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的“双轮”战略

    张 锐大象跳舞的故事在联想身上再度上演。联想集团[微博]日前发布的2014财年业绩报告显示,本财政年度营收3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全年毛利润首次超越10亿美元大关;净利润8.17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8.7%。在营业收入超出所有分析师预测的同时,联想的毛利和净利均创历史新高。券商分析机构瑞信认为,全球性PC业务的显著增长是构成联想整体盈利的最重要管道。2014年财年联想PC出货量5500万台,同比上升5%,并创下17.7%的全球市场份额新高;个人电脑及相关业务收入318.35亿美元,同比增长7%;PC收入占集团营收的比例为82.17%。瑞信估计,随着一系列并购成果的落地,联想PC产品在未来两年还会维持高位数增长。10年前联想出资12.5亿美元收购IBM[微博]的PC业务,演绎了一段“蛇吞象”的传奇故事,经此一役,联想一跃而成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生产商。在经过四年的财务损失修复以及中西方文化磨合的阵痛,国际化的联想一路提速和赶超,先后将戴尔[微博]和惠普[微博]甩至身后,最终坐上了全球PC的头把交椅。为了强化在PC领域的王者位置,联想先后出资1.75亿美元和2.31亿欧元收购了日本的NEC和德国个人消费电子企业Medion。国际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联想在美国创纪录地拿下了近7%的电脑市场份额,并首次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前三强;在日本,联想PC出货量连续3年雄霸首席;而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联想同样拔得了市场头筹。在收获国际化经营战果的同时,联想与老亲家的姻缘还在持续。今年1月,联想出资23亿美元完成了对IBM X86服务器部门的收购。一向在企业服务器市场规模还很小的联想由此大大增强了在规模500亿美元的服务器市场上与惠普、戴尔掰腕的能力。4月,联想又拿出巨资一口气从NEC手上买下了3800多项专利。与先前的跨国并购相比,如今联想的商业收购不再看重对方的物理体量,能进入联想火眼金睛的基本都是技术型种子选手。除了日前联想与专利授权公司Unwired Planet(无线星球)达成了收购协议,以1亿美元的总价格吃进无线星球所持有的21项专利组合、且联想获得了对方在设计移动设备标准、安装启用和应用等多个领域知识产权的多年期授权外,联想不久前出资29亿美元从谷歌[微博]手中买下了摩托罗拉[微博]的手机业务。由于摩托罗拉是美国第三大安卓智能手机厂商和拉丁美洲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联想此举是试图借助摩托罗拉的品牌效应和渠道分销能力快速进入美洲市场。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收购,联想从谷歌手中获得了摩托罗拉的2000项专利,同时,作为与联想长期合作的一部分,谷歌将拥有约5%的联想股权。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移动业务拓展中,联想的背后将有谷歌助阵。这些潜在的变量,给联想未来移动业务的发展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至此不难看出,联想收购举动朝着技术性方向大幅度转身,实际是在为已敲定的转型战略积蓄能量。基于PC在由Winte(Windows+Intel)主导和垄断的技术架构下已发展了30年的事实,联想三年前就迈动进入PC+时代的步伐,即由只做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拓展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的软件和应用,按照战略布局,转型之后的联想最终会发展成为一家互联网接入设备提供商。作为战略转型的组织保证,联想自上月起将业务划分为个人电脑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和云服务业务集团四块业务;在战略配置上,提出了“保卫+进攻”的新战略,即在保卫传统PC地位的同时,对PC+领域展开进攻,既在平板电脑领域同时在Android和Windows两大操作系统展开角逐,也在智能手机领域突破高端市场和全球市场,同时加大对企业级市场的拓展力度。策应战略转型的战术行动随之也正在悉数展开。在品牌上开始尝试年轻化、时尚化、高端化,在渠道上,坚持开放市场和运营商市场同时发力的双渠道战略,同时开设了颐堤港、东方新天地官方旗舰店及前门品牌形象店,也与多家电商展开了不同层面的合作。从三年前推出智能手机乐Phone,到两年前推出平板电脑乐Pad,从一年前推出智能桌面Horizon,到时下大热的360度旋转变身的平板YOGA,联想先势多人的转型威力正在向外强力释放出来。最新财报显示,2014财年联想移动设备销售额同比上升86%至56.57亿美元,其中平板电脑业务销量超过900万台,为上年销量的四倍;智能手机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超过5000万台,同比增长72%。按照既定设想,明年,联想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PC+业务占整体收入的比例须超过20%,面向全球销售的PC+产品突破1亿;未来五年内,联想PC+的收入要上升到50%。这也就意味着,在保持PC不断增长的同时,五年内将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联想。(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联想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微信

