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5月28日报道,LG于28日正式发布年度力作LG G3,这款令广大用户翘首以盼的旗舰机型终于从沸沸扬扬的传闻变成了现实。尽管透过长期以来的种种爆料,我们对这款新机的各种配置早已了然于心,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对比深入地看一看,G3到底作了哪些升级和改进,又有哪些创新和过人之处。而我们所选择的对比机型,同样是备受好评的旗舰新机HTC One (M8)。两款旗舰究竟谁更胜一筹,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G3屏幕更大 分辨率更高LG G3的一大亮点就是这块分辨率高达2560×1440的5.5英寸显示屏,ppi同样高达538。与之相比,HTC One (M8)则更加保守,配备了分辨率为1920×1080的5英寸显示屏,ppi为441。在评测M8时,其清晰锐利的显示效果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论上而言,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越好,所以我们相信G3的显示效果会更加优秀,当然这一点也有待于通过我们后期的详细测评进行验证。G3机身更薄更宽G3机身尺寸为146.3×74.6×8.9mm,重量为149g。与之相比,M8的机身尺寸为146.3×70.6×9.3mm,机身重160g。有趣的是,两款机型机身高度完全相同。而得益于超窄边框工艺,尽管G3屏幕比M8大了0.5英寸,但是宽度只增加了4mm。事实上,两款手机的一些设计元素非常相近,比如都采用了金属饰面(G3并非金属机身,只是做出了金属效果)、都采用了类似的配色方案等等。所以如果您喜欢M8的设计,相信G3应当也能得到您的青睐。另外,两款手机的背部设计都非常具有特色。M8采用了独树一帜的双摄像头设计,而G3则延续了前作G2标志性的设计方案,将音量键与电源键安放在了背壳的上方,并新增了双LED闪光灯。在设计方面,我们认为,HTC和LG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M8和G3都是具有浓浓的各自风格、在手机外观同质化严重的今天绝不跟随的典范。 处理器相同 内存相同由于都是最新旗舰,所以在性能方面,两款手机硬件配置相差无几,都是业界的标杆之作。G3搭载了主频为2.5GHz的骁龙801四核处理器以及2GB RAM。M8同样配备了2GB RAM和骁龙801处理器,不过主频稍低,为2.3GHz。在ROM方面,两款机型都分为16GB和32GB两种版本,而且都配有microSD卡槽。不过LG官方表示,后续将会推出3GB RAM版本的G3,但该变种版本的其他配置是否有变动,目前还不得而知。在过去M8和三星Galaxy S5的对比评测中,我们发现,尽管两款手机采用了相同的处理器,但是M8的实际表现要稍好于S5。所以尽管G3在处理器上要稍稍好于M8,但是实际性能如何,还有待于后续对比的检验。G3摄像头像素更高由于尚未能进行深入测评,所以实际上目前无法对两款手机的摄像功能进行客观准确的比较。仅从参数上而言,G3搭载了一颗1300万像素摄像头,而M8则配备一颗400万像素超像素摄像头并配有一颗景深摄像头。两款手机在摄像方面各有所长,M8有着可玩性更高的景深调节功能,而G3则支持远距离手势自拍,并创造性地加入了激光辅助对焦装置,可实现超快速对焦。在对M8的摄像功能进行评测时,其综合素质令人满意,但是在弱光场景下噪点则稍稍有点多。而去年对G2进行评测时,其照相功能并不是十分出彩。不过,随着G3在光学防抖方面的改进和激光辅助对焦功能的加入,我们对G3的摄像表现还是充满了期待。 G3续航能力理论上更强最后,我们来看看越来越受到厂商和消费者重视的续航问题。G3配备一块3000mAh大容量电池,M8电池容量则略逊一筹,为2600mAh。理论上而言,G3更大的电池容量意味着更长的续航时间。但是由于G3的屏幕更大,分辨率也更高,所以与之而来的能耗也更高。尽管LG官方称其专门在续航方面作了优化,但是其实际表现仍有待观察。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M8正常使用一整天不是问题,所以我们估计G3至少应当有类似的表现。小结经过对比,我们发现,无论在硬件配置还是设计元素上,G3和M8都存在不少相似之处。两款手机在处理器型号、内部存储空间等方面均相同,但是G3有着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的显示屏、容量更大的电池,处理器主频也略高一些。在设计方面,两款手机都有着强烈的个性。在摄像功能上,G3和M8也均有创新之处。所以综合而言,我们认为两款手机并未能明显分出高下,都无愧于各自年度旗舰的称号。相信无论您选择哪一款,都会带来不俗的使用体验。
