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环保组织首次赴美国苹果总部谈判

    苹果公司对待其中国供应商污染问题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据NGO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美国旧金山当地时间10月31日下午1时至6时,他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全球环境健康项目总监Linda Greer,作为环保组织的代表,和来自苹果公司运营、政府事务、专门管理中国供应链部门的专门负责人,在美国旧金山苹果总部进行了长达5小时的谈判,并伴有“较高分贝”的争论。 昨日,马军在美国旧金山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BSR)年会上,还发表了主题为环境挑战和信息公开的演讲。当天,他在接受早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苹果公司把信息反馈给我们,双方就初步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坦率的交流,双方在大的原则上有趋近的地方,苹果愿意采取措施去改进,下一步也考虑进一步的披露,但具体的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去沟通。” BSR成立于1992年,是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国际机构之一。 和以往都不同的,最令马军感到意外的是,苹果公司提到要加强供应链的透明度。而在以往的多次交涉中,该公司都将“不披露供应商”视为一种传统。马军表示,这么大的公司转过来不容易,值得去鼓励。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苹果供应链保护的要求下,如何加强透明度。 苹果的“积极改变” 苹果公司的态度让马军认为谈判正往良性方向发展。 此前的1月20日,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达尔问联合发布《苹果的另一面》报告,揭示了苹果在华供应链存在的污染和毒害。然而,苹果公司坚持不回应对其供应链的一系列环境违规问题的质疑。之后的8月31日,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环保组织联合发布了名为《苹果的另一面2:污染在黑幕下蔓延》的报告。两次调查中,环保组织发现了多达27家疑似苹果供应商出现过环境问题。 从完全的不予理睬,到开始和马军等人及环保组织接触,苹果公司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不过,马军说,过去几个月,马军和苹果公司虽然进行了多轮的沟通,但每次苹果公司都要求他只能对媒体总结讲一句话。 因此,9月份的三次会晤最终呈现给公众的信息,都是一句“外交辞令”——9月14日,马军和苹果中国代表在北京进行了第一次会议,“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平台”;16日,双方进行了一次电话会议,“愿意为推进环境改善共同努力”;25日,和美国苹果公司负责供应链管理的经理在旧金山会面,“双方就具体问题进行了技术性交流。” 而这一次苹果公司没有再去坚持这样一种方式。马军认为这本身就意味着苹果开始实践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据马军介绍,此次谈判能进行,离不开美国环保组织NRDC的推动。据悉,NRDC此次更多是作为国际环保组织从美国总部去推动与苹果的谈判。今年的9月13日,NRDC曾以其总裁弗朗西斯·拜内克女士的名义向苹果公司总裁发了一封信,要求他不能仅从公关上回应这件事情,而且要求日后作出具体的行动。比如说加强苹果公司的供应商管理,改善供应链政策,把环境议题提到和健康等同样重要的问题的高度上等类似诉求。此后,苹果公司也有主动打电话给NRDC全球环境健康项目总监Linda Greer作出一些回应,在10月中旬左右开始确定要进行一次由苹果方面、NRDC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三方参与的会议。 据NRDC中国项目介绍,Linda 从事有毒化学品污染物的研究已有30年,虽然介入与苹果的谈判是首次,但在供应链研究方面颇有积累。因NRDC在中国的纺织业绿色供应链项目已有多年,Linda每年都会来中国多次。 “有争论也是正常的” 马军认为,“坦诚的交流”已经在发生一些作用,但在一些不同意见问题上仍需持续推动。 据马军介绍,10月31日双方还在为一家企业是否存在“湖泊淤泥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争论。但当天凌晨,马军还是收到了那家企业的电话,企业方称,将治理湖泊的淤泥。企业方当时强调,这么做是出于他们的环境意识,并不认为这是由他们造成的。 “虽然当时在会上没有达成共识,还是激烈争论的。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苹果推动的,但这个时间上的巧合,还是让人觉得有所推动。”马军说。 “现在大的原则上有趋近的地方,苹果公司愿意采取措施去改进,下一步也考虑进一步的披露,但具体的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去沟通。比如交流过程中,苹果会认为有几家不是他们的供应商。但我们搜集的时候也有我们的证据,他又不说出是哪几家,不能确定是或不是。在被点名的供应商中,哪些他们认为是存在的,哪些是严重的,哪些是没有那么严重的,有些是与他们的发现不相符的。就这些问题,他们也进行了比较坦率的交流,有时候是争论,有些时刻分贝比较高一点。” 马军指出,凡是涉及到我们案例的,很多地方我们都不只去过一次,而且当地的环保组织也一次又一次地去过,还是有相当把握的。而苹果提出这个是不存在的,肯定双方就会有争论。双方有不同的出发点,调查的方式有些不同,也是正常的。 关于苹果此前不披露供应商的原因,马军猜想是他们担心其独有的设计一旦泄漏,会对营销活动产生影响。不过,马军强调,关键的问题不是知道苹果有哪些供应商,“我们无意去披露苹果的整个供应链,我们只需要推动对供应链的整改。苹果可以有秘密名单,我们的数据库会有一个公开名单,苹果可以在上面检索。”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供应链保护的情况下,如何加强透明度。 马军还提到,有一些问题也有一些复杂性,看似在大规模解决,但这和公众反映过来的信息还是不一致。“就在刚才我们还收到有些问题并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期限解决。” 马军预计11月在国内还将和苹果再谈一次,问题将进一步提出,到时候将是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南京绿石等多家NGO组织一起和苹果谈。 “企业必须作出选择” 马军此次美国之行是应BSR邀请在旧金山举行的年会上发言。今年的BSR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年会于11月1日-4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而在今年9月25日马军赴美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苹果美国总部与其有了首次接触。当时该总部一位负责供应链管理的经理来找他,就各自系统做了技术性探讨。 迄今为止,BSR年会已经举办了19届。昨日,马军在此次年会发表了主题是环境挑战和信息公开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中国的环境挑战非常严峻,政府环保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执法不严、诉讼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没有环境改善的动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透明度确实在进步。比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数据库在2006年只有2500条数据,现在已有近89000条违规记录。 马军表示,企业必须作出选择:一是利用中国体制现有的不完善,和污染企业为伍,以牺牲环境和社区的利益为代价,攫取自己的超额利益;二是利用信息公开,和中国的利益方去合作,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如果你选择第一种方式,请你公开讲出来,不要再谈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马军的演讲已经在会上引起了关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之一,BSR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年会的受众都是一些品牌公司中主管企业社会责任的负责人,马军觉得他们对来自中国的环保人士“有些好奇,有些惊讶”。 据悉,马军此次于10月25日赴美,并将于11月9日回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马军还将在纽约进行一场演讲,这次演讲将更加强调绿色供应链、绿色消费,他要告诉听众电子产品周期缩短会带来很多问题。 第一次去苹果总部的马军称,那是个环境很优美的地方,也很干净。  

