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半导体业者以低价策略抢攻台湾IC设计业订单,已引起台湾半导体业者关切,台积电、联电、力晶、茂德等台湾半导体业大厂建议,台湾须开放更先进的0.18微米制程以下技术西进。 据了解,大陆最大半导体业者中芯的主流制程0.18及0.16微米制程已具竞争力,近来与IP设计服务业者芯原合作,积极来台争取台系IC设计业者投片。台湾两大闪存控制IC供货商—群联、慧荣,面对闪存价格不断下跌,为维持成本优势,最近即陆续向中芯半导体投片,另外,台积电的某家以太网络芯片设计客户,近期也将高速网络宽带芯片转单给中芯,最快于2006年下半年出货。中芯表示,中芯来自于亚太区的业务约占营收3成,中芯并设定未来亚太区中国大陆及台湾无晶圆厂的设计公司,将是中芯最主要的成长动力来源之一。 另外,上海宏力将于2006年第二季将推出0.15微米高压制程,争取面板驱动IC订单。而马来西亚晶圆厂1st Silicon日前也祭出0.18微米高压制程8折的促销方案。
解读“中国IC设计公司排名”:IC设计业没有暴发户,只有偏执狂 中国半导体协会最近发布的《2005年中国10大IC设计公司排名》特别引人关注,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珠海炬力和中星微电子登上前二名,挤掉了那些老面孔。其中,珠海炬力以12.575亿元的销售额勇夺桂冠,比2004年增长174%;排名第二的是中星微电子,2005年销售额为7.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90%。其中,珠海炬力今年2月刚发布的财报表明其2005年第四季度销售额达到4,100万美元,净利润1,900万美元。 珠海炬力和中星微的成功,赢得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喝彩。但我也听到了类似这样的声音:珠海炬力只不过是运气好、赶上了MP3市场;珠海炬力是暴发户,风光不了多久……。他们眼中的炬力,似乎与那些通过在深圳租用民房加工MP3而赚得盆满钵满的商人们属于同一类。 不过,一位熟悉炬力的中国IC设计公司的总经理如此反驳说:“珠海炬力,绝不是爆发户,这是一家赌性十足和魄力十足的公司,他们敢于投资未来,也的确下了很多真功夫。珠海炬力的设计团队曾经开发出游戏机芯片和以太网芯片等产品,但都因为时机不对而失败。他们赶上了MP3市场,绝不是偶然因素。魄力、实力和不懈的努力是他们成功的必然。” 敢于投资未来,对于弱小的中国IC设计公司来说,显然是一件需要付出勇气和值得尊敬的事情。圣邦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总裁张世龙表示:“对于那些半导体巨头们来说,它们可以同时有上百个产品线和研发方向,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能够选择一、两个方向。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然而,即使方向正确,能否实现,又是另外一回事。北京双竞科技有限公司(Sungine Source Science Ltd.)的总经理屈祥生指出,且不论产品是否有市场,IC设计的产品化常常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没有料到的问题出现,由于经验不足和资源缺乏,常常是一个小问题,可以让整个进程推迟半年或者一年。他强调:“我们从来不谈一次成功。” 可是投资人却缺少耐心。业界资深人士边晓春先生表示,国内投资者由于不懂得IC设计产业的规律,大多在开始的时候过于乐观,对困难准备不足,一旦进程出现问题,各种相关的问题就出现了。 可见,珠海炬力和中星微的成功,绝对不能够用“暴发户”来形容。他们成功的原因正如炬力的网站上所说——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市场前詹能力。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认准未来的方向,然后不顾一切去实现它。正是因为如此,珠海炬力和海外同行同步推出了MP3芯片,中星微更是推出了业界领先的PC摄像头芯片。 关于投资未来,我十分赞同边晓春先生的观点:“技术的发展道路上,海外巨头们挡在了前面,难以逾越。只有当技术拐弯(技术革新和更新换代)的时候,才有机会超越。因此,中国公司要想突破,一定要敢于投资前沿技术和应用。” 他解释说,不能够看别人在卖什么就做什么,那肯定落后了;做别人正在做的东西,就能够和别人保持同步;而做别人正在想的东西,就可以超越别人。 珠海炬力和中星微的成功,无疑就是这个观点最好的证明。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做低端替代产品(别人正在卖的东西),敢于做别人正在做的产品和别人正在想的产品,他们才有今天的成功。他们不是暴发户,是拓荒者。这又让人想起英特尔前董事长安迪.格鲁夫(Andrew S. Grove)的那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目前中国IC设计公司超过400家,据说不少公司是因为“高回报”而涉足IC设计领域。我想说的是,IC设计领域绝不是一个出产“暴发户”的地方,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飞兆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宣布从现在开始,其付运的所有基本封装元器件 (marked component) 系列,共有 34,000 多种产品,均符合欧洲有害物质限用指令 (Restriction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 RoHS) 的要求。