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芯”出成果 未来充满变数

        北京大学日前在京发布x86技术转让阶段性创新成果,这是自北大接收AMD技术后,第一次发布该项目的阶段性创新成果。北大表示,北大下属的北大众志公司也已具备开发x86兼容处理器产品的能力,2008年上半年将推出x86兼容的北大众志-86系列的第一款产品。今后中国有机会构建采用中国自主核心技术的x86兼容CPU的产业和应用体系。那么“中国芯”究竟如何?其未来能否顺利市场化?成果的背后究竟是博弈还是混战?    成果发布 业内人士纷纷看好    2005年10月,AMD与中国科技部正式签署微处理器设计技术授权谅解备忘录。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AMD公司将向科技部指定的技术受让机构——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转让其所拥有的低功耗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在转让一年多后的今天,北大发布了转让后的阶段性成果。    据记者了解,北大在对转让的x86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的基础上,目前已经使得x86兼容CPU FPGA原型系统,并成功地在原型系统版上运行Windows系统、Linux系统和Word等应用程序。这标志着北京大学掌握了主流CPU——“x86兼容CPU”设计技术,我国从此进入拥有主流CPU设计技术的领先国家之列。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介绍,2005年10月,AMD向北京大学转让了低功耗x86核心技术,是中美半导体领域最具影响的一次技术转让。作为技术受让机构,北京大学对x86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基础上,成功地在FPGA系统板上启动了Windows系统,并且应用了典型的应用程序。    林建华表示,此次发布阶段性创新成果,不仅表明北京大学掌握了x86技术,北大众志公司具备了开发x86兼容CPU产品的能力,更加展现了北京大学在实现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当中所取得的可喜成果。希望在各大部门的支持下,这一技术得以应用和实现产业化。    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程旭称,北京大学已经成功在FPGA系统板上启动Windows(包括Win98、Win2000、WinXP、Win2003等)和Linux操作系统,并成功运行应用程序。这不仅标志着AMD完成了对中国的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转让,也表明北京大学已经掌握了x86兼容CPU的设计技术,北京大学下属的北大众志公司已具备开发x86兼容CPU产品的能力。而对于微软现今力推的Vista操作系统,程旭表示,北大有信心在FPGA系统板上启动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    程旭认为,x86兼容CPU运行Vista只是时间问题,已问世的北大第一颗x86 CPU就能运行Vista,只是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影响Vista效果的主要是内存与显卡这两大因素。但北大x86兼容CPU的性能应付Vista已无太大问题,只需做些配套工作而已。    AMD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鲁毅智称,北大和北大众志公司的开发团队的研发、产品化能力和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期望通过这项技术的转让,中国合作伙伴结合自身研究开发能力和不断努力,在x86平台上实现创新和突破,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器,最终在产品和应用上实现产业化。    成果之后 市场应用亟待开拓    众所周知,x86架构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广泛的业界支持和大量的应用,所以尽管是阶段性的成果,但其未来的市场应用颇为引人关注。    据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程旭介绍,北大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如果能够开发x86技术,并很好支持Windows,将可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北大众志863处理器目前无法突破Windows应用的情况下,程旭提出了双管齐下的思路:一是用北大自己的CPU加Linux,二是用x86 Windows。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大众志在常州的工厂2006年已经通过了ISO 9000的认证,并形成了20万部测试和生产的能力。目前采用北大众志自主系统的网络计算机已经超过3万部,今年年底将超过4万部。    程旭称,在未来半年内,我们会努力实现第一代北大众志86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希望明年上半年在市场上推出第一款基于x86技术的北大众志86系列产品,而不是样品。它们是面向瘦客户机基于x86的解决方案与面向3C融合市场的超便携PC。    据悉,北大在设计上的目标是形成单芯片的解决方案:即除内存之外所有东西集中在单芯片之上,且必须保证100%兼容Windows,并通过国际相关部门的认证。在接口方面,它还将使用国际主流接口,强调面向高端嵌入和低端接入的应用。    从上述北大对于未来x86市场化的策略来看,它比较好地区隔了自己开发的芯片和基于AMD转让的x86架构产品的定位和市场,但由之而来的问题是,基于x86架构的应用要比北大自己的86系列产品的应用市场要大得多,后期如何将这块市场做大,对于北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未来产品的适用性和广泛性是严峻的挑战。    今日的承诺 明日的变数?    其实早在2005年,AMD转让x86架构技术给北大时,业内人士认为,AMD这次技术转让为中国IT业采用主流的x86架构、进入PC和服务器上游市场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以往由于没有x86相关的技术授权,我们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微处理器产品时不得不去选择那些已经开放授权,但已经没落的技术,如利用MIPS相关技术开发“龙芯”,而今AMD的技术转让使我们不必绕路而行,将为研发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x86芯片铺平道路。    在当时,中国自己的“龙芯”自主项目也在进行之中,尽管这项转让事实上在国内形成了与我国“龙芯”等的竞争关系,业内人士仍高度赞扬了此次合作,认为从国内的芯片技术发展看,科技部的决策很明智,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龙芯’与x86的竞争,可以从整体上推动中国芯片产业的进步,并将对改变芯片技术的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到了今日,从北大对外发布的阶段性成果来看,其进展快速、顺利。但其中有些已经与当初协议的内容出现了变化。记得在2005年签订转让协议时,据称转让的技术仅仅是用于科研和教学研究之用,但从未来的发展看,这次的转让将肯定会进入商用领域,届时所谓与中国自主研发的“龙芯”无冲突一说,将很值得商榷。此外,如果北大受惠于AMD x86架构的技术用于商用的话,届时对于市场化尚不足的“龙芯”是否会造成致命的冲击呢?还有就是一旦进入规模化的生产,北大可能还要面对生产许可授权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当初AMD所谓的无偿赠予会蜕变成什么呢?    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则表示,北大众志-863芯片所使用的x86技术与龙芯使用的x86并不一样,中国在微处理器上应该有更多的不同结构的技术。此外,AMD与龙芯一直结合紧密,希望为龙芯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结构,以给龙芯发展带来机会和发展空间。    尽管AMD方面做了明确的表态,但从之前签订协议到今天成果的发布,已然有些变数出现,那未来究竟会怎样?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半导体 中国芯 BSP AMD CPU