    半导体 苹果 苹果公司 DC 供应链管理

  • LG宣布发行9.45亿美元新股振兴智能手机业务

    11月3日晚间消息,LG电子周四宣布,将发行价值9.45亿美元的新股,主要用于振兴智能手机业务。 由于发行新股将稀释股东价值,LG股价应声下挫14%,为三年以来的最大单日降幅。年初至今,LG股价已经累计下挫40%。 持有LG股票的资产管理公司Daishin Asset Management高级基金经理Oh Dong-ge称:“从LG的角度讲,发行新股可能是最佳选择,因为借债和发行债券的成本更高。” 或受投资者冷待 Oh Dong-ge还称:“LG此举有一定的风险,在运营环境并不有利的情况下发展其亏损的智能手机业务,很难想象谁会支持这些新股,我认为投资者不会太积极。” 在过去连续6个季度中,LG手机业务亏损近1万亿韩元(约合8.869亿美元),主要是未能推出有吸引力的产品与苹果和三星竞争。 在截至9月底的季度内,LG手机业务亏损1400亿韩元(约合1.242亿美元),为前一季度的两倍,主要是因为旗舰产品Optimus表现欠佳。 LG在一份声明中称:“发行新股旨在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提升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将继续投资核心业务,包括智能手机业务,使公司重新振作。” LG是全球第二大电视机厂商,第三大手机厂商,公司表示将发行价值1.06万亿韩元(约合9.45亿美元)的新股,每股定价55900韩元。该价格与LG周四收盘价相比折价9.3%。 信用评级降低 由于信用评级降低,业内此前已经猜测LG可能通过发行新股来支持亏损业务。 本周早些时候,评级机构惠誉(Fitch)也加入到穆迪(Moody)行列, 下调了LG的信用评级,主要是因为LG的运营表现不佳。惠誉表示,LG的运营竞争力在短期内无法明显恢复。 此外,标准普尔已经下调了LG的长期信用评级。在全球手机厂商中,LG是表现最差的一只股票。 除了智能手机,LG的家电和电视业务也开始下滑,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低迷和成本增加所致。  

    半导体 智能手机 LG BSP MANAGEMENT

  • 反乔布斯浪潮涌动:天使还是暴君?

