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3月31日,华为公布了经审计的2013年年报。年报显示,2013财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约39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为210亿元人民币(约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华为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越爱立信(13.09, -0.04, -0.34%)根据之前爱立信公布的年报,2013年爱立信营业收入353亿美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净利润为19亿美元。从营收数据来看,2013年华为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设备商。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受益于整体向好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及公司战略的有效执行,2013年华为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经营目标。我们构筑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和消费者领域均获得了稳定健康的发展,经营性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均保持稳定,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根据2013年Infonetics Research发布的设备供应商领军公司记分卡显示:华为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爱立信和思科(22.33, 0.31, 1.41%)。在Infonetics电信记分卡中的六大厂商总共赚取了世界电信设备和服务一半以上的收入并拥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提供了整个电信频谱中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今年争夺排名战况十分激烈,前三名的厂商华为、爱立信和思科因不同的优势斗得难分难解,但他们财务稳定,这把他们与另外三个厂商阿尔卡特朗讯(3.91, 0.03, 0.77%)、诺基亚(7.34, 0.07, 0.96%)西门子(135.59, 1.91, 1.43%)和中兴通讯区别出来。三大市场均稳健增长具体来说,2013年,华为在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和消费者领域均取得了稳定健康的发展。2013年,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企业业务销售收入达1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2.4%;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达5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7.8%。2013年,爱立信全年实现净销售收入2274亿瑞典克朗,基本与2012年持平。其中,来自网络业务部的净销售收入为1177亿瑞典克朗,同比持平;来自全球服务业务部的净销售收入974亿瑞典克朗,同比持平;来自支撑解决方案业务部的净销售收入则为122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9%。华为2013年报显示,华为在欧洲中东非洲片区(EMEA),受益于基础网络、专业服务以及智能手机的增长,实现销售收入8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亚太地区受益于东南亚新兴市场的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实现销售收入3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在美洲,拉美国家基础网络增长强劲,消费者业务持续增长,但受北美市场下滑的影响,实现销售收入3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3%。中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8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聚焦战略领域华为表示,在其SoftCOM战略带领下,该公司已成功在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领域树立了品牌知名度,把他放在一个能引导产业转型到面向未来网络的行业领导者位置上。Current Analysis的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华为已经被电信运营商列为最佳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移动宽带领域,因今年全球从中国到欧洲的运营商均在扩展其网络,华为将继续领跑4G设备销售,并大力投入5G的研发;在企业和数据中心网络领域,华为发布了创新的敏捷网络架构、全球首款敏捷交换机、全球最大容量(64T)的数据中心交换机。而近年来,爱立信逐步确立了移动宽带、网络服务和OSS/BSS全球市场的三驾马车业务模式。2013年,爱立信在继续巩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包括巩固Modems业务、收购微软(40.3, 0.94, 2.39%)Mediaroom的IPTV业务等。由于LTE牌照的发放,4G领域成为了全球电信设备商的兵家必争之地。Informa公司新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华为和爱立信在赢取LTE网络合同中已领先同行,在全球LTE部署的热潮中,预计整个市场将继续增长。据统计, 2013年爱立信已在全球六大洲签署了超过180个LTE/EPC合同,其中110张网络已经商用;而华为共获得了281个LTE商用合同和162个EPC商用合同,华为LTE已经进入全球100多个首都城市,覆盖了九大金融中心。预测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10%左右Gartner技术与电信运营商首席分析师Vincent Fu(付宏星)表示:“2013年,华为的ICT转型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华为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注重积极拓展新的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三大业务领域:传统运营商市场、企业业务市场、消费者业务市场,使其在总体营收上已经超过爱立信。面临电信网络设备市场不景气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华为积极寻求创新。