  • Apple 高级副总裁:今年的新产品线是25年来最好

    Apple 高级副总裁艾迪?库新浪科技讯 香港时间5月28日晚间消息, Apple 公司(以下简称“ Apple ”)负责互联网软件与服务业务的高级副总裁艾迪?库(Eddy Cue)周三称, Apple 今年的新产品线是25年来最好的。艾迪?库周三在加州兰乔帕洛斯弗迪斯市(Rancho Palos Verdes)召开Code Conference大会上称:“在我在 Apple 任职的25年间,今年下半年的新产品线是最好的一次。”不出意外,艾迪?库并未透露具体有哪些新产品。但当被问及这些新产品如何比当前的iPhone、iPad、MacBook和iMac更出色时,艾迪?库称:“我深信,这些新产品都是一些伟大的产品。”在过去的三年间, Apple 的创新步伐似乎放缓,期间推出的新产品均为升级产品。有消息称, Apple 今年将发布新一代iOS平台,推出智能手表iWatch,发布智能家居软件和硬件等。Apple 201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将于下周一举行,目前WWDC的宣传横幅已经挂起,今年的宣传标语是“编写代码,改变世界。(Write the Code. Change the World。)预计 Apple 届时将发布一些艾迪?库所谓的伟大产品。(李明)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CODE APPLE 微信

  • 微软或于今夏发布智能手表:无间断监控心率

    BI中文站 5月30日报道据《福布斯》杂志报道,微软正在开发一种智能手表,这种产品将可测量用户的心率,可与苹果iPhone以及Android和Windows Phone设备配合使用。报道称,微软计划为这种智能手表配备大量传感器。但除了可监控心率以外,《福布斯》并未提及这种产品还将具备哪些功能。微软旗下Kinect部门工程师将负责开发这种智能手表的心率监控器,对用户心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追踪测量。与三星新发布的智能手表Gear Fit不同的是,微软的这款产品将可持续测量心率,无需用户触发特定功能。微软正致力于为这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开发一个软件平台,其重点是显示由传感器收集的健康信息。这种腕戴式设备将配备全彩触摸屏,据称其大小相当于一块口香糖。显示屏将位于佩戴者手腕内侧,目的是确保通知信息的私密性,这与Razer今年1月份在消费电子展(CES)上宣布推出的Nabu健身追踪器的第二显示屏十分相似。微软决定允许其智能手表兼容iOS和Android系统,这符合该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向其他平台拓展业务的发展策略。今年4月份,纳德拉发布了一种新版微软Office办公套件,其设计目的是在iPad上使用。根据《福布斯》的这篇最新报道,微软的计划看来是想要开发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解决到目前为止智能手表最受诟病的一个问题:大多数智能手表所能提供的功能都不够多,而且其中很多功能都与智能手机互相重叠,这使得多数消费者都不愿花费200到300美元去购买这种产品。但是,通过加倍重视健康功能(比如说不间断监控心率的功能)的方式,微软智能手表或许能让消费者感到耳目一新。目前还不清楚微软将在何时发布这种智能手表,但如果《福布斯》报道足够准确的话,那么发布时间可能会是今年夏天。(瑞雪)

    半导体 微软 福布斯 可穿戴 智能手表

  • LG智能手表开卖时间确认 售价1900元

    在发布LG G3的同时,LG的首款智能手表G Watch也曾短暂亮相。据外站消息,G Watch即将在七月正式发售。据瞭解,G Watch售价为300美元,折合港币2400元,对于一款配件产品来说,真不算便宜。作为对比, Sony 的SmartWatch 2起始售价为149美元,而一直被吐槽太贵的 Samsung Gear 2手表最初售价也才295美元。G Watch搭载 Google Android Wear操作系统,配备一块2英寸的方形萤幕,拥有黑色、白色、香摈金三种颜色可选。此外,它还支援防水、防尘功能,萤幕可以保持永不休眠。

