10系统芯片采用20mm x 20mm x 1mm TQFP 封装,预计将于2014年开始量产。有关价格信息和样片申请,请联系意法半导体当地分公司。

    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 系统芯片 智能电表系统 STC

  • 本土手机芯片业并购或与联发科抗衡

    讯:中国无晶圆厂芯片设计产业向来呈现小厂各立山头、在低毛利的当地智慧型手机芯片市场激烈竞争的景况,而这种情势正开始出现转变。拥有中国官方背景的投资机构紫光集团(Tsinghua Unigroup)在7月份时宣布收购中国本土TD-SCDMA基频芯片供应商展讯(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最近则传出中国RF芯片设计大厂锐迪科(RDA Microelectronics)也将收归该集团旗下。而这波中国本土手机芯片业者的合并热潮,有可能最后结合成一股足以与台湾联发科(Media Tek)匹敌的势力;不过与美国大厂高通(Qualcomm)仍有一段差距。EETimes美国版编辑近期联系的数个中国电子产业界消息来源认为,对展讯来说,被紫光集团收购是最合乎逻辑、可能也是最好的选择;目前展讯除了要在高阶智慧型手机市场挑战联发科,同时还要在低阶手机市场与锐迪科一较高下。此外,如一位中国产业界高层所言,展讯与锐迪科:“在利润超薄的低阶手机市场相互竞争,而且该市场正在衰退;因此这两家公司的合并对于中国电子产业来说是件好事。”他预期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这类合并案发生;他也认为,中国半导体市场目前是有许多聪明人争抢越来越低的毛利,这是产业界不能承受的。虽然众多中国产业界消息来源对以上的近期发展抱持正面看法,但对于接下来的变化则意见分歧;有部分产业高层认为,紫光集团的举动是一项“纯粹的金融活动”,但更多人认为此举的幕后推手是为了强盛本土电子产业的中国政府。还有人看得更远,认为其他中国无晶圆厂芯片设计业者如全志(Allwinner)、瑞芯微(Rockchip)将因此面临灭亡。紫光集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外界知之甚少──特别是对西方世界来说;而该集团的业务范围以及内部营运成员细节,甚至是中国当地业者也不清楚。根据一些基本讯息,紫光集团有51%股份为清华控股(Tsinghua Holdings)所有,后者是由北京清华大学注资、百分之百的中国国营企业。紫光集团的其余49%股份是由一家私营机构健坤投资集团(Jiankun Investment Group)持有,负责人为赵伟国,他也是紫光集团总裁暨执行长。一位中国电子产业界高层表示,赵伟国在上述收购案操控全局,除利用清华控股资源、也向银行取得足够融资;他表示:“赵伟国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而且对中国的经济、复杂政治情况与资本市场非常了解。”换句话说,他对市场商机极度敏感,而且他的目标是在高科技领域赚钱,该领域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相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 12 责任编辑:Mandy来源:eettaiwan 分享到:

    半导体 联发科 手机芯片 电子产业 紫光

  • 需求推动趋势:一场属于平板的工业革命

    据最新的IDC数据统计,2013年Q2同比2012年Q2,在各品牌平板电脑的销量与市场占有率上有着不小的变化:iPad平板产品系列整体销量下滑了14.11%(1700万台降至1460万台);三星平板产品系列整体销量上涨了285%(210万台升至810万台);同样增长的还有被IDC归结为其它平板系列的产品(品牌包括微软平板、亚马逊平板、白牌平板),涨幅为136%(740万台升至1750万台)。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苹果iPad也已从60%下滑至32%,而吃掉这块份额的正是三星和其它平板产品,分别从8%升至18%(三星)、26%升至39%(其它)。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大致了解平板市场的话,一定清楚在增幅最为凶猛的其它平板系列产品中,微软与亚马逊平板的销量很难与白牌平板匹敌,前者销量不尽如人意的事实有目共睹,后者则似乎只能在12月购物季中让人想起它来。产业、厂商、消费者通过上文列举的数字不难发现,当下平板产业本身正在经历着蜕变。传统以娱乐为主的iPad平板产品在短短一年之中,市场占有率缩水接近一半,销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再看三星,同样是一年时间,销量增幅可谓瞠目,市场占有率更是稳固提升。问题在哪?如果你记忆力不错的话,应该还能想起今年三星那些重点平板设备在广告中都在突出什么吧,以工具型平板为口号的Note 10.1、没什么不可以的Note 8,似乎工具与全能成了时下消费者对于三星平板的认知。然而iPad呢?三年过去了,它本身似乎除了迭代式的升级外,并不能为消费者在娱乐之外完成更多的事情。那么,事实上通过这样的对比,我有理由相信当下消费者对于平板产品的需求与期待,更加趋于实用与成熟。多数人不再愿意为表面创新本质未变的平板产品而溢价,主打工具型概念更看重实用性的平板产品看起来成了最佳选择。当然,现如今凭借苹果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依旧可以创造出一些销售奇迹,但这相对于产业本身的变化来说,似乎并不值得一提。再看一下同样拥有巨幅变化的其它平板系列,或者说白牌平板更为贴切。看起来,它比三星平板还要受欢迎,可能在这儿你会持有疑问,为什么看起来也只能娱乐玩玩的白牌平板在销量与市场占有率方面却如此突飞?事实上,这更加可以证明产业正在酝酿着革命。坦白讲,三星这类主打的工具型实用性概念的平板产品,本质上还是基于Android系统,藉Apps应用供消费者娱乐,同时在这个基础上研发出了一些可以助力消费者完成简单工作与学习的应用,再加上三星本身的品牌影响力,促成了消费者对于它的表面认知。然而,多数消费者在经历了平板产业三年变革之后,对产品的认知度早已大有提升,对于这类产品的本质看的十分透彻。在这样的认知下,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平板?我以为是价格更便宜的,这和人类本身的习惯是有关系的。如果在一个环境中,所有东西能为你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如果你是聪明人的话,一定会选择最便宜的,或许体验上有些许差异,但带来的乐趣却没有本质区别。而恰恰是这些聪明人,谱写了白牌平板在销量与占有率上的高歌。综上,对于消费者来说,需求并不是没有,而是当下产品无法满足他们更多的需求,所以你看到iPad逐步走下神坛,噱头不错的三星迎来了新春,白牌平板莫名其妙的成了产业中的成功人士。厂商们似乎都在刻意规避着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试图让产业本身向着最简单粗暴的方向前进。工业革命什么样的革命才称得上工业革命?尽管通过历史你可以很轻松的获得标准答案,但如果你将这些精华归纳一下的话,即可得到:基于市场需求从而演发技术改革,并且将这样的行为趋势化,最终形成革命。再回过头来品味当下的平板产业,客观数字验证了消费者需求上的变化同时,也令产业本身的问题浮现出来。作为一名资深平板人与消费者,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就算是名行为主义者,也很难通过当下的平板产品去完成多元化的需求,多数情况下只能在娱乐上加分的它们,在当我想用其提高工作效率时,却只能令我失望。基于上述很多消费者都会有的需求,事实上有的厂商做出了技术改革,比如Surface Pro。我更喜欢这样的产品,时尚且科技感十足的外观,加之其在娱乐与工作上的全能,尽管它还能做的更好,但我依旧要为其赞不绝口。它让我真正体验了平板新鲜科技感的同时,还有效助力了我的工作效率。只可惜,这样的产品在当下还没有趋势化。或许当消费者的需求与期望不够强烈的时候,本身以效益金钱至上的扭曲竞争观念会扼杀产业本身的创造力。不过,当赋予产业本身氧气的消费者发认知到自己真正所需的时候,我想厂商们该仔细想想是否要退回原点,在重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再去考虑其它一些事情呢。至少,我想到那时候,平板产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算是圆满结束了。当然,其中受益的依旧是产业、厂商、消费者。写在最后:那么,经历过平板工业革命之后,什么样的产品才是能让三方受益的?首先,它要和传统的平板一样,能通过娱乐性令我快乐其次,它要比传统平板更能有助于我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它还要易于便携,让我拿着其穿梭于工位与会议室,或者客厅与卧室之间还有,它在性能上需要是强劲的,因为恐怕我需要用其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可能,是打开多达百页的PPT,也可能是十几万字的Word,甚至是一些高端的作图软件显然,它还需要有着不错的续航时间,以应对我忘记携带电源适配器的困惑最后,或许iPad Air那样的外形与重量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是,它的背后印着intel inside与Windows 8的字样昨天看新闻,知道了有种人叫做hater,他们对于在陌生或者自己不了解与不喜欢的东西上寻找缺点,似乎比任何人都在行。无论你的产品是什么样、不管你为此付出了多大努力,在他们那儿都会被视而不见。就像是黄飞鸿这样的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也在电影《狮王争霸3》中对蒸汽机嗤之以鼻,而事实是蒸汽机象征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这就像我心中那类最优秀的平板,在你不屑一顾的时候,或者你可以去照照镜子,看额头上是不是印着hater的字样。[!--empirenews.page--]