无论是即将在6月1日正式实施的多项4G优惠计划,还是不断丰富和简化的4G换卡流程,都体现出中国移动正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用户尽可能多和快地从2G/3G网络转向4G网络。中国移动是三大运营商中率先开展4G服务的,至今已超过半年。根据近日发布的2014年4月份运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4月净增4G用户达200.5万户,4G用户总数达479.8万户,环比增长速度可谓惊人。但对比中国移动7.8亿的用户总数,这个数字仍然微不足道。事实上按照笔者从移动内部获得的信息,中国移动自身对目前的4G用户增长速度也不满意。在不久前的移动股东大会上,董事长奚国华吐露过类似的观点。他表示中国移动旗下有7.8亿用户,但大部分仍在使用2G。“集团盈利模式由语音通讯转型至数据流量,数据流量收入已有爆炸性增长,占通讯收入比例升至35%。”但在他看来,公司目前还在转型期。所谓转型,指的是在国内整个电信市场中,运营商收入正从传统语音和短信转向数据业务。中国移动的“心急”不无道理,201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受低使用量用户增加、一人多卡现象普及以及资费稳步调整等因素影响,其季度ARPU值为62元,环比下降8.82%。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下降9.4%。加之微信等互联网O TT服务对运营商基础业务替代效应加剧,中国移动总通话分钟数、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分钟数及短信使用量均呈环比下降趋势。将移动财报和奚国华的发言两相对照,基本能还原中国移动目前的处境——— 移动仍然是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而用户增长数也是最大的。但通俗来说,守着如此庞大的一张网,不断有用户加入,结果却是“增量不增价”,因为大多数用户用的还是2G网络,主要功能是单价不断下降的语音和短信。再从大环境看,中国移动率先上马4G,虽然每月4G用户数环比都创新高,但留给移动的先行优势正在缩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尽管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和国电信还未正式推出4G业务,但整个产业链已准备就绪。比如大量手机厂商已相继推出支持联通4G/3G(W CD M A网络)的手机终端,只要这两家运营商开通4G,从产品到服务都能迅速跟上,时间差非常短。而从中国移动的角度,4G运营前期受网络和终端的影响,一直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比如王牌机型苹果iPhone系今年1月才正式开卖,较其正式推出4G已经晚了数月。实际上真正让移动能放开手脚运营4G的时间,也只能从今年年初算起。有鉴于此,你会发现近来移动在4G上动作不断。不久前,中国移动推出了全新的4G资费,从资费上大幅度降低4G套餐的入门门槛,另外流量单价最高降幅达50%。另外还特别针对4G推出了季度/半年结算的流量包,算是在流量月度清零问题上曲线前进了一步。此外,由于移动现有2G /3G用户加入4G网络需更换新SIM卡,在很多人眼中是件麻烦事。所以除降低资费外,移动也加紧简化4G换卡流程。在笔者所处的广东,三大运营商的竞争一直是全国范围内最激烈的。在今年年初笔者办理4G业务时,被要求一定要到营业厅并出具本人的身份证原件。但现在广东移动推出了“以卡换卡”的业务,只需手持原卡,有效的随机码验证即可办理4G换卡,不再需要身份证。另外从今年4月开始,广东移动还推出了自助终端换卡、送卡上门、合作社会渠道换卡等新举措。昨天开始,广东移动甚至还推出了DIY4G卡,用户领到卡后按说明操作就能通过自己的手机来换卡和办理4G套餐。总而言之,除了“换卡”这一步无法跳过之外,移动想方设法简化用户入网流程,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新老用户投向能承载更多数据业务,提高AR PU值的4G网络上。南都经济评论员 方南
同花顺财经了解到,瑞银最新报告称,4月苹果的蓝宝石材料供应商GT公司向其交付了100万块蓝宝石材料,较3月份增长了5倍,远超市场预期。照此计算,今年9月产量将突破1000万块/月。产能大幅提升将为蓝宝石应用于5.5寸iPhone 6和明年用于更多苹果产品创造条件。在此情况下,苹果的竞争对手三星、LG等也计划扩大蓝宝石在产品上的应用,蓝宝石热潮正迅速蔓延。从机构最新行业调研情况看,蓝宝石产能大爆发带动相关耗材需求提升成为关注焦点,涉及的上市公司如豫金刚石(300064),公司金刚石线锯可用于蓝宝石切割,由于技术壁垒高、竞争对手少,公司1.5亿米/年产能将面对超过100亿米的市场需求;安泰科技(000969)的烧结蓝宝石坩埚市占率60%,下游客户包括天通、露笑等。
