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政府从本月25日起至明年1月底则为集中整治阶段,开展为期近半年的通信专业市场综合整治行动,将采取强有力措施,严厉查处通信专业市场,电子市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无生产厂商标识等违法行为。 “此次整治除了严格执行‘一次性淘汰’制,发现售假经营户立即吊销执照、清出市场外,业主的连带责任也将被高度重视,发现场内有售假行为的,该柜台或门店将被封闭3个月,罚款2000-20000元,且张贴售假警示标语。” 据市工商局副局长袁作新介绍,福田是深圳中心城区,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特别是华强北商业圈等地云集了华强电子、赛格、远望、明通、高科德等20多家大型专业电子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电子配套市场的“晴雨表”和电子产品流通的主要枢纽。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商户惟利是图,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 此次整治重点区域为华强北和华强南商业圈,整治内容主要是“销售假冒商标等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销售假冒或无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商品以及假冒3C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经销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违法行为,以及销售盗版音像制品、软件违法行为”等。为华强北“电子一条街”建设打下基础! 2007年11月26日,大批工商部门执法人员对赛格电子市场做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查抄处理。整个市场一片狼籍,很多柜台被查抄一空,无人无货,也有的关门歇业,观望行情,更有甚者直接贴出了转让柜台的告示。处处给人凄凉萧条的感觉。 大批的柜台主聚集在赛格广场楼下,把执法部门围的水泄不通,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政府也派了大量的防暴人员维持秩序。 广场门口挤满了人;场面比较混乱;不久后多辆载满民警人员的车辆驶离现场。据多番咨询后,才知道刚才是赛格的部分商家与民警对峙,而开始时由于民警人手不足,遇到了部分商家的顽强抵抗,不过随着后来增派的几车民警的到来,场面便给控制住了。 关门歇业 柜台人去货空 清洁人员打扫卫生,生意萧条 打造五星级市场 业主与执法部门交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住房、服务和交通的能源需求也在水涨船高。但是,过高的能源消耗不利于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并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关注的焦点已经从电厂发电机转向了电子电器设备所使用的电源插座。任何能够帮助电子电器设备以更少的能量来执行相同的功能的技术,都可视为节能技术,都具有意义。 对电子电器设备而言,其能源消耗主要包括工作状态的电能消耗和待机状态下的电能消耗,两者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75%和25%。工作状态下的电能消耗可视为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正常需要,即便如此,业界仍在不断开发更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提高工作状态下的电源能效,也就是更加有效地使用能源。与之相比,待机状态下的能耗几乎完全就是一种电能浪费,而且这种浪费非常惊人。 待机能耗是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力浪费的主要来源。待机能耗有两种;一是电源空载时,从交流电源吸收最小的功率,如电池充电器、交流-直流墙式适配器等。二是系统轻载时, 但依然有一些智能功能在工作,如电视机(LED亮着, 微处理器等待遥控信号)、空调、DVD、笔记本电脑适配器等。虽然待机能耗要比设备发挥正常功能时耗能小得多,但正是由于待机状态下设备不发挥任何功能,待机能耗就是一种完全的能源浪费。 首先提出1瓦待机能耗的便是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Alan Meier博士。他在1997年就提出在2010年之前降低至1瓦的目标。此项提议为国际能源署采用,在1999年推出国际待机能耗减量行动倡议,目标在2010前,使所用电器的待机能耗降至1瓦以下,即“1瓦计划”。该计划也得到欧盟、美国和中国的积极响应。 特别是对于中国而言,中国既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较低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产值能耗偏高的国家,降低待机能耗对中国而言刻不容缓。 安森美半导体一直将节能视为工作重点,致力于开发高效节能的电源管理技术和解决方案。作为中国中标认证中心的节能芯片技术伙伴,安森美半导体不断积极参与和支持中标认证中心的节能活动,推动实施高效节能电源、低待机能耗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以及普及1瓦待机的重要性。此外,安森美半导体还与中标认证中心合作,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成功举办召开了两届“1瓦论坛”,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响应。 “1瓦论坛”的目标是成为节能领域最有影响的专业、权威的论坛。降低待机能耗到1瓦,并不是说所有的待机能耗都要降到1瓦,“1瓦计划”更是一种运动,其中一个跟1瓦直接相关的目标是在未来的几年,所有的电器,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办公设备都能将待机能耗降到1瓦以下,但这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使能耗降得更低。 