    半导体 Android 智能手表 LG WATCH

  • IDC: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12亿部 较去年增23%

    美国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今日发表报告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亿部,较2013年增长23.1%。报告称,Android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今年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80.2%。鉴于未来几年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仍将继续增长,iOS市场份额预计将保持稳定。IDC手机团队研究主管雷蒙·拉马斯(Ramon Llamas)表示:“从现在起到2018年,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在内的主要新兴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加一倍以上。此外,2018年,中国将占据所有智能手机出货量的近三分之一。”IDC预测,Windows Phone的市场份额继续缓慢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诺基亚没能为所有运营商推出旗舰设备,抑制了WindowsPhone在美国市场的增长势头。不过,诺基亚的低端设备卖得不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Windows Phone的市场份额。报告同时称,黑莓的市场份额今年会降至1%以下。2月份,IDC曾预测今年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为308美元,现在IDC将平均售价预期提高至314美元,但仍低于去年的335美元。

    半导体 诺基亚 Android IDC 智能手机

  • Appinions: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影响力报告

    尽管苹果尚未发布任何智能手表产品,但该公司已成为仅次于三星,在智能手表行业影响力排名第二的企业。三星已经发布了多款智能手表,而在这份《Appinions智能手表影响力》报告中排名第三的谷歌也推出了相关硬件。然而,市场仍在关注苹果在这一领域将有何作为。苹果目前对此表示沉默。关于智能手表的传闻,苹果的回应是“不予置评”。位居三星、苹果和谷歌之后,排名前10的其他厂商包括摩托罗拉、LG、宏碁、Pebble、索尼、英特尔和微软。根据这一报告,智能手表市场最初的开拓者Pebble影响力出现滑坡。或许最有趣的是,蒂姆·库克(Tim Cook)在智能手表行业最具影响力高管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耐克CEO迈克·帕克(Mike Park)和Misfit Wearables CEO宋尼·乌(Sonny Vu)。正如上文所说,苹果尚未发布任何可穿戴计算设备,但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在这一领域没有任何动作。苹果已经聘请了多名医疗传感器专家,挖来了巴宝莉前CEO负责零售,并招揽了耐克Fuelband的主要设计师。不过,苹果iWatch能否达到该公司设置的高标准?这是否会成为另一款售价300美元的类似硬件?报告下载: 2014Appinionswearable-tech-smart-watches.pdf(2.69 MB)

    半导体 智能手表 NI APP PI

  • 库克霸气回应收购: Apple 可以做出任何东西

    Apple 公司今日证实,已正式以总价30亿美元收购耳机生产商Beats Electronics和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Beats Music。此项收购成为 Apple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易。Apple CEO库克在谈到收购时表示:“音乐是所有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Apple 公司的内心深处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这也正是我们不断对音乐业务进行投资的原因所在。我们将把两个团队整合到一起,从而继续创造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音乐产品和服务。”对于 Apple 的这项收购,外界普遍存在质疑,观点主要集中在“收购”这个字眼上,花费只是一方面,更多的质疑是:要实现目的,为什么采用收购这种方式?数字音乐这一领域 Apple 并不是门外汉,早就有涉及,而在硬件方面,如果让 Apple 造出一款兼具外形和音质的耳机,也不是一件难事。就此问题,外媒Re/code对库克进行了简短的采访:问: Apple 从2003年就开始销售数字音乐,你们完全可以推出自己的音乐订阅服务,而在硬件领域你们也同样擅长,为什么还会去收购Beats?库克:你知道对于 Apple 而言,我们可以自己做任何你想要的的东西。但这不是问题所在,因为Beats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新开始,他们的团队极富创造性,Beats Music将带来一种新的音乐订阅体验。顺便说一句,虽然我们平时不怎么谈论收购这事儿,但你要知道,2013财年至今,我们已收购了27家公司,从心态上来讲我们并不排斥收购。收购并不代表 Apple 做不到,因为我深信, Apple 可以做任何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Jimmy Iovine和Dr. Dre(Beats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已经做出了足够杰出的东西,他们都拥有惊人的能力和技艺。两家公司合作要远胜于任何一家公司单打独斗,实现1+1>2的结果。这次的收购关乎未来,永远相信下一个街角会发生美好的事情。