同花顺财经获悉,5月29日开幕的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将通过五大措施支持软件服务业,包括加快推动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智能语音、云计算服务、大数据等新型领域的发展。点评:在win8操作系统禁令出现后,电脑操作系统的国产化趋势引发市场热议,而在手机等智能终端上,同样有必要研发国产操作系统。A股公司中,同洲电子(002052)推出了装载自主操作系统的960e手机,浙大网新(600797)与中移动联合开发基于Linux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北京时间5月28日,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在美国科技博客Re/Code举办的Code大会上,发布了谷歌最新的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在经历了五年研发与20多万公里的试运行后,谷歌的无人驾驶车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分析认为,随着资本进入,车联网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概念股也有望受到资金的青睐。据报道,谷歌的无人驾驶车没有配备方向盘、油门、刹车、后视镜等部件,通过车联网系统,无人驾驶车可以输入甚至接收地址来接送乘客。从谷歌公布的视频看,该车是两人座纯电动车,时速最高25英里(约合40公里),外观类似迷你版的菲亚特500或奔驰Smart,车辆正中拥有一个液晶屏幕,用户通过屏幕可以完成所有指令。车辆无论在公路还是沙地上均运行得非常稳定。5月份在北京举办的汽车智能与安全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对“汽车产业移动互联化”展开热议。机构预测,车联网与智能汽车将带来“无与伦比”的投资机会,包括硬件终端和运营服务在内的车联网市场空间,至少是千亿元。整车制造商、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公司在内的巨头,已经布局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为了让无线充电的市场吸引力能与有线充电方案相匹敌,三大标准阵营及各个无线充电技术开发商,正致力于将无线充电的传输、接收功率往上提升;不过,无线充电模组接收端(Rx)的设计挑战一日不除,中高功率无线充电应用就永远无法成熟,而其中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主控IC的核心演算法。UL检测事业部亚太区事业发展经理陈立闵表示,目前无线充电市场中三大阵营--WPC、A4WP、PMA,不断透过各种方式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畴,期能成为最终一统江湖的霸主;不过事实上,三大阵营最大的敌手并非彼此,而是有线充电,因此无线充电标准阵营及所有的无线充电技术开发商,最须突破的是要如何提高无线充电的传输、接收功率。陈立闵进一步解释,无线充电方案虽无法完全替代有线充电方案,但技术开发仍须跟上有线充电市场技术演进的速度,免得最终导致无线充电市场需求消失殆尽;像是行动装置快速充电(Quick Charge)方案的兴起,及通用序列汇流排(USB)等高速传输介面标准正不断提升充电效率,在在成为无线充电方案的潜在威胁,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往中高功率发展已迫在眉睫。事实上,无线充电标准阵营正积极将传输、接收功率提升至15~30瓦(W)。陈立闵指出,中高功率无线充电技术对发射端(Tx)而言并非难事,因发射端只须不断传送电力即可,最关键的是接收端的模组设计;由于接收端模组周围常伴随着待充装置内部的其他元件,因此要如何克服电磁相容(EMC)问题就成了中高功率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的最大困境。富达通无线充电事业部经理詹其哲认为,要克服EMC等中高功率无线充电技术的开发挑战,其核心关键就在于主控IC的设计。有鉴于此,富达通已经开发多项专利技术,以强化主控IC的控制演算法,并改善Qi标准目前存在的技术漏洞,成功突破中高功率无线充电的设计桎梏。以Qi的PID演算法为例,其发射、接收模组最重要的参数系来自接收端的资料封包,为避免系统因某些因素导致资料传送失败,而让整个PID回路失效无法运作,Qi标准系透过软体控制演算法来解决此问题;不过,软体演算若没有控制好,当系统欲将传输频率降低以提高传输功率时,容易跨过谐振点,届时即使将频率降低,传输功率仍会开始往下掉,无法满足中高功率的传输需求。詹其哲表示,为了解决此一技术问题,富达通已开发出「感应式电源中自动调节之方法」专利,以强化PID的演算模式;此外,该公司亦透过「可变功率系统」、「感应线圈位移修正」等专利技术强化主控IC的核心设计,让接收端可依需求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并可自动侦测感应距离进行功率控制,一一破解中高功率无线充电的技术关卡。