华为十分重视研发投入,在这方面许多竞争对手难以匹敌。华为通过加大在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未来网络新技术,以及5G上的研发投入,表明它希望引领行业发展。虽然传统上爱立信在运营商市场实力略强,但华为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新的领导者。”当前,在传统电信设备市场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整个ICT行业都在转变,与华为将业务拓展至终端消费者和企业业务市场不同。爱立信的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移动宽带(电信运营商市场)、管理服务和OSS/BSS(支撑系统解决方案)。而2014年华为的目标是聚焦战略、简化管理和有效增长。华为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向未来,构筑面向未来的领先和竞争力。华为预测,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10%左右,2018年销售收入将达到700亿美元。(康钊)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7日报道,法国电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的股价飙升。此前该公司宣布与中国移动[微博](China Mobile)签署了一项价值高达7.5亿欧元的一年期协议。中国移动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该公司正在迅速扩大其4G移动网络,立志在今后几年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这为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利润丰厚的合同。尽管华为(Huawei)和中兴通讯[微博](12.64, 0.15, 1.20%)(ZTE)等中国供应商得到超出比例的受益,但阿尔卡特、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微博](NSN)和爱立信[微博](Ericsson)等欧洲竞争对手全都承接了相关业务,为中国移动升级并提供设备和软件。阿尔卡特-朗讯当天表示,中国移动已选择该公司为其提供相关技术,使这家中国的移动运营商过渡到基于互联网的4G移动服务,让中国移动能够推出基于云的服务,并更容易地控制网络。阿尔卡特-朗讯股价因该协议上涨逾5%。阿尔卡特-朗讯在中国开展经营已有30年。(实习编译:房珊珊 审稿:赵小侠)
【TechWeb报道】3月31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在韩国监管部门新规的要求下,三星电子首批披露了该公司顶尖高管的年薪,披露的文件显示,三星电子联席CEO、移动业务主管J.K. Shin去年获得了580万美元年薪,这超过了苹果(536.86, -0.60, -0.11%)CEO库克。三星称,在J.K. Shin 580万美元的年薪中,有11.7亿韩元是基本工资,还有16亿韩元是业绩奖励。J.K. Shin自2009年以来就担任三星电子移动业务的掌门人。与J.K. Shin相比,库克2013年只得到了425万美元年薪,2012年获得了417万美元年薪。三星电子还在文件中披露了另外两位联席CEO的薪酬,其中,零部件业务主管Kwon Oh-hyun去年获得了677万美元年薪,而消费电子业务主管Yoon Boo-keun获得了509万美元年薪。韩国监管部门去年底修改了上市公司财务披露政策,新政策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年度报告中披露获得5亿韩元以上年薪的高管的薪资。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韩国监管部门的新政策有不足之处,比如,它只是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参与公司日常业务管理的高管的薪资,却漏掉了那些不参与日常管理的董事们的薪资,比如,三星董事会主席Lee Kun-hee和他的儿子三星董事会副主席J.Y. Lee。(小峰)
本报记者 杜峰微软(40.3, 0.94, 2.39%)日前进行战略调整,扩大新阵营。在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Phone8上,微软全面放宽了授权和合作门槛,最近联想、金立、中兴、LG等一大批厂商加盟了微软WP阵营,尤其是来自中国和印度一批本地化的手机品牌。微软正放低姿态以寻求来自中低端市场合作伙伴的支持,而随着授权政策改革,以及厂商数量的增加,WP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将会迎来攀升。WP阵营扩军新品频出越来越多搭载Windows Phone系统的智能新机逐渐曝光,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诺基亚以及三星这两个知名品牌的身影。如今诺基亚Lumia1520已经率先在Windows Phone 8平台下搭载了骁龙800处理器,虽然诺基亚还未推出WP8.1系统手机,但是很有可能在4月19日发布,包括Lumia 630、Lumia 635以及Lumia 930在内的多款产品。三星ATIV S继任者三星ATIV SE也浮出水面,消息显示,三星Ativ SE配置5英寸1080P显示屏,搭载四核高通骁龙处理器和Adreno305 GPU。看配置绝对是旗舰级的产品,尤其是对于WP平台来说。而包括联想、中兴在内的国产厂商也传出有意和微软合作推出Windows Phone 8.1设备的意向。有消息称,联想将于4月份推出WP系统智能手机。根据爆料,这款手机的售价将在400美元出头,折合人民币2500元左右,使用高通骁龙系列处理器,屏幕在4.5-5英寸之间,使用的是WP 8.1系统。不仅搭载WP系统新机频繁曝出,微软的阵营也正在壮大,此前MWC2014大会上,微软宣布,联想、LG等9家公司加入Windows Phone的阵营,而WP与诺基亚、HTC、华为、三星的合作关系仍将继续。微软多管齐下剑指中低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Windows Phone系统的发展并不顺利,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去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Android获得了81.3%市场份额,垄断优势进一步扩大,iOS虽然下降到13.4%,却牢牢把持着高端市场,微软平台尽管超越黑莓(8.41, -0.64, -7.07%)成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却仅为4.1%。这其中,作为微软嫡系的诺基亚(7.34, 0.07, 0.96%)一家独大,市场占有率竟然高达92.6%。为了获得更多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微软正在改变以往的高端姿态,采取更实用的战略以减少诺基亚依赖症。首先是扩充阵营,改变诺基亚一柱擎天的局面。如前文所述,微软已经成功地吸引了中国和印度的一大批手机厂商加入Windows Phone阵营,着力点就是中低端市场。