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2019年6月3日——全球连接和传感领域的技术领军企业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以下简称为“TE”)于3月启动“连接未来”移动客户体验中心(大篷车)全国巡展。北京终站来到中航国际产业园,重点展示了航空航天与船舶应用的连接方案,与航空航天客户和行业学者深入分享了智能飞行的前沿技术,通过交流活动共同畅想中国航空航天科技的未来。 航空工业作为世界工业技术发展的领跑者,正在积极实践智能制造理念,以智能化为主线,向着更加精益、柔性、敏捷、以人为本、可持续和低成本的道路迈进。在5G迅速布局的2019年,万物相连将依靠连接器、传感器等科技创新的崛起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这关键时刻,TE积极响应国家“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重要方向“的战略规划,于2019年3月启动“连接未来“大篷车全国巡展。 “连接未来” 大篷车全国巡展踏遍14座城市,通过7大主题规划,展示超过100件产品,全方位呈现领先的连接与传感技术的解决方案。在上海站,TE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联合举办了“连接未来”科技创新活动日。以“聚焦行业前沿科技,交流航电系统技术”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昂际航电、中航615等单位的技术专家出席。活动日特邀中国商飞商飞研究院专家,973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国庆博士进行报告演讲,深入浅出地为到场学生及业内人士作TBO运行性能和能力的技术研究报告。此次北京站,大篷车落地中航国际产业园,向专业航空圈内人士展示了航空电子产品和机上解决方案,共同探讨航空电子的技术发展和趋势。TE Connectivity航空、防务与船舶事业部销售经理陈孝群向与会人员介绍了TE Connectivity关于智能飞行的领先连接方案,展示了TE 在智能互联飞机系统的耕耘结晶。 TE航空、防务与船舶事业部大中国区总经理程锦胜表示:科技创新是中国制造腾飞的硬核实力。航空工业作为制造业的领军行业,正在不遗余力地向智能创新制造迈进,这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示范作用,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我们非常高兴可以将航空科技创新带到全国各地,展示TE优异解决方案的同时,向大众传递中国领先的智能制造聚集行业——航空工业,未来可期。
相对蚊香等灭蚊方式而言,小米当前推出的灭蚊灯则更具备安全、环保、静音、无干扰等众多优势,且价格低廉,实乃夏季灭蚊神器。 众所周知,蚊虫为趋光性动物,钟爱365nm-395mm波段的光波。本品采用黄金灯丝打造的诱蚊灯珠,结合模拟人体皮肤挥发成分,吸引蚊虫主动飞到进风口以强劲风力将其吸附到储蚊盒,将其风干致死。 采用环保植物原料,无毒无害无异味。 采用黄金灯丝和台湾芯片自行封装LED曲面灯珠,平均寿命高达10000小时。支持照明和灭蚊两种灯光设置,既可直接使用灭蚊灯,也可兼职温馨小夜灯。 采用直流电机风扇,在提供澎湃吸力的同时进行人性化降噪设计,低分贝进风捕蚊。 使用方法: 1、在卧室灭蚊使用可以提前开启(至少2小时) ,切勿到睡觉时才开始,影响使用效果。 2、在无人的环境使用效果更佳,因为人的体温和气味更能引诱蚊虫,避免影响使用效果。 3、本品采用物理灭蚊方式,所以灭蚊不是一开机就能立马起效。 4、白天使用请关闭门窗,拉上窗帘,保证在黑暗环境下使用,尽量放置在高于地面1米左右的位置,不要开灯、开门窗使用,不要放在空调或电风扇出风口,灭蚊时关闭其他所有灯光,尽量保证灭蚊灯是唯一光源。 \ 小米灭蚊灯将成为夏季新的可选灭蚊神器。
•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Ploss表示:“这是英飞凌战略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我们将能提供最全面的产品组合,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 • 双方在技术方面优势高度互补,这将进一步拓展我们在汽车、工业和物联网等高速增长市场的市场潜力 • 英飞凌将以每股23.85美元收购赛普拉斯, 总价值为90亿欧元 • 到2022年底,收购交易将产生1.8亿欧元的年度成本协同效应;从长期来看,年度营收协同效应将达到15亿欧元 • 交易预期于2019年底或2020年初完成;预期将在交易完成后的首个完整财年带来盈利增值 • 整合完成后的未来目标运营模式: 9%以上的营收增长,19%的营业利润率和13%的投资销售比率 德国慕尼黑和美国加州圣何塞 – 2019年6月3日 –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与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Y)今日公布双方已经签署最终协议,英飞凌将会以每股23.85美元现金收购赛普拉斯,总企业价值为90亿欧元。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Reinhard Ploss表示: “计划收购赛普拉斯是英飞凌战略发展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我们将会强化并提升公司盈利增长的速度,将业务扩展至更广泛的层面。通过此交易,我们将能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产品组合,连接現实与数字世界,在汽车、工业和物联网领域开拓新增的增长潜力。此交易也会使公司的商业模式更具韧性。我们欢迎赛普拉斯的同仁们加入英飞凌,共同致力于我们一贯追求创新的承诺和专注于研发的投入,以加快推动技术进步。” 赛普拉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ssane El-Khoury表示:“赛普拉斯团队很高兴能与英飞凌联手,共寻下一波科技浪潮中对连接与计算需求大幅增长带来的数十亿美元的机遇。今天的公告不仅证明了我们团队在全球提供领先行业解决方案的实力,同时体现了我们两家优秀企业强强联手能共同实现的愿景。双方结合将能提供更安全、无缝的连接,以及更完整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和产品,加强客户的产品和技术,以更好服务他们的终端市场。此外,两家公司的业务十分匹配,将能为客户和员工带来更多和更好的机遇。” 赛普拉斯董事会主席Steve Albrecht表示:“过去三年,赛普拉斯通过3.0战略取得了巨大成果,并进行了企业重组以专注于关键市场。在收到多家企业的收购意向后,我们与英飞凌达成的交易正是对赛普拉斯团队战略和不懈努力的认可。对于赛普拉斯的股东而言,收盘带来的持续分红加上每股23.85美元的现金价格,将为其带来显著收益。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领域,该收购也将创造对于业内而言日益关键的产品机遇。作为董事会的成员,我们十分感激在Hassane El-Khoury领导下出色的赛普拉斯管理团队。” 在高增长市场奠定更坚实的地位 并购赛普拉斯之后,英飞凌将会强化推动结构增长的核心,并将公司的技术应用至更广泛的领域。这将加速强化公司近年盈利增长的基础。赛普拉斯拥有包括微控制器、软件和连接组件等具差异化的产品组合,与英飞凌具领先地位的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和安全解决方案优势高度互补。