    半导体 库克 APPLE MUSIC BEATS

  • LG推首款Android Wear智能手表 内建3G模块

    腾讯数码讯(编译:Vario)虽然可穿戴式设备市场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不过时至今日市面上仍然没有一款可以称得上是革命性的产品,而这种尴尬的状况很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被打破。尽管在外形上没有Moto 360吸引人,但是作为首款上市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LG将要发布的G Watch无疑被给予了厚望。而根据韩国媒体的最新报道,LG还准备了秘密武器,那就是为G Watch配备3G网络连接功能。韩国媒体援引行业内部的消息称,G Watch将会配备USIM通信模块,以此来实现数据连接。此外,据称韩国运营商LG U+将会率先开卖3G版G Watch,同时测试数据网络兼容性。值得一提的是,G Watch并不是第一款可能具有3G网络连接功能的智能手表。从此前的报道来看,三星也有可能推出一款名为Gear Solo的智能手表,支持脱离手机独立运作并连接网络。考虑到三星和LG在手机行业的策略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两家公司都推出支持3G网络的智能手表倒也不足为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G Watch是一款Android Wear智能手表,而Gear Solo依然会搭载三星自家的Tizen系统,因此两款产品在定位上会有所不同。来源:G for Games、Tech Radar

    半导体 Android 智能手表 LG 3G模块

  • 苹果智能家居平台能否创造乔布斯时代的奇迹?

    讯:5月30日消息,国外媒体发表文章对苹果即将在全球开发者大会揭晓的智能家居平台进行了前瞻性评述,文中谈及了物联网的前景、苹果对物联网的推进策略、谷歌在物联网领域咄咄逼人的攻势。科技行业钟爱物联网这一概念,因为他们觉察到一个全新的巨大市场正在成型。就像大数据和云等其他当前的热门领域一样,物联网承诺了一切,但又无法马上兑现,它描述的前景十分诱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人们很难确切地判断未来市场哪一方会从中盈利,以及何时盈利。苹果做到了其他公司做不到的事,iPod、iPhone等产品富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数字音乐和智能手机的全新里程碑。如今苹果已然投身物联网,借由这个为人们创造了不少惊喜的公司,生活中各种形形色色的智能设备或许有一天将改变整个世界。苹果将在6月2日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中公开一个专门针对智能家居技术的全新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用户可使用移动设备控制各种“智能”家居装置,如恒温器或门锁。仔细想想,苹果在物联网的推进策略和过去十分类似:开发数个杀手锏级别的应用,通过应用商店这种简便的途径,让用户不费力气地搜寻、购买和安装这些应用,并确保开发者可以切切实实地赚到钱。应用商店的横空出世,使智能手机从独立的产品演变成一种全新技术生态系统的中心,此后这一模式被竞争对手广泛效仿。同样的理念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种智能设备,也许有一天将为苹果业务做出不少贡献。对苹果而言,应用商店目前是盈利增值最快的业务:在过去半年中,单单iTunes就盈利5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但是,和应用一样,物联网中互通的各种智能设备,或许并不会成为苹果业务的核心。苹果致力于物联网的意义在于加强现有的、以iPhone、iPad和Mac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这种策略兼具防御性和进攻性的特点,使用户忠实于苹果设备,同时鼓励人们购买更多的苹果设备,使之成为人们数字生活的枢纽。触屏手机为苹果带来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在智能设备中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而计算机时代的佼佼者微软却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做出回应,而且成效不佳。但苹果在物联网上并不具备微软当年的主导地位。谷歌Android生态系统占据了大片江山。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明年个人计算设备中约48%将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而苹果iOS的市场份额将仅达到15%,较2012年增长50%。从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iOS设备的销量今年或有望达到近3.5亿部,这一数额所代表的市场与PC巅峰时期占据的市场不相上下。但生态系统中的战争,最重要的是考量相对销量而非绝对销量。不少开发者仍然被苹果这一品牌所吸引,因为苹果关注的是高端消费群体,阵容庞大的Android所占据的数量优势也不容忽视。谷歌资金充裕、人才济济,对物联网的进军姿势颇为高调,这是它的一贯作风。早在三年前,谷歌就集聚了一批开发者,致力于名为Android@Home的智能家居项目。无论这一项目进展如何,谷歌斥32亿美元巨资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之举,反映了谷歌又调整了规划方向。谷歌也风风火火地在可穿戴设备上押下大赌注,如为智能手表打造的全新智能平台Android Wear和雄心勃勃的谷歌眼镜。可穿戴设备可以说是物联网的第二大主干。在史蒂夫?乔布斯的领导下,苹果享受了自己的颠覆时期。在当时,高科技世界对苹果以创新颠覆新兴市场的能力寄予厚望,乔布斯懂得如何燃起人们对产品的预期和热望,他说服听众的能力无人可匹敌。6月2日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中,苹果将揭晓它的智能家居平台,乔布斯的继承者能否在物联网这个新领域中将苹果领上同样的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半导体 苹果 物联网 智能家居 乔布斯