  • 赛普拉斯公司与InPhase合作开发全息驱动器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日前宣布与 InPhase Technologies公司合作,为InPhase的Tapestry™全息数据贮存系统供应CMOS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        赛普拉斯和InPhase自2005年以来一直在合作开发一种超灵敏和超高速的CMOS图像传感器,以满足InPhase的Tapestry驱动器所记录数据的高速读取要求。这款赛普拉斯的CMOS图像传感器包含了一个数字接口,共有1696 X 1710个像素,像素间距8微米的。这款图像传感器能够以每秒500帧的速度读取数据。     “赛普拉斯的影像专业知识对于我们的全息驱动器的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InPhase公司首席执行官Nelson Diaz说,“我们已经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下一代记录设备贮存和读取信息的方式,而赛普拉斯在这一努力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全息贮存技术是将数据记录在记录材料的整个立体范围内而非仅仅在表面上,因而实现了大容量存储。激光器的每闪一次光,一幅100万位左右的数据页面即被记录下来。每个数据页面均处于材料内部一个唯一的地址处。即使有数百页的数据页面,每一个页面也均拥有自己唯一的地址,并可以记录在介质物上的同一位置。每一个这样的数据页面集合均称为一本“书”。这种新型记录技术不仅将页面重叠起来,而且将数据书重叠起来,从而能够在相同体积的材料内贮存更多的全息图像。这样可以大大增加贮存密度。     “下一代的影像产品将要求尺寸小巧的海量贮存量。我们相信,与InPhase携手开发的第一款全息驱动器使赛普拉斯成为成像部件的领先供应商,”赛普拉斯图像传感器事业部副总裁Cliff Drowley说,“消费级和专业级的成像的世界正在融合,光学记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提供更高产出、更低成本的产品。InPhase Tapestry驱动器正是这个微妙的技术开发领域中极具开创性的切入点。”      赛普拉斯的定制专用CMOS影像传感器设计方案满足了多方面应用的要求,包括高速运动分析、工业和医学X光成像、内窥镜、条形码读取器、高速线阵传感器和恒星跟踪以及太空遥感领域。赛普拉斯的新型传感器产品满足了在高速传感器上获得数字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输出的需求,这点已经在经实际验证的全息数据贮存读取器的定制设计方案中得到了证明。       赛普拉斯的定制图像传感器方式能够为客户提供完全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包括了设计服务、封装和测试开发、产品原型设计和特性化、生产组织和生产物流管理。

    半导体 赛普拉斯 驱动器 PHASE BSP

  • Saifun收购中芯国际90纳米生产技术

        美国东部时间7月2日4:00(北京时间7月2日16:00)消息,中芯国际和Saifun半导体今天宣布,两家公司已经达成协议,Saifun将从中芯国际获得90纳米生产工艺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此次知识产权收购是中芯国际和Saifun在开发合作方面迈出的第一步,两家公司未来将在下一代技术上继续合作。   基于90纳米生产工艺的首批中芯国际数据(NAND)闪存产品样本已经开始发货,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入市场。这批产品的存储容量为2GB,采用了Saifun NROM技术,在采用相同技术的数据闪存中密度最大。下一代产品的存储容量为8GB,将采用Saifun Quad NROM技术,预计将于2008年初进入市场。

    半导体 中芯国际 AI ROM BSP

  • 闪联产业化架构初具规模 7月9日披露最新进展

        从“3C”到正在规划的“7C”,闪联正在逐步完善和扩大数字家电产业化架构。今日,记者获悉,闪联标准工作组将于7月9日对外展示在技术积累以及产业运作上的成果,包括在数字电视以及芯片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据可靠消息称,目前闪联内部正努力打造一种“7C”概念,且已初具成果。而所谓“7C”,是闪联在外界普遍熟悉的“3C” (CE消费电子、Communication通信与Computer计算机)基础上增加了4大领域,包括Connectivity(互联)、Content(内容)、Copyright(版权)和Chip(芯片),以借此创造一种新型家庭娱乐商业模式。 据内部人士透露,该战略已秘密执行了半年之久。     2006年,闪联发布了自主知识产权的DRM版权保护技术,并与全球五大唱片公司频繁接触。今年以来,闪联也曾多次公开表示在芯片领域会有一些重要进展--这些都被视为闪联构筑完整的产业应用服务架构的重要举措。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闪联标准有一个很庞大的产业基础,从一开始对内容应用和服务的规划即已经展开,而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这种大的产业背景日益成熟,其在技术上的积累和产业运作上的筹备成果,肯定会在应用和服务层面凸显出来,并帮助其构造一条完整的数字家电产业链条。 