结合双方的技术资产将能为电动马达、电池供电装置和电源供应器等高增长应用领域提供更全面先进的解决方案。英飞凌的安全专长加上赛普拉斯的连接技术将使公司加速进入工业和消费市场的全新物联网应用领域。在汽车半导体方面,微控制器和NOR闪存的扩大组合将提供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汽车全新电子架构上的应用日益重要。 通过赛普拉斯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在美国市场的据点,英飞凌不仅能加强在北美为当地重要客户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同时也能提升在其他重要区域的实力。公司将在硅谷取得研发部门,并在战略重点市场日本扩大布局和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英飞凌希望通过实现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使公司业务模式能更具韧性。基于2018财年备考营收100亿欧元,此交易将使英飞凌成为全球第八大芯片制造商。在原来已具全球领先地位的功率半导体和安全控制器的基础上,英飞凌更将成为汽车电子市场首屈一指的芯片供应商。 财务实力随全面整合有所提升 此项收购将会提升英飞凌的财务实力,预计英飞凌的股东将从交易完成后首个完整财年实现的盈利增长中获益。资本密度将会下降而自由现金流比率将会提升。英飞凌在尽职调查中对此交易做出了经验证的销售和成本协同假设。预计到2022年,预期的规模经济将创造每年1.8亿欧元的成本协同效益。双方互补的产品组合将会提供更多芯片解决方案,长远带来的潜在营收协同效应可望每年超过15亿欧元。 随着业务成功整合,英飞凌将相应调整其目标运营模式。届时公司设定的目标包括:全周期营收增长9%以上,营收利润率达19%,投资与销售的比率将降至13%。 交易详情 根据协议条款,英飞凌将以每股23.85美元现金收购赛普拉斯全数股份。这相当于赛普拉斯全面摊薄后的企业价值为90亿欧元。要约作价较赛普拉斯于2019年4月15日至5月28日(即在媒体报道有关赛普拉斯潜在出售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不受影响30天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46%。 赛普拉斯预期将继续发放季度现金股息,直至交易完成。这将包括赛普拉斯此前公告的每股0.11美元季度现金股息,将于2019年7月18日发放给在2019年6月27日收市时持有赛普拉斯普通股的股东。 收购所需资金已经获得银行团承销。英飞凌致力保持公司坚实的投资级别评级,因此英飞凌计划最终以股本支付交易总额约30%,余下部分将会以债务和手头现金支付。公司仍然维持保留战略性现金储备的财务政策。 此收购有待相关监管部门审批和赛普拉斯股东通过,并须满足其他惯常条件。交易预期将于2019年底或2020年初完成。 瑞信和摩根大通为英飞凌的牵头财务顾问。美银美林为英飞凌监事会的财务顾问。这三家银行提供交易的融资承诺并出任结构银行,由美银美林牵头。凯易律师事务所和富而德律师事务所担任英飞凌的法律顾问。 摩根士丹利为赛普拉斯的财务顾问,盛信律师事务所为其法律顾问。
英媒称,英国最大的独立微芯片公司CEO说,如果技术贸易战升级,电子行业将别无选择,只能同中国一起对抗美国,因为“所有元件都在中国和亚洲制造。”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1日报道,戴泺格半导体公司CEO贾拉勒·巴盖利对记者说:“对于电子和芯片企业而言,我认为我们没有太多选择。中国是所有元件的制造地。” 戴泺格半导体公司总部设在英国雷丁,估值超过20亿英镑(1英镑约合8.7元人民币),是英国少数几个未被外国买家收购的成功科技公司之一。 巴盖利说:“有些人正在采取行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更多地选择亚洲和欧洲供应商,而不是美国供应商。” 英文原文如下: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would have no choice but to side with China against the US if the tech trade war escalates, the boss of Britain’s biggest independent microchip company has said.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and in Asia,” Dialog Semiconductor chief executive Jalal Bagherli told The Sunday Telegraph. “For electronics and chip companies I don’t think we have a lot of choice. It’s not like we would pick China to work with, but we just don’t have a choice. It’s just where everything is made.” Dialog Semiconductor, which is valued at more than £2bn and headquartered in Reading, is one of the few UK silicon success stories to have not been snapped up by foreign buyers.
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大环境下,半导体板块受到产业趋势和政策方向双重拉动的叠加效应,积聚向上动能。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年内涨幅高达52.99%,大幅跑赢市场主流宽基指数。据悉,国内首只也是唯一一只跟踪该指数的ETF联接基金——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通过指数化投资工具助力普通投资者掘金半导体行业,分享该领域长期发展红利。 有券商研究人士指出,我国半导体行业虽然和国外仍有差距,但是近年已取得长足进步。未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地方政府的集成电路基金将加大投资力度,扶持国内优秀的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包括863计划、02专项等来加速半导体材料供应的本土化进程,在这一阶段,国家对半导体材料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专项补贴的方式。随着以大基金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2.0时代的到来,将带动国产半导体材料实现从1到10的弯道超车。据统计,大基金累计有效决策62个项目,涉及46家企业,累计有效承诺额1063亿元,实际出资794亿元。国家产业政策、研发专项基金的陆续发布和落实,从国家战略高度扶植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壮大。 另外,随着科创板落地在即,进一步催化了半导体板块行情。