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近日,中国移动在官网上发布其首批4G手机将在11月9日上市,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我国第一张4G商用网络上线将为期不远。目前中国移动已在深圳、广州、青岛、上海等城市预约试商用4G网络,根据广东移动发布的最新信息,广州、深圳两地现已开通8300个4G站点,其中广州约4600个,深圳约3700个。广州移动有关人士表示,广州市已基本覆盖4G网络,完全能够支撑涵盖市政管理、商务办公、居民休闲、公共交通、工业区、文教区等各种价值区域的4G业务应用。在4G轨道的快速铺设下,千亿级商业市场即将开启。4G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更为多样化,跨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与此同时,通信运营、设备制造与技术服务、互联网企业在相互依存中发展,并不断催生新兴业态。在4G风起云涌中,如何融入4G时代,是产业链各方需要思考的命题。2013年11月7日,由深圳半导体协会主办、思锐达传媒承办的第四届手机应用及技术发展论坛将在深圳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论坛将围绕4G终端从主控到外设,从最新技术到手机应用展开讨论。4G时代和以前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运营商要求终端必须支持多模多频,这对主控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厂商也迫切需要了解最新的技术与方案。此次论坛上,高通、Marvell、联芯等领先芯片厂商将介绍其针对4G终端解决方案,以及如何为国内系统厂商提供服务,为我国4G产业发展奠定基石。随着终端处理速度越来越快,手机在移动以及家庭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通过手机传输高清视频将成为重要应用之一。硅谷数模公司将会在本次会议上介绍其最新的SlimPort高清音视频传输接口,同时Silicon Image也会详细介绍MHL高清传输接口,两种接口孰优孰劣?哪个更适合厂商选用?相信从他们的演讲中你可以得出答案。产品差异化是系统厂商们追求的目标,各种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可以给终端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使用体验,将是产品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手段,而流畅的触控使用界面则会让用户在操控上更加自如。飞思卡尔和集创北方作为智能传感器和触控方案典型供应商,将分别介绍其方案如何使手机应用更加赏心悦目,帮助系统厂商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此外,来自百度的嘉宾将介绍互联网企业针对移动终端存储需求的解决方案,深圳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分析师则将分享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观点。4G时代即将来临,三大运营商跃跃欲试,各终端厂商摩拳擦掌。谁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如何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2013手机应用及技术发展论坛”将为厂商们制定未来策略提供思路。 责任编辑:Mandy来源:21ic 分享到:
MT6589这款处理器对智能机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果没有这款处理器,那么现在千元以下的四核Android机型可能会消失90%以上。随后联发科又推出了MT6589T处理器,其CPU频率提升到1.5GHz,其GPU(PowerVRSGX544)频率提升到了357MHz,性能相对MT6589来说有了小幅增加,代表机型就是799元的红米手机。作为ARM处理器领域的巨头,高通在基本垄断高端旗舰机型市场的同时自然不乐意看着联发科在低端市场上作威作福,因此高通需要一款产品来直接对战MT6589或者MT6589T,这款产品就是高通即将发布的MSM8228。目前已知的信息显示MSM8228采用四核心Cortex-A7架构设计,主频为1.4GHz,28nm工艺制造,高通宣称其相比其它四核A7处理器来说能够省电30%。MSM8228搭载的GPU型号为Adreno305,频率为450MHz,在此前的MSM8930上我们已经见过这款GPU,其支持1080p屏幕额1300万像素摄像头,相比Adreno220来说性能最高可提升50%。从曝光的测试成绩来看MSM8228搭配1GB内存和1080p屏幕之后安兔兔总成绩能够达到18256分,比同等配置的MT6589T产品要略高一些。当然性能强悍并不代表着MSM8228就一定能够成功,关键还要做到低价,毕竟目前智能手机的低价大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尤其是对这种低端机型来说,如果高通真的能够狠心杀入千元以下市场,那么MSM8228必然会大放异彩。基带方面,MSM8228隶属于骁龙400系列,理论上支持TD-SCDMA、DC-HSPA+以及4GLTE,当然双卡双待也不在话下。责任编辑:Tinxu来源:驱动之家 分享到:
联发科技公布2013年第3季合并财务报告合并营业收入本公司2013年9月30日结算之第3季营业收入净额为新台币390亿8佰万元,较前一季成长17.2%,较去年同期成长32.4%。本季营收较上季成长,主要来自各产品线的季节性成长,以及智能手机在中国及新兴市场销售快速成长。合并营业毛利与毛利率本季销货毛利为新台币171亿4仟万元,较前季成长19.2%,较去年同期成长41.1%。毛利率为43.9%,较前季及去年同期分别成长0.7及2.7个百分点。本季毛利率较前期成长,主要因为中高端智能手机占产品组合比例提升。合并营业费用(含员工分红费用)本季营业费用为新台币92亿7仟4佰万元(占营业收入23.8%),前一季营业费用为新台币84亿9仟7佰万元(占营业收入25.5%),去年同期则为新台币79亿1仟9佰万元(占营业收入26.9%)。本季营业费用较前季及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为营收成长产生之相关费用。本季营业费用主要项目包括:研发费用新台币70亿7仟5佰万元(占营业收入18.1%),高于前一季之新台币65亿1仟6佰万元,及去年同期之新台币63亿2仟4佰万元。销售费用新台币12亿5佰万元(占营业收入3.1%),高于前一季之新台币11亿1佰万元,及去年同期之新台币9亿1仟1佰万元。管理费用新台币9亿9仟5佰万元(占营业收入2.6%),高于前一季之新台币8亿8仟万元,及去年同期之新台币6亿8仟4佰万元。 12 责任编辑:Mandy来源:元器件交易网 分享到:
手机芯片厂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表示,目前28纳米制程只有台积电一家晶圆代工伙伴,未来先进制程台积电也将是最大合作伙伴。谢清江今天与媒体餐叙。面对媒体提问联发科制程技术推进进度,谢清江指出,即将于20日正式发表的8核心智能手机方案将采台积电28纳米HPM制程。谢清江说,目前联发科28纳米制程技术只有台积电一家合作伙伴。破除联发科转单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 )的市场传言。谢清江表示,LTE芯片因集成度高,须采用20纳米制程技术;联发科预计明年下半年制程技术也将推进至20纳米。谢清江说,16纳米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ET)制程技术预期2015年才会较成熟;20纳米以下先进制程技术,台积电将是联发科最大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Flora来源:中央社 分享到:
10月底,百度可穿戴设备网站上线,宣告百度正式进入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在这个网站上,两款与百度开放云合作的产品咕咚手环以及inWatch正式亮相,另外三款可穿戴智能设备显示状态为“研发中”。11月1日,百度发布可穿戴设备用户需求研究报告,报告指出,90%的用户认知可穿戴设备,有7成以上用户有意愿未来购买智能手环/手表,而运动/健康监测成为用户对产品的核心需求。据了解,百度云创新实验室与国际调研公司从7月开始启动调研,此次调查用户覆盖一线到四线城市,经过3个月时间,对10组大约40人20-40岁有一定经济购买力的用户进行调查,通过座谈以及深度访谈两种方式,了解用户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认知度以及需求。四成人群听说过可穿戴设备在对这十组受访人群调查后发现,“听说过”可穿戴设备的占到四成,其中男性对可穿戴设备的关注占到64.3%。而在用户年龄分布中,20-24岁人群占到近一半,而受教育程度主要是在中转/技校/职校/高中及大专,其次是大学本科。此外,月可支配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人群对可穿戴设备关注度要高,而学生群体的占比也要高于白领。在对可穿戴设备的认知调查中,普遍认为这是拥有时尚的外观、可穿戴在身上、新鲜有趣的高科技智能化电子设备。 70%-75%左右的用户有意愿未来购买智能手环/手表研究报告显示,在不考虑价格的前提下,70%-75%左右的用户有意愿未来购买智能手环/手表,表示一定会购买的人数有50% ,产品市场潜力较大,其中用户更倾向于购买智能手表,而并非手环。 12 责任编辑:Fgirl来源:腾讯数码 分享到:
从屏幕旋转、运动检测、数字罗盘和3D游戏,到增强实境(AR)、数码影像防抖技术、定位服务(LBS)、室内及多楼层盲区导航功能,以加速度计、陀螺仪、气压计为代表的传感器正在智能互联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智能手机设计者而言,一个显而易见的挑战是,如何管理手机中迅速增加的传感器?有限的资源利用手机应用处理器,或是以MCU/ASSP/ASIC为核心的“Sensor Hub”对传感器进行管理的做法并不新鲜。但Lattice公司消费类移动电子产品市场部经理Subra Chandramouli认为,每添加一颗传感器,有限的系统GPIO资源就会成为阻碍设计者前行的第一颗“绊脚石”;其次,不同的传感器带来了特定接口的要求,从而对AP或MCU可以支持的传感器数目带来了限制,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并延长了产品开发过程;第三,由于传感器的绝对数量在增加,它们在不断收集时间敏感型数据的过程中,使得AP成为系统功耗的最大消耗者之一。
作者:刘泓君自从Kindle入华后,在短短三个月里,亚马逊电子书销售额增长40%,已经占到了中信出版社全部销量的60%到70%。然而,这个梦想着成为数字阅读产业iPod的国际巨头亚马逊,在中国却被一家创业公司“多看”扼住咽喉。早在Kindle入华以前,多看抓住电子书发烧友对Kindle的热衷及其中文系统缺失的需求点,开发出Kindle可以使用的中文操作系统并放在多看的论坛上。之后,无论是中关村地下商城的小商小贩,还是淘宝上的代购,多看几乎成为消费者购买美版Kindle的必选项。当时,有90%的中国用户把原生态的美版Kindle系统刷机为多看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互联网基因的亚马逊正在尝试建立“硬件+软件+渠道”生态体系,通过Kindle吸引消费者,售卖电子书获取收入。这正是互联网公司的基本思维—硬软件免费,通过增值服务来获取利润。然而,在中国市场,Kindle的软件渠道被多看截断。在即将爆发的增量市场中,硬软件向着不挣钱的趋势发展,电子书价格体系混乱,Kindle如何玩转中国市场?硬件尝试多看成立的初衷并不是想做如今的线上数字阅读商城,而是做像Kindle一样的硬件。但在多看创始人王川的探索中,却走了一条与硬件背道而驰的道路。王川现在也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如今大热的小米电视正出自他之手。他和雷军都是中国第一代的程序员,早在大学时期,他靠写程序挣的钱是第一份工资收入的十倍。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无论是Kindle上的多看系统还是多看阅读器,与小米电视的UI设计都颇有几分类似。那是三年以前,王川创立的KTV点歌系统雷石已初具规模。骨子里喜欢创业和折腾的他组建了一个类似于现在小米的团队,包括硬件、软件、BSP、工业设计和UI设计,打算做一个类似于Kindle的硬件阅读设备。“但后来发现这种阅读设备在中国市场推不开,汉王曾经成功过。但是汉王主打的是礼品市场,礼品市场的特点是要新奇,市场只有三年时间,三年以后,它下滑的就很快。”王川对笔者如是分析汉王没落的原因。王川仔细研究Kindle后发现它在美国成功是因为有一整套完整系统,从购买硬件和书籍到阅读和使用,有非常流畅的用户体验。而在中国,只有设备没有书籍很难成功。“真正的难点不是把硬件产品做出来,而是形成一整套的系统,形成这种生态系统是最难的。”他分析了生态系统之后,开始了逐本积累书籍以建立线上书城的过程。王川发现,虽然当时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盗版书,但过程异常痛苦。除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找书,找到的很多书也并不能直接使用,有的缺章节,有的版式乱七八糟,身为程序员的他开始为这些书编程排版。“我这人比较挑剔,不搞漂亮了自己就看不下去,所以就写程序,一排排分段。”王川的这种挑剔和苛刻,是日后多看与Kindle的发展路径及理念有着根本分歧的原因。 12345 责任编辑:janck来源:环球企业家 分享到:
IC设计大厂联发科(2454)昨日公布搭载8核心智能手机样机,今年底客户端就会量产8核心手机,预期明年Q1爆量,宣示联发科产品线往中高阶扩展。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表示,平板计算机与智能手机状况不差,不会有相互取代的问题,联发科Q4营运展望乐观。上周五法说报喜后,外资法人纷纷为联发科按赞,并上调目标价,使昨日联发科股价亮灯涨停,冲上432.5元,创下近3年新高,成交量逾2万多张,为今年次大量。法人指出,联发科Q4营运动能大幅优于市场预期,明显淡季不淡,随著中国农历新年即将来临,有利于联发科长假前拉货。明年Q1在新产品8核心芯片及LTE芯片的发酵下,有助于提高单价及毛利率,仍有淡季不淡的机会,预估今明年税后每股盈余(EPS)可望再冲高。法人认为,联发科将持续往450元关卡挑战,建议买进。短期目标价为452元,中期联发科维持在中低阶手机市场的优势,市占持续拉升,毛利率有机会上扬,与品牌厂的距离也愈来愈近,未来2年发展看好,中长期股价有机会破500元。