目的是生产针对欧美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低价WP手机。其次,全面放宽硬件及授权门槛。消息人士称,对于愿意搭载WP8系统的手机厂商,微软放宽了手机硬件配置要求,另外修改了系统授权条款。根据新的授权协议,手机厂商可以灵活设计各式各样的WP手机,比如双卡手机、支持TD-LTE,或是支持大容量手机存储,另外还可以在系统中加入厂商自己定制的界面。为了更具诱惑力,软件巨人还与芯片制造商高通合作推出WP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用以解决一些小厂商想要简单、快速生产WP产品的需求,以缩短新手机上市的时间。高通技术营销副总裁蒂姆?麦克唐纳(Tim McDonough)表示,该方案是针对入门级市场的骁龙200/400处理区,将主要用于低价位的智能手机。再次,前所未有地免除制造商WP授权费。除了放宽硬件和授权门槛之外,之前手机厂商人士表示,已经得到了Windows Phone 8授权费将会大幅下调(降幅甚至达到70%)的消息,另据报道,微软将向两家印度手机制造商——Lava和Karbonn免去WP平台许可费用,前提条件是两家印度公司放弃当前的安卓手机制造业务、专注WP平台。对此IDC资深市场分析师玛纳斯?亚达夫(Manasi Yadav)说,“如果微软决定放弃收取Widnows Phone系统授权费,对印度本土制造商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印度制造商已经习惯了Android系统,还没有发现Windows Phone的魅力。如果Windows Phone免费,制造商会乐意尝试”。微软WP前景看好但挑战依然微软希望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WP手机借助阵营里的各种品牌效应,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特别是新兴市场用户的购买。对于WP业务,微软自有乐观理由,IDC的最新预测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只增不减。Windows Phone仍将是快速增长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主要的竞争者。不过,微软面临的挑战也显而易见,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被苹果(536.86, -0.60, -0.11%)iOS和谷歌(1120.15, 5.87, 0.53%)安卓系统牢牢控制,不仅在高端市场上无力抗衡,在新兴市场,微软也将面临特殊挑战:在这些市场上,Firefox,甚至是Linux的Ubuntu系统都是免费的,微软有很多潜在的替代品。第二个挑战是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比谷歌和苹果,微软在移动市场上已经错失了先机,他们直到2010年才推出了Windows Phone,在WP生态圈以及应用数量都不如Android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WP产品的意愿不高,微软需要吸引开发者让微软的应用更快地推向市场。无论通过金融刺激还是利用其规模优势,微软都必须做一些事情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此外,虽然微软在积极做出改变,但WP不如安卓开放,在Android的开放性原则下厂商运营商可以按自身需求修改系统界面、预装应用,甚至掩盖掉谷歌的痕迹,这无疑比WP平台有吸引力得多。这限制了厂商实现创新,也导致所有的WP看上去很相似,难以区分不同品牌。虽然WP阵营不断扩大,但任何手机厂商都不会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WP阵营的成员除诺基亚外,都将Android当成了第一选择,就连诺基亚也于日前推出了安卓系统的手机,由此可见WP系统的未来之路绝无坦途。
产品特色无线分享储存盒与随身碟均内建802.11b/g/n无线网路功能及电池,不需连接线就可直接和手机、平板电脑分享资料。无线分享储存盒本身内建32GB或64GB快闪记忆体,可外接记忆卡再扩充容量,同时间可无线串流连接5台装置播放HD影片。无线随身碟无内建容量,但可插入记忆卡扩增空间(购买即赠16GB、32GB或64GB记忆卡),同时能无线串流连接3台装置播放HD影片。SanDisk看准行动装置储存、分享资料需求推出两款无线储存分享装置,SanDisk Connect无线分享储存盒,以及无线分享随身碟,可以Wi-Fi无线连接手机、平板电脑分享照片、影片。无线分享储存盒外型就像一个多功能读卡机,但内建32GB或64GB快闪记忆体,储存盒上内建SDHC/SDXC记忆卡插槽,可额外再扩充64GB记忆卡空间。32GB容量版本定价3880元,64GB为5880元。分享储存盒上设计一个无线网路开关,按下后便开启无线网路讯号,再由手机、平板电脑开启无线网路连接,输入无线网路密码(支援WPA2),就能和分享储存盒完成连线,透过App分享储存盒内的音乐、影片、照片、文件。完成连线后使用者即可透过手机或平板,在App上无线浏览储存盒、随身碟内的照片、音乐或影片,或是将手机、平板电脑上内容无线传输到储存盒、随身碟上,释放出手机、平板内的空间。储存盒内建802.11b/g/n,可与8台行动装置连接,同时间可以串流方式提供5台装置播放HD影片,一次充电约可连续使用8小时。↓ 储存盒内建快闪记忆体,但可再插入记忆卡扩充空间。另一款无线分享随身碟采用伸缩式的USB插头设计,本身没有内建快闪记忆体,消费者购买无线随身碟,随机会提供16GB、32GB或64GB的记忆卡,将记忆卡插入分享碟就成为无线随身碟。16GB版本售价为1980元,32GB为2880元,64GB定价为4880元。无线分享随身碟同样内建802.11b/g/n,使用上与无线分享盒类似,开启随身碟上的无线分享开关,就能与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连接,透过App分享资料。无线分享随身碟可与8台行动装置连接,同时间连接3台装置串流播放HD影片,一次充电可连续使用4小时。↓ 按下随身碟上的无线开关就能启动无线讯号,让手机、平板电脑搜寻、输入密码后建立连线,开始分享随身碟上的内容。
全球功率半导体和管理方案领导厂商—国际整流器公司 (International Rectifier,简称IR) 推出坚固耐用的IR25750通用电流检测IC,配有极纤巧的SOT23-5L封装,为大电流应用提升整体系统效率并且大幅节省空间。测量通过功率MOSFET或IGBT的大电流 (10到100A) 往往需要大的电阻器,因此会产生过量的功率损耗 (10到30W)。IR25750可在开关导通时从功率MOSFET的内部导通电阻或IGBT的VCE(on) 提取电压,无需大型外部电流检测电阻器和散热片,还能避免过量的功率损耗。IR25750的栅极驱动输入为IC提供VCC电源电压,并把导通电阻或VCE(on) 检测电路和MOSFET或IGBT的开关时间进行同步。新器件采用IR的专利高压技术,具有在开关关断时阻断高VDS或VCE电压所需的600V阻断能力。其它主要功能包括低栅极输入电容、导通时的内部滤波延迟 (一般为200纳秒) 以及GATE和CS引脚上的内部20.8V齐纳箝位 (Zener clamp)。IR亚太区销售副总裁潘大伟表示:“IR25750电流检测IC是新的模块组合,通过功率MOSFET的导通电阻或IGBT的VCE(on) 测量电流,无需大型外部电流检测电阻器。这些功能可大幅提升通用开关型电力电子产品、电机控制和工业设备等大电流应用的效率,并大幅节省空间。”IR25750在所有输入和输出上均具有集成式防静电能力和卓越的闩锁免疫力,实现无坚不摧的单芯片保护。该器件符合工业级标准和第一级潮湿敏感度 (MSL1) 标准。规格