    半导体 CHIP COMPUTER CONNECTIVITY BSP

  • IT台企再现二次分家潮 冠捷科技找寻代工厂

        以全球最大代工能力而著称的冠捷科技,却在找寻他人为自己代工。   继6月初爆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代工制造商冠捷科技,将自身品牌线主力交给国内制造商深圳康冠代工后,近日,市场大批出现的冠捷19英寸显示器又被渠道发现是一家名为东莞黄江威成的电子厂制造。据传,冠捷大约有4成以上的自有品牌产品都在对外找寻代工厂。   知情人士透露:其实质是冠捷科技内部已经完成代工与自有品牌的完全独立运营调整工作,未来待到机会允许的时候,将会效法明基、华硕等,将代工业务与自有品牌业务分离。   IT台企二次分家潮已经来临。   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冠捷科技的结构,远比华硕和明基要简单得多,但还是受到品牌与代工交叉的矛盾影响。冠捷科技内部人士介绍:过去因为吃进新的品牌企业委托代工的大笔订单,侵占过自有品牌的产能,造成部分热销产品在广告攻势打出去后,短期断货,丧失市场时机,品牌营销人员曾经为此与生产、代工部门多有摩擦。   虽然冠捷科技内部协调过,将部分产能作为只做自有品牌制造的基地,但自身的规模成本优势,又被打了一道折扣。   此外,代工与品牌共做的企业深知:混营中,一直存在自有品牌遭受质量问题陷阱的困扰。最好的屏、最优质的电子元件要优先使用在委托代工品牌的产品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委托加工企业大多为国际超级大品牌,产品定位高于代工厂自有品牌,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近年来,产业内部发展的不平等条约造成的。   “大品牌仗势欺人,以戴尔给一家知名显示器企业的代工订单为例,”知情人透露,“质量管理者关于品质的描述是这样的,千台故障率低于1.5台,如果高于这一标准,按双方订立的惩罚措施,该批号1000台显示器,戴尔将分文不付。”   虽然代工利润率不高,但戴尔订单数量庞大而诱人,加上这样的“霸王条款”,逼迫代工企业更要优先保证它的产品质量。   代工圈内有一则趣闻:日本先锋以人盯人的方式看代工企业。由于光驱产品同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为了保障自己的产品质量最好,先锋光驱的质量监督员,每天到代工厂的仓库查看,监督生产货架上先锋光驱摆放情况,最多只准5台一摞叠放。先锋担心最底下的产品受压过大,而出问题。最后仓库没地方了,代工厂只好将自己品牌的产品一摞多放几台,原定10台的最高标准常常被打破。   通过这种手法,委托加工企业在力图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   而在营销方面,某些委托加工品牌商在合同中,要求代工制造方销售的产品不得低于它的产品定价。“本来他们就是大牌,而且又要市场卖价便宜,代工厂品牌营销难度可想而知。”知情人一再强调上述潜规则信息不能过多披露,一旦出现问题,在很多合同条款中,都有相关泄密惩罚条款。   同业竞争矛盾日渐激化   不过横亘在代工与品牌之间的最大矛盾,还是同业竞争引发的丢单问题。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曾对记者公开表示过:2005年以来手机代工丧失好几笔大订单。而随着明基品牌投影机的快速崛起,惠普撤销了给明基的代工订单。   而华硕方面,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华硕笔记本业务最大的代工客户是索尼,2001年前后,华硕曾以代工索尼为荣,而后者也将大部分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生产交给华硕生产。   2006年上半年,索尼将笔记本的生产订单转移到广达、富士康、纬创等专业代工笔记本的工厂生产,华硕为此流失了近100万台代工订单。而华硕另一大客户苹果也增加了与广达的合作,目前苹果与华硕订单协议到今年10月合同将到期,未来华硕能否为苹果代工还悬而未决。   有传言说,戴尔曾直接要求过华硕,2008年第一季度前完成自有品牌和代工业务的分离,否则将不会继续下代工订单。   冠捷科技遇到类似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一些。目前冠捷产能规模领先同行很大,一般大的委托加工品牌难以找到替换的竞争企业;二是目前独立的传统显示器品牌正在萎缩。但是冠捷科技旗下独立运营AOC、ENVISION两大自有品牌,此外还有通过授权业务托管方式获得的NEC、TCL品牌等业务,而这些品牌业务之间就存在一定竞争,再加上代工品牌,竞争的复杂程度就更高了。   除了委托加工品牌企业的要求外,华硕、明基、冠捷科技等面临的更大一个矛盾来自于竞争企业的威胁。   广达、鸿海、纬创等众多代工巨头均不断展开了对上述通吃企业的挖角工作。   宏基创始人施振荣说过:“代工与品牌的管理冲突是整个台湾业界面临的问题。”冲突来自于企业本身经营,更加来自于市场竞争。   这正是IT台企再现二次分家潮的原因所在。   链接   IT台企的生意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宏基通过将旗下的代工制造厂分离出去,形成明基、纬创两家新公司。至今纬创继续坚持代工制造,而明基在2001年创立自有品牌后,又演义了一遍宏基的发展过程,代工养品牌,而后分家形成多巨头产业局面。   2001年接受记者采访,华硕方面曾经直言,通过为索尼、苹果代工笔记本,华硕学习到大量制造、设计技术。在最近两年,华硕笔记本销量突飞猛进,目前在全球销量上已经和苹果、索尼两大巨头相平齐。   而在产品设计中也多处领略到两巨头的精髓,边角造型体现颇多。   通过这种学习,华硕、明基、冠捷科技正在二次效法泛宏基系企业成长过程。