    导语:美国《媒体》印刷版周四刊文称,虽然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后引发了大量媒体对他一生成就的赞美,但得益于社交网络的普及,一些反乔布斯的声音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以下为文章全文: 负面评论 就在史蒂夫·乔布斯的死讯10月5日公布后,各种热情洋溢的讣告便接踵而至。《圣何塞信使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硅谷太阳王光芒四射》的悼文。他的名字还出现在了《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榜上,尽管这一殊荣通常都只授予在世的人。就连一向刻薄的Gawker也采用了非常严肃的语调。 虽然只使用了《史蒂夫·乔布斯逝世》的简单题目,但Gawker依旧在这篇1200个单词的长文中写道:“乔布斯的成就难以用语言描述。” 这种语调持续了18个小时。到次日下午2点,Gawker又发表了一篇题为《史蒂夫·乔布斯不是神》的文章。该网站称:“如果你喜欢苹果产品,那很好。但它们只是产品,没有灵魂,也不是英雄,它们的创造者同样不是英雄,无论他的能力有多高。” 不仅是Gawker,在第一波的悼词发表过后,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得益于Facebook和Twitter的帮助,所有对乔布斯和苹果不满的人都拥有了一个平台,可以针对这位身兼工业巨子和流行明星双重身份的人力陈己见。 迅速传播 反乔布斯的浪潮与乔布斯的造神浪潮同样迅速。正当人们纷纷站在世界各地的苹果零售店门口为乔布斯守夜时,博客作者们却开始发动攻击。 “乔布斯究竟是好人、恶棍CEO还是华尔街的托儿?”占领华尔街网站的一位撰稿人问。随后,《福布斯》网络版科技专栏作家大卫·库西(David Coursey)又撰文称《史蒂夫·乔布斯是个蠢蛋,不要学他》。他在这篇文章中表示,乔布斯或许已经成为了“一个边缘化的反社会分子”。 此前也曾经有一位传奇人物死后遭遇过毁誉并存情况。在约翰·列侬(John Lennon)1980年被谋杀后,新闻媒体通常都将他描绘成弹吉他的耶稣,而小报则将他称作是与保罗交恶的瘾君子。 然而在《纽约杂志》前编辑、小说家库尔特·安德森(Kurt Andersen)看来,乔布斯这种从天使到魔鬼的剧烈变化却尤其引人关注。“最显而易见的是新闻的传播速度,无论是对遗产还是现存价值。”他说。 在Twitter上,尽管果粉们发表了大量的颂词,但不相信乔布斯的人也可以大量传阅有关乔布斯是“暴君”、“恶棍老板”、“完美控”的言论。 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也清了清喉咙,捋了捋领带,然后加入到这一阵营中去。 就在乔布斯去世后5天,英国杂志《The Week》在一篇文章中专门对各类“反乔布斯”的报道进行了摘要,包括《大西洋月刊》撰稿人格兰迪(D. B. Grady)的《坏蛋史蒂夫的颂歌》、英国《The Mail》杂志2010年的调查性文章《中国血汗工厂》以及独角戏演员麦克·黛西(Mike Daisey)在《媒体》Op-Ed专栏中对苹果奥威尔式策略的抨击文章。格蓝迪认为,乔布斯并非圣人,而是一个残忍的梦想家;《The Mail》对iPod代工厂的情况进行了披露;黛西则表示:“没有一家科技公司能比苹果自己更像它在1984年广告中塑造的‘老大哥’形象”。 黛西对反乔布斯的情绪并不陌生。在进行了14个月的巡回演出后,他编剧并主演的即席独角话剧《史蒂夫·乔布斯的痛苦与狂喜》恰好于10月17日在在纽约首演。这部话剧抨击了苹果和其他科技公司工厂中的恶劣环境。 黛西表示,尽管在纽约的公演时间纯属巧合,但他还是收到了很多封恐吓信和一些死亡威胁。不过,他并不害怕。 “我们是否能够再认真地考虑一下,他真的是天才吗?”他说,“由于从不知道他的阴暗面以及他生活的复杂状况,你似乎被蒙蔽了,因此并未了解整个故事的全貌。” 传记价值 好在还有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长达630页的乔布斯授权传记《史蒂夫·乔布斯传》。尽管这本书很难说是一种恶毒的攻击,但的确为博客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乔布斯。例如,乔布斯在苹果发展初期曾经在股票期权上亏待过该公司的一名早期员工兼他的好友。 但为这本书倾注了两年半心血的艾萨克森却表示,仅仅是从中选取一些乔布斯的负面轶事不仅对乔布斯不公,对这本书同样不公。 “这本书希望展示的是,他打造了一个非常忠诚且颇受他启发的团队,他还拥有非常美满幸福的家庭。”他说,“归根结底,你需要根据结果来评判他。”  

    半导体 乔布斯 AI MIDDOT 苹果

  • 台积电计划于2012年Q3开始试产22nm HP制程芯片

    据台积电公司负责开发的高级副总裁蒋尚义透露,他们计划于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试产22nm HP(高性能)制程的芯片产品,并将于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试产22nm LP(低功耗)制程的芯片产品。蒋尚义是在日前于日本横滨召开的一次半导体产业论坛会议上透露这些信息的。 会上蒋尚义还透露了台积电28nm制程推进计划的细节,据他表示,台积电将于今年6月底前开始试产28nm低功耗制程(LP)产品,基于这种制程产品将采用SiON+多晶硅材料制作管子的栅极绝缘层和栅极;随后的9月份台积电计划启动首款基于HKMG栅极结构的28nm制程--28HP的试产;最后,今年12月份晚些时候他们会开始第二款基于HKMG栅极结构的28nm制程(28HPL)的试产。 另外,蒋尚义还表示目前台积电已经从Altera,富士通,高通以及信力公司那里接到了28nm芯片的代工订单。 至于40nm制程部分,台积电表示其生产的40nm制程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已经达到80%强。尽管去年中期曾出现过良率不佳的问题,但经过两个季度的改进和完善之后,其40nm制程工艺的缺陷密度(Defect Density:一种质量特征,用每层和每平方厘米晶片上的缺陷数表示。)已经由原来的0.3-0.4降至0.1-.0.3左右。 台积电的销售所得分布方面,蒋尚义表示,到今年年底,台积电的40nm制程业务方面所得的营收额将占到公司总营收额的20%左右,而去年年底这个比例则只有4%左右。 目前台积电40nm制程芯片的季度产能约为8万片12英寸晶圆,蒋尚义并表示到今年年底,有关的产能将实现倍增。目前台积电只有Fab12一间工厂能够制作40nm制程芯片,不过台积电计划让Fab14工厂也具备40nm制程芯片的制造能力,以满足增加40nm芯片产能的需要。