  • 触控及面板业者持续发展不同结构触控模组

    为了提供更佳触控及光学效能,以及更轻更薄的模组、更低成本触控解决方桉,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指出,近来触控厂商及面板业者持续发展不同结构触控模组,并且又以成本为主要驱动关键。对触控模组来说,目前最具降低成本潜力的材料可能是显示器/面板。因此面板厂商正积极推广In cell和on cell结构触控技术解决方桉。其中,In cell系将触控感测电极置于显示器/面板阵列基板上。On cell则是使用彩色滤光片作为基板。根据分析,以5寸FHD触控面板模组来说,保护玻璃目前平均成本约在5美元(每片),若包含保护玻璃、触控感测器、模组组装、折旧等各项成本,CF2结构触控模组总成本约达近15-16美元,OGS触控模组总成本约达12美元,On cell触控模组总成本仅约9美元附近。另外,感测器基板亦为触控模组关键成本项目之一。触控模组厂商曾快速从传统玻璃结构朝较薄基板移转,于是薄膜基板成为主流。后来触控模组市场持续朝完全取消基板方向发展,并使用既有保护玻璃作为感测器基板,因此2013年推出的OGS(one glass solution)单片玻璃触控面板。 然而,OGS的挑战是硅铝酸盐玻璃保护玻璃在强化后不易切割(良率降低),而厂商若先切割再强化又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厂商积极把OGS产品转向大片制程生产,在感测器电极制程后切割。但这需要更薄的保护玻璃,而感测器电极又位于保护玻璃底部,若保护玻璃破损,触控感测器也失败。所以后来有些智慧型手机品牌厂商已经不愿意再使用OGS。惟OGS对低成本机种仍具吸引力。

    半导体 感测器 电极 基板 CE

  • LG:700ppi 的智能手机面板“触手可及”

    LG 近日表示,600ppi 甚至 700ppi 的智能手机面板都是“触手可及”的。LG 刚刚推出旗下首款搭载 QHD 显示屏(俗称 2K 屏幕)、538ppi 的智能手机 G3。看来,他们在追求超高 ppi 的道路上并未止步。LG 解释称自己正处于显示精细化的最前端,需要持续投入重要的资源来维持竞争优势。在即将于加州举办的 SID 2014(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显示周)上,LG 将展出 6 英寸的 QHD 显示屏,ppi 为 491。这款面板可能会用于 LG 未来的平板手机产品。之前,Vivo 已在 Vivo Xplay 3S 上搭载了 6 英寸的 QHD 显示屏,该公司号称 Xplay 3S 是全球首款搭载 QHD 显示屏的智能手机。时下 LG 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手机产品无疑是 G3。这款热炒多时、最近正式亮相的旗舰设备搭载了 5.5 英寸 2560×1440 分辨率屏幕、高通 2.5GHz 骁龙 801 四核处理器,其他配置如下:1300 万像素后置相机,支持激光自动对焦、光学防抖;双 LED 闪光灯3000mAh 电池2GB/3GB RAM16GB/32GB 存储空间,支持最大 2TB 扩展开关键和音量调节键位于背后的摄像头下方题图来自 pcmag