《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明确保荐机构应当重点推荐七大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其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排在首位。市场人士表示,随着科创板相关支持政策逐渐落地,半导体行业直接融资比重将较大提升,当前在国产替代以及行业景气回暖可期等因素交织影响下,半导体板块将吸引更多市场资金,形成正反馈效应。 据了解,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联接基金紧跟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该标的指数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中的半导体产品与设备行业股票组成。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29日,该指数30只成分股总市值达3750亿元,其中有11只市值超百亿。作为联接基金,不仅具有支持场外交易,购买渠道丰富,流动性较好的优势,并且拥有较低的投资门槛,灵活的分红方式,可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需求。 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联接拟任基金经理黄欣介绍,之所以选择在此时发售该产品,一方面看中了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5年会迎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半导体还与最近火热的科创板关系密切。在大类行业ETF通道大多被占据的背景下,借助科创板概念切入了一个更加细分的行业,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消息显示,2019年5月22日,美国Neodron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触控移动设备、计算机及其组件侵犯其专利权,请求ITC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国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涉案。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ITC已经对华发起了7起“337调查”,涉及光伏、儿童背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牛磺酸、LED等多个领域。而中国也已取代了日本、韩国等,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涉及中国企业的“337调查”达到19起,占全年案件的比例为38%,成为了2004年之后的最高比例。 据法界人士指出,337条款基本上是美国关税法针对不公平的进口商品采取边境措施,特别是对知识产权造成侵害的案件。 目前337条款适用案件分成两类,涉及知识产权与不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并各自规定不同的适用要件,两者之间主要差异在于控诉方是否必需进一步证明损害。对于涉及知识产权案件,仅规定行为要件与产业要件,无须证明损害的存在;但在不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中,不但有行为要件和产业要件的要求,还需要证明损害的存在。
28日晚,国家发改委在回答中国的稀土资源出口会不会成为反制美国无端打压中国和中国企业的武器时,做出一个很重要的表态:“如果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 这一表态也普遍被国内外舆论视为中国是在“暗示”接下来可能会通过限制稀土出口,反击不断在贸易上霸凌中国和中国企业的美国了。 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国舆论的反应来看,如果中国真这么做,也确实会给美国造成很大的冲击…… 实际上,包括《纽约时报》、《外交政策》、彭博社在内的多家美国媒体和网站,早在前些天就已经刊发过分析中国会不会限制稀土出口来反击美国的报道。这些报道也大多清楚地指出了一个关键点:即中国不仅仅是占全球稀土产量超70%的开采大国,更是全球稀土最大的加工厂。 换言之,尽管中国并不是全世界唯一有大量稀土储备的国家,也并不是全世界唯一在开采稀土的国家——甚至美国自己就在开采稀土,但中国却是世界最大的开采国和【加工厂】。以至于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就指出,就连美国稀土矿开采出来的稀土原材料,都要送到中国来加工。 所以,这恐怕也是从《纽约时报》这种大众媒体,到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这种科技媒体,都认为即便美国也拥有很大的稀土资源储备,却仍然会被中国可能在稀土问题上采取的反制措施伤害的原因。 “在稀土问题上,美国想追赶上已经很难了”,《纽约时报》写到,“而且中国还完全支配了稀土加工中的一个最关键的流程,即将稀土氧化物转化为金属,且成本低产能大,以至于其他地方的企业都不想再单独投资设立自己的处理工厂了……”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还进一步介绍说,中国一旦对稀土采取措施,不仅仅是美国的电子产品会倒霉,从石油精炼到飞机引擎等同样需要稀土的诸多美国经济领域也都会受到冲击,因为美国进口的稀土中80%来自中国。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于2018年度中美贸易关系混乱的市场环境中仍获取了优异成绩,达到行业领先地位,其产能利用率更是高达99.2%。 近日,在第八届年度中国电子ICT媒体论坛暨2019产业和技术展望研讨会上,华虹宏力战略、市场与发展部科长李健以《电动汽车“芯”机遇》为题,阐述了汽车电动化下产业新机遇,以及华虹宏力为拥抱这波机遇所做的战略布局。从中,你我将得以管窥华虹宏力亮眼成绩背后的选择与努力。 功率半导体:未来新技术融合的时代召唤 纵观全球半导体历史,整个产业保持震荡向上走势。李健介绍道,叠加美国总统在任时间线后可见,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任期中,台式电脑、功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兴盛陆续对半导体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随后,2016到2018年,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增长率高达20%以上;时值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蓬勃兴起之时,智能汽车成为多技术融合载体,负担起拉动半导体快速上扬的重任。 汽车虽然是传统的制造业,但却是个能让人热血沸腾的制造业,因为汽车承载了人类跑得更快、探索远处的梦想。在市场对节能减排和驾驶舒适性的更高要求下,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向时代舞台中央。有别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里的电机、电池、车载充电机、电机逆变器和空调压缩机等,都需要大量的功率半导体。