    半导体 三星 平板 IDC IPAD

  • 高交会上运营商4G暗战 广东4G模式探讨

    第15届高交会正在深圳举行,笔者首次参加,却被深深地震撼。从机场赶到展馆已是下午15时,但见人潮涌动。暗叹,在互联网时代,这样人气旺盛展会可能快“绝迹”了。除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围观者众多外,4G终端的暗战,是唯一亮点。高交会4G暗战进入1号场馆2楼俯瞰,一眼望去是京东方(BOE)98英寸8Kx4K巨大的显示屏幕,后面就是中电信展台。相比BOE,中电信展台稍显狭小。殊不知,在这狭小的展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笔者看到了5款4G手机的展示:华为Y318、HTC 619d、TCL5050L、中兴p893F01、酷派9250L。诸多观众询问:支持TDD制式,还是FDD制式。工作人员说,4G牌照没有发,应该都支持吧。中移动迫不及待将4G快人一步的广告牌放在入口处。按照提示牌,进入4G号展馆。这里是中移动和中联通的主场。中移动将4G全部“家当”放进了展区:1、TD-LTE智能车,没有美女模特,却围观者众;2、现场预约4G用户,送中兴4G手机;3、4G VoLTE高清音视频通话演示。当然,中联通并没有放弃对4G话语权的争夺。笔者在现场看到一台笔记本,插着一个中兴4G上网卡,链接一部华为手机,醒目地打字“选4G还选沃”。4G广东模式探讨在这个交易会上,笔者获知广东移动4G套餐升级计划,并且在展会现场有工作人员发放4G语音资费套餐传单,对4G进行传播。其实,广东4G模式不外乎终端与资费。其一、4G终端瓶颈打破。现场被告知,广东移动4G推出新政,即日起,用户可自带 4G 手机,前往移动服务厅办理4G体验和套餐升级。这原本不是新闻,2G/3G时代,都是用户直接带手机可以办理业务。只是目前4G牌照没有发,终端匮乏,诸如北京等地4G试商用准备不足,大多业务针对是4G友好用户。所以,只能到营业厅购买4G手机才能办业务。4G终端原本就少,却变成了变相卖4G手机了。广东能够让用户拿着4G手机去办业务,可以看出,4G终端瓶颈已打破,进入了类似2G/3G的正常运营。其二、4G资费下调。9月29日笔者文章《中移动4G套餐资费曝光,最低月138元》显示, 4G手机流量,50元包400M,100元包1G。而在新套餐表格上看到,50元包600M,100元包2G。不过,这个资费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从套餐表上看到,几乎降低价50%。从近日先后出炉的浙江、青岛、北京移动4G资费看,和广东几乎不差上下。广东移动除了在4G资费套餐方面调整外,在4G终端匮乏的情况下,在苹果iphone5c/5s大动脑筋。譬如,广深iphone5s/5c破解后,可直接去移动服务厅申请4G。不过,笔者在营业厅体验时被获悉,支持TD-LTE版本的iphone5c/5s很快就可以预定了。对中移动4G建议“4G实验网,4G网络试商用”,在没有获得4G牌照的情况下,中移动选择诸如广东、浙江、江苏等4G网络进展顺利的省试验,已让移动获得超过10万4G用户。那么,下个月4G牌照发放之后,各地4G该怎么搞?经过对比,笔者认为,广东4G模式在全国具有参考意义。1、品牌。广东最早在机场、地铁打出了“4G未来已来的口号”;2、资费政策。中移动用户广东占据10%强,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4G网络最有用武之地,一项政策让广东先试水,从中发现其优缺点,加以改进;3、竞争。中联通、中电信4G试验网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广东,市场竞争也是全国最为激烈的地方。通过广东之行,笔者感悟颇多,这里谈谈对中移动4G建议:1、取消4G漫游费,全国一费制。中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进入4G时代,就变成一个纯数据网络,4G时代是没有话音的,话音要数据化,这些给运营商带来了压力,必须自己要转型。”既然如此,就不要在斤斤较量语音业务,取消4G漫游费,全国一费制。2、将营业厅改为“4G营业厅”目前,一些营业厅还在办理2G时代的缴费充值、咨询等没落业务,到了4G时代,实体店也应转型,除了4G业务体验外,就是卖4G终端。就是外卖香烟、卖冰淇淋,也比缴费赚钱。3、and“和”先别一哄而上笔者从内部知情人士获悉,此次谋划的新商业主品牌将起名为And“和”,遭到诸多吐槽。笔者建议先别再全国一哄而上,而是先在广东、青岛这样的4G城市搞“样板”,吊足人们的胃口,然后推向全国。[!--empirenews.page--]