从今年4月起,随着乐视、小米以3979元(含两年服务费980元)和3999元的价格入市,彻底将贴着“高大上”标签的4K电视售价拉向了谷底。由此,也引发了4K电视在销量上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4K电视销售占比已突破30%,50英寸及以上大屏销售占比突破60%。而今年1-4月,6000元以内的中低端4K电视的销售占比已超过60%。不过,有家电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大量低价4K电视的入市,也催生了‘伪4K电视’的泛滥,甚至于市面上销售的60%以上的低价4K电视都是‘伪4K’。拉低4K电视售价资料显示,今年4月9日,乐视TV推出4K超级电视X50 Air;一周之后,联想发布首款4K智能电视终结者S9;5月15日,小米宣布推出号称顶配4K智能电视的小米电视2。奥维咨询品牌总监苏亮指出,正是由于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公司,将4K电视的售价拉低至3000-4000元的价位水平,而这在传统彩电厂商的游戏规则中是不曾出现过的。据了解,2013年,国内外各大电视厂商如索尼、三星、夏普、康佳、TCL、创维等推出的4K电视产品价格大多在七八千元甚至几万元不等,而今年“五一”前后,售价则普遍在4000元左右。而笔者在走访北京各大家电卖场时发现,康佳、创维、TCL、海信等彩电品牌推出的4K电视价格均在3000-5000元之间,同时还结合卖场进行大幅度的降价促销,而部分39英寸的4K电视售价已跌破3000元。“除了遭遇互联网企业的强力狙击外,由于受累大环境和自身业绩不佳,也导致各大彩电厂商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苏亮同时表示。据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内销零售总量为1090万台,同比下降10.5%,其中液晶电视销量1068万台,同比下降7.5%。而多家彩电上市公司第一季度财报也均表现不佳,除了海信电器出现小幅下滑之外,康佳、长虹和TCL多媒体的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长虹下滑超过90%。资深家电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则表示,“互联网公司带来的不仅是价格的冲击,更是颠覆了传统彩电企业依靠硬件来盈利的传统运营模式,令其朝着服务软件、整体运营于一身的形式去转变”。催生“伪4K电视”泛滥虽然小米、乐视将4K电视的售价拉向了谷底,但却引发了业界对“真伪4K电视”的口水战。有观点认为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通过采用RGBW模式排列的面板来实现4K分辨率,其实际显示效果要比真正的4K屏幕差不少。针对质疑,两家公司纷纷拿出证据,声称他们采用了有效色彩像素达到3840×2160的真4K面板技术。不过,有业内人士则指出,“目前,市售的低价4K电视60%-70%采用了RGBW的‘伪4K’面板,而销售大户则来自于传统的彩电厂商。由于国内4K标准不完善,很多彩电厂商采用了RGBW面板来充当4K来卖,其实目前大部分低端4K电视都不能称作‘真4K’”。梁振鹏也认为,“真正的4K面板要比同尺寸的2K面板成本高出30%左右,因此4K电视的售价也应高出30%以上,而目前售价仅为三四千元的4K电视多数都应该是‘伪4K电视’。”“目前,购买4K电视需要面临一些难以逃避的问题,那就是4K片源稀缺、网络带宽不足”,梁振鹏表示,“预计未来5-10年,随着信号、带宽、载体等的逐步提升,相应的4K电视的技术和工艺也会更新和升级,4K产业链才能真正的走向成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30日早间消息,《福布斯》杂志近期获悉,微软正准备进军可穿戴计算设备市场,计划推出一款带多种传感器的智能手表,能监测用户心率,并与iPhone、Android手机和Windows Phone手机同步数据。业内人士认为,在被三星和苹果公司主导的可穿戴计算设备市场,微软的进入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进展。根据多名消息人士的说法,这款产品将利用微软Xbox Kinect部门在光学工程方面的专业性,以实现在白天和夜晚对心率的持续监控。此外,这款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时间能达到两天,与三星Gear Fit相仿。目前尚不清楚这款智能手表的发布时间,但最快将是今年夏季。引人注意的是,这款智能手表不仅可以配合Windows Phone手机使用,也将支持iPhone和Android手机。微软一名发言人拒绝对此消息置评,并表示:“我们目前没有任何消息可以分享。”一些初步信息显示,这款智能手表已经领先于当前的运动追踪设备,例如Gear Fit,后者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手动启用心率监控功能。