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有待观察,关于季节性增长或经济动荡是否将鉴定的全球芯片市场在2011下半年7月受宠,双方争论的青睐到平板上,在网上与预期相符。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三个月平均值为248.5亿美元,在2011年7月,由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编制和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的报告。 从本质上讲,这与前一个季度的3个月的平均时的销售额为24.68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的数字下降1.1%。 数字大致符合分析师的预期行 - Bruce Diesen预计达248亿美元和Mike Cowan预计的250亿美元。在日本市场也有的复苏迹象,日本市场是这一个月比上一季度增长最快的市场,WSTS轨道区域。 日本的3个月的月平均销售额为34.7亿亿美元,较六月份的三个月平均同比增长4.9%。所有其他地区 - 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有所下降,季节性规范背道而驰。然而,尽管其经济复苏,日本7月份的数据为10.3%,落后于于2010年7月份数据,而欧洲和亚太地区分别为0.7%和1.5%。 新航和欧洲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的月度数据为3个月的平均数字。这使得任何给定月份的当月和前两个月的销售为平均销售。新航和ESIA喜欢目前这个数据,因为它显示出来的平滑的实际数据,通常低谷的时候在季度初,而高峰时期在季度末。 “虽然行业经历了近几个月来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一直增长速度放缓,我们预计季节性需求将在今年下半年通过节日带动销售增长,”Brian Toohey,半导体产业协会总裁在一份声明中说。
上半年不景气的全球光伏市场,引发了尚德电力(STP.NYSE)、晶澳太阳能(JASO.NASDAQ)等光伏组件公司二季度的亏损。现在德国这一曾经的第一大光伏需求国,决定要在希腊兴建总计10G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又为该行业燃起了希望。据法新社报道称,整个项目将耗资200亿欧元,占地200平方公里,预计9月中旬会对外正式公布。10G瓦相当于去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的55%。该项目名为“Helios”,年发电收入约为38亿欧元,发电量会达到150亿千瓦时,电站项目的运行时间为20年~25年,其电力主要输送回德国使用。湘财证券分析师侯文涛表示,假设中国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YGE.NYSE,下称“英利”)等光伏组件公司可以拿到一部分订单,对企业的业绩影响也是很大的。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表示,现在还需要考虑几个问题:首先,中国光伏组件企业是否能拿到大量订单。因为,该项目除了能够帮助德国增加电力需求之外,也有欧洲政府之间加强合作的意图。可能德国投资方会首选当地或者周边国家的光伏组件厂商作为供货者,以挽救他们在低价竞争中业绩明显下滑的颓势。如德国著名电池组件企业Q–cells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亏损了4110万欧元左右,营业收入也锐减了46%,达到1.2亿欧元左右。相比之下,中国虽然有部分公司在第二季度出现亏损,但全年实现盈利也是可能的。其次,由于项目规模庞大,所以德国或其他欧洲投资商一定会在采购光伏组件这一关键设备时大幅压价,以便降低其投资成本。德国这一超大规模电站的计划若顺利出台,将可能对处于低迷的欧洲及全球光伏需求起到提振作用。一家著名光伏组件企业的国内组件销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就算中国组件企业不能在这个项目上获得大量订单,但受到该消息刺激,相信各国政府对于光伏产业的前景也会有新的评估,这对中国企业也是有利的。
随着中国设计步伐的加速,小批量分销商越来越重视中国,愿意在高速增长的制造及设计环节分一杯羹。其中有早已准备好的,当然也有刚刚开始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Mouser就是这么一家“刚刚开始”的分销商,虽然也有人强调Mouser早在2007年就进入中国,但对比同期进入的派睿电子(e络盟的前身),Mouser一直以来都不支持人民币支付业务,只支持美元付款,所以使用人民币支付的业务只能通过其代理来运作,这无疑加大了流通成本及时间。 不过2011年8月份,在Mouser第一次召开中国媒体发布会时,公司欧洲区暨亚洲区营运副总裁 Mark Burr-Lonnon展示了首张人民币结算发票,标志着Mouser中国之路的开始,点燃了小批量目录分销商的战火。 小批量分销商的暗战 小批量分销商今年的战火有多浓?我们不妨先回忆一下其他公司的动态。 几个月前,在华10余年历史的RS在上海宣布设立产品分拨中心,并宣布扩大中国的库存至13.5万种,同时积极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一方面将网站改版,提供更多的功能及优化的搜索,同时大力发展DesignSpark工程师社区。 更名后的e络盟则是强化社区及对工程师的技术支持服务,同时开通了新浪微博,通过更多的增值业务增加客户的粘性,而对于亚太区的库存,也由7万扩张到14万。 而Digikey则是大幅度增加中国广告投放量,造势宣传。