    半导体 联通 终端 4G 4G手机

  • 传中移动开整群发短信 部分网企短信服务异常

    新浪科技讯11月18日消息,根据一些网友的爆料,一些互联网企业使用的中国移动手机短信服务业务出现不正常现象,业内传中国移动已拉开新一轮整治垃圾短信的序幕。网络游戏《三国杀》的公告就称,“11月11日凌晨,因网络波动问题,中国移动手机短信相关的业务暂时不能正常运行,受影响范围有:账号注册、密码找回、短信登录,以及短信验证等等,目前已联系相关部门紧急处理中,此期间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另有网友爆料称,中国移动要将垃圾短信数量大规模下降,所以近期对非法使用MAS发送短信的痛下杀手。MAS业务即移动代理服务器业务,主要功能是供集团客户内部群发短彩信业务,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关于垃圾短信的报道,中国移动调查认为,出现了一些单位利用MAS端口群发垃圾信息的情况。当时,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移动高度重视媒体反映的情况,已第一时间责成四川移动进行核查,并在全集团紧急部署,要求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坚决堵住管理漏洞,切实加大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垃圾短信。少量互联网企业在使用群发短信方面管理较乱,如果是借别人的MAS业务资质,有可能会受到中国移动打击集团客户群发短彩信业务的影响。(康钊)