在降低待机能耗方面,安森美半导体有三大创新,分别是电源管理芯片的创新、系统设计的创新和结合客户应用的创新。 安森美半导体认为,解决待机能耗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损耗来自哪里。这通常包括启动电路、驱动电路、偏置电路、输出整流器、磁性元件等。电源管理芯片能集成一些功能和技术,针对上述待机能耗来源制定相应对策来实现待机功能。 安森美半导体的高能效电源管理芯片解决方案采用了众多创新节能技术,包括软跳周期、功能集成、功率因数校正(PFC)跳周期、无线圈去磁检测(Soxyless)等。其中,以软跳周期为例,过去,在待机工作模式下,传统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器不考虑待机的具体要求,但安森美半导体的NCP1337增强型PWM电流模式控制器采用软跳周期技术来控制峰值电流并消除一些开关脉冲,从而控制开关损耗,以实现空载、轻载状态下的高效性能。 创新技术之二是功能集成。安森美半导体开发的器件集成了不同的功能,起到简化外围电路设计的作用,也相应减少了功耗,帮助客户轻松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此外,安森美半导体的另一项创新是在大于75 W存在PFC的情况下,设计了功能独特的芯片与以降低待机能耗。待机时,负载远远低于75 W,这时对功率因数并无要求。而在传统有源PFC的拓扑中,通常采用开关型升压电路(Boost),其开关频率也在几十到几百千赫兹之间,其开关损耗不可小视。安森美半导体推出的固定频率电流型PWM控制器NCP1230和准谐振电流模式PWM控制器NCP1381具有在待机状态下关闭PFC的功能。NCP1230和NCP1381都有一个专用的引脚用来连接PFC控制器的VCC引脚。当芯片检测到系统进入待机时,会自动切断PFC 的VCC供电。这等于省去一个损耗环节,可以实现超低待机能耗。 在系统创新上,安森美半导体为客户提供的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和参考设计, 其GreenPointTM设计完全符合终端客户的生产设计要求。 在结合客户应用的创新上,为了充分了解和满足终端客户开发产品的需求,安森美半导体还与长虹、海信、海尔、创维等国内知名厂商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派驻驻在工程师协助终端客户完成系统设计,合作开发应用方案。 总的来看,安森美半导体创新的节能技术,加上专用设计芯片和创新的完整电源系统设计GreenPointTM方案,可以提供高能效、待机能耗远低于1瓦的电源方案。这些创新节电芯片和解决方案已经在支持着‘1瓦计划’在全球的实施和应用。 降低电子电器设备的待机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待机能耗降至1瓦以下更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对中国而言意义显得犹为明显。全球高性能电源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安森美半导体与中国权威的节能认证机构中标认证中心自2006年开始连续两年举行了“1瓦论坛”,以此分享业界在这方面的创新和奉献,倡导“1瓦计划”在中国的推行。而安森美半导体通过电源管理技术的创新、系统设计的创新及结合客户应用的创新,从多层次为1瓦待机奠定了技术实现基础,帮助着1瓦待机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实施和应用。
由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设立的亚太奖学金再次开始面向中国地区全面招生。该奖学金设立于1985年,是富士通最著名的助学项目之一。富士通已连续数年在中国开设此项奖学金。今年的招生对象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侧重于优秀的中层管理人才,获得奖学金者将在富士通公司设在夏威夷的日美经营科学研究所(Japan-Americ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以下简称JAIMS)进修国际跨文化管理学课程(ICMP)。 作为全球第三大综合性IT科技巨人,科技创新可以说是富士通集团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从日前举办的2007富士通中国论坛上展出的各类型概念产品以及领先于业界的先进技术看来,富士通集团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持可见一斑。如果说注重环境保护是富士通一直秉承的发展理念,那么致力于人才培养更是富士通始终保持的企业风格。 基于回馈社会的意愿,富士通创立了旨在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亚太奖学金,并在公司设立的JAIMS进行进修。这是一个密集式的研修课程,主要探讨全球商业及跨文化议题。学员通过在夏威夷的实体课程并在日本实习一周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与此同时,JAIMS也为学员提供在美国、日本及中国知名企业中珍贵的实习资格,目的在于向亚太地区的商业人才提供学习日本、美国、及中国的不同文化、价值及管理方式的机会,进而深化亚太区域人们的相互了解。 JAIMS在日本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由富士通公司于1972年设立。到目前为止,JAIMS已经培养了来自50个不同国家的超过20,000名学员。创办者的理念是:持续向亚太地区经理人提供教育培训,使他们在现今的交互依存的经济体中成为更有执行力的领导人,以促进亚太区经济和人文的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项培训课程已变更为更加具有国际视野的EWBLP(East-West Business Leaders Program)课程,这种全新的EWBLP培训方式将更加精练。培训为期三个月,学习内容更注重国际化,内容融合东西方经典商业理论,同时也会编入美国和亚洲的经典案例,学习模式更注重学术理论和被市场所证明的实践内容相结合的方式。 欢迎符合富士通JAIMS奖学金申报要求的中国精英人士登录以下网站,参与报名。http://www.fujitsu.com/global/about/responsibility/community/scholarship/