    半导体 手机面板 LG PI 智能手机

  • 新电视面板将占LGD出货量10%

    昨日,LG DisPlay(LGD)全球市场推广总裁崔东元在“2014中国智能电视与智能显示高峰论坛”期间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LGD第二条OLED(有机发光二极体)电视面板生产线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明年OLED将占LGD电视面板出货量的10%。OLED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由于自发光,因此比液晶面板更轻、更薄、色彩更炫丽、更易弯曲、侧看没有色衰现象。但是,由于目前OLED电视价格偏高,而4K(超高清)液晶电视的性价比不断改善,最近南韩另一面板巨头三星已暂停了OLED电视面板的扩产计划,在高端电视面板领域,聚焦于4K液晶面板。崔东元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下半年LG也会在中国市场推出曲面4K液晶电视。随着4K电视今年加速普及,4K液晶面板估计约占LGD面板出货量的20%,明年这一比例还会提升。那么,LGD如何处理OLED面板与4K液晶面板之间的关系,协调两者的推广节奏呢?崔东元说,4K液晶电视现在是主流产品,而OLED电视是市场尚在培育的板块。“今后,LGD的OLED电视面板也会结合4K、3D技术,并进行全球推广。”事实上,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和消费国。为推介OLED电视及面板,崔东元今年多次来到中国。更重要的原因是,除LG之外,创维、康佳和长虹这三家中国彩电企业成为LGD的OLED电视面板首批合作伙伴。今年“五一”,创维首次把55英寸的OLED电视价格放到29999元的价位,这大约是此前LG、三星55英寸OLED电视价格的一半。康佳、长虹也陆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旗舰店开售55英寸的OLED电视。但是,相比于各大彩电厂都竞相力推的4K液晶电视,今年还处于推广期的OLED电视声音仍然不够响。崔东元透露,今年国庆,由LG、创维、康佳、长虹组成的OLED电视阵营,将有计划共同进行市场推广。此前,等离子(PDP)电视的技术曾经一度优于液晶,但由于产业链比较封闭,逐步退出了市场。OLED电视面板目前只有LGD一家供应,为了避免陷入PDP的困境,崔东元表示,“日本和中国的彩电企业都将是我们的客户”。崔东元透露,随着合作的厂家增加、销量增长,“明年OLED电视的价格会呈下降趋势。”继55英寸OLED电视面板之后,今年下半年,LGD还将推出65和77英寸的OLED电视面板。Display 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认为,在OLED电视上,LG推进得比三星积极,但是三星也没有放弃,还在研发OLED电视。中怡康的电视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分析说,今年LGD的OLED电视面板供应量不是很足,在中国市场才大约2万台(片)。55英寸OLED电视单价降至3万元,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还可以接受,而三星最近新上市的65英寸4K曲面液晶电视售价3万多元。“所以,OLED电视现在还是由供应决定市场。”

    半导体 三星 电视面板 LGD OLED电视

  • 大尺寸面板出货上半年估减1.4%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预估,2014年上半年台湾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为11049万片,较去年同期衰退1.4%。下半年将受到笔记型电脑(NB PC)面板部份产能转换至中小尺寸面板,相较上半年,出货量微幅衰退0.7%。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谢佩芬表示,除了IT面板出货比重降低外,液晶电视(LCD TV)面板布局获利较高的大尺寸产品,影响2014年下半年出货量。在面板平均单价部分,上半年NB PC面板出货比重提升,LCD TV面板个别单价跌幅至第二季才减缓,2014年上半年台湾大尺寸面板产值为95.4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衰退10.6%。展望下半年,随着LCD TV面板价格回稳、高阶面板出货比重的提升,可望带动下半年整体大尺寸面板平均售价,提升产值表现。

    半导体 LCD PC IC TV

  • 4K高色饱TV面板发展概况

    大陆品牌早已经推出4Kx2K(解析度3,840x2,160)高色彩饱和度的液晶电视新品,作为旗舰机种。然而面板相关业者表示,高色饱4K TV面板价格仍有价差,约1.2倍左右,虽然相较于OLED TV面板来说,成本、良率都稳定成熟,但是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大陆TV市场,能否真正放量,价格是关键因素之一。相较对于价格非常敏感的大陆TV品牌,日系如Sony、Panasonic、东芝(Toshiba)、美系Vizio等,似乎较能够接受该类产品,电视供应链业者表示,其实在高色饱技术的加持下,新一代4K TV的颜色表现不输给OLED TV太多。

    半导体 OLED TV SONY PANASONIC

  • 三星发布新专利 可穿戴医疗保健平台Simband

    金融界科技5月29日讯 三星申请了一项可穿戴设备的专利。这款可穿戴设备类似于Moto 360。这款设备依靠手势控制,几乎取消了触摸屏的使用。三星的设想是这款设备不仅仅是智能手表,它更能体现真正的“可穿戴”。三星将这款名为Simband的健身腕带称作一款“调查式设备”,可以帮助该公司将传感器和其他电子元件与软件和服务相融合,从而创造出未来的数字健康技术。与之前的Gear智能手表不同,Simband是一个向其他企业开放的平台。三星电子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孙英权表示,希望在未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全天候待机。这款小巧的设备可以依你自己的爱好设计。这款设备可以是项链、钥匙扣,甚至可以不放在你的身上。鉴于其互动的新方式,它可以放在家里、车里或其他地方。虽然通过手势控制设备不是新概念,但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是新的前沿。从界面看起来有点像Android Wear,但是实体模型并没有告知我们最终的操作系统。它有可能是来自三星的一款新的安卓可穿戴设备,也有可能只是看起来像Android Wear。

    半导体 三星 可穿戴 AN SIM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