对于竞争对手高通(Qualcomm)放话质疑8核心,谢清江表示,智能手机往中高阶走,8核心一定需要。8核心可支持多种多媒体规格,有更省电、高效率等竞争优势,对客户而言将有很好的卖点,对联发科而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谢清江说,联发科将在Q4推出4G LTE的处理器,明年第2季至第3季间再推系统单芯片,未来在无线充电产品与家庭网络、穿戴装置市场上都不会缺席,预估明年底前可望推出无线充电产品。另外,谢清江还表示,即将于20日正式发表的8核心智能手机方案,将采台积电28纳米HPM制程。目前联发科28纳米制程只有台积电一家晶圆代工伙伴,未来20、16纳米等先进制程,台积电将是最大合作伙伴。谢清江强调,中国大陆明年内需及外销智能手机市场可望同步成长,不排除有机会达6亿台的规模。随著中国大陆手机厂商的扩展,将带动联发科明年有亮丽的成长。
别看 Tesla 已经能证明它能够制造出全世界最现代的汽车,同样地,创始人 Elon Musk 也一直声称,Tesla 内部的整个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都是由自己开发打造。Telsa 信息系统的绝大部分的确是由自己的团队开发的,CIO Jay Vijayan 在今天的 Constellation Research Connected Enterprise 大会上表示,原因很简单,传统的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包括了 CRM、SCM 等 IT 解决方案)系统并不适合 Tesla,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特定的系统管理环境。如此的 ERP 系统需要更强的性能速度和灵活性,在现在的市场上还找不到类似的产品,比如很受欢迎的 SAP 的 ERP 解决方案,并不适合像 Tesla 这样的汽车生产商。所以,他们需要自给自足。Vijayan 近 250 人的团队花了四个月时间才完成开发,新的 ERP 系统将被用作这个电动车生产商的基础系统,现在所有的部门都可以利用这个新的 ERP 系统进行高效的工作和交流,并且其他的信息系统也被整合到其中。除了自己的 ERP 系统之外,Tesla 也自己打造了它称为“世界级”的电子商务平台,以此为消费者提供电动车的无缝购买体验。其实之所以 Tesla 要自己开发自己的企业管理系统,也是因为这位电动车巨头不同的商业模式。几十年来,汽车制造商都是通过各个地方当地的分销商来出售自己的汽车,基本上美国每一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分销商。但 Tesla 却是以直销的形式进行出售,电动汽车所有的部件都是 Tesla 自己组装调配,最后在网上进行销售。 责任编辑:Tinxu来源:36kr 分享到:
可穿戴技术最热门的设备之一当属智能手表,但是智能手表有件事情比较令人抓狂,那就是屏幕太小。不过加州大学伯克利及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利用超声波的微型芯片,将这种芯片集成进可穿戴设备后,后者就可以识别 3D 手势。届时你只要比划几下就可以让它听从指示了。此项同名技术由 Chirp 微系统公司开发,其目标是将这种芯片推广到从头戴摄像头到智能手表的一切东西上,只要是你希望控制但又不方便控制的电子设备都可以植入这种芯片。将手势控制引入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不少,像微软的 Kinect、Leap Motion 的 Leap Motion 控制器等。但是 Chirp 的团队认为自己的产品有其独特优势:超声波控制不会受到光线太暗或太强的限制,白天黑夜均可操控且精确度更高;芯片面积比纽扣电池还小,可植入到智能手表或 Google Glass 之类的头戴式计算机上;由于声波速度比光要慢得多,因此芯片可以使用低速的电子器件,且功耗更低(手表电池可支撑连续工作 30 小时)。Chirp 利用声呐进行手势控制。其内置的一组超声换能器(小型的声共振器)可发出超声波脉冲,脉冲遇到障碍物(如你的手掌)后会将回声传给换能器,然后由与之相连的芯片计算经过的时间,通过这些时间信息,芯片能计算出若干 3D 手势,范围大概在 1 米之内。目前 Chirp 团队正在构思一组基本的手势命令,打算内置到支持 Chirp 的设备上,比方说把手从智能手表屏幕拿开可以代表放大图片。当然手势识别在应用还仍存在一些难点,比方说有时候用户可能只是想把手靠近手表而已,芯片可能却会认为用户想打开短信息。Chirp 仅跟踪整个手的运动,不过最终有可能会细化到每一个手指的动作,这样的话识别率会更好。目前的芯片大小约为直径 5 毫米,Chirp 声称最小可做到 2 毫米且仍能跟踪基本的手势。 责任编辑:Tinxu来源: 36氪 分享到: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0月28日报道,戴尔和惠普均计划转投ARM芯片的怀抱。