前晚,在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举行的07财年业绩发布会上,西门子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郝睿表示:“我们将把在华中期投资中的50亿元人民币投入到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技术创新领域,未来,西门子公司销售额的一半以上也将来自节能环保这一引人瞩目的高速发展领域。” 与此同时,西门子正在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带到中国,以提升中国节能环保的整体水平。据悉,目前应用了西门子超超临界技术的华能玉环燃煤发电厂在发电效率上高达45%,同时在装机容量、环保、和节省能源等诸多方面也都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节能环保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的工作重点无疑也会集中于此。未来,超过半数的研发投入将集中在节能环保领域,半数的销售增长也将来源于此。”郝睿强说。 此外,西门子还获得金额约3亿欧元的订单,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建设从云南省到广东省的特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该系统输送容量为500万千瓦,输电电压为800千伏,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有史以来输电能力最大的远距离高压直流线路。西门子中国首席财务官李锦霞透露,针对中国企业在节能环保上遇到的资金困难和可能的风险,该公司已设计了全新的合作模式—节能绩效保证合约(ESPC),以帮助中国合作伙伴在实现节能的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记者同时从发布会上获悉,2007财年,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销售额和新订单额同时实现了21%的高速增长,分别达到533亿元和607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业务内部运营的有机增长达到17%。公司的目标是2010年新订单额达到1000亿人民币。
对于黑莓手机来讲,在世界各地都是与当地的运营商合作,然后由运营商来主导销售的。对于中国来讲,具体的上市过程仍由中国移动主导。最终是中移动来进行“黑莓”的集体采购,然后进行定价和销售。 昨天,一封名为“BlackBerry(黑莓)媒体交流会活动安排及BlackBerry进军中国背景资料”的电子邮件悄然送到记者邮箱。据悉,有关“黑莓”进入中国的媒体讨论会将于下周进行。这些已经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中国制造的黑莓即将现身。昨天,记者联系了电子邮件的发送人,她告诉记者,“中国制造”的黑莓,将于今年年底新鲜出炉。 ■中国版黑莓制造者将为TCL通讯 据悉,早在今年10月23日,黑莓的生产商、加拿大RIM公司与阿尔卡特达成战略协议,将在中国分销黑莓智能手机。据业内人士透露,黑莓的生产在全球都是与阿尔卡特进行合作的,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在中国需要符合市场准入制度,因此自然也要和阿尔卡特(中国)进行合作。 据报道,由于在2004年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业已出售给TCL,同时TCL也获得了阿尔卡特品牌为期10年的使用权,TCL通讯最终将担负起黑莓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工作。与此同时,TCL通讯还将阿尔卡特手机品牌的使用期限延长了10年至2024年。 记者了解到,关于中国地区如何引进“黑莓”、如何进行定价,这些信息将在下周三的沟通会上最终得到解答。 ■消费者最终将从中移动买到“黑莓”手机 今年7月,中国移动网站上曾经披露,“黑莓支持专有终端,支持汉化的终端为7290、8700两款,9月底实现引进8700计划。”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上将有正式渠道发售的黑莓手机。 昨天,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黑莓手机来讲,在世界各地都是与当地的运营商合作,然后由运营商来主导销售的。对于中国来讲,具体的上市过程仍由中国移动主导。最终是中移动来进行“黑莓”的集体采购,然后进行定价和销售。昨天记者问,“是不是阿尔卡特得到授权生产的黑莓8700,已经在中国的生产线上开始生产?”该人士并没有表示否认。 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购买“水货”黑莓的日子即将终结。 关键词 黑莓BlackBerry “黑莓”是加拿大的RIM公司推出的一种移动电子邮件系统服务,可以配合黑莓手机使用,服务器位于美国和英国。黑莓手机是一种具备通话功能的PDA,使用这种设备,手机用户可以随时与电脑互发电子邮件。 “黑莓”手机的26个英文字母自成按键,就像草莓一粒粒的种子,因此,RIM的品牌战略顾问给它起了“黑莓”这样有趣的名字。 全球超过1700家企业在使用“黑莓”,目前全球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到2006年年底RIM的无线邮件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