前几日笔者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时,东芝展台展示的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技术名为TransferJetTM,主要用于照片、文件等数据的传输,只需触碰两个设备,文件即可自动传输。TransferJetTM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非常安全,因为是近距离传输,所有的过程都是在本人的视线内进行,不会存在安全隐患。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TransferJetTM技术的传输速度非常快,传输速率达560Mbps,传输时长一小时的电视节目仅需几秒钟。由于上述特点,TransferJetTM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移动和自动化设备等领域中,譬如图片交换、图片上传、照片打印等,但是目前在国内用的比较少,尚处于推广当中。现在国内已集成这项技术的产品有高通Snapdragon MSM8974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参考模型,以及瑞芯微RK3188平板电脑参考模型。高通MSM8974和瑞芯微平板电脑参考模型在展台上笔者看到的是东芝此次主推的TransferJetTM USB/MicroUSB适配器。由于大多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没有集成TransferJetTM技术,因此只要将该适配器插在个人终端的USB接口上,使用专用软件后即可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这样的开发也正好满足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终端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东芝TransferJetTM USB/MicroUSB适配器与NFC的区别 讲到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NFC技术,同样也是近距离通信技术,TransferJetTM与NFC有什么不同之处?下面从技术角度和应用角度来对比介绍。从技术角度上来说,TrasnferJetTM的频率在4.48GHz,NFC的为13.56MHz,它们都可以在几厘米的短距离间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它们的传输速率(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TransferJetTM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60Mbps,有效速率达375Mbps,而NFC低于500k bps。从应用角度来说,TransferJetTM是针对M2M间高速数据及文件传输,如4K视频/照片等大数据文件。而NFC是针对简单配对且小数据传输以及带安全芯片的支付等应用。 市场前景 目前市场的需求是“简单配对”和“高速数据传输”,服务供应商又要求更多丰富的内容如4K画质,而NFC/蓝牙的低速率已经无法满足这类需求,即使WiFi的发展蓝图显示其将来能达到高速,但其有效速率仍处于低速。因此针对上述需求,TransferJetTM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据介绍,东芝的目标是“内置”TransferJetTM产品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设备中。作为第一步,东芝向大家介绍的是USB适配器款,有了它,你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就变成了一款TransferJetTM。东芝已经在去年开始销售这种USB适配器。在国内,将于今年秋季开始发售。最后,笔者普及一下TransferJetTM的知识。TransferJetTM协会于2008年成立,参与的主要厂商除了东芝以外,还包括索尼、三星、日立、Panasonic、Fujitsu、Murata、NEC、夏普、Agilent等大厂。 (文/CarinaXing)
核心提示: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3月30日晚在美国硅谷SEMI总部召开北美区域标准委员会(North American Regional Standards Committee--NARSC),来自北美、欧洲、日本、台湾、韩国等地的30多位NARSC委员参加了此次重要会议。 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3月30日晚在美国硅谷SEMI总部召开北美区域标准委员会(North American Regional Standards Committee--NARSC),来自北美、欧洲、日本、台湾、韩国等地的30多位NARSC委员参加了此次重要会议。国电光伏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吴协祥先生亲自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吴协祥先生提出了SEMI成立中国光伏系统标准委员会(PV Systems Standards Committee)的申请,该委员会将重点发展光伏系统效率、可靠性、系统可操作性及可维护性方面的标准。各NARSC委员完全接受吴协祥先生提出的“光伏系统才是光伏产品链的终端产品”及“光伏产业将与半导体产业逐步实现跨界发展”的理念,并从中国乃至全球巨大的光伏系统市场及强烈的系统技术标准化需求方面考虑,一致同意将此提案提交SEMI标准的最高管理机构——SEMI国际标准委员会(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mmittee --ISC)审批,并因此提出同时建立SEMI全球光伏系统标准委员会。SEMI ISC会议将于是2014年7月SEMICON WEST 2014期间召开。吴协祥先生代表中国光伏产业所提出的光伏系统标准委员会一旦成立,以SEMI在全球泛半导体产业标准化工作所建立的高效、专业、全面的号召力,将为中国乃至全球在光伏产业标准的制定上开创新的历史篇章,为整个光伏产业从产品制造到系统应用实现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健康快速发展做出里程碑式的贡献!吴协祥先生认为更重要的是,在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中,中国始终处于标准的跟随者,当代中国我们要把握好太阳能光伏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中国不仅成为太阳能绿色能源的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一应用大国,我们更要成为其在制造和应用两端的标准制定领导者,发出真正属于中国科技的声音!