消息显示,微软的设备能在一天时间内持续监控心率。这款产品外观类似Gear Fit,提供了一块全彩色触摸屏,尺寸约为半块口香糖大小,而触摸屏位置为佩戴者的手腕内侧。这种不同寻常的屏幕位置可能是为了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查看通知,同时带来更好的私密性。 跨平台策略跨平台的智能手表将是微软CEO塞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又一次大胆举措。今年4月,在他的推动下,微软发布了iPad版Office套装。纳德拉在本周早些时候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微软的软件及服务需要通过“所有设备”来发布,而“目前是时候开发下一款重量级产品”。尽管采取跨平台的策略将削弱微软软件生态系统的影响力,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是合理的。Windows Phone未能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较高的份额。研究数据显示,到2014年底,Windows Phone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将为3.5%,远低于Android的80.2%和iOS的14.8%。近期,野村证券分析师里克·谢伦德(Rick Sherlund)指出:“微软需要利用苹果和Android平台。”2013年,微软营收为778亿美元,其中约一半来自Windows和Office软件。谢伦德认为,微软应当启动类似IBM的基础性转型。IBM目前已成为一家服务公司。进军可穿戴计算设备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不会给微软的盈利带来帮助,不过这一市场正逐渐火爆。苹果公司很可能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iWatch智能手表,而三星预计将于今年夏季发布一款可独立拨打电话的新款智能手表。类似Fitbit和Jawbone的可穿戴计算设备公司已经获得了数十亿美元估值,而Jawbone近期还被卷入了收购传闻。微软的硬件产品有着不太好的过往。微软高管期望,集成了丰富传感器的智能手表能复制Xbox和Kinect的成功,而不是重蹈Zune音乐播放器和Surface平板电脑的覆辙。大数据的开发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微软Kinect部门的光学工程师,以及设计师和数据科学家已经开发了一款适用于智能手表的软件平台,能从多种传感器收集数据。三星目前也在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健康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本周三,三星公布了开放生物数据平台SAMI的更多细节。这一平台能从Gear、Fitbit和Jawbone等设备获取数据,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面向开发者开放。微软或许也希望以类似的方式利用智能手表产生的数据,同时配合来自Outlook电子邮件和日程表的信息。此外,微软似乎最终以主流方式来开发可穿戴计算设备。两年前有报道称,微软获得了一款可穿戴计算设备专利。这是一款腕带,能探测用户的手臂运动,从而控制用户的移动设备。而2012年时有传闻称,微软正在开发一款能连接Kinect Play Fit服务的可穿戴运动配件,代号为Joule。而今年3月,微软以1.5亿美元的价格从Osterhout Design Group收购了多项头戴设备和手表设备的专利。目前看来,微软最终开发了一款佩戴在手腕上的设备,并瞄准了更广泛的市场:任何使用智能手机的运动爱好者。这并非一款仅仅支持Kinect或Windows的设备。跨平台策略也将给微软通过Verizon和AT&T等运营商的销售带来帮助。其中,AT&T每年销售Fitbit和Jawbone等可穿戴设备的营收达到10亿美元。运营商的销售人员可以将微软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捆绑销售,至少对非三星手机和iPhone如此。目前,Verizon和AT&T正面临T-Mobile的压力,因此需要找到创新的方式,确保智能手机的合约价具有竞争力。对运动爱好者来说,持续追踪心率也是一项有吸引力的功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迈克尔·布鲁姆(Michael Blum)博士认为,通过可穿戴设备持续追踪生物数据将给健康专家带来一类新数据。而如果心率等基本指标变得更准确,那么医生可以以更严谨的方式来利用这些数据。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心率监控并不算是可穿戴计算设备的一大卖点,除非这类设备可以对数据进行评判和分析。营养追踪应用MyFitnessPal联合创始人迈克·李(Mike Lee)表示,数据本身无法帮助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谓的“转向测试”。换句话说,当用户出门时如果忘记佩戴可穿戴计算设备,是否愿意返回家拿。如果用户愿意,那么就是通过了这样的测试。如果忘记携带智能手机,那么大部分用户都会愿意回去拿。但对于Gear Fit等可穿戴设备而言情况并非如此。迈克·李表示:“关键在于你能使用这些数据做什么,如何将这些反馈给用户。”(维金)