    半导体 芯片 台积电 栅极 HP

  • 芯片厂商爱特梅尔看衰第四季业绩

    北京时间11月2日早间消息,爱特梅尔(Atmel)周二预计其四季度营收和利润率都将环比下滑,主要受到全球经济疲软、苹果iPad的竞争对手们触摸屏销量较低影响。苹果平板电脑竞争对手现在正面临库存过高的问题。受此消息影响,爱特梅尔股价周二在纳斯达克盘后交易中最多下跌8%。爱特梅尔周二股价报收于10.29美元。对于今年四季度业绩,爱特梅尔预计其营收将环比下降12%-16%,在4.027亿美元-4.219亿美元之间,低于分析师的4.842亿美元预期。爱特梅尔目前为苹果iPad竞争对手三星(微博)、戴尔(微博)提供maXTouch芯片,他们预计其四季度毛利率将从三季度的50.1%下降到47.5%-48.5%。不过考虑到maXTouch芯片对于智能机制造商的销量将高于预期,爱特梅尔将其maXTouch芯片全年营收从之前的3.5亿美元上调到3.75亿美元。今年三季度,爱特梅尔营收4.794亿美元,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26美分。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为,爱特梅尔营收4.838亿美元,每股收益20美分。爱特梅尔半导体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美国,是世界上高级半导体产品设计、制造和营销的厂商,产品包括了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件、非易失性存储器、安全芯片、混合信号及RF射频集成电路。

    半导体 芯片厂商 爱特梅尔 MAXTOUCH 苹果

  • 揭开“中国制造”优势背后的真相

     笔者在前一篇部落格文章(参考原文)中指出,一般认为西方世界制造商将生产移往中国是因为能大幅降低成本、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观念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试想,若节省成本是让厂商将生产移往中国的主要原因,那么当大多数的公司都移到该区域、使得原本所认为的优势不再是优势,那些制造厂商又该如何? 别再仰仗这套省成本说法了,这是懒人行径,让我们忘了进一步思考为何中国制造产业比其他区域更具竞争力的重要问题,也让我们很难承认其实中国做了一些正确的、甚至值得效法的事情。躲在“中国的薪资与汇率政策不公平”这样的观念背后,是要容易得多;但为什么当我们可以利用其不公平的人力政策时,就认为中国好,然后又反过来批评那些决定把工厂迁往当地的西方企业主? 特别强调成本因素,是可以哄那些政治人物与想要痛击企业高层的一般大众;但我试图探究“中国制造优势”的真实面相,如此我们也可以避免放大看它其他方面的缺失。尽管有“廉价人力”,并没有哪一座中国城市将取代纽约、伦敦或是苏黎世而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甚至连我们能在当地以低薪聘请到企管或财务金融科系毕业生,或是中国能浮动其货币,也是一样。所以,一定还有某些其他因素吸引制造商前往中国。 下面所列的几个因素是笔者的个人意见,如果读者们有其他的看法,欢迎讨论: 1 .中国使其成为可能 中国向西方制造商开放经济门户,并布建了一个如今日能支援他们营运的环境;中国倾其各阶层的官方与产业界力量打造这样的环境,包括银行与金融业。 2 .冷战解冻 东西方冷战时代(Cold War)的结束,促使中国开放经济,虽然这是在前苏联解体之前就已经开始,北京与莫斯科之间关系的裂痕,再加上前苏联需支援其他社会主义小国的沉重压力,让中国需要新经济合作伙伴之现实更加清晰;西方国家显然是好选择。 3 . 台湾扮演了中间人角色 台湾是让中国拥抱西方世界的中间人,这说法并不夸张;它确实是促使西方世界与中国重新建立关系的重要因素。很多西方世界厂商都是先在台湾设立据点,或是与台湾PCB厂商、契约制造商等服务供应商合作,才再度前进中国;不然再度前进中国可能对很多公司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举例来说,台湾对于来自西方电子制造厂商的需求应接不暇,也让这些商机跨越台湾海峡去到中国。 4 . 全球化效应 中国对全球化大势的接纳,温暖了西方世界对这个国家的看法;尽管存在着发生另一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以及国与国之间暗潮汹涌的敌对,这么一个占据世界人口很大比例之区域是无法忽视的。一旦中国敞开门户,各企业蜂拥而至,也发现庞大的商机。 5 . 通讯、交通、生产流程等技术的演进 随着网际网路的兴起与无线通讯技术的普及,中国是制造中心这件事情成为看似有理的想法;对工厂的监控与人员训练,都能在远端进行。于是乎,本来不把中国当制造中心看的企业,也因为他们了解可以透过永不关机的各种设备进行即时通讯而被说服。 6 . 委外代工 委外代工(outsourcing)风潮因为中国而加速蔓延,但其实这个概念在中国对外开放之前就存在已久;全球第一家电子契约制造商是1960年代在美国成立,负责开发产品原型以及提供基本的PCB制造服务。 资深产业人士可能还记得,事实上,西方原厂大部分是透过台湾与香港的委外代工夥伴而前进中国;随着代工需求增加,台湾厂商也将生产线移往中国以寻求大量、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全球最大EMS厂鸿海(Foxconn)也是其中之一,光在中国某个城市就有50万以上员工,很少有其他国家具备这样的优势。 7 . 淘金潮 我曾在1990年代初在香港为一家当地的商业刊物工作,对大量海外资金涌入中国的情况惊讶不已;这些海外资金也带来了西方企业与个人,他们积极在中国创造财富。向中国13亿人口推销产品与服务的甜头,吸引了不只Cisco、Intel、Dell等电子大厂,还有McDonald与Walmert等零售业者。 中国打出一张有助于其发展大型制造业经济的王牌──不允许外国厂商在当地设置全资企业,因此像是UPS等公司必须与中国本土业者合作经营据点。但那些厂商还是勇敢前进了,证明这样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得进入心目中全球最大经济体门票所需付出的小小代价。他们是对的,中国在十年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权。 8 . 较低廉的劳动成本 如果我不加入这一条,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失望;当然,中国的人力成本资源显然是较低廉的,这个因素渗透整个制造产业链,也为制造商带来高利润。虽然,中国的人力成本已经开始上扬,仍不会导致外商出走潮;中国自有其迷人之处。  