[据美国海军研究局2014年3月18日报道]据美国国防部透露,美国海军每年因腐蚀造成约7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有5亿美元用于修复腐蚀的海军陆战队地面车辆,因此很大程度地激励了其开发军用车辆防腐蚀方法的研究。近日,美国海军研究局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开展研究,采用一种粉末修复车辆的划伤或油漆脱落,使其表层实现像人类皮肤一样自愈。该粉末被称为polyfibroblast,是由微观聚合物构成,其中包含一种油性树脂,它可被添加到油漆底漆中,以完全覆盖车辆的外表面,当底漆被划伤,该区域破裂可引起树脂在内部流出,树脂形成“蜡状防水涂层”,从而保护暴露在外的钢材。车辆的腐蚀问题,主要是在船只上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海洋盐雾环境的影响。为此,在实验室测试中,研究人员将表面涂有涂层的钢材置于充满盐雾的房间内,结果表明,涂油涂层的钢材能够保持6周时间内不生锈。与其他的自我修复涂料相比,polyfibroblast底漆的目的是防止军用车辆在各种环境下被腐蚀。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贾森Benkoski介绍说:“我们不关心它对车辆是否美观,只关心防止腐蚀。”Polyfibroblast项目的开展始于2008年,经过海军研究局三任项目经理的不懈努力,最终在该领域获得突破,通过了实验测试,并将技术转移至海军陆战队地面系统项目。(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王召阳 李良琦)新闻来源: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87734
作为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技术,磁约束聚变装置托卡马克需要在高约束模式下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增益。但高约束模式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边缘局域模不稳定性的周期性爆发。这种等离子体喷发现象会严重灼蚀托卡马克第一壁材料,不利于未来聚变堆的稳态运行。这是目前国际ITER项目急需解决的难题。所以研究理解边缘局域模的发生原理并给出其爆发判据是国际磁约束聚变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最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研究所博士生席鹏伟(第一作者)与美国科学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徐学桥、P. H. Diamond合作,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边缘局域模的爆发过程。他们发现在线性不稳定性增长到足够触发边缘局域模的强度之前,基于相位扰动的波-波相互作用已经发生,并且会限制线性不稳定的增长时间。这表明边缘局域模的爆发过程是完全非线性的,而非以往认为的线性过程(见图1)。该结果进而证明了原来广泛使用的线性不稳定性判据是非线性判据的一种极限情况,并给出了边缘局域模爆发的非线性判据。该工作证明了边缘等离子体湍流与边缘局域模的爆发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并表明通过调节等离子体湍流可以起到控制边缘局域模的效果,因此该结果为实验上存在的边缘局域模控制手段提供了新的潜在理论解释。席鹏伟曾在2013年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年会上的特邀报告中介绍该结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a)(b)(c)不考虑非线性作用时,边缘局域模的爆发过程;(d)(e)(f)考虑了非线性相互作用时,边缘局域模并没有发生。该项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12, 085001,2014),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磁约束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北京大学以及美国能源部和韩国“世界一流研究所”(WCI)基金的支持。(北京大学)
英特尔(Intel)微电子(泰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提亚28日透露,今年英特尔公司将全面涉足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同时制定营销策略和增加营销经费,以面向市场移动通信产品的大型分销商和中型零售商家。宋提亚表示,今年将是英特尔公司首次打入平板电脑和智慧手机市场,将会大力加强市场营销,努力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品牌形象和树立英特尔智能移动通信设备产品的消费信心。英特尔公司认为便携式移动通信电脑设备市场将持续增长,而且今年下半年英特尔最新的SoFIA芯片将推出市场,而英特尔的多个业务联盟使用该芯片的平板电脑和智慧手机产品也将陆续上市,而售价只有3000铢的智能手机也可以引入使用SoFIA芯片。不过,平板电脑的市场前景仍不可估量,如果剔除政府主导的采购计划外,市场容量约在330-340万台的规模,为此,英特尔泰国公司期望今年可在该市场上夺取超过10%的份额。而当前政局形势,认为既存在挑战也存在机遇,虽然政局问题影响民众的信心,但社会购买力已有部分出现回归和复苏,相信如果不发生政治冲突事件,今年第2、第3季度社会购买力将有明显复苏。对于桌面电脑和手提电脑产品市场,市场份额仍分配比重仍为50%对50%,即两种产品的市场容量约300万台,其中桌面电脑150万和手提电脑也占150万台。