实际上,这几家公司在百度上均有推广,只是金额略有不同。 当然,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传统大型分销商的入侵,安富利的Avnet express去年发布在线支付系统亚洲分销站,元件库存数量高达400万种,同时支持13种货币支付方式,同时富昌也开始推出小批量服务模式,但由于面向人群不同,产品定价、库存以及货期都不同,所以目前尚未对小批量分销商造成威胁。 为什么是现在? 对于Mouser采取代理模式进入中国的原因,公司亚太区市场与商务拓展总监田吉平解释,主要是由于中国手续比较繁琐,包括报关、发票以及兑汇等业务。所以为了快速在中国扩张,才使用代理模式,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加快Mouser进入中国的速度,另外则是出于Mouser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需要采用代理模式试水。而今,一切手续已办理妥当,推出人民币支付业务势在必行了。“人民币业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方便更透明的平台。”田吉平总结道。 但她同时指出,推出人民币支付并不意味着以后放弃代理模式,而是采取直销加代理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毕竟此前的代理商所服务到的客户,关系都非常密切,Mouser无意去打乱市场规律,并且在售价方面,尊重代理的定价权。“我们不会为了直销,而把价格压低来打压代理商。”田吉平强调。 据悉,目前在Mouser全球营收中,中国区份额所占比率约为6%~7%,田吉平则希望中国区的业务能达到10%以上,对于业绩预期,田信心满满:“我们去年在华业务增长了一倍,预计今后的复合增长率会超过30%。” 同其他小批量业务模式类似,Mouser目前支持传真、电邮等传统订单模式以及网上直接下单两种,大致比率为6:4,而针对人民币支付,目前只支持传真及电邮等方式,由于需要牵扯到网页的修改,预计网页人民币交易模式年底会推出。 而通过支持人民币支付方式,Mouser也把国内送货周期从以前的两周压缩为5天,依然比其他公司所承诺的1~2天的送货周期要长。 谁的优势更大? 虽然相比较其他的小批量分销商,Mouser进入中国时间并不算早,但田吉平并不认为先入者会对Mouser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实际上每家小批量分销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服务于特定的人群,Mouser主要面向产品研发工程师,而对于此类人群来讲,最新的器件是其需要的核心竞争力。而Mouser全球提供超过200万种产品,并且会在第一时间推出原厂的新品,这是其他分销商无法比拟的。” “接下来,Mouser计划在中国武汉、成都、北京等地开设分支,为国内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田吉平表示。 正如田吉平所说,前文所述的这四家主要的小批量分销商,各具特点,所以发展模式也并不相同。 RS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所以无论分支机构,客户资源还是库房,都是业界最领先的,而其面向的人群包括了设计工程师与维修工程师,这两类人群对于产品的交货周期非常敏感,也正因此,RS才在货期方面进行了大笔投入。 e络盟进入中国的时间和Mouser一样,但因其一开始,就在中国建设了行政及服务机构,并且有人民币支付,因此拓展起来并非难事,但目前也许只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更名后如何重塑形象,虽然每个e络盟的人都信心满满。 Digikey则是一家真正的“美国”公司,在华没有任何机构及工作人员,虽然客服电话支持中国用户,但是会转接到香港,而库存只是在美国。 而Mouser则是介于这两种形式之间,即在华有少量的分支与支持,同时库存也只设在美国,田吉平解释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司覆盖到的研发工程师,大部分的采购习惯是一次性购买多种物料,并且都是最新的产品,所以只要能保证工程师第一时间接到所有物料即可。 无论是服务、产品、库存还是供货周期,目录型小批量分销商们都在努力改善着,已不再只是简单的套用国际成功案例,而市场最终的胜者,显然是最能符合工程师购物习惯的。
GT先进技术公司(GTAdvacedTechnologiesInc.),就是以前大家所熟知的GTSolar太阳能公司,已经收购了80亿美元的Confluence太阳能公司。通过这次收购,GT公司已经获得Confluence公司的晶体生长技术生长技术HiCzCzochralski(CCZ),并希望以此技术帮助降低生产成本。收购协议达成时,GT需向ConfluenceSolar太阳能公司股东支付6000万美元现金以及2000万美元的现金获利能力支付计划。GT表示,通过过这次收购,将为GT的太阳能产品组合新增一项创新技术,与其开发下一代晶体生长解决方案的策略吻合,并以此降低太阳能成本。凭借Confluence的HiCz技术,生产单晶硅的成本预计低于采用传统提拉法生产单晶硅的成本,该技术可实现用于下一代电池结构的先进材料的灵活生产。GT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推动所收购技术的实用化,成为提拉法单晶硅市场的主要设备供货商,成功打入一个新的市场。并期望于2013会计年度推出一项商业提拉法单晶硅设备产品组合。此外,GT还宣布,预计于第二季度末推出MonoCast生长技术,该技术将提升其业界领先的定向凝固制程中所生产的材料质量,并让客户从GT的DSS多晶硅熔炉的投资中受惠。