该指令将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将在欧盟生效,全面禁止新的电气电子设备含有铅 (Pb) 等某些有害化学物质。 为了方便客户,飞兆半导体提供两种方式让他们订购符合 RoHS 指令的产品: · 现在所有的基本封装元器件都符合 RoHS 指令,若客户不想改变产品的编号,就可以利用原来的基本产品编号进行订购; · 若他们希望采用截然不同的组件编号来标识符合RoHS 指令的产品,则可以要求飞兆半导体提供独特的组件编号。 此外,飞兆半导体正在所有盒状或卷状包装上标注一个新的 RoHS 符合性标记。另外,器件本身也标注了一个由字母及数字组成的独一无二的日期代码,以便于识别是否符合 RoHS 标准。目前,该公司正在实施为组件标签一致性而制订的JEDEC 标准 (JESD97),以及最新推出的关于材料一致性声明的IPC 标准 (IPC1752)。除此之外,飞兆半导体将继续与客户及分销商合作,对不符合 RoHS 指令的库存产品进行确认和隔离,以更好地支持那些仍然要求豁免 RoHS 的客户。
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高清激光视盘等新应用正在兴起,它们将支撑起一个崭新而巨大的市场,而这些应用所依赖的编解码标准却正在被国外技术MPEG4和H.264所占领。国产AVS标准何去何从,引起了正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在两会上,两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陈俊亮委员联合东软公司总裁刘积仁、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高级顾问周远楣等10位政协委员一起,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对我国AVS标准及其产业化支持力度的提案》。 AVS是中国自主制订的国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它是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及移动电视等音视频系统的基础性标准。 如果音视频领域被这两种技术所垄断会怎么样呢?陈俊亮委员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按广电总局的规划,到2015年,中国的电视机保有量将达到6亿台。如果到2015年电视数字化工作完成,都采用MPEG-2标准,累计需交纳不少于6亿个MPEG-2解码器的专利使用费,总计15亿美元(约合121亿人民币)。如果其中2亿台电视采用MPEG-4或H.264标准,则除了需交10亿美元的MPEG-2专利使用费以外,还需交纳:(1)2亿*0.2美元=8000万美元;(2)年节目解码使用费,按照平均每个电视用户每天收看2集电视连续剧计算:2亿*0.04(美元/天)*365天=29.2亿美元(约合235亿人民币)。因此,采用MPEG-4或H.264标准,今后10年累计我国可能会被收取最高2300亿元的MPEG-4和H.264的专利使用费。 国产AVS标准能带来多大的产业规模呢?陈俊亮委员说,AVS的产业应用包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多媒体通信等,将来还可能扩展至移动电视(包括手机电视),数字游戏、激光视盘等广阔的应用领域。其产品形态有芯片、软件、整机和系统。他为记者算了一笔帐,以6亿台电视来计算。如果采用AVS标准,将高清和标清统一考虑,按照每个AVS机顶盒与解码器平均300元人民币计算,直接的产业规模就是1800亿元。如果考虑把移动视频、IPTV等领域的产业也加进去,应该在3000亿元以上。 AVS标准已经通过了国家严格的测试,与现有国际标准MPEG-4和H.264相比,在技术上优于或至少不逊色,在技术上应处于国际上先进水平。 如何保护如此巨大的国家利益,尽早让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AVS标准占据视频产业的主流,而不至于重蹈DVD行业的覆辙?陈俊亮等委员在这份《提案》中建议: 1、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AVS视频标准为国家推荐标准,建议在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激光视盘、视频游戏、多媒体通信等领域优先使用。 2、对于用财政经费举办的电视台与数字电视系统,应明确优先使用国产标准;对于政府采购的与数字视频相关的产品或系统,必须选用AVS标准的产品。 3、建议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牵头组织AVS标准的产业链(包括芯片、软件、整机与系统)并采取多种优惠与鼓励政策。 4、建议国家发改委组织成立AVS国家工程实验室以进一步推动AVS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