用于印刷柔性箔基层上电子电路的硅墨水近日问世。Kovio公司表示,用于薄膜晶体管(TFT)的“绿色”硅墨水能实现多晶硅晶体管的性能,而价格只有单晶硅的三分之一,消耗的化学物和能量分别只有单晶硅的5%和25%。到2008年Kovio开始量产其喷墨印刷式RFID标签时,使用这种硅墨水的射频识别标签的价格将从现在的15美分降低到5美分, Kovio公司的CEO兼主席Amir Mashkoori表示:“我们有世界上第一个全印刷式晶体管。我们的薄膜硅晶体管有非常高的活动性,而且我们可以制作用于CMOS电路的p类和n类两种器件。目前我们的设计规则是20微米,但我们的10微米方案已经被英特尔用于其1971年创建的实验室里。英特尔的第一款微处理器只采用了2000多个晶体管,同样地,等明年年底我们的第一款用于RFID标签的设备开始量产时,也将只使用了大概不到1000个晶体管。” Kovio正在创建其自己的晶圆厂,虽然其采用的温度对于塑料基层来说太高了(这就是它采用不锈钢箔基层的原因),但不需要单晶硅晶圆厂的昂贵处理设备和净室环境。硅墨水设备可以在连续卷轴式印刷装置上制造,而Kovio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大大降低RFID标签和所有采用各种柔性电子器件的类似应用的价格。 Mashkoori说:“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我们能以大约1000万美元的资金建造一个可印刷硅晶圆厂,而不需要10亿美元资金来建造一个传统的硅晶圆厂。当然,随着需量的增加,我们将需要更多晶圆厂,但问题是这是一个很项小得多的增量成本。而且我们只需要大约5%的材料(1%的基层费用和3%的周期时间)来制造新产品。” 相比之下,当前的单晶硅晶体管可以实现高达每伏秒600平方厘米(sq cm/Vs)的活动性,而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中所用的多晶硅晶体管活动性只有大约100 sq cm/Vs。可惜的是,单晶硅和全世界众多实验室都有展示的可印刷有机晶体管之间有太大的差距。有机晶体管的电子活动性还不到1 sq cm/Vs,而相比之下,Kovio的硅墨水的电子活动性达到了和多晶硅相当的80 sq cm/Vs。最重要的是,硅墨水可以制造足够快的晶体管,用于RFID和大部分其它电子接口协议。 Kovio的硅墨水目前唯一的挑战是Seiko Epson公司去年开展的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采用了一种名为聚硅烷的氢硅硅烷混合物,这种混合物被喷墨印刷到含氮的空气中,随后以500摄氏度高温烘烤,并以受激准分子激光器退火。可惜的是,这种方案在喷墨印刷时的电子活动性只有6.8 sq cm/Vs,对于RFID应用来说太慢了,而且比Kovio的电子活动性达到80 sq cm/Vs的方案慢了几乎12倍。 速度达到RFID要求 Kovio公司业务开发副总裁Vik Pavate说:“我们的方案在电子活动性上确实比单晶硅慢,但已经比目前所有的有机和可印刷硅电路要快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可印刷硅的活动性速度已经足够用于RFID应用,实际上我们的RFID标签的速度已经超越了HF(13.56 MHz高频)和UHF(900 MHz超高频)频段的规格要求。” 硅墨水是麻省理工学院(MIT)Joe Jacobso教授和他的学生Colin Bulthaup的发明 - 他也是Kovio在2001年脱离MIT时的创始人之一。Kovio的硅墨水除了具有足够的速度以轻松集成到现有的RFID架构之外,还比单晶硅芯片要环保。硅墨水采用了附加法,唯一损耗的材料都进入电路中。传统的硅制作要采用逆反法或消减法,将材料铺满整个晶片层,然后蚀刻掉不用的材料:让大部分材料都成了废品。Pavate说:“我们采用附加法来制作硅电路,无论是在成本还是资源保存上都更经济。” 由于电路已经被Kovio的工艺印刷到柔性基板上,它可以通过连续卷轴式印刷设备被附加到一个RFID标签的天线上,而不需要通过用于制作单晶硅RFID标签的更昂贵的拾放式半导体芯片处理设备。 Kovio已经申请了超过86项专利,目前已经有12项专利被批准,使其通过硅墨水印刷式晶体管实现多晶硅晶体管性能的工艺在知识产权上得到了保护。Kovio还将其工艺的一部分留作商业秘密,并认为这将给其带来特有的优势,同时也让其它公司很难对其工艺进行逆向工程。 目前Kovio已经和日本Toppan Forms公司和公交自动收费系统制造商Cub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公司签约 - 这两家公司都和Kovio有联合开发和供货协议。
最近,由市场研究公司Thomas Weisel Partners LLC主持的一项库存水平的全面调查显示,随着第三季度渐进结束,电子制造商们加强努力以调整供应,与此相反,传统做法均是加强组合,为年终更高的销售做好准备。 Thomas Weisel分析师Matthew Sheerin在一次发言中表示,“整个电子供应链的库存天数比上季度下降了3%,为43天;与去年同期上季度相比,库存天数上升了4%,但是,实际美元增加了2%,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上季度相比有所上升。” 然而,可能的市场低迷状态开始显现,虽然发展缓慢。若干电子公司已经发出警告说,销售额在第四季度可能开始下滑,而许多观察家认为在主要领域的市场可能会进一步走弱。其中一个就是在第三季度火爆的个人计算领域,销售收入的增长是在微处理器供应商英特尔及其竞争对手AMD公司的领导下获得的。 一些经济学家表示,消费市场可能导致经济进入不景气。“消费市场似乎正朝着不景气迈进,信心调查暗示将出现同样多的不景气,”Merrill Lynch & Co.公司的经济学家David Rosenberg说道。 那种不景气让许多在该领域的公司出乎预料。在负债和巨大库存的重压下,涉及行业各领域的成百公司已经崩溃;许多公司歇业,与此同时,其它公司要花几年时间才能重振旗鼓。 这一次的不景气跟以往有所不同。整个行业的企业帐目被过去几年增长所带来的盈利弄得鼓鼓囊囊;运营成本达到了最低水平,一部分原因在于采取了外包和更为严格的开销管理;在以往的市场低迷期间遭受重创的关键领域—库存—却达到了几年来的最低水平。 整个行业现金泛滥。以思科公司为例,在最近一个季度中,该公司据报道只有13亿美元的库存,其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表示,预计有两位数的增长。思科公司在最近一个季度末的现金和短期投资大约为250亿美元,长期债务仅仅为66亿美元。 苹果公司的经营甚至更好。该公司在第三季度末拥有150亿以上的现金,只有短期投资,负债为零,且库存仅仅为3.46亿美元。 整体来看,由EE Times访问的这7家北美公司(苹果、思科、戴尔、惠普、IBM及摩托罗拉和北电)总共拥有大约980亿美元的现金且在9月季度末的长期债务为370亿美元。 在经过几年的两位数增长之后,整体来看,各个公司均具有良好的发展势态。在英特尔这个全球头号芯片制造商的领导下,由EE Times访问的这6家公司总共拥有300亿现金,而到9月结束的这个季度,长期债务仅仅为106亿美元。 即使存在边际利润的挑战,电子制造服务(EMS)领域似乎对库存进行了较好的控制,尽管5家公司在9月底合并的现金储量仅仅为29亿美元。各个EMS公司的库存总额为40亿美元,据分析师说,这是一个低水平,与此同时,长期负债处于合理的30亿美元。