芯片代工厂GlobalFoundries日前宣布和Amkor达成一揽子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为下一代节点的先进半导体芯片合作开发一体化的封装和测试方案,诸如三维芯片封测等。这些一体化方案可以提供给GlobalFoundries和Amkor的共同客户。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SantaTeresa附近的一处85公顷(210英亩)私有土地上,NRGEnergy下属子公司NRGSolar建设的20MW(AC)Roadrunner太阳能发电项目已于日前开始正式发电。公司称这是新墨西哥州的第二大光伏电站,并且是NRG旗下的第三大太阳能发电设施。Roadrunner电站已经与当地电力公司ElPasoElectric签署了为期二十年的购电协议。福思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负责该项目的设计、建设和采购总承包服务,并为该项目提供组件和单轴跟踪系统。预计福思第一太阳能还将为该项目提供后续的运营和维护服务。“不久前,我们刚刚宣布了位于加州的Avenal太阳能发电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此次的Roadrunner太阳能项目是我们在新墨西哥州首个正式投入使用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我们员工在过去一年中的辛勤劳动终于结出了果实。”NRGSolar和NRG东部地区业务总裁汤姆?多伊尔(TomDoyle)表示,“我们与新墨西哥州的客户和业务伙伴共同庆祝取得这一里程碑,我们的太阳能系统可以利用当地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帮助该州满足其可再生能源目标。”
美国斯坦福大学近日发明了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这种材料导电快、轻柔耐用,有望推动轻便易带可折叠的电子产品的研发。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鲍哲南一直在用化学的知识和方法研发新材料,她曾先后发明了柔软敏感的人造电子皮肤和可拉伸的太阳能电池。鲍哲南表示:“电子产品所使用的无机材料如硅等,具有导电快和坚固的优点,但体积大、分量重、易折断却是不可避免的死穴。新发明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导电速度快、柔软性好、轻便耐用,可以用来做电视和电脑显示屏、电子线路等。”鲍哲南利用哈佛学者已经完成的最新理论计算方法做指导,与研究团队仅花费了半年时间就在实验室里合成了这种导电性能很好的有机新材料,将这个往往需要数年的发现过程大大缩短。与目前制作液晶电视和电脑显示屏的主要材料非晶硅相比,这种新材料的导电速度是非晶硅的30倍。
21ic讯 e络盟母公司element14日前宣布推出ADI新品速递计划。该计划为工程师快速送达ADI的最新产品,同时承诺亚太地区大部分城市可翌日到货。通过该计划,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新加坡的工程师将可以购买ADI的各种最新产品,并且享受element14提供的5×24小时客户服务以及7×24小时在线技术支持。 随着亚太区电子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ADI和element14共同推出了该新品速递计划,以提升新产品在亚太区的交货速度。通过这项计划,设计工程师、维护和维修专业人士将能够获得设计所需元件,并将其用于设计中。该计划旨在加强终端产品的质量,并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 ADI亚太区市场营销副总裁郑永晖表示:“为了迎合对我们越来越重要的亚太区市场需求,ADI致力于向本地区客户提供最新技术和高质量产品。element14拥有成熟的分销网络和支持服务,是ADI业务战略的有益补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我们的新产品提供给工程师。” “通过这项计划,我们可以提供ADI的最新产品,以满足工程师由于技术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动态需求。”element14亚太区供应商、产品及采购管理总监William Chong 表示,“此外,我们的个性化服务、技术专家支持以及随时可用的技术资料能够确保工程师获得必要知识来优化产品使用。” element14在亚太区拥有种类繁多的ADI产品库存,超过2000种ADI产品可以在大多数城市实现翌日到货。element14提供的产品种类涉及高精度模拟产品、放大器、比较器、传感器和电源管理等关键技术,同时产品覆盖电机控制、仪器以及医疗和多媒体设备等主要行业。 主要库存产品 具有恒定导通时间和谷值电流模式的同步降压控制器ADP1874和ADP1875是多用途电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具有可编程电流控制方案的恒定导通时间、伪固定频率,提供瞬时反应、最佳稳定性和限流保护。此外,通过使用可以调节输出电压至最低0.6V的电流模式控制架构,支持设备以低占空比提供最佳性能。 除了电源管理元件,element14还提供数据转换器,例如Dual IF Receivers AD6643(60mHZ)和IF Diversity Receivers AD6649(100mHZ)。AD6643专为支持电信应用中具有高动态范围、低功率和小型化要求的多天线系统而设计。该设备包含两个高性能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中还包含一个在运行期间保持最佳性能的集成占空比稳定器。AD6649是混合信号中频接收器,包含两个14位、250 MSPS模数转换器和一个宽频带数字下变频器。