据悉该计划已于10月28日取得重大进展,这让英特尔“备感受伤”。该报道称,这一消息其实并不意外。戴尔公司使用ARM芯片支持的服务器已有多年。但当下ARM无法运行大多数软件的,这一遗憾限制了其受欢迎的程度。这也正是英特尔芯片更受欢迎的原因。但采用ARM芯片的计算机服务器相比当下内含英特尔芯片的服务器,功能损耗更低且功能更强劲,因而节省空间和耗能,降低成本。极客们认为,软件运行需要64位的服务器,它让运行速度更快、性能更强劲。因此,64位的ARM服务器堪称低功率服务器的制胜绝技。戴尔公司已通过邮件向媒体确认采用ARM64位处理器运行Linux操作系统。2014年,戴尔将有更多相关计划。HP也于10月28日发布了采用ARM芯片的新版低功率Moonshot服务器。该服务器发布于2011年,采用ARM芯片。不过由于自身原因,HP并未将其投放市场,采用Intel32位芯片的Moonshot则有售。虽然ARM正待发力,并且已有相应公司开始适应ARM芯片。可相比较而言,Intel在软件运行范围,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等方面仍然占据优势。
[中国·珠海]-2013年10月24日-首家登陆中国创业板的本土IC设计企业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推出一款名为S698PM的抗辐射型的高性能、高可靠、高集成度、低功耗的四核并行处理器SOC芯片,这款32位处理器其采用对称多处理架构(SMP),遵循SPARC V8标准,专为高端嵌入式实时控制及复杂计算等应用而设计。S698PM芯片内部集成4个相同的高性能处理器核心,每个处理器核心均由32位RISC整型处理单元(IU)、双精度浮点处理单元(FPU)、高速一级缓存(L1 Cache)和存储器管理单元(MMU)等组成。S698PM芯片采用AMBA2.0标准总线,其中采用128位带宽AHB总线作为处理器核心互联总线,采用32位带宽AHB总线作为片内高速外设互联总线,采用32位带宽APB总线作为片内低速外设互联总线,各总线间通过桥接器交换数据。丰富的片上外设是S698PM芯片的另一大特点,其内部集成了包括GPIO、UART、定时器、中断控制器、调试支持单元、存储器控制器、1553B总线控制器、CAN总线控制器、10M/100M以太网控制器、SpaceWire总线节点控制器、CCSDS遥控遥测接口、USB2.0主控器、SPI主控器、I2C主控器等功能模块。S698PM芯片内嵌在线调试支持单元(DSU),允许用户通过UART串口或以太网接口访问芯片所有寄存器、存储器和外设,使软、硬件调试变得极为方便。S698PM芯片采用SMP架构设计,支持多核并行处理机制,利用eCOS、VxWorks、Linux等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用户可方便地实现嵌入式实时控制系统的高性能多核并行处理设计。图示:S698PM内部功能模块框图据了解,目前S698PM处理器已经实现了批量供货能力,产品形态有陶瓷封装、塑料封装及IP核可供航空航天、星箭站船、高端工控等领域客户灵活选择。S698PM主要性能特征:w 四核并行处理器,集成了4个高性能处理器核心,每个处理器核心配置了:? 32位SPARC V8整型处理单元(IU),符合IEEE-1754标准;? 64位双精度浮点处理单元(FPU),符合IEEE-754标准;? 一级缓存(含指令缓存ICache和数据缓存DCache);? 存储器管理单元MMU;? 硬件乘法器和除法器;? 支持MAC和UMAC等DSP指令;? 7级指令流水;w 基于AMBA2.0标准总线的可裁减结构? 各个处理器核互联总线:128-bit带宽的AHB;? 片内高速外设互联总线:32-bit带宽的AHB;? 片内低速外设互联总线:32-bit带宽的APB;? 128-bit AHB与32-bit AHB间的转换桥:AHB/AHB bridge;? 32-bit AHB与32-bit APB间的转换桥:AHB/APB bridge;w 两级缓存结构? L1 Cache :一级缓存,含ICache和DCache,位于处理器核心中;? L2 Cache :二级缓存,521KB,位于存储器控制器与128-bit AHB总线之间;w 片内外设:? 存储器控制器,支持ROM、SRAM、DDR2、MAP IO;? 中断控制器,支持6路可编程的外部中断;? 4通道的SpaceWire总线节点控制器;? 2通道的1M/10M速率1553B总线控制器;? 2通道的CAN2.0总线控制器;? CCSDS 用空遥测TM/TC接口;?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控制器;? USB2.0 HOST接口;? 在线硬件调试支持单元DSU;? Timer、Wdog、GPIO、UART、I2C、SPI;w 抗辐加固设计? 内部时序逻辑单元:TMR加固;? 内部存储器模块:EDAC捡错纠错;? 外部存储器:EDAC捡错纠错;w 最高主频:600MHz;w 峰值处理能力:2100 MIPS、900MFLOPS(double precision);w 工作电压:? Core:1.0V,±10%;? 普通IO(除DDR2和SpaceWire的IO外):3.3V,±10%;? DDR2 IO:2.5V,±10%;? SpaceWire IO:2.5V,LVDS差分350mV;w 芯片功耗:<3W@600MHz。