    半导体 索尼 苹果 宏基 显示器

  •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台湾开设晶圆再生中心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在台湾地区开设了一家新的300毫米晶圆再生厂(wafer reclaim center)。     应用材料公司的工厂运营服务部门总经理Mark Stark表示,这家中心占地3120平米,位于台湾地区的科学工业园区,将包括三个洁净室,向客户提供晶圆再生技术。     应用材料声称,它可以把测试晶圆的生命周期延长45%以上,即每个晶圆可以使用11次。国际半导体设备暨材料协会(SEMI)的一项研究表明,测试晶圆在半导体产业中的使用上升,占总体硅晶圆用量的15%左右。这是因为测试晶圆在300毫米工厂中的使用增加。     Mark Stark表示:“通常情况下,晶圆是晶圆厂的最大消耗成本来源。由于整个产业面临硅短缺,晶圆再生服务将得到更多采用,以帮助抵消硅供应有限和非产品晶圆成本上升的影响。”

    半导体 晶圆 应用材料公司 MARK BSP

  • 传IPTV牌照增至5家 广电人士澄清尚只有3张

        6月27日,针对目前IPTV牌照数量众说纷纭的情况,有广电人士解释说,目前尚只有三张全国性IPTV牌照,弄清牌照数量将为电信运营商开展IPTV业务有指导性作用。   全国性IPTV牌照尚只有3张   IPTV的运营通常是采取当地电信部门与持有IPTV牌照的广电机构合作经营的模式,因此,到底哪些机构拥有牌照是运营前提。   此前,曾传IPTV牌照增至5家,北京广播电台等也将获牌照,经咨询,有广电人士表示,运营视听新媒体必须取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截止去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已颁发173张《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其中基于电视终端的许可证(即IPTV牌照)已颁发3张,包括上海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央视国际、南方广电传媒集团,可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开展IPTV业务。   该人士表示,今年并未增加IPTV牌照,因此全国性IPTV牌照只有三家,不过,准确来讲,另有一张为地方性IPTV牌照,为浙江广电集团拥有。   手机电视牌照有5张   另外,该广电人士表示,基于手机终端的许可证(即通讯式手机电视牌照)总共有5张,其中,上海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央视国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全国性经营牌照,南方广电传媒集团、云南电视台取得的是地方性运营牌照。   其余牌照则为基于计算机终端的许可证(网络广播电视牌照)。目前,民营性质的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尚未纳入牌照管理之中,该人士没有表示未来是否纳入管理。

    半导体 许可证 IP TV BSP

  • 展讯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最高股价达17美元

        美国东部时间6月27日(北京时间6月28日)消息,有“中国3G第一股”之称的展讯通信有限公司(Nasdaq:SPRD),本周三以14.20美元的开盘价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上市当天,展讯最高股价达到17美元,最低股价为14.12美元,报收于15.95美元,涨幅为13.93%。全天成交6585211股。     展讯此次在美发行890万份存托股份(ADS)。由于受3G概念追捧,14.20美元的发行价,高于原来11到13美元的预期。主承销为商摩根斯坦利和雷曼兄弟公司,拥有额外购买130万份ADS的权利。     展讯公司主要从事TD-SCDMA相关芯片的设计和销售,去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到一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收入为2620万美元,同比增长33%。     自成立以来,展讯已陆续获得国内外二三十家风险投资商6000多万美元的支持。2001年7月,展讯融到第一笔风险资金,获得招商局富鑫与联发科技650万美元联合注资。联想投资、华虹国际等公司为其投入了第二笔1984.86万美元资金。2004年4月,以硅谷知名风险投资商NEA为首的几家风险投资机构又投入约3000万美元。