    半导体 移动 互联网 中国移动

  • 对话柳传志:民企如何预防海外并购政治阻碍

    今年10月,联想参与竞购黑莓的传言,再次将这个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推上风口浪尖。尽管黑莓最终出人意料地中止出售计划,令所有竞购者扫兴而归。但加拿大政府此前强硬放话对联想收购黑莓说不,还是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遇到的一些政治阻碍。对可能因“政治原因”而流产的正常并购,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此前在巴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也表示:“国外企业在中国的一些正常的并购行为,有时也没有被允许,可能政治因素会对并购有一定的影响。”而民营企业自身也需增加透明度,以免“使得对方怀疑你有什么其他企图”,柳传志说,“如果没有这些的情况下,一般民营企业进入一个领域不应该被人家拒绝”。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今年一度组团访问欧洲,其中比利时、法国之行的主题是,契约精神与新商业文明;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全程带队参加。此时,缓慢走出欧债危机的欧洲大陆,正显露出复苏迹象,40多位中国知名企业家、学者,希望从微观层面找到对口的投资机会。在访问法国期间,柳传志在巴黎接受本报专访,就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理念和实践讲述了自己的看法。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已有多起跨境并购案例,涉及机械制造、医药和物业投资等多个领域。柳传志对海外并购表现出极为审慎的态度。他对本报表示,海外并购不是有钱就买,而是找到互补之处,将并购资产与中国市场结合。若是像1980年代日本大举并购美国资产、最后和日本的经济泡沫一起破灭,那是“很危险”的事。在并购整合方面,柳传志更看重商业价值观、契约精神,“好企业”按规矩办事;而整合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小于好企业和不好企业之间的差异”。对“好企业”之间并购所可能存在的“互相看不起”和试图改变对方的企业文化,则需非常小心地处理。并购哲学:有钱就买就真要出事《21世纪》:去年中企俱乐部访问英国,你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弘毅和君联很快会到英国去,现在有项目落地吗?柳传志:弘毅和君联(今年6月为止)还没有具体的项目(在英国)落地。弘毅把自身业务更细分了一下,着重还是在医疗医药领域、消费类领域、现代服务领域、从弘毅的角度对这三个领域看得更重。君联希望把农业食品领域也一起考虑进去。这比较符合当前跟欧洲合作的情况。《21世纪》:在弘毅的跨境并购业务中,一定要与中国业务相关的原则的确很突出。官方网站上说,“帮助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并将技术领先的海外企业引入中国市场”。在具体的投资案例中是怎么体现的?柳传志:上次我们在日本北海道打高尔夫球,人家告诉我们连球场带一个酒店大概两亿人民币就能买下,相比中国简直便宜得不得了。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中国的客人,没有一个旅行社连接上,买了其实是没有用的,因为球场维护和酒店人员工资每年就是净消耗。所以一定是要对口业务模式,后面是能够产生现金流,或者是产生利润,或者未来产生什么东西,不能因为东西便宜就买,买回来在那儿搁着,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合适的。《21世纪》:不能为买而买?柳传志:当然。当年日本人买了美国的资产(1980年代日本大举购买美国不动产),但跟着日本的泡沫一起破灭,这是很危险的。而我们买回来的东西是马上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比如(复星收购)地中海俱乐部,买回来以后,立刻在中国开酒店、开旅游点。我买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以后,在中国打开了高端市场。过去银行业不用联想,都是用外国的机器,现在有了IBM品牌以后,除了中国以外,跟着到了欧洲,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才行。如果我们只为了打开欧洲市场,我们也不敢,没有中国市场保底,也不敢。所以并购首先要有互补性,我们做了以后心里有底才敢。《21世纪》:能够体现互补性的弘毅案例是什么?柳传志:比如(2008年9月,弘毅投资联合其他财务投资人与中联重科一起)收购意大利CIFA(混凝土设备制造商),也是先为中国市场,然后再做其他。《21世纪》:你在2011年有一个演讲说到海外并购成功的四个要素,里面就提到并购前把问题想清楚,有一个好的基础,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还要善于学习,也是表达的一贯的海外并购原则?柳传志:不遵循这样的原则肯定是不行的,要把问题想清楚了,包括你买了它以后干什么用,跟你优势互补在什么地方,以前是亏损还是盈利的,要是亏损的话,你怎么能盈利,如果盈利的卖给你,价格合适不合适,类似这样的事想清楚肯定是第一位的了。第二,你买回来以后如果是要依靠人家团队在中国发展业务的话,你觉得外国人适应不适应,如果是要和中国企业进行化学性整合的话,文化怎么磨合,你是不是真懂。另外就是确实得要有一个好团队。凡是这些事都没弄明白,有钱就买的就真要出事了。内部整合:商业价值观重于文化差异《21世纪》:在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这个经典案例上,还有没有以前没讲过的细节?柳传志:我曾经(复出接替杨元庆)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发现)一度大家说什么话都是空的指标,说什么话都落实不了,使得我在开董事会的时候,心里感到很烦燥。比如管理层向董事会汇报,(定下)到这个季度末要达到一个指标,但是刚过了一个月就发出通告,说形势有变化,指标可能要降低;第二个月又继续降,第三个月就变成亏损了。这种情况屡屡出现。我后来到欧洲总部开会,问了一个德国区的经理,那是一个岁数比较大的IBM老员工了。我问说,看了你的指标每次都完不成,你们CEO给你下这个指标的时候你为什么还接受呢?他回答说,这是表示一种尊重。(我又问)你没做好,CEO也没对你进行任何的惩罚或者不满意?他回答说,那他是一种宽容。一个尊重,一个宽容,结果说好的事情就都没做到,这是我最反对的,所以在我这儿的要求,就是说到做到。从那以后几乎都是说到做到了。《21世纪》:媒体关注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毕竟是从外部看,而且过多强调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从你的实践来看,所谓文化差异是不是最主要的障碍?柳传志:在欧洲,在日本,总体上人们的商业价值观还是比较规范的,所以并购之后倒不太困难;而并购了有些中国企业以后,反而困难多了,其中很多情况是因为企业价值观、精神层面的东西不一致。我觉得在并购国外企业的时候,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小于好企业和不好企业之间的差异。[!--empirenews.page--]对于好企业来说,其实东方跟西方相似,都强调诚信、善待员工、以人为本;不好的企业,说话言而无信,或者为自己个人利益怎么怎么样。也有很多东西方企业的办公室政治很严重,但是你如果是一个好的领导人,上来把这个事情理顺了以后,就会弄得好。企业领导人是不是能以身作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一些企业,如果领导人不能以身作则,你在墙上贴了再多的标语,一点用都没有。《21世纪》:在你的标准下的好企业和好企业之间的并购,就一劳永逸了吗?柳传志:这也要很小心,好企业和好企业互相看不起,这也是很可能的。比如说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IBM是好企业,但是他们有的员工看不起中国人,觉得你不行,中国人又觉得,我在国内把你们打的人仰马翻的,我并购你们,我又是老板,有什么不行。弄在一起,很快就会为一些细节问题发生争执。两个好人之间照样也有可能会变成血海深仇,,一定要提前知道这种因素。因此要尊重人家、学习人家,显示出我确实比你懂得多,这样可以。所以好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是基础;两个坏人形成的朋友,那真是狐朋狗友,只是暂时的,互相各自为各自的利益,坏人跟好人也很难成为朋友。因此要成为朋友,好人之间还要互相尊重,还要很注意方式,这样才有可能。还有一个办法,假定是好企业在并购坏企业的时候,爱把它的风气彻底改变掉,那个力度就相当大了。这个问题其实倒真的很值得琢磨。过去的一些国际企业,美国跟美国的企业并购,像当年康柏跟惠普并购也没成功。他们一是考虑得不透,第二是互相有一些看不起,但是没有弄成像有些中国的并购案例这样,给你埋一个炸弹。谈不谈政治:民企海外并购是否有禁区《21世纪》:最后一个问题,中国民营企业出去并购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像华为并购美国3COM。柳传志:他们(华为并购3COM)失败是美国政府不批,那是另外一个层面,并不是因为并购了以后又没做好,而是并购就没做成。《21世纪》:华为在美国不被允许并购,但是它在欧洲和英国业务开展得还不错。那么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海外并购是不是有禁区?柳传志: 昨天巴罗佐(欧盟委员会主席)讲了一段话,大家得有来有往。国外企业在中国的一些正常的并购行为,有时也没有被允许,可能政治因素会对并购有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可能是一些民营企业不透明,使得对方怀疑你有什么其他企图,如果没有这些的情况下,一般民营企业进入一个领域不应该被人家拒绝。