AD6649专为支持低成本、小尺寸、宽带和多用途的通讯应用而设计。 element14还提供具有模数转换器的雷达接收路径模拟前端6通道LNA/PGA/AAF等放大器元件,如AD8283。该元件成本低、功率低、形状紧凑、灵活且易于使用,包含六通道低噪前置放大器和抗混滤波器,上述元件同时集成在12位模数转换器中。该通道专门为动态性能和低功率应用进行了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周六呼吁全球决策者采取紧急举措,以防本就低迷的经济再现全球性衰退,其中包括迫使欧洲银行业者充实资本。"今年夏季的形势已经表明,我们处在一个危险的新阶段,"拉加德在全球高官和经济学家参加的会议上表示。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结束两年後,由于政府债务负担加重,欧美经济成长依然极为缓慢。欧洲银行业者借款成本上升,因放贷者除了最短期融资以外,不愿提供更多资金,因担心银行在风雨飘摇的欧洲主权债务曝险。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更加剧了这种紧张势头。而欧美决策者的优柔寡断令情况更加复杂。欧洲领导人正在就谁为挽救主权债务危机买单争论不休。美国议员和总统奥巴马在今夏稍早展开预算之争,最终丧失了标普给出的"AAA"债信评级。美联储主席贝南克周五警告称,这种对抗动摇了信心,拖累美国经济成长。拉加德称,20国集团(G20)应在11月的会议上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因应全球经济问题,她还在演讲中就解决欧洲银行业紧缩问题提出了新思路。这是拉加德7月执掌IMF以来首次发布重要政策讲话。她呼吁若有可能通过民间渠道实行"强制性大规模资本重组",但否则就要通过某种形式的公共泛欧融资方式,比如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拉加德还警告称,发达国家不要这麽快束紧腰带,这可能会破坏经济复苏。美联储主席贝南克在周五的讲话中未承诺美联储将再次实施债券购买计划,过去几年这项举措一直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核心,但他表示,美联储将在9月的会议上讨论进一步放宽政策的选项以及实施的必要性。欧央行总裁特里谢强调,保持物价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认为这对保持信心绝对重要,"他指出。拉加德暗示,欧洲政治进程不顺带来了不安全感。"欧洲必须保证重新承诺共同愿景,其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根基,例如包括真正凑效的财政规定,"拉加德表示。特里谢也表示认同这一观点。拉加德称,支撑欧洲银行业对于切断债务危机蔓延势头至关重要。上个月的压力测试显示,欧洲主权债务尤其是希腊债务投资有可能带来亏损,之後欧洲银行业者一直承受提高资本的压力。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纽约证券交易所:SMI 和香港联交所:0981.HK),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今日举办成立以来的第十一届技术研讨会。今年计划于中国举办三场技术研讨会,首场于今日在上海开幕。会上展示了中芯国际最先进的制造技术,IP 设计以及应用平台、IP和Library 解决方案、ESD保护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服务等等。共计吸引了超过30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设计服务公司、技术合作伙伴与供应商等参与盛会。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联合,创新,跨越,共赢”。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文义于开幕致词中指出公司将坚持独立性和国际化的运作模式,并致力于提升运营能力,赢得客户信任,建立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中芯国际的首席执行官邱慈云博士接着与大家分享中芯国际的技术发展和代工厂营运方向。邱博士陈述了中芯国际的定位以及客户导向的承诺,强调了公司将持续实现按时交货、降低生产周期的目标,并持续努力提高良率。他最后强调,中芯国际将承续其先进技术产能方面的投资,并继续强化先进工艺,为客户提供领先的增值技术与服务。 此外超过30家中芯国际合作伙伴在技术研讨会上设立展台,展示了包括智能模块、单元库、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产品,以及封装测试、设计支持等服务。展讯通信公司以及ARM中国区的高管也在会上发表了关于半导体行业生态系统合作重要性的演讲。 最后,中芯国际中国区销售副总裁彭进先生感谢中芯国际所有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长期支持与合作,并期待今后持续紧密的协作,以迈向更璀璨的未来。 中芯国际除此次上海研讨会外,在中国另有两场研讨会,将分别于9月15日在北京和10月20日在深圳举行。有关研讨会详情请电邮symposium@smics.com联系中芯国际研讨会代表。 关于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SMI,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981),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0纳米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中芯国际总部位于上海,在上海建有一座 300mm 晶圆厂和三座 200mm 晶圆厂。在北京建有两座 300mm 晶圆厂,在天津建有一座 200mm 晶圆厂,在深圳有一座 200mm 晶圆厂在兴建中。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提供客户服务和设立营销办事处,同时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处。此外,中芯国际代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一座 300mm 晶圆厂。 详细信息请参考中芯国际网站 www.smics.com。