海尔集团收购韩国大宇电子的消息又一次浮出水面——去年底,这一传言曾经在海尔集团的沉默中自生自灭。 此番透露此事的,是印度最大的彩电生产商VIDEOCON集团。两周前,该公司高调宣布收购大宇电子。印度当地媒体援引该公司董事局主席Venugopal Dhoot的话说,“很多国际家电巨头,包括中国海尔,都参与了这场竞购。”韩国媒体亦称,“对收购大宇电子的可能性,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拒绝透露细节,只是暗示如果符合双方的利益,可能考虑进行商业合作。” 然而,海尔集团依旧选择了沉默。该集团有关人士对本报表示:“我们没有说过收购大宇电子,也不想发表看法。” 可能的并购 这是继2005年竞购美国第三大家电公司美泰后,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再度卷入的一桩跨国并购案。 大宇电子母公司大宇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宣布破产。大宇电子是在2002年大宇集团因800亿美元的债务而分解成立的,主要生产白色家电及电机、DVD和MP3播放器。去年11月,大宇电子被债权人以10亿美元的价格挂牌出售。 海尔收购大宇传言即起于此时。去年,海尔韩国分公司成立,当年10月,巨幅的海尔广告牌开始树立在韩国首尔的闹市区。 2005年11月13日,大宇电子债权人告知媒体,已经联系了海尔,试探其是否有收购意愿。当时,本报曾向海尔集团多名人士求证,得到的答复均为“不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上月初,海尔在韩国宣布,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进入韩国家电的前三名。海尔称,到2007年底,将在韩国全国范围开办600家经销点,将维修点数量增加到200家。 若想实现上述目标,大宇电子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大宇电子曾是韩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目前在韩国的销售仍仅次于三星和LG。 三星和LG同时也是海尔在韩国市场的强劲对手。面对这两个家电巨头,和对家电质量要求普遍较高的韩国消费者,海尔要想达到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目前海尔的低价优势在韩国已经奏效,其储酒冰柜在韩国市场的销售已居首位。 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收购意向,但也没有否认海尔与大宇之间存在“合作”可能。 并购专家冀书鹏说:“扩张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必需的,对海尔来说同样如此。因为仅中国市场消耗不了它的所有产能,而打入国外市场最好的办法还是并购。” 他认为大宇电子不一定是海尔的最好选择——当然也许是大宇电子选择了海尔。“关键还是要看价格, 如果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拿下,这对海尔来说当然是件好事。”他说。 “海尔一直倾向于在国外直接设厂或创建品牌的方式推行其国际化战略,也许它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方式较困难,或过程太漫长,”国信证券家电行业分析师王念春说,“从竞购美泰开始,我们可以看出海尔对并购的方式越来越感兴趣。” 冀书鹏认为,如果海尔真的加入对大宇电子的竞购,对它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并购演练。“在并购美泰的过程中,海尔做得并不出色,这次倒不失为一个好机会。”他表示。 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都在将海尔推向“通过并购扩张”的道路。2005年底,中建电讯退出海尔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海尔电器,德意志银行入股,当时分析人士就猜测,这很可能与海尔的跨国并购有关。分析人士认为,德银在为海尔做收购咨询的同时,其入股海尔电器的1.18亿港元可大大缓解收购资金的压力。 印度志在必得 就在海尔以低调的姿态应对外界之时,印度家电巨头VIDEOCON公司却高调宣布有意收购大宇电子,并显得志在必得。 VIDEOCON公司主席Venugopal Dhoot说,“大宇的债权人指定银行已与我们接触,他们表示可以为我们谈下这笔交易。” 有报道说VIDEOCON将为这项交易花费10亿美元。Venugopal Dhoot没有透露具体出价,但他表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战略性的收购,我可能会开出更高的价钱。” 大宇集团宣布破产后,大宇电子和其它集团下属公司一起进入到由债权人主导的债务重组程序。 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大宇电子虽然品牌知名度不及松下、索尼、三星、LG、菲利浦和日立,但是在美国和欧洲这样的成熟市场以及韩国本土,大宇电子却有着相当的品牌知名度,这对于一直寻求把业务扩展到全球范围的VIDEOCON来说,很有吸引力。 印度当地分析人士认为,收购大宇电子对于私募基金和一家正在寻求品牌多元化的消费电子公司来说,都是件有意义的事。在这个背景下,来自新兴市场、寻求实现全球化的战略性买家,比如中国和印度,自然会对该交易产生兴趣。 Venugopal Dhoot认为,如果收购大宇成功,两家家电厂商合并后将产生巨大协同效应。分析人士表示,设备制造位居家电产业链的上游,这一环节在印度相对薄弱,因此对印度家电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有分析认为,最有可能的买主应该是VIDEOCON,因为海尔已经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用自有品牌打下了基础,大宇电子对它而言并不太重要。 国信证券家电分析师王念春并不认为大宇对海尔缺乏吸引力,“如果能做成这笔交易,就直接获取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渠道,而对于一个全新的外国品牌而言,要打入这些市场相当困难。 近来VIDEOCON在全球市场颇具进攻性。去年,它收购了法国汤姆逊的全球显像管业务后,还收购了瑞典公司ELECTROLUS在印度的业务。