收购黑莓的传闻,再次让联想集团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10月17日,有外媒报道,联想集团正在积极考虑对黑莓发起全盘收购要约,双方已经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联想集团可据此查看黑莓账目,进入潜在竞标者名单。如果联想集团成功收购黑莓,这笔超过47亿美元的交易将成为中国企业收购西方科技企业的最大宗案例之一。虽然各方普遍认为,由于西方国家政治限制等原因,联想集团成功并购黑莓希望可能渺茫,但此情此景,却已让人依稀回到10年前,联想集团并购IBM电脑业务之时。10年一轮回。借助收购IBM及之后的努力,成功从一家区域电脑品牌,成长为全球PC行业的领军企业的联想集团,再次站在国际化与转型的分岔路口前,只不过,和上次相比,推动联想集团以及整个IT产业前进的车轮,从桌面网际网路变成了移动网际网路。在这轮移动网际网路浪潮的冲击下,联想集团29年来赖以生存的PC行业已尽显萧条。产业更迭的存亡危机,迫使联想集团在4年前作出了向移动网际网路转型的战略决定。在此期间,联想集团的移动网际网路转型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但当整个移动网际网路产业逐渐成熟,转型进入深水期时,新的困境也随之而来。和收购IBM的PC业务前类似,联想集团当前转型移动网际网路的成果,只停留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在更广泛的全球市场,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联想集团没能再进一步。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尽管联想集团已经在销量上证明,移动网际网路转型战略方向的正确性,但在本质上,联想集团还远没有从一个以硬件销售为业务核心的企业,转型为移动网际网路时代的“软件+硬件+平台”融合型企业。不管是并购黑莓还是其他前进方式,联想集团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更加稳妥高效的转型方向,因为每一步的选择,都有可能决定企业的未来,稍有不慎,就会重蹈众多科技巨头的覆辙。没有退路截至目前,联想集团和黑莓都拒绝对收购传闻进行置评,而外界对此交易的可能性,多持悲观态度。即使明知道可能遭遇巨大阻力,但自今年1月份开始,联想集团收购黑莓的传闻依然陆续传出,联想集团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以及CFO黄伟明均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态,联想集团会考虑所有并购的机会,其中就包括黑莓。事实上,不只是黑莓,此前所有没落的国际手机巨头寻求潜在买家时,联想集团的身影都会出现,从最开始的Palm,到摩托罗拉,再到诺基亚,均是如此。抛开炒作因素,在一位离职的联想集团移动业务前高管看来,联想集团收购黑莓或其他国际手机巨头的逻辑,是期望复制10年前PC国际化的路径,为联想集团移动网际网路终端业务的国际化铺路。黑莓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先行者,虽然市场份额已经大不如前,但其国际品牌价值对联想集团这种需要提高品牌影响力的新兴智能手机厂商而言,依旧具有巨大吸引力。今年第二季度的市场数据显示,尽管联想集团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130万台,但其中超过9成在国内市场。在全球,联想集团手机的品牌影响力与苹果、三星等顶尖品牌始终存在巨大差距。而在国内市场,联想集团的移动互联终端业务发展虽然迅猛,但却不可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中国手机市场的残酷搏杀环境,以及现有的策略和实力,都并不足以确保联想集团在安卓手机乱局中,杀出一条差异化血路。这时候,作为老牌的手机厂商,黑莓掌握的数千项通信技术专利,以及出色的软硬件设计能力,将有可能成为联想集团移动终端业务突围的核心利器。上述联想集团前高管认为,无论是全球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储备,联想集团亟须一个能突破国际市场、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契机。所以,对于现金储备并不算充裕的联想集团而言,以超过4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即使成功吃下黑莓,也不一定是一桩“好生意”,但移动网际网路战略转型已经没有退路的联想集团,不得不咬牙而上。