韩国媒体日前报道,三星电子表示,如果旗下半导体芯片和液晶工厂的退休工人退休3年里患上癌症,三星将保证为他们提供长达10年、累计金额不超过一亿韩元的医疗费用(约9万4千美元)。三星电子此前进行的一项研究声称,没有证据显示在半导体芯片厂工作的人员比其它人群患癌概论更高。今年6月,首尔一家法院判决三星公司应对2名患白血病死亡员工的家属进行赔偿。
8minutenergyRenewables和GestampSolar公司与加利福尼亚帝国灌溉区(IID)签署了公共事业级的光伏发电互连协议(GIA),将共同开发335MW的光伏项目,这335MW将分为五个独立的光伏项目。该项目据称将是帝王谷地区第一个同类项目,投资2.5亿美元,用以改善IID地区的电力条件。总体而言,该项目预计将创造超过1000个建筑职位,并在帝国郡创造55个永久性职位。8minutenergy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artinHermann表示:“GIA协议的批准是8minutenergy公司、帝国郡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项协议凝聚了我们的团队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GestampSolar两年的努力。”首个将要建设的项目为50MW的ChocolateMountains电站项目。ChocolateMountains位于索尔顿湖附近,完成后,占地面积可达320英亩,可满足超过25000个家庭的电力需求。项目的施工、调试、并网预计在2012年第四季度或者2013年初完成。同时,CalipatriaII项目也将于15个月后完成。这个项目由两个50MW的系统组成,完成后占地面积近600英亩。其他项目的细节尚未披露。目前也不清楚将采用哪个设备制造商,以及项目的总投资。但声明显示,项目将被建造在低生产率的灌溉农田。总体而言,8munutenergy公司目前正在开发12个公用事业规模的光伏项目,项目规模在50-200MW之间。这些项目预计可以创造23亿美元的总经济产出以及240个就业机会。
日本媒体日刊工业新闻29日报导,因半导体制程技术将于数年后来到10nm等级(10-19nm)水平,加上现有工厂内可供设置设备的空间已不多,故日本DRAM龙头厂尔必达(Elpida)计划于广岛工厂内兴建乙栋新厂房,该栋新厂房并将导入次世代半导体制造技术「超紫外光(ExtremeUltra-violet,EUV)微影设备」,预估投资额为20亿日圆左右。报导指出,因EUV的实用化障碍不低,故尔必达将一边透过现有的ArF液浸曝光设备持续进行线路的细微化工程、一边摸索EUV的量产可行性,因此尔必达将不会对上述EUV新厂房的兴建时间等细节定出明确的时间表。据报导,就曝光技术来看,随者波长变短,硅晶圆上所形成的线路线幅就可变得更细,每片晶圆所能取得的芯片数也就可变得更多,而EUV的波长为13.5nm,为现行主流的ArF液浸曝光设备的1/10以下。
GTMResearch和SEIA日前联合发布了最新的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2011年报告,分析了美国太阳能产业在2010年内的贸易走向和国内产值,并表示美国在全球太阳能供应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10年,美国成为太阳能产品净出口国,总价值达18亿美元,其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光伏资本设备和光伏硅料等。 太阳能产业的贸易走向 2010年美国安装的薄膜组件国内产值创造图美国的光伏零部件主要销往中国和德国市场,其中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平衡维持在一个极为积极的水平上,对中国的净出口额在2010年达到了2.47-5.4亿美元之间。”反过来,美国的光伏产品进口量为37亿美元,其中24亿美元来自对于海外组装组件的购买。据该报告称,中国和墨西哥为美国在2010年进口光伏产品的两大来源。“截止至目前为止,已完成的组件成为了整个产业在判断光伏制造业是否良性发展的准则之一。”GTMResearch总经理ShayleKann表示,“然而,光伏市场的现实情况遥远比其显现出来的要复杂。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贸易走向,这份报告从产业链的上游领域以及太阳能光伏系统中非电池板零部件两方面对行业进行了分析。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很大程度上由于原料和制造设备的生产转向了国内,美国仍旧是全球光伏制造业的发展重点。”这份报告同时还详细计算了2010年花费在美国太阳能安装设备上的资金中,有多大比例是花在了美国国内企业身上的。GTMResearch和SEIA发现,场地整理、人工、许可、融资和其他业内“软成本”占到了总体太阳能产业收益额的近一半。在高达60亿美元的收益额中,其中44亿美元的国内收益额来自美国太阳能安装设备,占到了整个光伏产业的82%。据此份新报告称,约20%的晶硅组件价值来自美国国内市场,而同时约71%的薄膜组件价值也来自美国国内市场。