据Strategy Analytics测算,传统燃油车功率半导体用量仅71美元,而新能源汽车上功率半导体用量至少翻番,纯电动车(BEV)上更是大幅增长至384美元,增幅高达441%。汽车电动化除了车辆本身的变化之外,后装的零部件和配套用电设施市场,如充电桩,同样带来大量的功率器件需求。随着汽车电子化的进程推进,为汽车带来更强壮“肌肉”、让汽车跑得更稳健的功率半导体获得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动功率半导体晶圆制造产业进入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期。 以时下很热的IGBT举例来说,电动汽车前后双电机各需要18颗IGBT,车载充电机需要4颗,电动空调8颗,总共一台电动车需要48颗IGBT芯片。按照国内2020年新能源汽车目标销量将达到200万台、后装维修零配件市场按1:1配套计,粗略估算国内市场大概需要10万片/月的8英寸车规级IGBT晶圆产能(按120颗IGBT芯片/枚折算),全球汽车市场可能需要30万片/月! 核“芯”技术:用研发创新赢得市场赞誉 在汽车电子化大潮涌动之时,长期持续动态追踪市场变化的华虹宏力敏锐地洞察业界动向并及时布局:华虹宏力是全球第一家关注功率器件的8英寸纯晶圆厂,早在2002年已开始功率半导体的自主创“芯”路,是业内首个拥有深沟槽超级结(Deep Trench Super Junction,DT-SJ)及场截止型IGBT(Field Stop,FS IGBT)工艺平台的8英寸代工厂。产品线上,华虹宏力的功率半导体产品全面涵盖从200V以下低压段、300V到800V的中高压、以及600V到3300V甚至高达6500V的高压段等应用,聚焦于Trench MOS/SGT、DT-SJ和IGBT等,并密切关注GaN/SiC等新型宽禁带材料的发展。 图1:华虹宏力功率器件领域核“芯”技术 据李健介绍,硅基MOSFET是华虹宏力功率器件工艺的基础。通过不断缩小间距、提升元胞密度、降低导通电阻,华虹宏力用持续领先的优异品质,以及稳定的良率赢得广大客户的赞誉。值得一提的是,在可靠性要求极为严格的汽车领域,华虹宏力MOSFET产品已配合客户完成核心关键部件如汽车油泵、转向助力系统等的应用,为业界领先。 深沟槽超级结MOSFET(DT-SJ)是中流砥柱。超级结MOSFET适用于500V到900V电压段,其电阻更小、效率更高、散热相对低,在要求严苛的开关电源等产品中有大量应用。深沟槽型超级结MOSFET是华虹宏力自主开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创“芯”技术,相关专利超过20项。其第三代深沟槽超级结工艺流程紧凑且成功开发沟槽栅的新型结构,有效降低结电阻,进一步缩小了元胞面积,技术参数达业界一流水平,可提供导通电阻更低、芯片面积更小、开关速度更快和开关损耗更低的产品解决方案。为了持续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华虹宏力的深沟槽超级结MOSFET工艺不断升级,每次单位面积导通电阻的技术特性优化都在25%以上。 硅基IGBT芯片是未来。IGBT是电动汽车核“芯”中的核心,对晶圆制造的能力和经验要求非常高,其难点和性能优势主要在于背面加工工艺。目前国内能加工IGBT的产线都比较少,不管是6英寸线还是8英寸线。华虹宏力是国内为数不多可用8英寸晶圆产线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代工服务的厂商之一,拥有背面薄片、背面高能离子注入、背面激光退火以及背面金属化等一整套完整的FS IGBT的背面加工处理能力,可助力客户产品比肩业界主流的国际IDM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 SiC和GaN等宽禁带材料自身优势非常明显,未来10到15年的市场空间很大。 细分来看,SiC的市场应用前景明确,而GaN瞄准的无人驾驶LiDAR等创新型应用仍存在变数;从技术成熟度来讲,SiC二级管技术已成熟,MOS管也已小批量供货,而GaN来说,SiC基GaN相对成熟但成本高,Si基GaN则仍不够成熟;从性价比来讲,SiC量产后有望快速拉低成本,而GaN的新型应用如不能如期上量,成本下降会比较缓慢;不过Si基GaN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和传统CMOS产线兼容,而SiC则做不到这点。华虹宏力将保持对宽禁带材料的密切关注,以期适时切入,为客户提供更高附加值的相应服务。 “8+12”战略布局,华虹宏力创“芯”未来 作为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企业,华虹宏力专注于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及电源管理和逻辑及射频等差异化工艺平台。经过20多年研发创新和持续积累,2018年华虹宏力特色工艺累计获得中国/美国有效授权专利超过3000件,打破了中国半导体产业过分依赖技术引进的局面,大大降低特色工艺技术成本,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更加经济有效的造芯平台。 图2:华虹宏力特色工艺平台广泛覆盖各种应用 内部人员表明, 华虹宏力在未来降仍然基于“8+12”战略布局获取发展,进一步发展自身技术以拉开与身后竞争者的差距,希望在国内以及国外谋取新的发展,踏上新台阶。
目前,DMX512控制协议于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数字灯光系统以及其他舞台灯光设备。因此,舞台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DMX512控制协议的程序结构、控制原理以及其应用有一定了解。 1、DMX512灯光控制协议 DMX是Digital MultipleX的缩写,意为多路数字传输。DMX512控制协议是美国舞台灯光协会(usITT)于1990年发布的灯光控制器与灯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工业标准,全称是USITT DMX512(1990),包括电气特性、数据协议、数据格式等方面的内容。 每一个DMX控制字节叫做一个指令帧,称作一个控制通道,可以控制灯光设备的一个或几个功能。一个DMX指令帧由1个开始位、8个数据位和2个结束位共ll位构成,采用单向异步串行传输,如图1所示。 图1 DMX512定时程序的帧结构(上图)和信息包结构(下图) 图1中虚线内控制指令中的S为开始位,宽度为一个比特,是受控灯具准备接收并解码控制数据的开始标志;E为结束位,宽度为两个比特,表示一个指令帧的结束;D0D7为8位控制数据,其电平组合从0000~一l1111111共有256个状态(对应十进制数的0~255),控制灯光的亮度时,可产生256个亮度等级,0000~(0)对应灯光最暗,l1111111(255)对应灯光最亮。DMX512指令的位宽(每比特宽度)是4s,每帧宽度为44弘s,传输速率为250kbps。 一个完整的DMX512信息包(Packet)由一个MTBP位、一个Break位、一个MAB位、一个SC和512个数据帧构成。MTBP(MarkTimeBetweenPackets)标志着一个完整的信息包发送完毕,是下一个信息包即将开始的“空闲位”,高电平有效。Break为中断位,对应一个信息包结束后的程序复位阶段,宽度不少于两个帧(22比特)。程序复位结束后应发送控制数据,但由于每一个数据帧的第一位(即开始位)为低电平,所以必须用一个高电平脉冲间隔前后两个低电平脉冲,这个起间隔、分离作用的高电平脉冲即MAB(Mark After Break),此脉冲一到,意味着“新一轮”的控制又开始了。SC(STartCode)意为开始代码帧(图1中的第0帧),和此后到来的数据帧一样,也是由11位构成,除两个高电平的结束位之外,其他9位全部是低电平,通常将其叫做第0帧或第0通道(Ch~nelNo0),可理解为一个不存在的通道(NON一~istent Channe1)。 