    半导体 Cisco 电子 中国制造 BSP

  • 可伸缩石墨烯晶体管 克传统半导体缺陷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韩国科研人员制造出了一种以可伸缩的透明石墨烯作为基底的新型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具有出色的光学、机械和电性质,新型晶体管克服了由传统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晶体管面临的很多问题。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首尔崇实大学的曹贞和(音译)研究员和成均馆大学的安钟炫(音译)表示,这种新型石墨烯晶体管具有可被整合至其他材料的优势,只需在室温下通过印刷过程就能实现,无需真空或高温等苛刻的条件,大大简化了制造技术。这些系统的性能已远远超越了以传统材料作为基底的系统。 为了制造该晶体管,研究人员首先合成了单层石墨烯,并将它们一层一层堆放在铜箔上。再通过光刻和蚀刻技术,在石墨烯上摹制了电极和半导体沟道等晶体管必需的元素。而后将这些部件转移至可伸缩的橡胶基底,并用可伸缩的离子凝胶,将栅绝缘层和栅电极等剩余部件印刷在相关装置上。 一般来说,基于橡胶板等传统材料制成的普通基座,制造出同时能兼顾机械拉伸性和高光学透明度的晶体管几乎是不可能的。传统无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晶体管,由于机械性能很差,限制了自己的可伸缩范围。而此次研究的实验结果显示,新型装置能够延伸5%达1000次,并保有良好的电特性。 研究人员预测,这种新型石墨烯晶体管能够作为未来透明、可伸缩电子产品的重要组件,拥有传统电子材料很难达到的性能,并可应用于卷轴式显示器和共形生物传感器等。 安钟炫表示,他们下一步将努力提高现在石墨烯设备的延伸范围。他认为,可伸缩电子产品对于当前和未来的多种应用都十分有用,比如可穿戴式显示器和通讯设备、机器人的感应皮肤、健康监测器以及眼球照相机等;还可将可伸缩传感器嵌入手套和衣物,令外科医生能不间断地检测病患的血液pH值和其他化学物质水平等。

    半导体 半导体 晶体管 电子 石墨烯

  • 华润微电子联交所私有化退市

    11月3日消息,华润微电子(0597.HK)昨日在联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自2011年11月2日9:00起正式从联交所退市,这也意味着华润集团私有化华润微电子的计划宣告成功。 华润微电子的退市计划10月31日正式获得联交所批准,自10月24日起,该公司的股票就已经暂停交易等待退市。 据悉,这是华润微电子被第二次私有化。2009年6月,华润微电子曾被提议私有化,但遭到股东否决。 华润微电子是华润集团旗下负责微电子业务投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高科技公司,其业务包括开放式晶圆代工、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测试封装和分立器件制造四大板块。华润集团持有华润微电子60.60%股权。  

    半导体 分立器件 封装 微电子 BSP

  • 《乔布斯传》美国首周销量达37.9万册

    11月3日早间消息,图书零售数据服务商Nielsen BookScan最新发布的美国图书市场数据显示,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唯一授权自传《史蒂夫·乔布斯传》(以下简称“《乔布斯传》”)在美国上市首周的销量达到37.9万册。 《乔布斯传》由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写,在美国由西蒙与舒斯特(Simon & Schuster)出版社出版,售价35美元。 《乔布斯传》上市首周销量就超过了由约翰·格里斯姆(John Grisham)撰写的畅销书《The Litigators》,销量比例超过3:1。排在第二位的非小说类书籍是由记者比尔·莱利(Bill O'Reilly)撰写的《刺杀林肯》(Killing Lincoln),《乔布斯传》与该书的销售比例超过8:1。 尽管刚在美国上市6天,但《乔布斯传》已经在年度畅销书排行中跃居第18位。该656页的自传成为自去年11月以来美国首周销售最高书籍。由杰夫·凯尼(Jeff Kinney)撰写的《Diary of a Wimpy Kid: The Ugly Truth》、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回忆录《决策点》(Decision Points)美国首周销量都超过了43万册。 而且,《乔布斯传》也已经成为英国最畅销非小说类书籍之一,首周销量达到37,244册。  