GTMResearch与SEIA指出,薄膜组件的国内价值“几乎由单一的、具有美国生产基地的美国供应商——福思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所主导”。2010年美国国内市场价值主要来自使用美国产太阳能产品与服务的本土及外国企业。调研人员发现,2010年内花费在美国太阳能安装设备中的每一美元中,由75美分的产值是在美国国内创造。SE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纳·雷希(RhoneResch)“美国太阳能市场在总体低迷的经济条件下持续成为一个发展的亮点。随着全球太阳能市场持续增长并发展,美国将逐步在安装和出口领域被看做业内的领军市场。太阳能产业是体现美国创造了的一个典型产业。在2010年,整个产业增长了100%以上,同时还取得了积极的贸易平衡,并且,我们面向中国所出口的货物与服务已超出了从中国的进口量。”“太阳能产业在美国是一个创造型的产业,有助于美国重新获得其制造业龙头地位。但是为了保有我们的竞争优势,我们需要决策者们制定出具有创新性、积极主动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来自海外的投资要求,并促进太阳能供应链的强劲发展。此种做法将为近几年经历了许多工厂关门大吉的社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和机遇。”
乔布斯刚创业时斥责IBM为独裁者。而他自己亦是这一脾性。他的专断让他吃了大亏,却又塑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乔布斯 因身体原因辞任苹果CEO,35载创业史波澜起伏35年间乔布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没有人生来就是做舵手的料,但自我救赎可以加大从优秀到卓越的可能性 2011年8月25日,乔布斯因健康原因,辞去苹果公司CEO职务。“一个时代结束了。”科技博客TechCrunch感叹道。 以中国人“人生沉浮”的角度看,乔布斯的职业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少年得志—跌入深谷—王者归来。从隐喻的角度,这三个阶段之间的两个转折点,可以说是两部电视广告片——1984年的“为何1984不像1984”,和1997年的“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对比这两部反响巨大的广告片是一件有趣的事。它们都出自乔布斯的手笔,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当时的风格和思想。在第一则广告面世之后的12年里,他经历炼狱;第二则广告之后14年,他导演了苹果王国的完美复兴。 1984年1月22日,全美橄榄球大赛间歇,一部广告片与9600万观众见面:阴森的礼堂内,一群呆呆的光头男人正端坐观看大屏幕上喋喋不休的“独裁者”。突然,一位身材健美、身着白色Mac圆领衫的金发女子冲过来,奋力将一把大锤掷向屏幕,独裁者的影像瞬间烟消云散。 此广告片差点因苹果董事会的否定而胎死腹中,但乔布斯不屈不挠地促成了它的面世。结果电视台疯狂转播,开创“事件营销”的先河。但这则取材自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意识形态小说《1984》的广告争议不断,人们指责它带有明显的攻击性。 时年28岁的乔布斯本人也像这部广告一样,激进、叛逆,锋芒毕露,火药味十足,登上过《时代》杂志封面的年轻人对于他将马上迎来的一次生命中的“拐点”,毫无察觉。 “我被打得不省人事, 无法呼吸” “1984”这则广告的背景,是苹果试图通过乔布斯领导开发的Macintosh电脑新品,打败他们的对手,即被他们讽为“独裁者”、市值达400亿美元的蓝色巨人IBM。 1981年8月,当价格低廉的IBM PC投放市场时,乔布斯颇为不屑,在《华尔街日报》刊登整版阴阳怪气的广告——“欢迎IBM,真的”。苹果公司当时诞生刚一年,是全美“成长最快”的公司,其1977年发布的Apple Ⅱ型电脑风靡全球。 事实上,1982年3月乔布斯还轻蔑地贬低对手,“我觉得奇怪,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甚至都比不过Apple Ⅱ,那可是我们6年前在车库中设计的。” 那时的乔布斯总认为苹果的技术更胜一筹,人们迟早会意识到这点并愿意多花钱购买自己的产品。但事与愿违,苹果面对兼容机节节败退。先是乔布斯负责设计的Apple Ⅲ惨败;定价高达9995美元的Lisa电脑投放市场,像是一场“自杀”;被乔布斯视为PC行业里程碑的Macintosh,出货量大大低于预期。 1984年4月,损失了6000多万美元之后,苹果停产Apple Ⅲ。据《苹果传奇》(Apple Confidential)一书记载,Apple Ⅲ惨败的重要原因是乔布斯指示的机箱尺寸和形状未考虑电气工程师的要求,且坚决不要散热风扇,导致变热膨胀的芯片易从插槽中脱落导致死机。而苹果的解决方案建议是:将电脑抬离桌面6英寸再放下,使芯片复位。 面对苹果历史上的首次亏损,公司高管和董事会认为乔布斯是问题的源头,他们达成一致:乔布斯在公司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1985年4月,董事会决定让乔布斯不再直接管理公司具体事务。 权力斗争持续了5个月,乔布斯试图发动“政变”,但几乎所有高级主管都站到了时任总裁史考利一边。“我觉得就像有人在我的肚子上猛击了一拳,打得我不省人事、无法呼吸。”乔布斯事后说,“我到森林里走了很久,不想和任何人说话。” 1985年9月,从苹果正式辞职后,乔布斯低价抛售了持有的11.3%苹果股票,仅保留一股。 “乔布斯什么都想掺合” 乔布斯暴躁的脾气和令人窒息的管理风格由来已久,创业初期的他并非一名成熟的舵手。 1976年,21岁的乔布斯以1500美元卖掉了他的红色大众车,与硬件天才沃兹·尼亚克、退休的英特尔副总裁马库拉一同创业。