日前,Digi-Key Corporation 与 Bulgin Components 共同宣布,双方已签订全球经销协议。Bulgin Components 专门制造干线及防水接头,其中包括 IP68 Buccaneer® 防水接头、IEC 接头与电线组件、Polysnap® 干线插口模块(mains inlet),以及众多电池与保险丝固定装置、EMI 滤波器、指示器及防破坏安全开关。 Digi-Key 库存的 Bulgin 产品包括 Bulgin 的防水 (IP68) 接头(包括 USB、Firewire 与以太网接头以及电缆装置)、带有防水 USB 接头的蓝牙适配器、各种多位置圆形接头,以及多个防破坏按钮开关。这些产品已列入 Digi-Key 的印刷目录和在线目录中,并可从 Digi-Key 直接购买。 Digi-Key 总裁 Mark Larson 指出:“我们非常高兴将这些世界一流的元件添加到我们的产品目录中。Bulgin 这一名称与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使用的高性能接头同义,我们相信这些产品最终将有益于以及吸引我们客户。” 北美销售与营销副总裁 Charlie Fixa 强调:“Bulgin Components 与 Digi-Key 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所有规模以及处于任何开发阶段的客户提供了获得 Bulgin 产品的另一个渠道。作为首要目录经销商,Digi-Key 通过其在销售、工程设计支持以及物流方面的优势提高了 Bulgins 为我们全球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这项新的经销协议将使 Digi-Key 能够满足 Bulgin 不同客户群在设计及量产批量期的需求。”
2007年12月7日,美国吉布森吉他公司(Gibson Guitar Corp.)将在全球各地的音乐商店展示世界上的首款自动调音吉他,正好赶上圣诞节销售旺季。但你最好现在就开始攒钱,因为这种限量版(全球发售4000把)Les Paul机器人吉他的初期价格将是2500美元左右,比吉布森最便宜的美国造Les Paul吉他要贵大约800美元。正式版将于2008年1月开始发售。 “我们努力制作更好的吉他,但创新最初遭到多数吉他弹奏者的反对,”吉布森的首席执行官Henry Juszkiewicz表示,“因此,我们选择了一种来自我们伙伴公司Tronical的非侵入式技术,你可以完全把这个技术从吉他上清除。音乐家就是这么珍视乐器的传统,因此如果你拔掉我们的电子器件,它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Les Paul吉他,不会留下任何多余的孔洞。” 今年稍早的时候,吉布森宣布,获得了德国Tronical公司的全球独家授权,可以销售和分销Powertune系统。这是一种翻新工具,可以让任何吉他变成可以自动调音的吉他,代价约为900美元。美国TransPerformance等公司也有类似的产品,但必须永久性地改变原来的吉他。相比之下,安装Tronical公司的Powertune,不会改变原来的吉他。 明年吉布森将推出几款采用定制版Powertune系统的新型吉他。它明年还将推出新系列Ethernet吉他,比目前4000美元一把的HD.6X Pro digital Les Paul具有更多的功能,而且价格较低。 吉他新手上的第一课就是调音,但事情不象表面上那样简单。如果手工调音,只要一根弦调得稍有不准,在弹其它弦的时候就会成倍放大。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使用人工算法,或者使用一个单独的电子调音器。 但不幸的是,人工算法需要训练有素的耳朵,新手肯定不具备这样的耳朵。而单独的调音器,会把吉他手变成机器人。现在,吉布森把机器人技术放到了吉他内部,具有安装了电机的调音弦轴和智能控制电路,它不仅能把吉他调得恰到好处,而且可以自动获得6个流行的非标准音。 给吉布森的机器人吉他调音,只需拉出音量按钮,直到听到卡嗒一声,然后随便弹拨吉他,但不要触碰琴颈。弦上的调音弦轴将全部同时转动,直到每根弦都调整到位。要想调出不同的音,转动按钮,可以在按钮上面显示出Open-E、Open-G、Drop-D、Double-Drop-D及A和E-flat音调设置。 除了调音以外,吉布森的机器人吉他还能微调12th-fret 八度音阶,使得吉他在所有演奏位置上都有完美的音调(目前这项工作只能由吉他技师利用专门的调音器完成)。 电子工程师可能认为制造一个自动调音的吉他不是特别困难,但在不改变原有吉他结构和外观的情况下做到这点,则涉及几项有趣的创新。例如,琴弦本身充当电源和五个电机子系统控制信号的通道。
2007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总体表现低于预期,晶圆代工业更加表现出强者恒强、竞争激烈的特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晶圆代工企业如何确保持续增长,如何增强竞争实力?目前,中国内地的很多晶圆代工企业在提升现有工艺技术的同时,也积极研发新的模拟或嵌入式等工艺,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出奇制胜,站稳细分市场 当前的集成电路市场,如果以应用来区分主要可分成4大类,即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4C。Intel凭借其在CPU领域的绝对优势长期以来占据集成电路产业领头羊地位,而三星、TI等公司则分别以存储器、DSP产品为依托,竭力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研究发展处处长林志光先生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计算机应用芯片主要由国外大厂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晶圆代工厂生产,是由于这部分产品需要较高的工艺技术,而中国内地的代工企业则主要着眼于通信类和消费类集成电路产品。 