    半导体 华为 IBM 柳传志 联想

  • 苹果高管:三星抄袭iPhone和iPad影响销售

    【搜狐IT消息】 11月17日消息,路透社报道称,有苹果公司的高管于本周五宣称三星抄袭iPhone和iPad的行为对苹果公司的营销效果、公司声誉和业绩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近年来,苹果和三星在全球范围内互相对对方的专利权提起诉讼。去年,苹果从对三星抄袭iPhone功能的诉讼案中获得了10亿美元的赔偿。这些功能包括:用手指对屏幕显示进行缩放,手机屏幕所使用的平坦黑玻璃等等。在加州圣何塞的联邦法庭对苹果vs.三星版权诉讼案的复审中,苹果的市场部负责人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作为证人出席。他否认苹果推出iPad mini是跟随平板市场竞争者才推出的。席勒表示,苹果只是希望提供更好的产品。席勒自iPhone推出起的2007年以来一直是市场推广领域的负责人。他在6人陪审团面前展示了苹果产品的“先锋设计”与“易用特性”。然而,今年三月,美国地区法庭法官露西?孔(Lucy Koh)对此案进行了重审,认为之前的法庭对其中4亿美元的赔偿金额出现了计算错误。苹果提出,三星应该为其对iPhone的五项侵权进行赔偿,其中包括由此而造成的1.14亿美元利润流失。苹果表示,如果不是三星偷用了苹果的专利功能,很多消费者将在当时选择购买苹果的产品。三星方面反驳称,所谓的“易用特性”并非为苹果所首创。孔法官在本周五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苹果关于盈利流失的绝大部分指控。苹果尚未对此判决结果发表意见。三星则表示公司只需要向苹果支付5270万美元的赔偿金。席勒说,三星的做法“削弱了世界对苹果这个伟大的设计者和创新者的看法。现在要创造需求越来越难,人们开始前所未有的质疑我们的创新和设计能力。”(编译/繁荣茶)