本报讯(记者刘万生 通讯员张晓敏)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杨启华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固体酸催化剂。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大,在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发展新型的固体酸催化剂来替代液体酸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的固体酸催化剂在酸密度及酸强度等方面仍然很难与液体酸催化剂相媲美。杨启华带领的有机—无机杂化催化材料团队多年来在微/纳米反应器的合成和催化应用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在前期工作中实现了手性金属络合催化剂在纳米反应器中的封装,成功将均相和多相催化剂的优势有效结合。最近,该团队将这一思路拓展到固体酸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中,将磺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限域在纳米反应器内,通过超分子的自组装改变其聚集形态,实现了对固体酸酸密度和酸强度的有效调控。实验显示,最终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在一系列重要的酸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了高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性。业内专家认为,该成果对限域空间内超分子自组装行为进行了深入理解,为设计和发展高效固体酸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科学报》 2014-03-25 第4版 综合)
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征程,值得我们回过头看看第一代的那些公司现在活得怎么样,对我们现在有何启发。要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历史,就不得不从诺基亚说起。几天前,诺基亚 X 在京东上开启首轮抢购,仅 20 分钟便告售罄。这久未见到的辉煌让众多诺粉激动得泪流满面。在诺基亚的全盛时代,这点销量谁在意呢?看着诺基亚这位塞班时代的创建者,也是移动互联网软硬件产业链上最后一个没从塞班加入 Android 系统的公司终于被 Android 招安,我们不禁感叹,“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移动互联网从塞班时代进入 Android 时代,不止诺基亚老去,还有一批中国最早成立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能抓住 Android 的机会,被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甩在身后。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腿脚跑得快的公司,转入了 Android 的快车道。在 IT 行业,十年是个分水岭。中国移动互联网从 2004 年兴起至今已有十年,这些已经成立近 10 年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去哪儿了?准备好炸鸡和啤酒,纸钱和香炉,庆祝或祭奠,盘点下最早一批移动互联网各个公司的现状便知。易查:远走海外的搜索明星谈及手机搜索,不得不说手机搜索引擎的鼻祖易查。易查搜索被业内认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手机搜索引擎。易查成立于 2004 年 2 月,在 2007 年鼎盛时期,易查手机搜索的市场份额达 57%,超过了百度和谷歌市场份额之和。2008 年,易查搜索以 47.6% 的比例位居手机用户最常使用的 WAP 搜索引擎首位。搜索是一块肥肉,每个人都在看着。当百度、搜狗等众多巨头在互联领域密集“圈地”,扛起转型移动终端搜索领域大旗时,市场空间被挤压的易查最终让出巨大的中国市场,远走日本。2009 年,有传闻说易查要上市了,结果是“狼来了”;2011 年,听说易查已在日本启动上市,最后不了了之。最近一段时间,看到易查偶尔被一些媒体提起,不禁唏嘘,沧海桑田,在中国,它已经跌出手机搜索的主流市场。喜欢跟着潮流的人,往往会被潮流淹没。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十年间,占着手机搜索这个坑,虽然巨头虎视眈眈,但易查是有机会做大的,可惜的是它没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总想赶上每一轮互联网的热点,本地化服务、移动支付、O2O……这些正是今天 BAT 想构建的平台体系。创业公司想法多,做得多,是致命伤。3G 门户:跌宕起伏的上市梦2013 年底,久邦数码登陆纳斯达克。不少人疑惑,久邦数码是谁?大多数人可能没听过久邦,但说起这家公司旗下的早期业务——2004 年上线的“3G 门户”,不少人就熟悉了。这是一家塞班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也是中国最早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在 2G 时代曾以免费的 3G 门户业务为生,在塞班时代推出“类微信”的超级客户端,在苹果手机盛行时选择了 Android 平台做开发。