5月30日消息,在出席股东大会时,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已申请FDD-LTE的4G牌照,目前正与政府沟通,希望尽快取得牌照。这表明,在业绩糟糕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希望尽快获得FDD牌照以扭转不利局面。早在去年12月,中国电信3G已跌回5年前增长水平,而今年以来,中国电信3G用户基本上每月都是负增长。中国联通19日公布的今年4月份新增用户数据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该月联通的移动用户新增89.5万,不仅与前月相比差距甚大,而且创5年来新低,这显示在没有FDD LTE牌照的情况下,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一样,无力与中国移动同等竞争,其命运也与中国电信趋同。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新增用户数大幅下滑应该就是没有FDD LTE牌照的结果。中国电信早就毫不客气地指出是受中国移动4G影响。之前,中国电信在公告中表示,移动用户净增放缓主要是由于竞争对手推出LTE服务及加强营销推广,市场竞争加剧所致。拟于今年第一季度推出LTE服务时加大营销推广。不过,迄今相关部门还未发放FDD LTE牌照,王晓初预计,取得牌照后将会适当增加资本投资,今年资本开支800亿元人民币,其中有一半用于4G业务。另外,王晓初还表示,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成立铁塔设施公司,避免重覆兴建设施,有助降低3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除成立铁塔设施公司以外,暂时没有其他资源共享合作计划。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30日上午消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最新报告显示,平板手机的增长,以及消费者坚持使用现有设备的意愿,都将拖慢平板电脑市场的发展速度。IDC预计,2014年的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降至2.454亿台,远低于最初预计的2.609亿台。总体而言,今年平板电脑出货量有望增长12%,远低于2013年的51%。IDC分析师汤姆·麦尼利(Tom Mainelli)表示,三星Galaxy Note等配备巨屏的新款智能手机,对平板电脑的增速放缓产生了影响。“巨屏手机导致很多人将购买平板电脑当成了次要选择,因为这些手机的大屏幕已经足以应对很多平板电脑承担的任务。”麦尼利说。消费者沿用旧设备的时间也超过预期。麦尼利表示,当这些消费者准备升级换代时,他们会将旧设备转给其他的平板电脑潜在用户。尽管短期增速会放缓,但IDC预计,随着各大厂商重新将重点转向拥有更大屏幕的设备,平板电脑市场将会反弹。“回归大屏幕对多数厂商来说都是一次广受欢迎的转变,因为这些设备的平均售价仍比小于8英寸的设备高出约50%。”IDC分析师基特什·乌布拉尼(Jitesh Ubrani)说。(书聿)
新浪科技讯 5月30日消息,继率先打通第一个170电话;率先发布虚拟运营品牌“U。友”;率先开展C2B自由定制套餐预约后,虚拟运营商爱施德再次率先在北京召开移动转售全国合作伙伴恳谈大会。了解渠道合作伙伴的需求和心声,传递爱施德U。友让渠道合作更方便、更自由的思想。这次恳谈会邀请了来自全国的50多位重要合作伙伴。爱施德副董事长周友盟和分销领军人物高级副总裁夏小华,以及分销事业部和转售事业部重要领导都参加了恳谈大会。2010年的5月28日,爱施德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选择时隔四年后同一天,召开全国渠道合作伙伴恳谈会,不难发现其中的用意。一直以来,爱施德十分看重与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从这次时间选择和参加的公司领导上,都说明这次虚拟运营工作中渠道合作仍然是重点。而且这次恳谈大会是分销事业部和转售事业部共同搭台唱戏。