    半导体 乔布斯 BSP MIDDOT STEVE

  • 高通继续高歌猛进第四财季净利10.6亿美元同比增22%

    11月3日凌晨消息,高通今天发布了2011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高通第四财季净利润为1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营收为4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均超出分析师预期。此外,高通对2012财年第一财季的业绩预期也超出分析师预期。受此影响,高通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大幅上涨9%以上。 在截至9月25日的这一财季,高通的净利润为1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65亿美元增长22%,比上一财季的10.35亿美元增长2%;每股摊薄收益62美分,比去年同期的53美分增长17%,比上一财季的61美分增长2%。高通第四财季运营利润为12.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58亿美元增长29%,比上一财季的11.13亿美元增长11%。 不计入特殊的一次性项目,高通第四财季净利润为13.7亿美元,每股收益为80美分,这一业绩超出分析师预期。市场研究公司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高通第四财季每股收益78美分。高通第四财季营收为4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5亿美元增长39%,比上一财季的36.2亿美元增长14%,这一业绩也超出分析师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高通第四财季营收为40亿美元。 高通第四财季运营现金流为1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在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4%。高通第四财季有效税率为20%。 高通第四财季来自设备和服务的营收为26.73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9.50亿美元;来自授权和专利费用的营收为14.44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0.02亿美元。高通第四财季总运营支出为28.7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9.94亿美元。其中,设备和服务营收成本为14.9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26亿美元;研发支出为8.5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28亿美元;销售、总务和行政支出为5.3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40亿美元。 高通CDMA技术集团第四财季营收为25.87亿美元,同比增长39%,比上一财季增长18%;税前利润为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比上一财季增长32%;高通技术授权集团营收为13.61亿美元,同比增长48%,比上一财季增长8%;税前利润为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58%,比上一财季增长9%;高通无线及互联网集团营收为1.63亿美元,同比下滑5%,比上一财季下滑1%;税前亏损为500万美元,去年同期税前亏损为200万美元,上一财季税前亏损为1300万美元。 高通2011财年营收为149.6亿美元,比2010财年增长36%;净利润60.8亿美元,比2010财年增长33%;每股摊薄收益3.20美元,比2010财年增长30%;运营利润60.8亿美元,比2010财年增长41%。高通2011财年运营现金流为48.3亿美元,比2010财年增长16%,在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2%。高通2011财年有效税率为21%。 高通预计2012财年第一财季营收为43.5亿美元到47.5亿美元,同比增长30%到42%,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测预计高通第二财季营收为42.5亿美元。不计入一次性项目,高通预计第一财季每股收益为86美分到92美分,超出分析师预期的84美分。高通预计2012财年营收为180亿美元到190亿美元,比2011财年增长20到27%。不计入一次性项目,高通预计2012财年每股收益为3.42美元到3.62美元,比2011财年增长7%到13%。 当日,高通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2.04美元,报收于52.18美元,涨幅为4.07%。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6:34(北京时间3日4:34)为止的盘后交易中,高通股价再度上涨4.79美元,至56.97美元,涨幅为9.18%。过去52周,高通的最高价为59.84美元,最低价为44.62美元。  

    半导体 AC BSP RESEARCH

  • ARM收购Prolific 着眼20nm芯片设计

    ARM日前宣布收购Prolific, Inc。该公司位于美国加州纽瓦克,主要开发IC设计优化软件工具,可显著缩短芯片设计的开发时间、提升性能。 ARM表示,20nm及更先进工艺的复杂性大幅增加,半导体厂商迫切需要自动化布局优化方案。通过收购已经合作多年的Prolific,ARM将进一步强化其提供创新物理IP产品的战略,让合作伙伴继续实现领先的高度集成、低功耗SoC方案,加速整个生态系统向20nm和更新工艺的转换。 被收购之后,Prolific公司员工将被整合进入位于加州圣何塞的ARM物理IP业务团队。  