    半导体 纳斯达克 ADS 3G BSP

  • 封装设备机会多 工艺人才是软肋

        在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大产业中,无论是从产业规模、销售收入来看,还是就国内封装测试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来说,封装测试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封装测试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封装测试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得益于封装测试产业良好的市场基础,封装测试设备也成为发展国产半导体设备的突破口。 市场基础好     在我国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大产业链中,封测业当前无论从产业规模、销售额和发展速度,在全行业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2006年封装测试产业市场需求旺盛,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06年我国封装测试业规模达到50.8%。     格兰达科技集团研发中心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卜树强介绍说,目前国内市场主要需求仍在DIP、SOP、QFP等中低档产品上,但是随着网络通信领域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电视、信息家电和3G手机等产品将大量需要IC高端电路产品,进而对高引脚数的QFP、MCM(MCP)、BGA、CSP、3D、SiP、PiP、PoP等中高档封装产品需求十分旺盛。国家“十一五”期间的16个专项中,设有核心器件专项,都需要采用先进封装技术。所以封装测试行业一定要抓住“十一五”这个机遇期,积极开发封装新技术,缩小与国外差距,上规模,上水平,大力推进我国半导体先进封装业的发展。     消费电子产品已成为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Gartner Dataquest 2006年的数字显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数量占整个电子产品的60%,预计这一数字在2010年还将上涨到超过70%。由于消费电子产品具有功能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新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周期不断缩短,价格越来越廉价的特点,因此,封测市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是每个封测厂商所必须面对的风险因素。“封测厂应加快扩产,争夺市场份额,封测生产线正在走向弹性化和柔性化,封测设备也将走向更高效率、更高性价比和更具个性化,市场需求对封测设备商提出了更高的贴身服务要求以及更短的供货周期。”卜树强说。     发展封装设备应该说是我国发展半导体设备的一个突破口。铜陵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宁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封装测试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国外封装测试公司纷纷到国内投资,只要我们抓住国内庞大的封装测试市场,我们的封装测试设备的市场就已经很大,所以封装设备的市场机会在国内来讲比前道设备要大很多。 与封装厂沟通合作很重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晶圆生产厂商进入中国,IC封装的规格也越来越小,但支持这些产品的标准生产设备还和以前一样,所以需要一些新的非主流生产设备来适应越来越小的IC封装规格。因此封装测试厂不仅要生产主流标准系统,还又发展一些非主流系统,客户多元化,产品多元化。格兰达科技集团研发中心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卜树强强调,设备商应积极靠拢主流封测厂商,积极投入研发本土化装备,寻求更多政策扶持,寻求更广的资金来源,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业化、规模化,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封测厂是格兰达设备的战略合作者,一方面解决了格兰达设备的首台试用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得格兰达在研制推广设备时更加有的放矢。     国内目前也有不少设备企业和研究所在做设备,但这些设备销售并不好,也就是应用并不好,大家也已经意识到,做设备研发的技术人员应深入到工艺生产线中,与用户共同探讨,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北京华大泰思特半导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总体来讲,国产设备从软件、界面等非实质非核心的方面,做得还不错,但真正实质的东西,比如精密度比较差,重复性比较差。我们很多搞设备的人不懂工艺,也就是不懂需求。由于精度、重复性、稳定性等方面重视不够,影响了国产设备的发展。     铜陵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宁也认为,目前我们的问题是,国产设备研发都是跟着国外走,目前我们封装设备厂对封装工艺了解的不多,设备开发滞后,不能走在前面,特别是我们对产品的工艺不了解,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走,根本还是人才问题,我们缺乏工艺设备的开发人才。     虽然市场很大,但我国封测设备的生产和销售还很薄弱。中电科技集团第45研究所工程师葛劢冲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得益于封装测试产业的发展,我国封测设备发展也越来越好,但制约发展的首要因素还是人才问题。另外,设备开发与工艺应用相结合也很重要,工艺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技术和软件,如果设备厂家在设计过程中就能够与工艺厂家沟通,把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艺和软件固化到设备中,对提升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创新能力待提高     找到适合中国半导体设备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各方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发展前道更高端的设备,还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封装测试设备,肖钢认为,这个问题要从市场看,前道设备如离子注入等在生产线中的应用量比较少,但封装设备比如键合机,一条生产线就要用上百台,目前国内技术完全可以解决,这一市场是我们可以完全拥有的,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我们的产品做得并不精,特别是没有创新。目前国产设备唯的一个竞争优势就是价格,但是如果考虑综合成本,我们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也不占优势。葛劢冲也有同感,他认为,国内设备的价格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从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考虑,性价比并不占优势。     肖钢强调,发展国产设备要分析蛋糕在哪里,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光刻机在代工厂只有两台,我们拿什么与国外半导体设备巨头抢夺市场蛋糕。所以我觉得应该把注意力放到量大面广的产品,比如测试设备,比如键合设备等,在这些方面有所投入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比如键合机,我们目前的技术完全可以解决,在一致性、稳定性等方面再加强一些,我们完全有能力占领国内市场。我们要做设备,要在生产线上大规模的使用才能赚到钱。”肖钢强调。     目前国产设备从软件等非实质方面,做得还不错。但真正实质的东西,如精密度、重复性还是比较差的,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创新。“我们设备的研制基本上是跟着国外走,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的设备厂家缺少创新。”肖钢认为。     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一些高端封装技术仍被国外公司所掌握,致使国内某些高科技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阻碍国内封测企业的发展,对此专家认为,国内设备厂商应加强创新能力,创出各自经营特色,培养核心竞争力,形成市场良性竞争格局,避免人为恶性竞争,追求行业共赢共荣。 产品链接 高压水喷砂去溢料机系列     格兰达科技集团高压水喷砂去溢料机系列设备,以高压水喷淋形式冲击已完成模压封装的半导体器件外表面,利用高压水、玻璃砂打磨双重作用去除半导体器件表面因封装而造成的聚酯类毛刺物披锋等溢料,效果良好;对FP、TP塑胶类溢料均有效;高压水去溢料机两种主要的生产消耗品水和玻璃砂,成本低,可循环使用。使用效果证明该设备成本及使用成本都大大低于激光切割方式和喷铜粉方式,完全可以取代激光切割方式和喷铜粉方式去溢料设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是创新型设备。创新部分全部属于自主开发,自有知识产权。 GF-3200型弯脚成型机     苏州均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GMM)生产的GF-3200型弯脚成型机适用于TSOP、QFP系列产品的料盘收料形式,每次冲切两排产品,具有产能高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更换产品方便等优点,已在硅品、中芯国际(成都)等国际知名封装厂大量使用,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得到了业内客户的一致好评。 高速自动冲切成型系统     铜陵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COMBO/Dash高速自动冲切成型系统是集成电路自动冲切成型的高端设备,主要用于中高档集成电路产品封装后引线的冲塑、切筋、成型、分离和装盘(或装管)。该机主要适用品种有:QFP、LQFP、TQFP、TSOP、SSOP、TSSOP等集成电路产品和SOT、SOD类微封器件产品的加工。其特点包括:通用性、灵活性、低噪音、无污染、操作维护方便、易于维护。