乔布斯从一开始就毫不怀疑自己有能力任公司总裁,但董事会中只有他一个人这么认为。于是他说服了自己的崇拜者、原百事可乐总裁史考利加盟任苹果总裁兼CEO,他自任董事长。 管理架构的混乱使苹果陷入失控,乔布斯沉迷于技术核心产品研发,对销售恶化听之任之,性格上的缺陷则使他在内部四面树敌。 据Macintosh的真正缔造者杰夫·拉斯金回忆,“乔布斯什么事情都想掺合,没人喜欢他。”被Lisa团队的驱逐后,乔布斯加入Mac团队负责硬件事务,拉斯金负责软件。不久拉斯金就给总裁斯科特发邮件告密,说乔布斯决策武断、不守承诺,不负责任且不顾及他人感受等。 他的描述得到了很多苹果早期人士的印证。比如史考利对乔布斯的评价:他傲慢、蛮横、极端和苛刻,是完美主义者。同时他还不成熟、脆弱、敏感和容易受伤害。他精力充沛、很有远见、魅力超凡,不过经常固执己见,态度强硬且直率得让人无法忍受。 乔布斯的好友、创业伙伴沃兹·尼亚克早年也曾因乔布斯太过霸道愤而离开苹果,他公开批评苹果高层不公。事后乔布斯阻止一名工业设计师与沃兹的新公司合作。“乔布斯恨我。”沃兹告诉《华尔街日报》。 敌意围绕着乔布斯,他只敢将自己的梅赛德斯汽车泊在残障区,以避免Lisa或Apple Ⅱ部门的同事用钥匙刮伤他的车。 “我们的产品太烂了!” 离开苹果的乔布斯创办了新公司NeXT,专注于开发高端工作站。1986年,他收购乔治·卢卡斯的电脑动画部。此后几年中,这家重新命名为皮克斯(Pixar)的公司推出了《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影片,赢得22项奥斯卡大奖,票房收入超过55亿美元。2006年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乔布斯成为迪士尼最大个人股东。 不过在当时,NeXT并不成功,7年时间仅仅卖出了5万台NeXT计算机,1993年-1995年间亏损近5000万美元。 老东家苹果的境况更惨,其市场份额由原来的20%下滑到5%以下,1996年亏损10亿美元。时任总裁阿梅里奥无力回天,被迫大裁员,苹果濒临破产。当时的《连线》杂志用长出尖刺的苹果Logo作为封面,标题是“祈祷”。 最紧迫的问题是,苹果需要新的操作系统,它手头的Copland根本无法与微软的Windows 95竞争。 苹果本想收购一家软件公司Be,但乔布斯使阿梅里奥相信NeXT的操作系统才是苹果需要的。1996年12月,NeXT惊险地击败Be公司,苹果以3.775亿美元现金加150万股股票买下了NeXT,并聘请乔布斯作为公司“特别顾问”。 乔布斯说他并不想要回阿梅里奥的CEO之位。但不久他就食言了。 7月4日美国国庆日,在乔布斯的一系列“运作”之下,苹果董事会召开长达36小时的电话会议,阿梅里奥辞职,乔布斯以1美元年薪出任苹果临时CEO。 《商业周刊》事后描述几天之后乔布斯的正式回归:乔布斯走进会议室,穿着短裤、运动鞋,坐在一张摇椅上开始慢慢晃荡,“好了,告诉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他问。有人开始含含糊糊的回答他的问题,但他打断了这些人的回答:“问题出在产品!我们的产品又有什么问题呢?”又一次,有人开始试图给出答案,乔布斯再次打断他们,“我们的产品太烂了!”他开始咆哮,“我们的产品丧失了魅力!” 归来的乔布斯赶走了创业元老马库拉,亲自挑选董事会成员,从此牢牢掌控局势。 让人惊叹的是,早在1985年2月,接受《花花公子》专访时乔布斯已经预感到自己将在公司政治中败北,同样也预感到他将永远和苹果联系在一起,“尽管我可能会离开几年,但我最终会回来的。” “必须破除一个迷信” 1997年乔布斯第一次听到拍成的广告片“非同凡‘想’”的旁白时,激动得流泪了。 这部广告片短短30秒,发乱如蓬的爱因斯坦叼着烟斗,鲍勃·迪伦吹着口琴,金博士正在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毕加索在凝神作画……演员理查德·德莱福随之朗诵起一段旁白:向那些疯狂的家伙致敬,他们我行我素、桀骜不驯、惹是生非、格格不入,他们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他们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你可以引述他们,反对他们,以他们为荣,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无法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事物,他们推动人类进步,他们是别人眼中的疯子。在我们看来,他们是天才。因为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可能真正的改变它…… 广告中出现的18位人物,都是乔布斯亲自挑选的心中偶像,“这个广告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醒人们,苹果坚守的价值观是什么。”他说。 与1984年的广告相比,1997年的广告没有了年少轻狂的杀气和攻击性,只剩下直击人心的虔诚,散发着信念的隽永。 这是1997年的乔布斯的写照。他作为拯救者归来,也为了救赎他自己。 他还是那个怀抱坚定信念的乔布斯,但他的确已被过去12年光阴改变。在著名的2005年斯坦福大学演讲中,乔布斯说,“从苹果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 历练沉浮之后,他的内心变得柔和而平静,更懂得如何凝聚同时代的天才。 1997年8月的波士顿Macworld大会上,乔布斯没有发布任何新产品,唯独宣布接受微软1.5亿美元投资,Mac兼容微软产品。当比尔·盖茨出现在身后巨大的屏幕上时,他制止台下的嘘声,“我们必须破除一个迷信,那就是我们和微软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不再高调的接受采访,不再有苹果“内讧”的新闻传出。