本报讯 (记者 龚晓犁)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将至,关于售后服务的话题也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昨天记者从中国电子商会获悉,针对电子产品质量问题投诉逐年升高的问题,我国将着手制定电子产品售后服务产业标准,新的“三包”规定将有望在年底实行。目前,专为制定新“三包”规定的相关机构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售后服务专业委员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 据悉,随着家电产品消费量的增多,1996年起实行的老“三包” 规定已经暴露了许多问题。来自中消协的统计,2005年我国针对家用电器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上升了3.6%,而这些投诉又多数集中在空调、手机、厨房电器、计算机、平板电视等五类消费电子产品的售后服务环节。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售后服务专业委员会已联合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始起草消费电子产品新的“三包” 规定,预计该规定有望年内实行。 据悉,新“三包”规定主要起草机构为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售后服务专业委员会。与现有的中国消费者协会不同,该专委会将自己的管理范围锁定在消费电子产品的售后服务上,产品涵盖手机、个人计算机及外设、彩电(包括平板、背投)、数码产品(MP3、MP4、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家用视听(DVD、VCD、家庭影院)、电子娱乐产品(如网络游戏)等。
北京消息 针对有关“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的提案,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昨日告诉《上海证券报》,财政部对此早有了比较成熟的思路,同时也一直在研究推动尽早统一,由此减少的财政收入将通过其他方面的增收来解决。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昨日本报独家披露的民建中央提出的《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就被全国政协提案组定为今年第1号提案。 昨日下午,列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开幕会的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会场外,就此问题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解决内外资企业两套税制的问题“我们早就有了成熟思路”。 他说,财政部“一直在研究并努力推动两税合一问题的早日解决”。金人庆强调,“现在大家都希望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而对外界担心两税合一以及增值税改革给财政带来压力的担忧,金人庆表示,“肯定会减收”,但他同时强调,“我们可通过其他方面的增收来解决”。 当问及解决这个问题的进程安排时,金人庆则表示,“目前没有时间表”。 而据此前透露出的信息,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计划,企业所得税法将在8月份开始一审,年底前有望进行三审,目前财政部已牵头起草有关草案。 目前中国施行的是内外资企业差别税率制,内资企业统一税率33%,外资企业所得税率24%和15%,在低税率基础上还有“两免三减半”和行业特殊减半优惠等。 对外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的初衷是吸引外资。但差别税率制也带来诸多问题,如,造成实际上的竞争不公,带来"假外资"等投机现象,人为地扩大了外汇供给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等。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全国政协委员、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张宏伟等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都强调,现在施行两税统一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目前有明显的投资吸引力,税收政策并不是外资考虑的最大因素。