复制PC模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产业下滑双重影响,让联想集团当时作出了丢车保帅的选择——1亿美元卖掉手机业务,“专注发展核心个人电脑业务”。及至如今,当联想集团重新走上转型道路时,所付出的代价和努力已经翻了数十倍。尽管如此,在柳传志、杨元庆、刘军等联想核心的布局下,这一战略转型依然取得了不错开局。2009年,智能手机取代传统PC终端的趋势日渐明显,联想集团意识到向移动智能终端转型的紧迫性,并在同年回购联想集团移动,联想集团的转型战略也由此正式启动。之后,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是2011年MIDH(移动互联与数字家庭业务集团)成立,移动智能终端业首次被提升到与PC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整个集团的发展重心之一。这一架构体系调整,为联想集团的战略转型带来了巨大动力。MIDH成立后的3年时间内,联想集团智能手机实现了从弱到强的飞跃:市场份额在2012年第三季度达到14.8%,一跃成为国内市场第二大智能手机销售商,全球份额则在今年第一季度达到4.7%,仅次于苹果、三星和LG,位列第四。业绩的快速增长,与联想集团在PC时代积累的渠道优势以及执行力关系密切,MIDH集团掌舵人刘军的作用亦值得关注。拥有联想集团“十八棵青松之一”、“最年轻的总经理”、“第三代接班人”等诸多名头的刘军,曾是杨元庆PC业务战略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在智能手机的运营上,刘军制定了以“快”为核心的研发及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定位上则改变以往的高端精品策略,跟随电信运营商走大众消费路线。这种快速响应的低价铺量模式,契合了仍在高速增长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让联想集团迅速完成了初期的市场份额积累。从联想集团移动终端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来看,这种模式的核心,依旧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硬件出货量,从而向上下游换取更高的议价话语权,获得硬件领域的制高点。这与联想集团在PC业务上的成功模式并无太大差异,良好的开局也证明,这是转型时间落后的情况下迎头赶上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过于迷恋PC业务模式,尽管量大但利润却十分微薄,而且久而久之会形成走既定路线的惯性,当产业成熟时,想要掉头极难,很容易陷入逼仄的困境。沉船顶层即便是PC行业本身,联想集团也已证明这种模式即将走到尽头。[!--empirenews.page--]过去29年,无论是起家的汉卡时代,还是迅速崛起的PC时代,联想集团的发展模式都遵循同一理念——出货量为王,几乎所有运营策略和资源配置,都围绕最大限度提升出货量展开。事实上不仅是联想集团,几乎所有的PC厂商都遵循同样的业务模式。在Wintel架构的PC产业体系中,微软和英特尔垄断了主要的核心技术和利润,联想集团为代表的PC制造商,则只能瓜分商业链条上剩余的微薄利润。但只要出货量足够大,它们还是能获得更多的议价能力,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从微软以及英特尔手中多分得一点利润。但在今年7月,当联想集团把传统PC模式演绎到极致,成功登上PC出货量冠军宝座时,却发现这种模式已经快要走到尽头。在7月份的股东大会上,杨元庆和其他高管没有发表任何与PC出货量夺冠有关的言论。在随后的媒体宣传周期,除了零星消息报道,联想集团也没有对此进行任何大规模宣传。这并不符合联想集团的一贯套路,与国内媒体关系极佳的联想集团,以往很少会在类似事情上表现低调,但整个产业的尴尬,却让联想集团不得不如此。首先是竞争对手的战略转移,早在2008年,惠普和戴尔就已开始启动业务转移,惠普发布了移动业务的新战略,戴尔则多次向外界强调,自己的业务重心已经不是PC。且不论转型成败,就放弃PC而言,国际巨头们已经达成了高度一致。而PC产业本身,也在联想集团逐渐登上巅峰的时刻,缓慢坠向谷底——这一衰退,正是出现于联想集团砍掉移动业务的2008年。虽然,当时还有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危机逐渐消退后,PC行业没能触底反弹,反而陷入连续6个季度的下滑泥潭,到联想集团登顶宝座的今年第三季度,全球PC销量甚至已下滑至2008年以来的新低。这为联想集团的移动网际网路战略敲响了警钟,即使在移动网际网路领域复制PC模式,并将其做到极致,最终仍只能在一艘逐渐下沉的船里游到上层,与在底层并无两样。迟到的转型转型的困境不止于此。传统PC模式往往止步于硬件,而移动网际网路行业经过数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软件+硬件+平台”的移动网际网路生态模型,佼佼者如苹果和谷歌,已经打造出成型的移动网际网路生态闭环。