表1 DMX512信息包定时表 表1是DMX512信息包的定时表,表中NS意为NmSpec~ed,宽度没有严格限制,由程序设计者自行决定,比如MTBP的宽度可以介于0~1秒之间。 调光控制台每发送一个信息包,可以对全部512个受控通道形成一次全面的控制。发送一个信息包的时间大约是23Ⅱls,每秒钟将对所有512个受控通道完成44次控制,即受控光路的刷新频率44Hz,如果实际受控通道少于512个,那么刷新频率将相应提高。 2、DMX512协议的基本作用机理 一个DMX接口最多可以控制5l2个通道,因为电脑灯一般都有几个到几十个功能,所以。一台电脑灯需占用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控制通道。下面通过一个功能简单,通道较少的小型电脑灯的DMX通道表,看一下DMx5l2的控制过程与原理。 该电脑灯有八个DMX控制通道,一个颜色轮,两个图案轮,具有调光、频闪、摇头及变换光线颜色、图案等功能,其DMX通道序号、通道编码和对应功能如表2所示。 表2 电脑灯DMX通道表 表2中的DMX数值用十进制数表示,07对应8位控制数据的二进制组合为00000~000000111. 232~255对应的二进制组合为11101000~11111111,其他以此类推。将DMX协议中某一指令帧的部分或全部8位二进制组合形成电脑灯某~功能转换或状态变化的这一过程即解码与控制。 从表2中可清晰得出通道数等相应数据以及功能,表内DMX通道和DMX数值及功能是对DMX接口设置起始地址编码的重要依据。此外,基于表2内容,可轻松实现对DMX接口所带单元负载数目的有效计算。
日前,世强与西班牙普莱默集团(PREMO)签署代理协议。 普莱默集团成立于1962年,总部位于巴塞罗那,它不仅是欧洲最大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研发制造商之一,在全球低频 RFID信号传输产品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还是欧洲电感元器件的主要制造商。 PREMO的主要产品包括RFID天线、电感元件、PLC组件和VR/AR EM运动跟踪等,在汽车、物联网、工业和电信、智能电网、AR/VR/MR等市场,PREMO的产品都有广泛应用。诺西、欧姆龙、伊顿、东芝、利尔、梅塞德斯•奔驰、德尔菲、三菱、阿尔斯通等国际一线品牌,都是PREMO的客户。 特别是在汽车市场,PREMO通过了ISO TS 16949的汽车级认证,能够为全球汽车OEM和Tier1市场提供服务,其中PREMO的RFID汽车天线解决方案在全球首屈一指,为汽车应用提供最先进的设计,包括TPMS,PKE / RKE,防盗器和NFC车辆接入。 世强近期对产品线和服务的扩充的速度之快,颇具互联网企业气质。从国外顶尖品牌到国内本土出品,从被动元件、部件、材料到功率器件、传感器等都快速丰富。
近日,特朗普政府一纸针对华为的禁令,让欧美及日本企业深受困扰。但是就这几天,一些硅谷的企业正在争分夺秒在禁令生效前与华为签订永久使用协议,没有加班文化的欧洲企业,也在加班加点赶华为的订单,争取在禁令生效之前交付 继5月22日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暂停与华为的合作后,5月23日,美国新一波禁令来袭,波及了更多的华为合作伙伴。各种企业断供消息随即飞来,但都被传言中的“断供”企业给否认回去了。 东芝中国于5月23日傍晚在其官网澄清,称相关报道中所说的“上海东芝公司”并不存在,东芝也并未停止与华为的合作。 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的发言人孙又文,也在5月23日在一场技术研讨会上表态,台积电内部设有出口管理系统,对每一次出口、每一家客户都会做尽职调查,目前调查后认为,不需要改变对华为的出口方式。 此前,德国芯片生产商英飞凌、英国电信运营商EE等也纷纷表示并未暂停和华为的合作。 在5月2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任何企业都不会盲从他国出于私利的政治调度。” 华为事件尚未平息,禁令名单上又多了不少中国企业。 美国国务院国际安全与防扩散局在官方网站宣布,将对友祥科技、浙江兆晨科技等10家企业及3名个人,暂停提供任何服务、产品、技术。 无独有偶,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政府的“黑名单”新加入5家中国企业,禁止向它们提供相关零部件和软件。名单上包括安防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AI企业依图、商汤和旷视,其中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早在2018年就遭遇过美国的制裁。 《中国企业家》求证这几家公司,旷视表示该报道内容尚未得到证实,正在核实中;商汤则“暂时无回应”;海康威视董秘黄方红回应称,公司未曾因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受任何机构或者媒体的调查取证,也未在新疆做过任何不恰当行为,“公司已主动聘请美国专业人士对公司在新疆的业务进行独立审查,专业人士将在获得充分的证据后,回应海外各相关方的关注。” 难关or机会 5月17日凌晨,华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半导体总裁何庭波发表内部信,她感性地写道,“华为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是的,这些努力,已经连成一片,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 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负责华为芯片设计。早年,华为大手笔投入“中国芯”,海思独立成公司发展。华为的麒麟系列、鲲鹏系列等芯片,均出自海思。 低调耕耘多年,一朝华为危机,海思走上台前“转正”。然而,“备胎”面临夭折。 根据华为与Arm的合作协议,双方采用指令集架构授权模式,华为麒麟芯片和海思芯片都采用的Arm的框架基础。当Arm的合作禁令一出,外界担忧,华为的“备胎计划”或将搁浅。 不过,在郑为看来,Arm的停止合作,对华为的“备胎计划”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因为华为已经获得了Arm v8架构的永久授权,它可以使用现有的v8架构进行产品的研发。预计在2020年左右,v8框架会更新到v9,彼时,华为就无法使用新版本架构了。但是,在现有的v8架构指令集上,华为可以通过自身技术进行拓展。 “华为具备这个能力。”郑为很乐观。他告诉《中国企业家》,Arm的授权模式让华为成长颇多,华为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处理器。 短期看,华为的危机并不紧急,但是真正的威胁在于长远。 “Arm的架构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大部分的软件开发等功能都基于它,生态建设已经很完全了。如果未来华为基于自研框架,开发的产品与Arm不兼容的话,产品在短期内尚能通行国内市场,但在海外,新产品将与其他厂商分道扬镳。”郑为告诉《中国企业家》,像芯片和计算机软硬件一体的行业,非常讲究生态链,华为虽然具有自研的技术实力,但距离建立一个生态,还任重道远。 从长远看,市场份额大且生态繁荣的对手会逐渐扩大市场,而反之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从华为自身角度来看,它不需要、也不愿意走完全独立自研的道路。 