标准CMOS工艺的发展路线遵循“摩尔定律”,为持续降低工艺加工的特征尺寸,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就必须不断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下一代工艺的研发。在标准CMOS工艺之外,目前有五大特殊工艺颇为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NVM技术,对应的典型产品是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高压技术,对应的典型产品是LCD驱动IC;BCD技术,对应的典型产品是模拟和电源管理电路;射频技术,对应的典型产品是RFIC;逻辑及混合信号技术,对应的典型产品是音频、视频芯片。与标准CMOS工艺相比,特殊工艺所受到的降低特征尺寸的压力较小,研发与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华虹NEC市场部总经理姚泽强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在嵌入式Flash技术领域,0.13μm工艺已经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了。而在数字电路领域,最尖端的45nm产品日前已经投入市场。中芯国际大中国区北方销售总监何卫也对本报记者指出:内地企业应该避开与国外大企业在市场上发生正面冲突,而在一些特殊应用方面出奇制胜,在细分市场上站住脚,进而发展壮大。 中国市场的特点也使得上述五类特殊工艺有了用武之地。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智能卡类产品如二代身份证卡、SIM卡、社保卡、银行卡等在中国的需求量极大,这就为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液晶面板生产巨头纷纷将模组生产线向中国内地转移,LCD驱动IC的需求量也将大幅上升。模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射频芯片、音视频芯片等产品也将得益于汽车电子、无线通信和消费电子的蓬勃发展,在市场的盛宴中各自分得一杯羹。 不谋而合,竞争仍将激烈 在细分市场方面,中国内地的主要晶圆代工企业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在今年10月中芯国际举办的技术研讨会上,中芯国际重点介绍了该公司在嵌入式技术和逻辑及混合信号技术领域的研发生产现状和技术发展规划,彰显了中芯国际在上述领域加大研发力度的决心。宏力半导体市场行销副总经理陈卫先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嵌入式闪存器件工艺和高压及电源管理器件工艺将是宏力半导体重点关注的技术领域。和舰科技林志光先生也对本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嵌入式和高压工艺同样也是和舰科技的工艺开发的两大重点。华虹NEC则是将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技术相结合,在五大特殊工艺领域都将看到华虹NEC的身影。 对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而言,“不谋而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狭路相逢”,中国内地的代工企业可以策略性地避开与国际巨头的正面碰撞,但与本土企业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在芯片制造领域,中国内地有大量6英寸、5英寸乃至4英寸生产线也具备代工能力,并且在特定的市场上也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西安和和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春阳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在功率器件的代工领域,目前5、6英寸生产线更具成本优势。近期,国内知名设计公司在宁波中纬模拟及混合信号工艺的基础上研发的电阻式触摸屏控制IC进入量产,也充分显示了6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的竞争力。 强化服务,合作才能共赢 面对激烈的竞争,晶圆代工厂除了着眼于提高产品质量之外,还必须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姚泽强先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虹NEC与国内外的IC设计公司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并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保证生产的产品在性能、成本和良率方面都符合客户的预期。针对客户的研发进程,华虹NEC将在研发方面进行同步的进展,以保证产品能及时投放市场。在设计服务方面,华虹NEC将为客户提供从早期开始设计到最终流片的全过程服务,比如IP设计、单元库设计、PDK的支持、Tape Out的支持等等。”今年10月,中芯国际举办了以“合作、创新、共赢”为主题的技术研讨会,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和IC设计工程师,中芯国际也表达了期待以更紧密的合作来实现更大共赢的愿望。 作为晶圆代工企业的客户,IC设计公司对代工企业有何期待?Altera公司技术开发副总裁Mojy Chian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十多年来,Altera与TSMC一直保持全方位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双方获得市场成功的基石。Mojy Chian先生建议中国IC设计公司与代工厂不必追求对更高节点工艺的研发,因为这是投资巨大的,对设计公司和代工厂来说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应该尝试各种其他工艺的开发,多做几种工艺的产品。埃派克森微电子公司营运部高级总监罗卓星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埃派克森主要将考量工艺适合性、价格和生产线产能负荷状况,将这三大因素作为选择代工企业的标准。作为从事多媒体及通讯系统级芯片设计的高科技企业,埃派克森微电子更希望代工企业能具备从设计到芯片封装的Turn-key模式的服务,但目前无论是中国台湾还是内地的代工企业在这方面都有待加强。可见,IC设计公司也期待能与代工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从而促进产业链各级企业的共赢。