或许对于移动网际网路而言,足够的销量也是打造完整生态系统的基础,但移动网际网路对技术创新、用户体验以及生态系统的搭建所需要的努力和成本,则远远高于硬件本身。而联想集团的转型战略,在是否需要以及如何搭建属于联想的移动网际网路生态系统这个关键问题上,也一直表现得摇摆不定。MIDH集团成立之前,联想集团最为明确的阐述其移动网际网路战略的举动,是2010年移动互联战略和乐Phone的发布。当时,柳传志旗帜鲜明将联想集团的竞争对手定位于苹果iPhone,并建立了应用软件商店“乐商店”。这一举措,可视作联想集团移动网际网路战略转型的最初方向,即学习苹果的路径,以乐Phone为硬件入口,通过应用商店模式形成生态体系。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初具雏形的移动网际网路生态模型,但遗憾的是,直到当年年底,联想集团的乐Phone仍没能实现百万台的销售预期,乐Phone+乐商店的软硬结合架构体系也没能建立起来。MIDH集团成立之后,联想集团的智能终端策略变为主打与电信运营商一致的大众“千元机”,冲量成了首要目标,软件体系与生态平台的搭建则陷于停滞。在中国移动网际网路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看来,在高端精品还是大众消费之间的左右摇摆,直接导致联想集团浪费了两年半的宝贵光阴。而从高端精品转到大众消费,也并不是成功的转型。在2012年的内部誓师大会上,杨元庆提出PC+战略,将联想集团移动互联的版图,扩展到了智能电视、个人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四大品类,不同移动终端之间通过乐云服务实现融合。这其中依旧可以看出联想集团的不确定,但整体思路却已经更加清晰,移动网际网路的味道更加浓厚。在一些业内观察人士看来,这或许已是联想集团作 出的最好的移动网际网路战略。尽管它迟到了数年。值得庆幸的是,移动网际网路行业还没有成为另一个PC行业,这家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科技企业,仍有时间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战略,再造一个新的联想集团。记者 陈荣
【信报财经新闻】在2010年才正式成立的小米手机,使用Google的Android系统开发手机,不到3年已卖出700万部,成为中国主要智能手机品牌之一,公司估值达100亿美元,就连在Google负责Android系统的前高层Hugo Barra亦跳槽加盟了小米。被问到小米崛起,Google主席施密特 (Eric Schmidt) 接受《信报》网站访问时表示,「我认为很了不起,包括为我们增加潜在客户,以及提升了用户生活质素。」在手机作业系统市场,Android系统市占率逾八成,被称为胜出了手机作业系统大战。然而,以在中国市场崛起的小米为例,虽然采用Android系统,但手机却甚少安装Google的服务和Apps,Android的成功,不一定能够为Google带来很多收益。被问到Google是否有计划回应这种趋势,施密特解释说,「小米是我们很好的伙伴,我们将会在不同方面做得更多和更好。」他又补充,「以我所知,小米的产品定价是尽可能地低,他们甚至没有营销,而且打算在其他方面赚钱,我觉得这种平价Android手机的模式很了不起,可以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价值,亦很具竞争力。」
根据NPD DisplaySearch最新研究报告,上半年手机显示面板的强劲需求已随着中国移动3.5寸单核智慧手机补贴政策暂停而迅速转淡,并由此造成部分机型的库存问题。步入9月份后,面板需求因十一黄金周假期效益影响较8月份有所改善,但并未有亮眼的表现。而白牌智能手机则因为受到手机品牌,尤其是国产智慧手机入门级产品的全面挑战,市场需求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除此之外,随着手机显示面板尺寸向4寸的区间快速提升,部分面板业者亦采用更高世代线产能进行生产,以获取更佳的成本效益,并带动9月份智慧手机面板均价延续之前的降价趋势。以4.5寸FWVGA(854 × 480)IPS/FFS显示模组为例,二季度模组均价约为12.5美元,而步入8、9月份,模组均价已分别跌至11.7美元与11.5美元。NPD DisplaySearch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分析师Terry Yu表示,相对2012年智慧手机的快速崛起,整体智慧手机市场的增速将逐步放缓;智慧手机显示面板的大尺寸化趋势也带动面板业者投入更高的世代线产能以获取更佳的成本优势,11月份4.5寸FWVGA IPS/FFS显示模组均价将进一步下滑至约11.2美元,甚至更低。与智慧手机面板市场不同,平板电脑面板均价以季度调整为主,因此9月份主流品牌平板电脑面板均价与8月份保持一致。但随着更多高世代线产能的投入,其产能及成本上的效益提升将带动平板电脑显示面板均价将在第四季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