    半导体 ARM 芯片设计 IP PROLIFIC

  • 半导体设备业过寒冬 仰赖晶圆代工厂先进制程投资

    包括 KLA-Tencor 、 Novellus Systems 与 Teradyne 等半导体设备大厂陆续在近日公布最新一季财报结果,其销售业绩一如预期呈现衰退,而且他们也估计下一季业绩将衰退更多;这些厂商的收入来源集中在晶圆代工厂对32奈米与28奈米制程节点的投资。     在此同时, EDA 供货商 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第三季财报结果则是表现亮眼,该公司表示第四季业绩将会再度出现成长。不过Cadence一反近日半导体产业界常态的成长表现,可能有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会计计算方法与许可协议,这些因素通常会让EDA业者的业绩表现比其他半导体业者、资本设备供货商来得稳定。     KLA-Tencor 截止于9月30日的 2011年第三季营收为7.96亿美元,较前一季减少11%,但较去年同期成长17%;不过根据Yahoo Finance,该公司第三季业绩比分析师预估的7.92亿美元高了一些。KLA-Tencor总裁暨执行长Rich Wallace 表示,由于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加上半导体产业的正常循环,让客户缩减订单或是延迟产能扩充计划,该公司估计本季新订单与上季相较减少了43%,金额来到4.86亿美元。     Wallace表示,KLA已看到客户对 28奈米制程设备的强劲需求,目前芯片制造商正在进行相关投资,以克服该节点的良率挑战;而KLA也积极因应来自多家晶圆代工业者对先进制程节点设备的需求。Wallace表示,来自晶圆代工厂的订单占据KLA第三季新订单的57%,该公司预期来自晶圆代工业者的需求将会持续到第四季,主要是为因应28奈米制程的量产。     KLA预期该公司第四季业绩将减少18~25%,来到6~6.5亿美元;不过当季订单可出现25%~45%的成长。KLA也预期2012年第一季将恢复营收成长。KLA的第四季财报预估与分析师所估计的7.1亿美元有所落差;Wallace表示,该公司对于内存供货商将在短期内增加产能投资抱持希望:「我们确实看到内存产业的希望,但还没有看到太多行动;在这个节骨眼上,厂商谈投资都是说的比做的多。」     市场研究机构Barclays Capital分析师Christopher Muse则表示,他与分析师同仁们对于晶圆代工厂增加资本支出的幅度都感到惊讶;但也补充指出,他看好来自晶圆代工厂的28奈米与32奈米技术投资商机,会是产业萧条期的一大亮点。     另一家半导体设备业者Novellus截止于9月24日的新一季财报结果为3.067亿美元,较上一季减少12%,较去年同期减少17%。该公司第三季订单金额减少至2.269亿美元,较上一季衰退27%;当季出货金额则为3.016亿美元,较第二季减少16.1%。Novellus董事长暨执行长Richard Hill表示,全球市场的动荡也影响到资本密集厂商的投资,但该公司仍对市场的科技产品基本需求抱持乐观,认为这将让该公司安然度过萧条时期。     自动测试设备(ATE)供货商Teradyne的第三季业绩为3.44亿美元,较上一季减少30%,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0%。该公司第三季订单金额2.4亿美元,其中有1.96亿美元来自半导体测试部门,4,400万美元来自系统测试业务部门。     Teradyne总裁暨执行长Mike Bradley表示:「本季半导体测试订单与相关业务营收,随着产业趋势走软,但我们仍看到来自行动设备市场由电源管理芯片、影像传感器芯片、手机处理器等带动的、相对强劲的成长。」该公司预期第四季业绩将会再次衰退,来到2.7~3亿美元,此数字与分析师的估计大致相符。     EDA供货商Cadence的第三季业绩为2.9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3%,高于分析师所估计的2.85亿美元。不过Cadence与其他EDA供货商所认列的营收,是以合约周期来看,并非是该期间的销售;因此EDA厂商的营收表现周期通常会比其他半导体厂商迟几个月。     Cadence总裁暨执行长Lip-Bu Tan表示:「来自多个市场的热络设计活动,持续驱动对于我们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之需求。」该公司预期第四季业绩将再成长至2.95亿至3.05亿美元;至于 2011全年度,则估计总营收在11.35亿美元至11.45亿美元之间。  

    半导体 晶圆代工 先进制程 半导体设备 BSP

  • ADI大学设计竞赛成功落幕

    用人的动作来控制小车的行动,将各种小型的风能发电机并网发电,通过脑电波来下五子棋,这些富有创意的产品并非来自于知名公司,而均出自于在校学生之手。在今年10月18号于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举办的ADI公司大学创新设计大赛颁奖礼上,经过层层选拔的获奖学生脱颖而出,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创意成果。 这项由ADI公司主办的设计赛事已经连续举办了6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对应用系统的理解和设计能力为主旨,给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合作和展示能力的平台。自开赛以来,已经有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万余名师生参与了这项竞赛。 最终,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参赛队凭借基于DSP的两轮动作模仿小车摘得最佳创意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设计的基于DSP的Z源逆变风力发电系统,华中科技大学设计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以及武汉纺织大学设计的全方位太阳辐照度测量和分析系统分别斩获一等奖。另外,本届大赛特设的指纹识别以及二维条形码扫描比赛项目由湖南大学参赛队获得,题目为基于BF592的QR码扫描器。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邹琳,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张华强,湖南大学的黎福海,重庆大学的周建林,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陆熊分别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 这项大赛采用了团队竞赛的方式,每个参赛队由若干名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组成,命题则是开放式的。ADI公司负责提供设计所需的各种器件,并给予技术指导。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在构建创意的时候也了解最新的器件技术。不过,开放式的命题看似简单,实则难度更大,没有对生活敏锐的观察提炼能力,往往难以交出高质量的作品。笔者基本参加了6届竞赛,最大的发现就是参赛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把握更加精准了。就是说,得奖作品的针对性是一年比一年有进步,已经摆脱了当初的一些不切边际而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在今年的获奖作品中,有一个站台饮料瓶回收器,它的目的就是用技术手段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尽管作品本身还显得稚嫩,但是其所关注的却是现实中的一个环保大难题。还有上文提到的全方位太阳辐照度测量和分析系统,就关注了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时最为重要的能效利用问题。 中国的崛起需要电子工业的振兴,而电子工业的振兴需要大量有复合型的工程师,他们不但要了解电子器件,还要能从系统上把握全局,这就是既能微观又能宏观;同时,对特定的应用还需要深入的了解。而这一切往往是现在的高校教学所无法提供的。通过设计大赛这个途径,虽然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至少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参赛的学生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收获更大。而对于合作方ADI来说,他们从学生的作品中也获得了不少灵感启示,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不过,这一模式现在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因为相同赛事众多,很多师生往往疲于应付。为此,ADI公司决定尝试一些新的模式,包括技术夏令营和面向高校教师的技术论坛。同时,这项赛事也将继续,不过时间间隔变为两年,这样能给师生以更充足的准备时间。