从中也能解读出爱施德注重两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合作。可以相信只有新老业务板块相互协同融合好的公司,才有可能做好做成功虚拟运营商业务。此次渠道合作伙伴恳谈大会,爱施德一方面让合作伙伴畅所欲言,搜集渠道C2B需求定制信息,让渠道伙伴决定未来合作平台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渠道政策也可以自由定制的特点。另一方面,爱施德也释放出了未来渠道工作,突出线下与线上相互协同的O2O的思想;推出了适合渠道销售的,更方便、更傻瓜式的 “快销品”产品形态模式;还推出了更开放、更自由的佣金合作政策,率先实现永续分成受益模式;率先实现全业务分成受益模式。再说明白一点就是,只要合作,佣金可以一直分下去,不受两年分成时间限制。用户打多少话费都参与分成,而不是按照套餐月费的比例分成,是按照用户整体产生的月收入分成。分成的时间和内容都相当开放,相当自由。除此之外,爱施德还推出了佣金坐扣和闪电支付渠道特色服务。在经营区域方面,采取承销数量招标代理的包销模式。此次恳谈大会气氛活跃,内容详实,干货居多。爱施德不光安排了讨论互动环节,还安排了合作伙伴端到端产品的体验感知。将入网受理系统搬到了恳谈会现场,让渠道合作伙伴亲自模拟操作:入网、选号、定制自由套餐内语音流量短信资源、结算提交等环节。渠道合作伙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据悉,六月初爱施德B2B2C电商平台(uyou.com)将上线运营。届时,电商平台将会给渠道伙伴提供强大的B2B线上支撑服务。这也是爱施德全面实施O2O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布局工作重要的举措。(康钊)
5月30日消息,据联想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联想集团CEO杨元庆2013年薪酬达到了2136万美元,约1.33亿人民币,较2012年的1460万美元年薪大幅上涨46%。杨元庆在2010年的薪酬为1188万美元,到2011年涨到薪酬为1421.8万美元,2012年涨幅不大为1460万美元。相比较而言,杨元庆的薪酬在美国科技公司CEO的年薪中能进前十。据了解,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是2013年美国薪酬最高的公司CEO,总薪酬为7840万美元。美国运通CEO肯尼斯·谢诺特Kenneth Chenault)的薪酬排名第十,薪酬总额为2170万美元。联想集团日前发布截止2014年3月31日的2013/14财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联想集团营收387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4.3%;全年净利润为8.17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8.7%。联想集团全年营收和净利润都超出分析师预期,创下历史新高。
5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正计划推出一款智能手表。该产品将可以同iPhone、安卓以及Windows手机同步。报道称这款设备可以不间断地监测心律,且配置的电池电量可以持续两天。媒体猜测,微软或于今夏发布这款产品。微软发言人拒绝向媒体透露信息。今年3月时,微软曾成功申请“电子腕带”专利。
目前传出的HTC One 时尚版配置 HTC One 时尚版 新浪科技讯 5月30日消息,近两个月手机行业新品涌现,继华为、中兴等国产品牌发布新机型后,旗舰厂商HTC也曝光即将发布新品One 时尚版。据传,HTC新推的时尚旗舰将颠覆以往的定价水平,售价预计3000元左右。虽然此次HTC One 时尚版可能采取突破性的定价策略,但产品本身的配置品质并没有打折扣,从最新曝光的参数配置看,One时尚版依旧保持了旗舰水准,5英寸1920*1080P高清大屏,除了搭载顶级的高通骁龙801四核2.5GHz处理器,还拥有5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和13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主要功能均系高配。对比参数不难发现,One时尚版的总体配置水平与三星S5相当,前置500万像素摄像头更优于三星S5,更适合喜欢自拍&拍照的女性使用。业界传闻的仅3000元的售价几乎是S5的一半,性价比优势突出,而设计层面One时尚版的双曲线也明显优于S5饱受诟病的“创可贴”。HTC给消费者的印象一直是品质高价格高的高端手机形象,虽然品质占优但定价策略不利于销售,相比华为、OPPO等国产品牌高端旗舰以价格优势获取了一定的市场空间,此次One时尚版不但有HTC一贯的品质保证,而且配置及价格看齐国产旗舰,那么用户势必会选择品牌和品质更有保证的HTC one时尚版,现在就看HTC的营销手段了综合多方消息看,如果one时尚版真的如传言的卖3000左右,那么HTC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亲民”的高端旗舰产品策略将保证HTC既可在旗舰市场与三星S5较量,又能在中端领域挤压华为、OPPO等国产旗舰的市场空间,而这样一款原本应当在4500元价位的手机主动“放低身价”,对整个3000元左右的手机市场来是惊喜更是冲击。(林临)