美国模拟IC供应商Sipex公司日前表示,已经与中国杭州士兰微电子(Silan-IC)及其子公司杭州士兰集成电路签署一项最终晶圆代工服务协议。具体财务条款没有披露。据Sipex公司,该协议涵盖晶圆代工制造、产品授权、工艺技术转让以及制造设备销售。 Sipex公司在上年9月曾表示,它将结束在加州苗必达(Milpitas)的制造业务,并将其外包给杭州士兰集成电路。 Sipex介绍,杭州士兰集成电路公司目前拥有两条5英寸晶圆生产线,月产20,000个IC晶圆和20,000个分立器件晶圆。Sipex表示,计划要求杭州士兰集成电路公司的月产能提高到34,000个晶圆。在过渡完成后,Sipex的设备将运到杭州士兰。 Sipex 首席执行官Ralph Schmitt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达成该最终协议,并且我们对在将我们的工艺技术转让予士兰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迄今为止他们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我期望我们将能够共同取得更大的成功。” Sipex 业务高级副总裁 Joel Camarda 表示:“我想对我们在苗必达的员工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在过渡期内依然使我们的晶圆厂保持完全的运营状态。在向无晶圆公司过渡期间,我们依然需要他们的支持。同时士兰和Sipex的设计师们不懈努力,以确保我们能够按计划实现转型。这对确保我们客户的支持至关重要。” 士兰已通过两种不同的工艺技术生产出了优质的柔软材料。它所期望的是在本年度获得所有的工艺技术资格。在技术转让过程中,Sipex苗必达晶圆厂继续保持了高产出水平。Sipex也表示期望把它与杭州士兰集成电路的战略伙伴关系扩展到其它领域。
国产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已获批准成为国家标准,将对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高清碟机等行业重新考虑布局问题。 国家AVS工作组秘书长、中科院计算机所专家黄铁军证实,前几天已经得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通知,AVS颁布为国际标准,具体获批的标准号为GB/T 20090。 至于为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还未对外公告,黄铁军解释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非批准一个标准就立刻公布,而是每个月集中该月批准的标准一起公布,因此,具体此次AVS的公告时间应该是就这两天。 据悉,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一种是行业标准,由主管部委颁布。黄铁军表示,国家标准级别更高,适用性更高,为基础性标准,也就是说,行业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引用国家标准,包括将来IPTV等出台行业标准,都会引用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音视频编解码标准目前应用面非常广,凡是涉及音频和视频的领域都将用上,至少涉及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高清碟机等行业。目前,上述行业使用的都是国外标准,被指为要交巨额专利费,AVS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可使中国企业避免专利费问题,其颁布为国家标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中星微今天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05年第四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中星微第四季度净营收为27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为57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1.4万美元。 2005年第四季度主要业绩: -中星微第四季度净营收为2750万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27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90万美元增长113%; -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中星微第四季度净利润为590万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570万美元,以及去年同期的120万美元;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中星微第四季度净利润为570万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550万美元,以及去年同期的71.4万美元。 -中星微第四季度毛利率为40.3%,高于上一季度的40.5%,以及去年同期的32.8%。 2005年主要业绩: -中星微2005年净营收为9530万美元,比2004年的5030万美元增长90%; -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中星微2005年净利润为1780万美元,比2004年的770万美元增长130%;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中星微2005年净利润为1640万美元,2004年净亏损为560万美元; 财务分析: 中星微第四季度净营收为2750万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27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90万美元增长113%。 不计入20.5万美元的非现金股权奖励支出,中星微第四季度净利润为590万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570万美元,以及去年同期的120万美元;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0.18美元,上一季度为0.19美元,去年同期为0.04美元。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中星微第四季度净利润为570万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550万美元,以及去年同期的71.4万美元;每股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于4股普通股)摊薄收益为0.17美元,上一季度为0.18美元,去年同期为0.03美元。 中星微第四季度毛利率为40.3%,高于上一季度的40.5%,以及去年同期的32.8%。 中星微2005年净营收为9530万美元,比2004年的5030万美元增长90%。 不计入144万美元的股权奖励支出摊销,中星微2005年净利润为1780万美元,比2004年的770万美元增长130%。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中星微2005年净利润为1640万美元,2004年净亏损为560万美元。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中星微2005年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0.54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中星微2005年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0.59美元。 业绩展望: 受季节因素影响,中星微预计2006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2350万美元到255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中星微预计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0.10美元到0.12美元。
根据即将出台的IC产业“十一五”规划,其间我国预计投资该产业3000亿元 132号文实施过程中,去年共有1.5亿元专项基金拨出,支持了29个项目。尽管如此,中国IC产业规模仍很小,大企业更是缺乏 本报记者 王如晨 发自上海 “政策真空”中的中国半导体(IC)产业有望迎来“第二春”。 23日,信产部副司长丁文武在2006年中国半导体年会上说,18号文件替代政策将纳入法治轨道,以立法形式确立。“事实上,它已被列入国务院2006年立法计划。” “IC产业‘十一五’规划也将在‘人大’会议后出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替代政策即出 18号文件以其增值税“即征即退”特色催生了中国IC产业发展的“第一春”。5年来,中国IC产业以高于30%的年均增速睥睨全球。 但2004年的中美贸易谈判迫使中国在去年4月废止了该文件。尽管132号文(专项资金支持)作了缓冲,但依然缺乏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 “替代政策很快就会出来,而且,它还有望与软件产业形成同一文件。”丁文武说。 与此同时,IC产业“十一五”规划也将很快出台。丁文武表示,规划目前虽处于草案状态,但整体思路已定。 规划将体现大公司战略。设计上,将重点发展5个30亿~50亿元级企业,10个10亿~30亿元级企业;制造上,将上马10条8英寸线、5条12英寸线。 据悉,规划总投资将达3000亿元。丁文武表示,资金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即国家出资、社会筹资、外资引进。 除规划与18号文件替代政策外,记者获悉,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与基础软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已被列为16个重点专项中的2项。 中国将成最大IC市场 在132号文实施过程中,去年共有1.5亿元专项基金拨出,支持了29个项目。尽管如此,中国IC产业规模仍很小,大企业更是缺乏。2004年,中国IC设计企业总收入36.8亿元,约为美国高通总收入的14.3%。 