    半导体 DSP 大赛 电子科技大学 ADI

  • 协鑫在徐州举办GCL蓝宝石项目投产庆典

    10月28日,协鑫集团在徐州举办“GCL蓝宝石投产庆典暨金秋恳洽会”,宣布协鑫光电的年产1000万片蓝宝石衬底项目投产,SEMI中国总裁陆郝安博士等一行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庆典及相关活动。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会见了陆郝安总裁一行,并进行了亲切的会谈。 据了解,目前协鑫光电科技蓝宝石项目拥有徐州及阜宁两大基地。徐州基地投产的蓝宝石项目主要采用与国内设备公司(为SEMI会员公司)联合开发的长晶设备,采用泡生法生产蓝宝石晶体,而在江苏阜宁的基地采用ARC热交换法长晶炉。拥有从长晶、掏棒、切片、抛光等全套生产设备,目前协鑫已经拥有每月120万片蓝宝石衬底的产能,成为中国领先蓝宝石衬底及相关产品供应商之一。协鑫采用泡生法已经可以生产85公斤级晶锭,热交换法长晶炉已成功生产出37公斤级晶锭,可切割出高品质的2英寸、4英寸、6英寸甚至8英寸、10英寸蓝宝石衬底。协鑫光电科技总经理朱国民介绍,目前协鑫光电的蓝宝石衬底已送样至国内知名LED外延制造商三安光电、德豪润达使用,反馈结果良好。 SEMI中国等一行参观蓝宝石晶体衬底厂房。目前协鑫光电已有各类100余台蓝宝石长晶炉,陆续将有更多的设备进场。

    半导体 LED 晶体 三安光电 SEMI

  • 中国超级计算机首次有了“中国芯”

    中国首次推出了一台使用国产微处理器芯片的超级计算机。这是显示中国在一直由美国技术主导的领域拥有新竞争力的一系列迹象中最新的一个。 一年前,中国推出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不过很快就被超越了。那台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A”是用英特尔(Intel Corp.)的标准微处理器和英伟达(Nvidia Corp.)的图形处理器建造的。中国的其他超级计算机也使用美国设计的芯片。 据美国橡树脊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员、超级计算机专家、田纳西大学教授唐格拉(Jack Dongarra)说,但这台名为“神威蓝光”的超级计算机没有使用美国芯片。这台超级计算机是2011年9月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安装完成的,于本周在中国的一次大会上发布。 唐格拉说,“神威蓝光”基于此前未披露过的申威1600处理器。有关该芯片的信息披露出来的很少,只知道该芯片有16个独立的处理核。 不过,唐格拉称申威1600处理器技术的披露“意义重大”,显示了中国的技术竞争力。他说,如今他们不只是购买西方技术、将其集成到高性能的计算机上。 “超级计算机”这个词指的是如房间一样大小的硬件设备,联合进行庞大的运算任务。大部分超级计算机被用于政府实验室中,从事模拟核爆炸及预测气候变化这样的繁琐任务。不过,多年来,很多较小的超级计算机被公司用来设计汽车和药物等产品。 中国的“天河一号A”超级计算机今年早些时候被日本富士通(Fujitsu Ltd.)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所超越。日本的计算机使用基于Sparc设计的芯片,这种设计最早是由Sun电子计算机公司(Sun Microsystems Inc.)推出的。运算速度排在世界第三的超级计算机“猎豹”(Jaguar)是由Cray Inc.为橡树脊国家实验室建造的,使用的是AMD微处理器。 围绕“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新芯片的众多疑惑之一是,芯片是否是使用一种完全自主研发的结构设计的,还是融入了美国公司使用的现有设计元素。完全自主设计的一个缺点是,开发相应的软件需要很长时间。唐格拉说,“神威蓝光”使用的是普遍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的一个版本。这种操作系统可能暗示出,芯片设计者利用了现已存在的一种设计。 唐格拉说,根据目前为止提交的数据,“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拥有每秒钟进行约795万亿次浮点运算的“可靠”持续性运算性能。每秒钟进行的浮点运算次数是根据标准测试对科学运算的一种衡量。他估计,在11月公布的最新半年度测试结果中,这台超级计算机将可能排在全球使用中的超级计算机的前25位。 唐格拉说,预计明年安装在橡树脊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超级计算机很有希望重夺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的桂冠。 《媒体》(New York Times)网站周五早些时候报道了中国新的超级计算机。

    半导体 中国芯 微处理器 超级计算机 蓝光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