    半导体 封装 测试设备 高压 BSP

  • 索爱中国建新厂 打造从设计到销售完整制造链

        索尼爱立信已开始在北京建设一处新工厂,此举显示该公司将中国作为其重要的全球制造基地。      根据来自新华社的报道,新工厂占地18,500平方米,将用于制造手机和表面封装电路板。      索尼爱立信中国负责人Gunilla Nordstron表示,新工厂的建设将巩固中国的战略开发基地位置。中国是该公司唯一覆盖设计、制造、外包、研发以及全球销售和市场活动的据点。      新工厂位于索尼两处工厂中间,分别是制造手机的Beijing Se Putian Mobile Communications (BMC)和制造PCB板的Beijing Suohong Electronics。      索尼爱立信中国分公司发言人表示,BMC占据了该公司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产能,出货到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但拒绝透露新工厂的生产能力。 

    半导体 爱立信 索尼 BEIJING BSP

  • 东方集成仪器租赁打造顾问式服务

        作为本土3G标准,TD-CDMA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在中国移动日前举办的一次招标活动中,中兴、大唐、普天、鼎桥等知名公司都参加了。据业内专家估计,该领域的总投资额将达到267亿。东方集成仪器租赁事业部总经理裘黎剑告诉记者,东方集成作为仪表仪器租赁业务提供商,近期与TD产业链上的主要研发、生产环节的厂商进行了大量沟通。他说:“TD-CDMA将给仪器仪表等测量设备供应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为了抢占TD市场,东方集成提出了把仪器租赁服务做到前端去的新型服务理念,并推出了专业化顾问式特色服务。     今年年初,东方集成仪器租赁事业部就敏感地意识到,基于3G的三个标准中,欧洲的W-CDM A和美国高通的CDM A2000虽然相对比较成熟,但仍然无法阻挡中国企业和国家机构对第三种标准TD-SCDMA--中国大唐公司开发的中国人自有知识产权技术的热情。恰恰因为TD-SCDMA有待成熟,必将为测试仪器仪表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裘黎剑告诉记者,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中国通信产业的市场机会,也给中国的设备租赁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裘黎剑介绍,目前大部分租赁公司采用的是应答型服务,客户打电话要租什么,然后看看库存里是否有。而东方集成提出的服务前端新理念,是希望走在客户提出要求的前面去储备设备,帮他去想将来有什么东西需要租赁。因此,东方集成从去年到现在储备了大量基于TD测试的仪表设备,裘黎剑预言TD从生产到研发的各个环节,都将出现大量的租赁需求。     为客户提供前瞻性服务必然给自身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它要求提供服务的团队对未来市场走向具有准确的把握高度,而专业的顾问式服务确保了东方集成能够做出具有前瞻性的仪器设备储备。裘黎剑介绍,第一,我们要了解行业的发展,了解客户范围的走向;第二,我们要预测这个行业将来的技术走向;第三,我们还要了解客户公司的背景。东方集成把服务前移,就是在客户要做决策的时候,我们的服务团队能够参与进去,为决策提供顾问咨询服务。     显然,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人肯定不是接线员能够胜任的。裘黎剑介绍说,东方集成建设了业内一流服务团队确保了顾问式服务的质量。该团队专业素质非常高熟悉业界、技术、销售、财务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他们来自外企,熟悉国际化公司的运作模式,从而确保了前瞻性服务策略的有效和准确。     裘黎剑这样总结说:“东方集成一流的专业化服务团队确保了我们能够提出专家型的顾问式服务,顾问式服务又确保了我们前瞻性的服务策略的方向正确,而前瞻性的服务策略使得我们东方集成鲜明特色的差异化服务,彻底摆脱竞争对手,领先竞争对手。”