据《韩国时报》的报道,韩国三星电子自3月以来已累计裁员逾1600人。该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重组。据上述报道,三星在8月宣布了一系列重组措施,以削减成本。其中包括自愿退休计划和企业重组计划。 报道称,据韩国金融监督院(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三星电子在9月底拥有85269名员工,比今年3月时减少了1630人。管理层人数同期减少15人,降至821人。 此举是为了因应DRAM市场严重下滑和存储市场低迷不振。最近三星电子的几位高管服罪,承认参与了操纵DRAM价格的全球共谋。另外,最近三星的工厂发生停电事故,令其客户感到不安。 10月12日,三星电子公布截止于9月30日的第三财季销售收入创下最高记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达到16.68万亿韩元(合182亿美元),比第二财季增长14%。合并后营业利润达到2.74万亿韩元,比第二财季增长93%。 第三财季半导体业务销售额达到5.01万亿韩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今年第二财季增长2%及18%。
已走上产业下坡路的彩管行业又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昨日,记者从商务部网站获悉,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称,该局已收到国内产业的申请,提请对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的14英寸及21英寸(平面电视)阴极射线彩色显像管[CathodeRayColourPictureTubeof14“and21”(flat)sizes]发起反倾销调查;该局拟再次发起调查。 有彩管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就该问题对中国提出反倾销调查。据了解,此前,印反倾销总局曾于9月25日对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的14英寸及21英寸(平面电视)阴极射线彩色显像管发起反倾销调查,后于10月18日应申请方请求终止调查。 据统计,印度电视机市场规模约为每年900万台,其中大半仍为低价格的显像管电视。据上述人士介绍,印度是中国彩管的主要出口地,从总量上看,近年来一直排在前三范围之内,如果中国企业不积极应诉,若倾销被认定,按照反倾销税率计算的话,彩管企业将需要支付大笔费用。目前,彩管行业已经处于衰退期。根据公开资料,彩虹股份今年上半年彩管产品实现营业收入约6亿元,但毛利率仅为0.85%,其中,公司境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99.5万元,占主营业务的11.19%.此外,目前彩管生产企业并没有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几乎全部都在以出口的方式参与国际贸易,这样做实际上并不利于规避类似于反倾销这样的贸易壁垒。 此外,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发布通知称,该局已收到印度国内产业的申请,提请对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DVD刻录光盘(DigitalVersa-tileDiscs-Recordable,即DVD-R)发起反倾销调查;该局拟于近日发起调查。
11月20日下午消息,经闪联内部证实,闪联国际标准提案(ISO/IEC)经过长期的艰苦谈判和积极沟通,在最新一轮的最终委员会草案(FCD)国际投票中险胜过关。这意味着闪联标准成国际标准基本已没有悬念。 闪联是由联想、TCL等国内电子信息骨干企业于2003年共同发起成立,核心任务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C协同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4年的发展,闪联已经成为我国3C协同领域中“起步最早、发展最快、产业化最扎实”的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中国闪联标准不仅是我国3C协同领域第一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同时也是第一个国际标准提案,2006年7月首先获得了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立项,并于2007年3月高票通过委员会草案(CD)阶段,本次顺利通过最终委员会草案(FCD)投票,意味着中国闪联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基本已无悬念。 3C协同是全球电子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中国闪联标准则是我国企业打破国际标准壁垒和技术垄断、抢占未来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力量。面对新一轮国际分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闪联充分发挥已有优势,不断开拓创新,为推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制定和完善闪联标准的同时,闪联以百家联盟成员为依托,不断推进闪联标准的产业化工作。截止目前已有闪联PC、闪联笔记本、闪联电视、闪联手机、闪联投影机等近三十余款各个品牌的闪联产品面市,预计至2007年底累计销量将突破500万台。中国闪联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是中国对全球3C协同领域的贡献,必将全面启动3C市场。