据估计,未来5年,中国IC产业年均增长率将在30%以上。2010年,设计、制造、封测目标营收额分别为人民币400亿~600亿元、600 亿~800 亿元、1300 亿~ 1600亿元。 俞忠钰透露,未来5年,中国IC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8.1%,2010年,中国将成为15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市场。 丁文武表示,5年中,中国将力争在6英寸线设备上完全自主,8英寸线光刻机等设备实现实用,12英寸线65纳米光刻机等设备有所突破。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州议院提出了一项新议案,要求制造商不得使用有毒原料生产手机、iPod及其他电子产品。 这项周三公布的议案适用于所有电子产品及使用电池的设备,要求在2008年前,在加州销售的所有电子产品不得使用任何有害物质。 提出该议案的议员罗瑞-莎达娜(Lori Saldana)解释说:“我们知道制造商不需要有害物质也能制造出产品。加州应该成为环保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之一。” 此前,加州已经出台法令,要求视频显示设备制造商不得使用有害原料。 环保组织是议案的坚定支持者,他们担心,垃圾场的废旧电子设备中释放的有害物质会污染环境,因此希望加州能效仿欧盟,禁止在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采用有毒物质。 加州“反浪费组织”执行总监马可-莫莉(Mark Murray)说:“手机、iPod、电脑等现代化电子产品的流行期就一、两年,因此没有理由在这些更新换代很快的设备中采用有毒材料。” 据该组织统计,目前垃圾场中70%的有毒重金属来自电子产品,其中包括铅、镉、铬、汞等。这些有毒物质会损害神经、肾脏及生殖系统,其中有些还包含致癌物质。 苹果电脑去年在自己的零售店启动了一项回收计划,通过为新产品提供折扣等方式,鼓励消费者回收iPod。
昨日,高清晰影碟机与碟片行业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推荐标准EVD专利持有者——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阜国”),在第一大股东上海广电集团(下称“上广电”)的组织下,召开了公司自从2000年3月注册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股东大会,北京阜国由英企NME控股之事得以最终敲定。 “股权交换协议”通过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除了先科电子之外,14家股东代表全都参加了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由上广电总裁顾培柱主持,虽然不少股东对于“股权交换协议”持反对意见,但由于上广电、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新科电子等累积持有北京阜国2/3以上股权的3家股东都齐声表示“同意”,所以,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权交换协议”得以通过,到场的14家股东代表最终都签字认可了该协议。 去年年底,北京阜国与英国企业NME签署了“股权交换协议”,根据该协议,NME将会通过约40%的公司股权以及850万美元的资金换取北京阜国69.09%的股权。北京阜国管理层称,NME的“通用多层光盘”技术使得EVD光盘容量有可能扩充到18GB,这样一来,今后采用NME光盘存储技术的EVD光盘不仅在播放时间上会得到明显加长,在对比度、色彩还原精确度、亮度等方面都会得到提高。 不过,由于北京阜国面临着被英国企业控股的局面,再加上对于该“股权交换协议”大多数北京阜国的股东事先都毫不知情,所以,北京阜国的多家股东表示反对,最激烈的反对声音就来自于北京火马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火马微”)的董事长任为民。 昨日,北京火马微技术总监许丰代表任为民参加了股东大会,许丰会后向记者表示,作为第三大股东,北京火马微和好几家股东代表都在股东大会上明确地表示了“不同意由英国企业控制北京阜国”的意见,但是,由于累积持有2/3以上股权的那3家股东代表都极力支持“股权交换协议”,所以,虽然在最后股东集体表决时北京火马微投了“弃权票”,但该协议还是被股东大会通过了。 上广电欲套现 据许丰介绍,“股权交换协议”注明,北京阜国以股权从NME换取的850万美元只要一到账,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归还北京阜国之前向上广电借的人民币2000万元,由于北京阜国的今后发展前景实在难料,套现脱身无疑是其中一种选择。 去年12月1日,今典集团向法院提请财产保全,以“北京阜国恶意侵占今典环球的资产”为由冻结了北京阜国的财务账户。随后,正式将北京阜国诉诸法庭。今年1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已经对北京阜国总裁郝杰进行刑事拘留,罪名为“职务侵占”。不过,近日郝杰已经“取保候审”。 记者了解到,昨日的股东大会上,郝杰作为“董事提名”的身份并没有现身,而且,至于郝杰总裁职务是否能够继续担任的问题,股东大会并没有将其提上议程进行讨论。 小背景:北京阜国的15家股东 第一大股东上海广电集团通过下属的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广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累积持有49.89%的股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通过下属的3家公司累积持有16.42%的股权,名列第二大股东;身为第三大股东的北京火马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持有5.63%的股权。另外,新科电子、夏新电子、广东步步高、先科电子等厂家分别持有4%或更少的股权。