    半导体 三星 苹果 iPhone IPAD

  • 传微软18日召开董事会 缩减CEO候选人名单

    北京时间11月17日早间消息,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微软董事会将于11月18日召开会议,将新CEO候选人的人数缩减至3到5人。消息人士称,微软董事会最快将于下月选择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的继任人选。在缩小选择范围之后,微软董事会计划在未来几周中对最终候选人进行面试。在今年8月鲍尔默宣布将在一年内退休之后,微软已快速启动了寻找新任CEO的工作。微软正在从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转型为一家设备及服务公司。顾问公司McCool Groupon总裁约瑟夫·麦库尔(Joseph McCool)表示:“微软董事会可能更多地专注于候选人的战略眼光以及领导复杂全球性公司的能力,而较少地关注行业经验。一个关键因素是,候选人是否能立刻激发股东和员工的信心。”微软董事会为寻找新任CEO而准备的一份文档显示,理想的候选人应当“在快速变化、竞争激励的市场中拥有管理复杂全球性组织的广泛经验,并拥有推动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的记录,其领导市值达数十亿美元、拥有大量员工的组织的能力应当已得到证明”。消息人士表示,微软在公司外部的选择包括福特CEO阿兰·穆拉利(Alan Mulally)和诺基亚前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由于微软董事会认为,新任CEO需要推动微软的改变,因此最终选择很可能来自外部。消息人士称,尽管微软董事会认为穆拉利是一个有力人选,但他并未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微软董事会担心,穆拉利缺乏计算机技术的背景。此外,微软董事会还在考虑内部人选,包括商业开发和布道主管托尼·贝茨(Tony Bates)、云计算和企业业务负责人塞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以及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Kevin Turner)。微软和诺基亚发言人均拒绝对此置评。而福特发言人则表示,自11月发布公告以来,目前的情况并没有改变,穆拉利仍将专注于执行“同一个福特”的计划。微软将于11月19日举行年度股东大会,这也是鲍尔默任期中的最后一次微软年度股东大会。微软董事会成员将出席此次大会,微软通常会在此期间举行董事会会议。

    半导体 诺基亚 微软 CE COO

  • 家登精密深耕半导体设备 服务在地化市场

    全球知名关键性贵重材料保护、传送及储存解决方案整合服务商家登精密(3680),日前公佈10月份营收报告,合併营收约为新台币1.24亿,较前月微减10.14%,累计1-10月合併营收约为13.1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成长26.25%。根据SEMI研究报告,台湾2013年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投资金额领先全球,分别达到104.3亿美元和105.5亿美元,相对于全球半导体市场投资规模,已居于世界首位,台湾半导体设备製造厂商的自主研发暨技术实力,相较全球此领域的设备大厂,仍有一段距离,这是许多台湾厂商机会所在。过去台湾整体产业发展,集中于3C产业,随著3C产业不断的追求低成本策略,练就台湾厂商以低成本、高效率、高弹性生产为核心能力,台湾厂商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佔有关键地位。但随著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抬头,过去台商在对岸深耕20几年的过程中,成功造就一群能提供同一低成本服务的大陆竞争者,回过头来与我们竞争这块市场,所以台湾产业必须放弃过去,以製造为核心的商业思维,转而以创造更高附加价值的创新服务思维,来重新定位自己。随著半导体持续朝下一世代製程推进,高阶製程中的关键材料,及关键设备所面临的技术创新压力,已急不可待,其中设备投资额日益庞大,到厂商数越来越少,设备製造能力将成为最终决胜点。家登精密以传统模具厂起家,十多年发展以来,对特殊塑料材料为核心的创新AMC污染防护技术,已是无可动摇的关键核心能力,从有能力推出18吋晶圆传载解决方案成品、EUV POD等创新产品即可窥知一、二。在设备技术能力面,家登精密深知积极强化、精进自身相关技术,是成功进攻此波设备升级商机的必要之务,在去年年初南科分公司正式启用后,今年第四季将启动树谷园区建厂工程,加上组织调整已逐步就位,第四季在设备代工市场的拓展,已小有接获国际设备大厂代工机会。家登精密期望藉由与这些国际级大厂的设备组装、代工服务合作,累积真正核心能力,如供应链管理、品质管理、成本管理等,并期待从初期OEM合作模式,朝向未来国际设备大厂ODM的核心供应商目标挺进。

    半导体 半导体设备 供应链管理 SEMI OEM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