时至今日,那会儿同行的创业公司差不多都死掉了,3G 门户算是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第一代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比起第一代移动互联网的其他创业公司,3G 门户的发展可算跌宕起伏。在塞班时代迎来短暂辉煌,之后想法超前却一直微利,甚至曾几近倒闭。除了其所在的媒体行业受新媒体冲击外,根本的原因是 3G 门户那时还没有找到最核心的业务,在营收方面也还靠着门户网站及阅读业务支撑,并没有亮眼的营收表现。现在随便打开一个 Android 应用市场,在阅读与新闻分类的热门应用中均很难找到 3G 门户的 APP。直至 2013 年 3G 门户的母公司久邦数码上市,这家老牌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又走进人们视野。有意思的是,久邦数码上市最主要的筹码并不是九年前声名鹊起的“移动互联网第一门户”,而是 2010 年开发的手机桌面产品 GO 桌面。根据久邦数码官方数据,截至去年 9 月,GO 桌面下载安装量是 2.3 亿,平均月活跃用户 4200 万,目前用户 70% 来自于美国、欧洲、韩国等海外市场。而就在上市前两个月,门户网站还传出大裁员的消息。不少人看空久邦数码上市,然后高潮又来了。3 月 26 日,久邦数码公布其上市后的第一份季度财报,营收增长同比 63.5%,净利润同比增长 76.4%,全线飘红。斯凯网络:成也山寨,败也山寨美国的资本市场向来喜欢听故事。中国第一家上市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中国版 AppStore,这故事多容易讲,但斯凯网络失败了。2010 年底,斯凯网络踩着塞班悲壮的余晖敲响了斯纳达克的钟声。发行价为 8 美元,开盘 6.02 美元即跌破发行价。2011 年中曾短暂突破 20 美元,但一度跌到不足 2 美元。斯凯上市后被狙击,主要是因为斯凯主要打造了一个服务于山寨机等低端手机的平台,但随着智能机崛起,投资者对这一平台模式表示担忧。[!--empirenews.page--]2005 年,斯凯网络成立,并推出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冒泡手机软件平台,利用中间件平台+B2B2C 模式,斯凯曾让中国无数低学历、低收入、低年龄山寨机用户,享受到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手机应用,相应产业生态圈构建得到合作伙伴认可。根据斯凯官方数据,2011 年起国内用户数便超过 3.5 亿,海外用户破 8000 万。不过,随着 3G 手机的崛起,Android 产业链迅速崛起,斯凯网络的商业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质疑。当前各品牌手机厂商及运营商纷纷推出自己程序商店,如联想的乐商店、中国移动的 MM、中国联通的 WO 商店,斯凯网络不可避免被边缘化了。上市前后,是斯凯短暂的巅峰期。UC:在 BAT 的竞争路上“独”善其身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能在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企业不多,在某一垂直领域市场份额甩 BAT 几条街的更少。UC 是少数例外之一。此前,传闻百度一心想全盘收购这一流量聚合大户,摆脱移动端的窘境,但这场收购风波最后以阿里巴巴增股,马云入驻董事会收场。BAT 争相抢购,看中的正是 UC 占住的坑——手机浏览器。这个坑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根据艾瑞的报告,通讯工具和浏览器是手机手机最常使用的两大应用。2004 年,UC 推出手机浏览器产品,估计也没想到能发展这样。在塞班时代,手机配置不高,网络速度受限的情况下,主打速度快和省流量的 UC 手机浏览器成为绝大多数人在手机上访问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即使是腾讯、百度等传统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手机浏览器市场的现在,UC 的统治地位仍毋庸置疑。据艾瑞统计,UC 占据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超过 60% 的份额,几乎是第二名的两倍;全球用户超过 5 亿,其中 Android 平台已经超过 3 亿。而在国际化上,UC 算是少数成功的中国企业之一。据互联网统计机构 StatCounter 的数据,该公司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30%,位列第一,其在西班牙、新西兰等地方市场份额均超过 10%。凭借庞大的用户量,UC 开始转型平台,这家以手机浏览器起家的企业旗下目前已经拥有 UC 浏览器、UC 九游、PP 助手等多个业务,涉及浏览器、应用分发、手机游戏领域,且均排名前列。此前,据说 UC 年收入已经达到十亿量级,盈利不少。难怪面对 BAT 的收购,UC 坚持要“独”善其身了。买卖宝:在草根堆里闷声发财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 C2C 市场,淘宝几乎完全垄断。在 B2C 市场,天猫、京东、苏宁、一号店几乎瓜分。大家都以为中国电子商务格局已定,但名品折扣市场依然跑出一个唯品会,农民工市场则跑出一个买卖宝。唯品会,大家肯定知道的,上市两年,股价涨了 30 倍,市值接近 100 亿美元。买卖宝是甚?大家可能不熟悉。买卖宝成立于 2006 年,是国内最早涉足移动电子商务的专业平台,其目标是草根用户,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或者是大城市当中的新移民。这些用户大多没有电脑,主要通过低端手机上的手机版网站来做支付的。