MIPS 科技(美普思科技)宣布,指定位于上海的双实科技公司作为其中国首家 MIPS 授权培训中心。自4月份开始,双实科技将提供关于片上系统(SoC)和板上系统(SoB)的专业培训。培训使用业界标准的 MIPS? 架构及低成本的 MIPS-Based? 开发板,培训对象为中国的职业工程师和研究生。 MIPS 科技与双实科技还将共同举办一系列特别针对中国市场的技术研讨会。 首届研讨会将于3月16日-17日(星期四-星期五)在上海浦东软件园举行,将介绍MIPS科技的公司发展和动向、基础架构和内核及目标市场。介绍讲座对所有听众免费。研讨会的听众将包括 IC 设计者、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EECS)教师。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日前,经《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汉芯一号”发明人陈进弄虚作假,成功骗取国家上亿元无偿拨款“内部已基本确认造假属实”,至此,自1月中旬开始在网上炒起来的“汉芯一号”造假案终于有了初步定论。 据举报者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际负责人陈进造假,其对汉芯造假的过程为:2002年8月从美国买回10片MOTO-freescale“56800芯片”,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雇佣民工用砂纸磨掉,然后打上汉芯的标识。再通过各种手段搞定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知名专家,一致鉴定“汉芯一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该匿名人士还称,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突破1亿元。 仔细分析整个行骗过程,其实并不难。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是从国外买回10片芯片,付出购买成本。第二是将芯片改头换面,是请民工用手工完成的。第三步是给假芯片确定身份,一旦成功,上亿拨款源源而来,不成功,最多也就是让买回来的10片芯片成为废品。“博还是不博?”,比陈进更愿意铤而走险的人多的是。 从汉芯一号到汉芯五号,中间也经历了并不短暂的时日,假“汉芯一号”自面世以来,理直气壮地向国家成功申报各种项目,稳稳当当地享受着各种拨款,直到汉芯五号,都相安无事。 此次汉芯被揭发,可以看作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偶然是通过芯片造假行骗的,陈进并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汉芯被人有根有据地揭发了出来。必然是因为“纸始终包不住火”,被揭发只是个时间问题。该举报者自称是陈进部下,离开汉芯已有一年,其举报并不是出于个人目的,而是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做一些事情,并表示“如果十年以后中国芯片还在造假,那芯片业还有什么希望?”我们庆幸他有如此高的觉悟,尽管网上有言论说“汉芯一号”造假被揭发是因为内部“分赃不匀”,但不论举报出于何种动机,它都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止了一桩骗取国家上亿拨款的假芯事件继续行骗的企图,避免国家巨款的继续流失。 庆幸之余,不禁感叹那么多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知名资深专家都能被如此轻易“搞定”,跟陈进众口一词,一致鉴定“汉芯一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而独有此举报人没有被“搞定”。只能叹这是个异数。假设陈进将此举报人也一并搞定,那么汉芯的假面孔何日才能被世人看清? 汉芯一号造假事件调查仍在继续,结果如何仍在关注中。现有的初步定论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再次表明,在目前自主创新成果作为政府政绩的新兴指标的前提下,政府需要政绩,以行政手段审批项目,巨额的科研经费始终由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分配,相关专家鉴定组织和机构受到各方的强大压力,国内科研领域自身长期存在的监管缺失等等,都有可能给怀有不良企图者有机可乘,如何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却是需要相关部门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