5月21日,任正非在央视的专访中强调,“我们永远需要美国芯片。” “尽管自己芯片的成本低得多的多,我还是高价买美国的芯片,因为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应该融入世界。”任正非说。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华为在“前线”,后方政策随之而出。 5月22日,财政部官网发布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公告,对于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期满为止。 23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会议上,回应媒体,中方会继续支持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科技企业深化对外合作,并且希望世界各国“继续为中国企业投资运营和开展合作提供公平、公正、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在华为内部,坚持与压力同在。 一名华为网络操作系统的员工告诉《中国企业家》,内部一切如常,对于“断供”的消息表示比较乐观,“硬件和软件我们都有,这次是机会,可以催熟备胎”。 不过,华为海外部门的氛围相对紧张,一名派驻海外的员工对《中国企业家》表达了担忧,因为禁令对于他们的日常工作影响较大。“公司天天上热搜,美国翻脸比翻书还快,希望公司能挺过去。” 华为的心声社区发表了华为家属的一封信,对于家里人在华为的工作十分支持,会做好大后方工作。“我只知道这场战役已经打响了,我们没有退路,我们必须奋力拼搏,坚决打赢这场战争,向世界第一前进。” 当下,华为的“备胎计划”尚能进行,比较弱势的环节在于代工厂。 郑为分析,台积电和三星是不受美国管辖的,即便是最坏的情况,停止供应了,华为还有中芯国际,只不过产品成本会增加,性能会降低。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成本非常重要,如果采用中芯国际,华为的芯片成本或许会增加3-4倍,时间一长,会降低企业竞争力,逐步丢失市场。 华为每年的供应链采购额中,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排名第三。5月23日,台积电发言人孙又文表示,“不需要改变对华为的出口方式。”台积电的态度被台湾地区媒体盛赞“有种”。 此前,英特尔、赛灵思、高通等芯片制造商已经明确表态,停止向华为供货。不过,郑为告诉《中国企业家》,基于高昂的研发成本,芯片和软件行业都非常讲究规模效应,企业卖100万片,每个芯片的成本可能10美元,卖1000万片,每个芯片成本就1美元,规模决定价格。所以拥有理想规模的市场,非常重要。 华为背后便是庞大的中国市场,因此,华为身处漩涡,合作伙伴也会深感焦虑,尤其是近期深陷垄断起诉的高通。 合作伙伴如坐针毡 海外合作伙伴其实仍在摇摆中。 5月21日,德国半导体制造企业英飞凌对外表示,会继续向华为提供“绝大部分”产品;日本企业索尼、东芝均否认了“断供”传言; 5月23日,松下集团与华为也上演了温情脉脉的“不断货”誓言,松下回应,“目前松下集团向华为公司供货正常,对于网络媒体上所提及的断货等表现均为不实之词”。 然而,反转来得太快,凤凰卫视驻东京首席记者李淼随后求证松下日本总部,却得知松下“将按美方禁令,停止向华为提供某些零部件”,对于松下中国的声明,总部“正在确认”。 供应商如坐针毡,运营商纷纷观望。 法新社报道称,英国电信旗下的电信巨头EE将“暂停”华为5G手机的推出,并且会逐步在网络基础设施的核心地带移除华为设备。随即,英国第二大电信企业沃达丰也宣布暂停华为5G手机的预购;与此同时,日本最大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暂停了华为新机的预订,但没有取消,排名第二、第三的KDDI和软银均推迟了华为手机的发布。 风雨已来,角力在继续,华为唯有背水一战。 任正非称,如果真出现供应不上的情况,华为可以自己造所有的高端芯片。但是在和平时期,华为从来都是“1+1”政策,一半买美国公司的芯片,一半用自己的芯片。
近日,在苹果选择与高通和解并付出了至少45亿美元的赔偿金之后,高通被戏剧性判决滥用市场垄断地位,需要跟客户重新谈判,5G授权也要对外开放。对其它芯片制造厂商来说是个重大利好。 Lucy Koh法官的这一判决对高通之外的其他公司来说是个重要利好,那么这个结果一旦正式确立,那么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苹果不太可能重新跟高通谈判了,双方4月份才宣布全球范围内和解。 外媒报道称,高通在这次专利战中失利不会影响生产厂商,包括芯片等厂商在内都不会因为这次判决产生什么变化,而终端产品厂商,比如智能手机厂商可以重新谈判,少交点专利费。 当然了,上述分析目前还是纸面上的,因为Lucy Koh法官的判决还不是FTC、高通官司的最终裁决,这次判决出来之后也有分析认为对高通不公平,存在翻盘的可能。 最终受益最大的则是联发科,因为Lucy Koh还要求高通以公平合理非歧视的价格将标准必要专利授权给对手,也就是说联发科可以获得高通至关重要的5G技术,这对他们来说是个重大利好。对市场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大家好,我是 Allen 了,在海思工作过一段时间,也了解一些情况,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Q1: 目前是不是有一些美国厂商已经停止供货? A:美国禁止供货和服务是在 17 号下发的,当时已经有相当多的厂商马上就停止供货了。这个反馈相当的迅速。一贯如此,当时中兴就是这样,这次针对华为也是这样,没有拖延。然后还是有少量的,比如说像台积电这种,表示目前看起来还是可以满足美国的要求,可以继续服务的,但是他也留了一句话:后续是否会继续服务还要进一步评估。 目前看下来总体就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像高通、博通和 Oracle 这些马上停止服务的;二是像台积电这种先继续服务,后续再观察;三是比如说像一些日韩厂商目前并没有说马上停止服务,他们应该说也是有影响的,虽然涉及到的不是一个直接的产品,但是涉及到使用了美国技术的,后续还是需要观察。 Q2:设计需要用到一些 EDA 工具,如果美国停掉了,之后就确实没法工作? A:其实你说的是对的,像这种软件服务的话,license 般来讲是按年的,一般是一年一续签, 但海思在发生那个中兴这个事之以后,应该是做了充分的储备。海思甚至可以拿到有永久性 的 license、或者至少是非常长期的 license。 其实对于这种软件服务,包括 EDA、仿真软件等,最大的影响是后续的升级。目前看来, EDA 的影响应该说至少年内都是可控的,也要看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到底持续多久,如果说一年半到两年以后还要继续搞, 越搞越厉害的话,那谁都吃不住。 Q3:华为芯片还是基于 ARM 架构,您觉得就是对 ARM 和安卓这一块,您怎么看? A:ARM 架构本身来讲应该影响不大,这方面已经花了 300 多亿买了授权。ARM 中国也是入股了,占了 50%以上。所以本身来讲这个架构本身应该影响不大,我们也做了一手准备。我还了解到华为已经获得了 arm 最新架构 V8 架构的永久授权。华为是目前全球总共四家中之一拿到 arm 芯片架构的核心代码并可以进行定制开发的。所以华为已经拿到了 V8 的最新架构,并且是终身的使用权。另外一个是海思有能力,也是有权限对架构进行的充分的定制。就目前看来,我觉得也是至少还是相当一段时间内应该是影响不大的。 然后软件层面的话,安卓包含三层:OS 层、中间层 Platform 和 App 层。