派睿电子(Premier Electronics)日前宣布:自2007年4月推出引发中国电子设计业革命、颠覆性的“翌日到货”和“一站式” 现货采购新模式以来,其本土客户的数量实现了成倍的增长,货物的准确交付率屡创新高,从而实现了开拓中国小批量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的初期战略目标。 为更大程度上推进国内小批量电子元器件采购的发展,派睿电子携手国际顶级布线专家Molex,打造其在中国大陆地区规模最大的“产品集中营” ,即Molex为中国本土的工程师精选了1000余种最受本地欢迎的产品,翌日交付使用,创立了满足工程师需求的新服务模式。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国际顶级的电子元器件厂商都将携手在派睿电子网站上开通“绿色通道”,从而全面地推广这一新服务发展理念。 与此同时,随着当今各种模拟设计方案使产品变得更加集成化和智能化,颇受工程师们欢迎的新一季“科技先锋”带来了千余种最新的信号链路(Signal Chain)解决方案和技术新产品,包括了世界顶级模拟器件供应商们带来的数据转换器、比较器、放大器等超过35,000种库存产品。至此,作为整个新服务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派睿电子已成功推出了其为本土电子工程师量身打造的强力产品服务组合,即“产品集中营”、“科技先锋(Technology First)”和“精选(Select)”这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派睿电子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嘉慧(Athena Wang)女士欣喜地表示:“作为小批量分销市场的领跑者,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派睿电子提供的卓越运营能力获得国内电子设计工程师的首肯。我们将继续努力,利用母公司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和对本土元器件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为国内电子设计工程师在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上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实时带给他们国际电子元器件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并以最快捷的送货服务满足他们时间紧迫的设计任务要求。” 据悉,派睿电子还启动了一项名为“首单回馈”的新客户发展计划。不论是通过网络平台或是中文目录进行首次订购的客户,都可享受首个订单8.5折的优惠,并同时获得来自如FreeScale、TI等国际领先厂商提供的精美电子设备礼品。
PXI系统联盟(PXI Systems Alliance,www.pxisa.org) 在今年迎来了PXI标准(PCI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专为仪器设备扩展的PCI总线)的十周年纪念。PXI 标准于1997年发布,这是一种基于PC的、专用于测试测量和自动化应用的模块化仪器平台,能够满足高性能和严格的工业标准。工程师和科学家可以根据特定应用的需求,选取不同厂商的PXI机箱、控制器和模块,整合成一个PXI系统。如今市场上总共有1,500种以上的PXI产品,它们分别来自包括Agilent Technologies, Geotest,Keithley, National Instruments和Pickering在内的70多家公司。 “显然,PXI十年来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它的数量,而在于PXI平台应用的多样性,” PXI系统联盟主席Loofie Gutterman说,“从测试Microsoft Xbox 360的控制器到测定F-35 Joint Strike Fighter的电子系统,再到对核电站的操作,PXI已经证明了它能够提供具有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如今,PXI在工业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其未来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基于PCI Express总线基础上的PXI Express平台。PXI Express于2005年问世,在市场上所有的总线选项中,它拥有最大的带宽、最小的反应时间并且对于任何测试平台都能够提供最好的定时和同步特性,PXI Express将继续保持PXI在过去十年中的快速发展势头。 “将PXI Express引入PXI平台之后,工程师和科学家就可以挑战过去需要昂贵的专用系统才能够实现的项目了,” PXI系统联盟的技术主席Mark Wetzel说,“PXI已经成为了测试和自动化应用的标准,我们期待着这个平台在未来有着持续的成长。” 根据来自Frost & Sullivan的工业分析师S Vidyasankar的研究,在2006年有13,000多个PXI系统得到应用。此外,Frost & Sullivan还预计到2012年为止PXI市场将会有高于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至2012年将会有6.71亿美金以上的收益。在未来,PXI的快速扩展的势头将会持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该平台来解决更多样性的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