为何说它是黑马?先看看一个数据:日均访问用户超过 800 万,月销售额过亿,并连续 6 年保持 300% 的高速增长;2013 年平台年交易额近 20 亿元人民币。这些数据对大型电商平台并不算什么,但单算移动交易量,买卖宝算是首屈一指。不久前,买卖宝再次得到来自腾讯的战略投资,据说这笔钱将会用于发展它自营的低端智能手机品牌大 Q,以及全国范围内的仓储系统。没用过大 Q 手机,也没在买卖宝下过单,但从目前发展态势看,买卖宝似乎有机会成为垂直电商里,继唯品会后又一匹黑马了。不过腾讯入股京东,把旗下的拍拍网等电商业务并入京东后,买卖宝的地位貌似有些尴尬了。致那段逝去的青春这些公司的创业史,其实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史。有些公司在创业的道路上越做越大,比如 UC;有些则泯然众人矣,比如易查。不管它们成功了,还是在成功路上,还是失败了,他们都代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青春时代。
近日创业者、天使投资人David Hauser发布了一篇文章,分享了关于是否应该将创业想法作为秘密藏在心里的问题,文章如下:在创业圈子中,透明肯定是一个流行词汇,现在的很多公司都在彼此分享过去被认为是顶级机密的东西,比如:网络流量的来源、员工待遇、项目管理的进程等。这种透明的风格很好,可以让创业者们构建一个有活力的社区,彼此互相帮助,并最终把各自的企业弄成功。但 是有很多的创业者认为,这样的彼此互通信息,会让自己的企业走下坡路。其实当我还是个创业者学徒的时候,我总是担心过多的泄漏公司的秘密会把我们置于危险 之中。因为我当时认为如果竞争对手一旦知道了我们是如果做生意的,那么就会很容易就超过我们。但是现在看来,我绝对是错了。虽然透露些秘密信息会有些代 价,但是好处还是要大很多的。下面这几个原因,经常让人们把创业想法当做秘密来保守,但是这些想法距离现实情况还太远,让我们来逐个分析下。误解1:别人会偷走你的公司一旦你有了一个好的创业想法,再别人也想到之前,你应该严格的保守这个秘密对不对。其实不一定,其实很可能已经有很多人都已经有了与你相似的想法了。比如,在过去一年之中,一下子冒出了那么多的拼车应用,Uber、Hailo、Lyft等等,对于其他领域也是一样。你 当然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当做秘密看待,但是如果这真是个好想法,那么很可能已经有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了。关于透明性这一点,可以看看社交内容工具 Buffer,看看它的博客内容,就能感受到透明的巨大魅力。它会介绍很多技巧,任何人包括他的竞争对手都能看到。那么Buffer会担心别人盗取它博客 上的内容吗?不会的,他们有很强的战略意识,也有很好用的产品。通过透明建立的社区要比一两个想法关键的多。所以如果你跟别人说起了你的想法,那么你很可能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反馈。误解2:想法就是一切很多的创业者都认为他们的想法是,能够把他们和竞争对手区别开的东西,但是其实只有创业者本身的素质才是这样的关键因素。为 了证明这个说法,让我们举个例子,那就是已经有十年历史的Facebook,它起初只是供哈佛大学的学生使用的,之后才扩散到了其他的大学。在最初的几年 时间内,用户都必须要用.edu后缀的邮箱才能登陆。所以可以说留给了竞争对手足够的时间来模仿和超越Facebook。那么为什么谷歌和微软这些科技巨 头,为什么没有跳出来也做一个社交网络,使用非.edu后缀的邮箱就可以让用户登录呢,进而抢占市场空白呢?所以说关键的地方在于对想法的执行,而不是想法本身。把Facebook和其他的竞争对手区分开的,不是任何简单的想法和创始人过人的天赋,而是它成功的开发了产品,起点很小很实际,但是之后用户基数迅速的增多。所以无论你对自己的创业想法透露多少,你仍然有希望创建一个成功的企业,关键在于有了想法之后,一以贯之的执行。误解3:先发优势启动的早并不总是优势,就像一个7岁开始滑雪的人和一个5岁开始滑雪的人,并不能说明他们中开始的早的那个就一定会终生与雪橇为伍。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确实有市场,那么你的原创想法也只能保证你是这个市场上的第一个玩家。而要知道大部分的市场都能容纳超过一个以上的玩家。其实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证明了它所在行业的充分竞争。到了那个时候,你就需要用其他的因素开展竞争了,而不是你最初的那个想法。另外,到了那个程度,也更没有秘密可说了,所有竞争对手都把你看的清清楚楚。比如三星公司,在这个行业中,他们的行动并不快,并不总是第一个,相反的,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比竞争对少稍晚出手,但是他们凭借出色的产品开发,还是能够成功的打开市场的,让总是先发制人的苹果不断的失去市场。总之,不要再把你的创业想法当做秘密保藏了,是时候把它们讲出来和人分享了。做到了这一点,你将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你是一个靠谱、有责任感的创业者,关注实实在在的执行,而不单单是一个想法。(viatnw译/快鲤鱼)
近年来台系模拟IC设计业者因无法快速切入全球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市场,陷入转型失利及营收、获利下滑窘境,然近期台系模拟IC业者终于扭转颓势,包括立锜、致新等透过投入充沛研发资源,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手机、平板电脑相关模拟IC解决方案,并陆续获得下游客户认可,即将开始出货,台系模拟IC设计业者有机会全面抢攻市占率,再创当年在PC供应链一战成名的荣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