    半导体 TD-SCDMA 东方集成 仪器 BSP

  • 四大学生因携乙肝被拒 状告富士康索赔20万

        因为携带乙肝病原在求职时被拒录,深圳4名大学毕业生愤而将富士康集团旗下的两家公司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定公司侵犯其平等就业权,并赔偿4人精神损害抚慰金共20万元。这是深圳第一起因企业用工乙肝歧视而引起的诉讼案。6月18日,宝安区法院已经受理并正式立案。   四名大学生皆因携乙肝被拒录   小徐、小程、小张与小李有着同样的遭遇,都是在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富士康集团旗下的公司应聘,又同样因为携带乙肝病原被拒绝录用。小徐称,他于2007年1月8日向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投简历,随后通过了笔试和面试。1月25日下午,富士康cmmsg人资处打来电话,说其体检出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公司不能接受,录用通知书自动取消。为了取证,小徐将1月26日与富士康cmmsg人资处工作人员的通话录音。    小程称,他于2007年1月应聘富士康科技集团富葵公司PM工程师职位。初试、复试进行得很顺利,主管称2月26日可上班。小程于2月27日下午去富士康体检,28日,小程询问富士康人事部体检结果,对方称由于体检血液呈阳性,按公司规定,小程不符合入职要求。   小张与小李的遭遇也大同小异。小张于2007年2月通过富士康科技集团IPEG事业处笔试和面试,体检后第三天该事业处张小姐电话通知其体检结果为表面抗原呈阳性,所以不予录取。小李于2007年3月应聘富士康旗下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体检前小李主动打电话到富士康人力资源部,告知其是乙肝携带者,富士康人力资源部回复乙肝携带者不予录用。   在乙肝公益网站支持下诉讼   小徐、小程、小李与小张都是乙肝公益网站“肝胆相照论坛”的注册会员。看到了许多乙肝携带者网友成功的反歧视维权行动之后,四人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要依法讨还公道的愿望,得到了网友们的热烈支持。肝胆相照论坛的版主和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的公益律师团队组成援助小组协助他们进行反歧视维权诉讼。6月11日,4名大学生委托广东星凯律师事务所和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将富士康旗下的富葵公司和鸿富锦公司告上了法院,每人各索赔5万元精神抚慰金。6月18日,深圳市宝安区法院正式立案。   “肝胆相照论坛”版主陆军积极为4位大学生的诉讼奔走。陆军告诉记者,《传染病防治法》早就规定了不许歧视携带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乙肝扩散的工作外,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理由拒绝招用或者辞退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今年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第二次审议《就业促进法(草案)》,该《草案》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陆军称,在工作和学习场合不进行乙肝检测,这是国际惯例,因此,外资企业尤其是国际知名企业,更应该遵循这一国际惯例。富士康是美国苹果公司的代工商,在苹果公司签署的“电子行业行为准则(EICC)”中规定,“不得进行可能被用于歧视的医学检查。”富士康是惠普的供应链,因而富士康也必须遵守EICC的规定。   相关数据   逾半数乙肝携带者失去理想工作机会   我国的乙肝携带者多达1.2亿,占总人口的10%。2005年1月,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乙肝患者生存和治疗现状调查报告》显示,52%的乙肝携带者因为乙肝失去了理想的工作和学习机会,47%的乙肝携带者担心单位如果发现他们患有乙肝后会失去工作。   富士康回应   拒录乙肝携带者规定今年六月已取消   富士康集团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回应,在国家出台新政策之前确实有拒录乙肝携带者的规定,每年因为这个原因都要拒录许多人。今年6月1日后集团发文说不允许拒录乙肝病患者。富士康科技集团(中国总部)外联部廖科长称之前并不了解此事。目前他们未接到法院通知,公司会进一步调查。   廖科长称富士康一直严格遵守法律,5月国家《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出台,集团即按相关法律执行。在此之前,招聘时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非乙肝人员。    集团里并没有歧视乙肝员工的情况。平时集团做了许多工作宣传乙肝的科普知识,如在员工中发宣传册强调对乙肝人员不歧视不恐惧等。现在员工中也有少量乙肝患者,在职员工查出乙肝会进行积极治疗。对4人诉富士康公司乙肝歧视的案件,公司会尊重法院判决。   部门说法   一般企业拒录乙肝没有医学依据   深圳市劳动局法规处称,乙肝携带者不能从事食品或直接接触的行业,其他行业不应该对此歧视,只要没有医院证明说不能从事此工作,不应受影响。根据劳动法,公民有平等就业权利。但目前就平等就业纠纷产生的官司的赔偿还没有具体规定,劳动局暂时也没有有利措施约束企业,只能通过法院打官司。   记者访问了国内肝病权威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其认为一般企业因是乙肝携带者拒录员工没有医学依据。乙肝不通过消化道传播,在公共食堂吃饭或住宿舍都没问题,除非通过血液或体液交换、性关系等传播,正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都不会造成问题。

    半导体 富士康 苹果公司 IC BSP

  • 中国RoHS实施三月 三成厂商无作为

    渠道商加盟中国RoHS推广      “中国版RoHS实施三个月来,最大的感受是大制造商的责任加强了。”信息产业部电子五所标准组限量与检测组副组长罗道军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罗道军的话不无道理。记者5月中旬在海信平板电视生产基地采访时深有体会,在装配螺丝钉的环节,记者看到一个印有“符合RoHS”的包装袋。操作工人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为出口欧洲市场准备;另一方面,3月1日中国版RoHS正式实施,按照要求海信也尽量使用符合中国RoHS标准的螺丝钉。      这种现象在知名消费电子厂商那边并不少见,这三个月中,记者前后对佳能、索尼、海信、创维等企业采访发现,很多制造商都按照标准要求明示了产品。        因此有人认为,实施三个月最大的效果是生产者的责任加强了,不过记者认为标准实施三个月来最大的成功则是赢得了商家的加盟。       “请问背板上面的‘RoHS’是什么意思?”当记者在和某厂家代表交流时,有人打断了我们的交谈。记者发现提问的是一位身着大中制服的促销员,当记者告诉他“RoHS”具体含义后,他转身又向身边的客户解释了一番。      这种现象在开会的整个过程中时有发生,而这正是记者在三个月前针对中国版RoHS走访市场时不曾发现的。      “原来经销商没有推中国版RoHS的意识,现在主动去询问相关事宜,已经说明宣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联合渠道商进行宣传的方式值得推广。”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一位专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重点污染目录短期不会出台      中国版RoHS实施三个月,从效果上看,生产者的责任和消费者的认知的确有所增强,不过这三个月内同样暴露不少问题。      “从检测方来看,这三个月最大的感受有两点:第一,大企业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第二,由于缺乏监管和处罚措施,尚有30%的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依旧毫无作为。”罗道军表示。      对于缺乏监管措施的严重性,罗道军用数字给记者这样描述:“目前严格贴标的企业只有60-70家,其他企业都在得过且过。”当记者问及这种企业大概有多少时,他告诉记者,光东莞的电器企业就达到4000多家,全国的数字可以想象。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高级工程师高振杰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还是企业自我明示阶段,监管措施正联合其他部门积极出台,重点污染管理目录短期内不会出台。      “信息产业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在7月份左右对市场进行抽查,对那些不遵守标准要求未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明示的企业将进行处罚。”另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另一方面,虽然规模较大的企业积极推行中国版RoHS,但设备重置的现象也较为明显,身为RoHS检测方,罗道军也表示出无奈;“规模较大的企业虽然积极推行中国版RoHS,但都是自行购买设备或找国外公司检测,这样一方面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投入在RoHS方面的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公司赚走了,不利于循环利用。”     这种现象在知名消费电子厂商那边并不少见,这三个月中,记者前后对佳能、索尼、海信、创维等企业采访发现,很多制造商都按照标准要求明示了产品。      因此有人认为,实施三个月最大的效果是生产者的责任加强了,不过记者认为标准实施三个月来最大的成功则是赢得了商家的加盟。      “请问背板上面的‘RoHS’是什么意思?”当记者在和某厂家代表交流时,有人打断了我们的交谈。记者发现提问的是一位身着大中制服的促销员,当记者告诉他“RoHS”具体含义后,他转身又向身边的客户解释了一番。      这种现象在开会的整个过程中时有发生,而这正是记者在三个月前针对中国版RoHS走访市场时不曾发现的。      “原来经销商没有推中国版RoHS的意识,现在主动去询问相关事宜,已经说明宣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联合渠道商进行宣传的方式值得推广。”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一位专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重点污染目录短期不会出台      中国版RoHS实施三个月,从效果上看,生产者的责任和消费者的认知的确有所增强,不过这三个月内同样暴露不少问题。      “从检测方来看,这三个月最大的感受有两点:第一,大企业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第二,由于缺乏监管和处罚措施,尚有30%的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依旧毫无作为。”罗道军表示。      对于缺乏监管措施的严重性,罗道军用数字给记者这样描述:“目前严格贴标的企业只有60-70家,其他企业都在得过且过。”当记者问及这种企业大概有多少时,他告诉记者,光东莞的电器企业就达到4000多家,全国的数字可以想象。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高级工程师高振杰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还是企业自我明示阶段,监管措施正联合其他部门积极出台,重点污染管理目录短期内不会出台。      “信息产业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在7月份左右对市场进行抽查,对那些不遵守标准要求未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明示的企业将进行处罚。”另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另一方面,虽然规模较大的企业积极推行中国版RoHS,但设备重置的现象也较为明显,身为RoHS检测方,罗道军也表示出无奈;“规模较大的企业虽然积极推行中国版RoHS,但都是自行购买设备或找国外公司检测,这样一方面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投入在RoHS方面的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公司赚走了,不利于循环利用。”