因为华为目前能做的话,主要是通信设备起家,他在底层 OS 是没问题的。只是向上两层,华为是有足够的能力来开发的。但为什么华为没有开发,是因为生态问题,因为全球的开发者现在都在 IOS 和安卓平台上。那至于后面如果说安卓对华为有一些限制的话,我觉得华为目前有这么庞大的一个用户,华为又有技术能力开发 OS,所以得看了。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塞班就是底层到三层全部都是自己做的。 Q4:华为目前供应链是否有一些囤货,可以维持多久? A :华为对于它的供应链来讲,是有一个基本能力,叫供应链的保障。华为有三个级别,一是提前买一些产能,二是提前买一些关键物料储备,三就是上周四晚上紧急采购的一些物料。 Q5:华为各个产品线芯片国产化的比例大概是怎么样子? A:手机这边其实相当于一半一半。可以分为射频、基带,还有像一些跟应用相关的部分。 射频部分只能用 Skyworks、Qorvo,因为射频这个东西是没人做出来的,全球也就那么几家能做。海思是有自己的技术是一直在储备的,但其实做的还没有那么好,因为华为终端现在品质是要求相当高的,所以射频大部分用国外的。基带部分基本大家都知道,像麒麟 980,现在是绝大部分都是用海思的。之前华为终端的旗舰产品用高通和海思差不多,高通为主,然后中层产品用海思的比较多,然后低端的用 mtk,然后现在高通的产品占比已经相当少。高端 980、中端 710、低端 MTK。然后 ap 部分,现在大部分逐渐在替换;camera 部门用 OV 等。音频部分的话,现在是海思的已经是做得相当的好了,目前主要是在荣耀系列,高端用的还是少。 Q6:基站、服务器这一块,您大概是怎么看的? 基站包括交换,还有包括传输,就是接入部分。接入部分架构跟手机差不多,但是它没有 APP 部分,它有射频和基带部分,射频部分现在主要还是像 ADI、TI、Skyworks 掌握,像这种还是很难以实现替代,全球也没几个能够做好的。Intel 也做不好。基带部分,主要是一些数字处理能力,华为是比较擅长的。 数据中心核心是运算能力,现在还是以 intel 芯片为主。华为已经发布了基于 arm 的服务器芯片升腾,最早就是基于 arm 的 A57 来做,目前也推出了一些服务器。但是说实话,arm 服务器还是属于非常小众的一类,处理能力或者性比不过 intel 的。虽然 arm 做服务器,它并不是技术上最优,但是如果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导致他我们不得不来推动这个事情,并不是说是不可能的事。NPU 部分现在海思做得相当好了。 Q7:台积电的声明,您是怎么看? 台积电其实是一个老伙伴了,台积电现在对海思的依赖是相当强的。它最新的技术一定要通过一个芯片厂商来验证,因为产线是否 OK 核心是靠芯片来体现,所以台积电跟海思之间其实说实话是一种互相依存关系。 所以其实每一代制程,海思至少是提前业界两年拿到的。甚至是海思每一次流片都是免费的,而其他厂商每一次至少是六七千万的样子。所以其实是相互的依存度相当大。所以你看这次发表的那个声明,其实台积电还是相当的那个谨慎的,对不对?还是维持跟华为的业务合作关系。海思做设计,如果台积电不做的话,那也没有用。核心就是这种合作是否能够一直下去,还是要看这个后面态势的发展?要看美国对这块有什么样的限制? Q8:模拟射频等芯片我们能不能在一年到两年内做到迅速的成熟? 说实话,像射频里面的 Transceiver 等国内是能力来做出来的,但是这个东西要做出来,到商业化之间,其实还是有一条挺漫长的路的。然后究竟能不能走得快一点,或者说一两年内来把它做到足够的好,我觉得是有机会的。第一个是客观上我们这个技术积累是否已经实现了。正常情况下芯片设计需要三年,第一年在设计验证,第二年在客户里面做一个阿尔法版本,经过充分测试发现 bug,第三年改正 bug,然后最终出货,一般情况下都有这样一个周期。我觉得如果说海思包括其他国内一些力量联合起来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有信心的。那么如果我们去联合这些一些友好的力量,比如说欧洲或者一些这个海外的公司,有可能加速形成。以色列最我觉得是有可能的。因为当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比较好的策略的运用来加快。在芯片上,我觉得 1/3 已经比较乐观的 Q9:您刚才讲到华为有三个供应链的级别,第三个紧急采购相当于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反映? 这个供应链其实是一个蛮复杂的,我刚才还没有说到,华为还是有一层一层的缓冲区的,有它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芯片厂商和代理商等。周四晚上通过他一些合作代理商是紧急采购了不少的芯片,所以它本身的缓冲区是相当多的。而且像这些芯片的一些物料并不是海思单独在用,中国还是有其他手机厂商的。 Q10:低端手机是否会出现供应链短缺或者加价的情况出现,从而影响业绩? 我觉得供应商对华为加价不一定会敢,按照华为这样一种做事比较犀利的风格的话,应该不太会会的。而且华为的名称是比较好的,我觉得大家更愿意在这种时候去帮他。 但其实这次的对华为影响还是很大的,华为有蛮多的产线当前暂停了。因为在发生这种时候的时候,可能是先暂停一下,先梳理一下,决定怎么样去应对可能会更重要。 至于对华为本身那个这个终端的出货来讲,目前我还没听说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当然我只是说在短期内,在长期内就肯定是有非常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美国企业以及跟美国相关联的公司对于这个政策的执行情况。 Q11:软件部分可以帮忙再总结一下么? 软件我们就简单一点就分为两个,一个是手机软件,手机软件上像安卓这部分短期内是无法替代的,这个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是全球几十亿的开发者来用的,这个是短期内是不可能的,长期内要看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开发新平台,甚至替换安卓。我觉得这是有可能,华为现在出货已经达到这样一个数量级别了,之前有无数公司在做,包括现在也有公司正在做,比如苹果就是,之前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都推过。华为后面要不要这样做,就要看实际事情发展了。但是现在如果说 google 对这个有非常严厉的限制的话,影响应该还是相当大的。网络设备的软件不需要跑复杂的应用,主要是底层的核心调动,这个这华为是有足够的能力来开发的。大家也看到最近一段时间华为声称已经有了自己的官 OS,其实他们提前至少五年就有了,就是大家手机上面那个协处理器,只不过他把现在这个 idea 做大了,所以在网络上问题是不大的。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确实代表着全球的这样一个生态,地位就类似于安卓,华为不是说不能做,但是现在还没有到达那个程度。 Q12:听说华为有一个 C 版的产品,没有一颗美国芯片,您怎么看这个事情? 这个消息我还不知道。我们就假定这个是 OK 的。我就从我熟悉的芯片的部分,基带华为可以自己做,射频华为在美国有研发团队可以做一些,存储芯片可以买韩国的,电源不难,晶振等买日本的,这样看来是有可能的,但是它的性能究竟行不行还没法说。 Q13:为什么看到新闻讲日本东芝这种公司也会断供。 我们刚才说其实像美国商务部的禁令,它有两层的含义,一个是美国企业,第二个是使用了美国技术的企业。芯片里面很多技术都是要互相授权的。第二个是可能日韩来讲,它更倾向于配合美国这个商务部。 Q14:请教一下就是 FPGA 和 ADDA 这两款芯片的话,它主要是运用在哪些地方? 