多年之后,人们才发现1997年到2001年的4年间乔布斯在做的事——争取时间。第一年他就砍掉了多条产品线,仅留下4条,使得苹果年收入减少了15%。但公司成功扭亏而不致沉船。 此后,他把赌注压在了新操作系统Mac OS X上,视为“登月计划”。2001年,近1000名软件工程师为期3年的努力下,苹果发布了Mac OS X。这是一个动画图形等新功能的系统,对程序员更友好,易于跨平台。正是这个基于UNIX的新操作系统给苹果打下了创造新一代消费电子设备的基础。 一个苹果值2.2万亿人民币 真正吹响苹果复兴号角的产品,当然是2001年苹果推出的iPod音乐播放器。但事后乔布斯告诉《新闻周刊》,他重回苹果时没有任何音乐方面的计划。2005年他对《财富》回忆,“我像一个笨蛋(dope)。”2000年夏天还沉迷于Mac视频编辑程序,而没有注意到年轻人正疯狂刻录CD,从Napster等网站下载MP3,“我以为我们已经错过了机会,但还是决定一搏。” 他召回已离开苹果的音乐播放软件SoundJam团队。这个团队用4个月的时间开发出可管理数万首歌的 “iTunes” 程序,2001年2月,拥有第一代CD播放/刻录功能的iMac电脑面世,广告语是霸气的“扒歌、混制、烧盘”(Rip,Mix,Burn)。 随即乔布斯意识到,一个便携的Walkman似的MP3播放器岂不更酷?5月,他要求苹果全力投入到这个“洋琴”项目中。6个月后,“9·11”之后的那个圣诞节前,乔布斯发布了iPod,“愿它为人们带去一些快乐。” 在把玩iPod样机的过程中,乔布斯又意识到,整个iPod平台还缺少点什么:一个供用户购买和下载音乐的在线音乐商店,因为翻录CD毕竟不方便。18个月后的2003年4月,苹果iTunes在线音乐商店发布。 到2004年底,苹果卖出了1000万台iPod,和2.5亿首歌,获得了成立28年来最高的收入和利润额,从此脱离了财务上的险境。 iPod和iTunes改变了消费电子和音乐唱片业,也让苹果重拾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苹果软件的成功。它们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电子商务基础平台、文件传输和交易结算等软件技术。 而乔布斯最伟大的才能,可能在于他的远见。“多年前我们的一大洞见是,对于未来几乎所有消费电子而言,软件将成为基础技术。而我们对软件非常在行,我们可以写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云-端软件,而且懂如何把它们无缝连接。”乔布斯曾对《财富》回忆称。 事实上,苹果即将改变更多行业。2007年,iPhone的诞生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2010年,“大号iPod Touch”iPad发布,占据平板电脑市场95%的份额。对手望尘莫及。 凭借着神似而形异的四条产品线:Mac、iPod、iPhone、iPad和两个在线商店:iTunes和App Store,截至2011年8月中旬,苹果公司市值超过3500亿美元(约2.2万亿元人民币),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了全球最高市值的公司;乔布斯被粉丝们尊称为“乔教主”。 乔布斯的创新密码 作者: 冯禹丁 乔布斯没有获得过任何编程、设计、工程或MBA学位,却能成为“商界贝多芬”(吉姆·柯林斯语),苹果从来没有真正发明过全新产品,但它总能颠覆前人的认知和经验,这些无一不让人感到诡异。 专注,是乔布斯的重要哲学。传统管理学让企业通过多元化分散风险,而苹果的哲学则是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尽量少的产品上。“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一次本垒打要好过两次二垒安打。”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乔布斯说。 简约,是乔布斯的杀器。他为iPod、MacBook Air和iPad做的经典注脚分别是:口袋里的1000首歌;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无所不能的第三类设备。 极致和细节完美主义,确保苹果产品人见人爱。乔布斯对世界的评判是极端化的,产品在他看来要么“酷毙”(insanely great),要么是狗屎(shit);下属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笨蛋(bozos)。 苹果一直致力于生产艺术品,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科技产品。 给团队拧紧发条,是乔布斯赋予自己的责任。乔布斯当初对Mac开机启动太慢不满时大吼,“你知道多少人要买我们的产品吗?想象一下,如果你让启动速度提高5秒,每天5秒乘以100万,那就是50人一辈子的时间,你就能拯救50条生命!” 坚持走自己的路。封闭的软硬一体化路线,是乔布斯在PC市场惨败的原因。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此道。风水轮回之际,“封闭”的苹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出独此一家的无缝“用户体验”。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梦想。多年来,乔布斯一直在布道:“苹果的基因从未改变,那就是‘科技民主化’,把科技以令他们惊喜的方式带给普通人。” 对于一以贯之的“拿来主义”,乔布斯引用毕加索的话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别人的作品,而伟大的艺术家则窃取别人作品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