    半导体 中国电子 佳能 海信 BSP

  • 深圳市将大手笔扶持半导体照明产业!

        深圳将有大手笔扶持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新举措。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深圳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获悉,市政府及科技信息局等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制定该产业的支持和鼓励政策,近期拟投资4亿元在光明高新区内建设一个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企业加速器,为中小半导体照明企业提供规范化厂房和办公设施,同时,市科技研发资金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000万的资金扶持半导体照明企业发展。   据深圳半导体照明产业促进会的资料显示,深圳半导体照明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截至去年底,深圳已有700多家半导体照明相关企业,覆盖了从衬底到外延片、芯片、封装等环节,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值占去了全国产业的半壁江山,出口方面则为全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    市科技信息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为促进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有序发展,深圳将对此产业进行细分,培育和扶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主业突出的行业骨干企业,带动深圳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目前,设在光明高新区内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正在积极建设中,该位负责人表示,在此基地内政府将投资4亿元建设配备半导体照明产业基本生产环境条件和配套技术的规范化厂房和办公设施,即企业加速器,为高速成长的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深层次的专业化服务。    据介绍,为提高深圳半导体照明产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政府将加大科技研发资金的扶持力度。初步制定的扶持政策表明,市科技研发资金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000万扶持半导体照明企业的发展,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和技术攻关项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照明核心技术、专利和标准。此外,市政府政策性抵押担保机构将适当放宽贷款额度与抵押物的价值比例,探索利用再担保资金解决此行业的相关企业贷款问题,并鼓励企业参加自主创新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支持半导体照明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等等。 

    半导体 半导体照明 照明产业 照明企业 BSP

  • 科胜讯任命新一届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日前,科胜讯系统公司今天宣布 Daniel Artusi 加入科胜讯公司,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7 月 9 日他将到科胜讯公司正式上任。他还将会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之一。     52 岁的 Artusi 接替了 57 岁 Dwight W. Decker 的工作。后者今年 3 月份宣布了退休计划。从那时起,科胜讯的董事会开始为 Decker 寻找接班人。而 Decker 本人将作为公司董事会非执行主席继续任职。     过去两年,Artusi 曾担任 ColdWatt 公司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oldWatt 是一家面向通信和计算机行业的高效电源非上市公司。在此之前,他拥有在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商 Silicon Laboratories 公司工作四年的经验,最近担任了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加入 Silicon Labs 之前,他在摩托罗拉的半导体产品部工作了 24 年,担任过很多职务,包括公司副总裁兼网络和计算系统部总经理;无线基础架构系统部副总裁兼总经理;RF 半导体部总经理。Artusi 曾经就读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Instituto Tecnologico 电子工程专业。     Artusi 表示:“我非常兴奋加入科胜讯公司,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职务,我对于新的工作充满期待。非常感谢董事会给我机会,使我发挥在过去三十年里在半导体行业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推动公司的发展。科胜讯公司具有传奇的历史,现在也因其领先的通信和科技产品拥有令人鼓舞和高增长的商业机会。目前我们也面临着挑战,但是我相信凭借我们的才智和现在的市场地位,我们能够创造骄人的股东价值。”

    半导体 Silicon CK LAB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