5月29日下午,苏宁与魅族在北京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具体将在线下渠道、虚拟运营商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计划。在线下渠道方面,苏宁将在一年之内在其门店中开设300家魅族专卖店,同时承诺销售额达到20亿。在手机行业言必称互联网思维,大家纷纷发布所谓电商手机的大潮下,魅族苏宁的做法似乎有点反其道而行。苏宁云商集团总裁助理、通讯事业部总经理顾伟认为,“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未来没有单纯的线上也没有单纯的线下。”在他看来,将线上线下打通的O2O模式是未来的方向。另外,随着虚拟运营商进入正式放号的实战阶段,对于类似苏宁这样手握“转售业务牌照”的虚拟运营商们来说,未来还可以与手机厂商有更多玩法与合作。魅族副总裁李楠甚至认为,虚拟运营商的出现,将是“中华酷联”之外的国产手机的新机会。线上线下趋同? 进入2014年,国内手机行业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家越来越重视线上渠道了。无论是越来越多的传统手机厂商开始联合京东做首发,还是诸如NIBIRU、IUNI、一加、锤子这些新面孔的出现,大家都把做手机卖手机的路子瞄向了互联网,瞄向了电商。为什么这么做?有国产厂商人士告诉记者,走电商渠道短期冲量效果特别明显,同时成本相对于传统渠道要低得多。据记者了解,不同厂商对于线下渠道的成本控制相差很大,但一般来看线下渠道的成本至少要在30%左右,而线上渠道则是10%以下。所以,越来越多的传统手机厂商开始发布自己的线上品牌或者产品系列,主攻各大电商渠道。以京东为例,刚进入2014年,它就接连与诺基亚、华为、酷派等厂商达成了各种合作,或首发,或独家销售,或战略合作。不过,李楠则认为,从趋势来看,线上线下渠道成本的差距正在缩小。一方面随着京东天猫等平台越来越大,厂商的推广成本其实是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线下渠道的成本则在不断压缩。李楠表示,“过去线下渠道有非常高的毛利,但现在魅族已经把线下成本压到很低了。”他表示,长远来看二者将趋同。除了成本的考量,在李楠看来,线下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实际操作的体验对于手机产品的售卖非常重要。线上售卖产品难免陷入拼参数拼价格战的漩涡。“除了一些特别便宜的产品,我们真正做购买决定的时候,是不是要拿到真机体验一下?”顾伟认为,这是消费者最自然的需求。而苏宁希望利用自己的门店优势来做的,就是打通线上与线下,即所谓的O2O。这不仅仅是消费者在线下门店体验产品之后,能随时在线上下单购买。也能在线上购买产品之后,在线下取货,或者在线下享受更多的保障与服务。“比如我们做的免费贴膜,这是第一步。”顾伟说,接下来几个月大家能看到苏宁的店面会有非常大的改变。虚拟运营商合约机 据记者了解,苏宁目前与移动、电信、联通都达成了转售协议,正式放号和运营很快就会展开。顾伟表示,在虚拟运营商业务方面,苏宁与魅族“一定会深度紧密捆绑往前推”。类似苏宁这样拿到转售业务牌照的虚拟运营商企业已经有二十多家。在李楠看来,这些民营企业对于除了中华酷联之外的手机厂商们来说,将是一个新的机会。最直接的模式就是“运营商合约机”。过去,进入三大运营商的合约机体系一直是一些想“冲量”的国产手机厂商的梦想。不过,运营商对于集采手机有其苛刻的要求,同时价格竞争也非常激烈。所以,过去除了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一直是中华酷联等相对有资金实力的手机厂商,在运营商的合约机中唱主角。更多的小厂商,没有实力,也没有精力进入运营商的体系。李楠认为,虚拟运营商正式放号之后,类似魅族这样的国产品牌将有更多的机会。对于未来虚拟运营商与手机厂商之间可能的新玩法,顾伟并没有透露更多详细的细节。他只是表示,未来苏宁不光在虚拟运营商业务上,在更多的内容运营上,都会和魅族这样的手机厂商一起合作。李楠告诉记者,“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他们新的套餐方案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支持。”过去3G时代刚开启时,运营商合约机带动了中华酷联等一批国产厂商份额的崛起,而未来的“虚拟运营商合约机”是否能给更多的中小手机厂商带来机会?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