服务器和基站里面都是大量使用 FPGA 的,而 ADDA 在服务器里面用的不多,大部份是在基站里面射频部分。 Q15:EDA 的 license 的期限是多久? 一般小公司都是买一年或者说买两年,像海思的话,我相信应该不止,至少两三年我觉得应该都没问题,甚至不排除有一些是终身的。但禁令会影响 EDA 的后续升级。 Q16:海思对台积电依赖很高,有没有加强对国内代工厂的培养? 台积电做的确实好,中芯国际也做过不少,但还是差一点。如果台积电不行,中芯国际也能做,但是最先进的做不了。当中芯国际说 28ok 的时候,得退一下说明 42 还可以,当说 14ok 的时候,说明 28 可以了。大概就是要水平吧。 海思最先进的芯片中芯国际可能扛不住,low 一点的芯片用中芯国际,海思其实是中兴国际最主要的客户之一。 Q17:美国政府禁止直接供给就是华为,那有没有可能就是我们可以绕道,就是说别的客户或者通过什么变通的方式一样可以拿到这个料。 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供给华为,如果美国商务部已经要求是美国公司不能给华为的话,理论上应该是不行的。但是说华为愿不愿意在某种时候使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做,这个太具有操作性的技巧了。
为了帮助软磁材料、磁性元器件企业加深对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了解和选择,提升产品创新水平,同时提高企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了解。大比特资讯将定于2019年5月24日,在东莞嘉辉会酒店举办“第12届中国磁性元器件智能生产暨高性能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峰会”。 顶尖人才嘉宾阵容 据悉,为了帮助磁件企业了解最新的技术前沿和解决方案,主办方邀请了中研非晶磁性材料首席技术官陈卫红、阿诺德产品经理束愿、荣旭智能运营副总李强、天智合金总工程师赵放、大研自动化CEO肖大放、ANSYS 首席应用工程师杨利辉等行业资深人士探讨行业难题。 磁性元件全产业链展示 会议现场将有中研非晶、阿诺德、荣旭智能、天智合金、大研自动化、ANSYS、田中、金华翼、昭信智能、腾科、科彼特、德鑫泰、鹏达金、渝洋、中茂、科欣、同惠、 科达、安可远、东阁、尚朋、国石、中德、和东、可顺、宇盛、奥立、松田、泰力松、佰力、紫高等62家优质的磁性材料、磁元件及其自动化生产设备企业在现场展出他们最新的研发成果,这也是磁性元件从基础材料到生产、检测等各环节的一次产业大联动,主办方也充分发挥作为行业纽带的作用,极力促成参会企业之间可达到多方共赢互利的结果。 行业大咖高端论坛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磅环节,“2019中国磁性元器件智能生产暨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将成为本次研讨会的焦点,论坛按照本次研讨会主题,分为与磁性材料相关话题的“磁性元器件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论坛”、以及与智能化生产相关的“磁性元器件智能生产技术论坛”。 主办方已邀的重磅论坛嘉宾有:中兴材料技术总监王波、伊顿高级工程经理袁军、铭普研发总监徐月朗、可立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正国、云路研发总监郑庆杰、顺络高级工程师聂敏、经伟达事业部总经理特助范连雄、铭普自动化设备主管石洪雄、中研磁性材料首席技术官陈卫红、阿诺德产品经理束愿、大研CEO肖大放、荣旭运营副总李强、金华翼销售总监张毅等负责技术研发、或生产制造的高管参与论坛,共同围绕材料、设备,核心话题进行分享。 会议议程新鲜出炉 目前研讨会正处于报名阶段的最后一天,诚邀电源、磁件、磁材和测试设备企业等技术研发、管理层莅临现场。主办方还准备了小米无人机、SKG颈椎按摩器、小米车载空气净化器、千元红包等多重好礼,参与会后反馈表填写还将有机会获取更多精美礼品。 报名链接:http://www.big-bit.com/Meeting/2019dw/index.html 扫码报名
对于华为来说,欧洲是重要的销售市场,从很多国外用户的反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华为的支持主要来自于手中的消费产品。昨日谷歌表示将积极响应特普朗要求,停止与华为相关的业务和服务,涉及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同时停止就安卓和谷歌服务为华为提供技术支持和协作。 对于这件事情,老外们在安卓的推特账号最新一条关于华为的推文下面,充斥了整屏对谷歌的失望和嘲讽。 我们可以通过截图简单体会一下: 可以看到,评论中不乏有认为 “华为有能力开发出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统” 的用户: 需求是创造之母.....这将激励他们提出替代的方案...... 对世界是好事.....但对美国不利。—— @FrancisKigondu 去做美国政府的狗吧!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看到比安卓更好的操作系统—— @jay_murrugan 如果华为发布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的话我会去用,我会开始为gmail和其他谷歌服务寻找替代品。—— @fouadromieh 而实际上这样的想法依然有些异想天开,昨天的《自研系统,能解决华为当下的困境吗?》中,作者“我不叫塞尔达”就已经指出:系统涉及到生态问题,远比硬件复杂,自研系统的远水,可能还解不了华为的近渴。虽然华为的研发投入和实力值得肯定,但真正能让这一切重回正轨的,还是政治,而非科技。 海外用户对华为的认识大多来自于华为的消费产品,也就是手机。 数据来自机构Canalys 2018年华为在欧洲市场销量排名第三,达到了4250万台,同比增长54%。而第一、第二名依然是三星和苹果:三星手机欧洲市场2018全年销量6160万台,同比下降10%;苹果4280万台,同比下降6%。 和国内对华为手机的讨论环境不同,当没有国家和政治立场的限制时,产品本身的好坏就成了用户对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通过截图中这位英国女性的评论可见一斑: 这太荒谬了,P30 Pro 比我拥有的任何一部 iPhone 都要好。现在特朗普反应过度,我支持华为, 我希望尽快出现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MarySedai 实际上在外国用户的心中,中国的手机厂商的出场率比我们想象得要高很多。 一加在海外宣传时曾打出“Premium Killer”(旗舰杀手)的口号,作为高性能的代表。一加一直是极客眼中非常好的选择。评论中一位墨西哥小哥在推荐替代手机的时候推荐了一加,并提到了一加性能的出众和售价高昂。 试试一加。—— @theoby 而对于曾经将“Don’t be Evil.”作为公司口号的谷歌来说,如今华为的遭遇与自己在海外的遭遇如出一辙:无论是9年前无奈退出中国,还是被欧盟持续不断地收取高昂的罚单和重税,就算庞大如谷歌,在大国政治下扮演的一直是牺牲品的角色。 如今他们已经在守则中去掉了这一句话 国内的事情我们不说了,单说欧盟:2017年,因为“滥用搜索的垄断优势”,欧盟已经向谷歌开出了高达24亿欧元的罚单,为当时反垄断罚金的最高记录;但这个数字很快被超越——去年7月,欧盟以“安卓涉嫌垄断”为由,再次向谷歌开出了43亿欧元的天价罚单。再加上通过了“链接税”的争议提案,谷歌也曾面临“脱欧”的危机。 而在华为事件中,华为的处境和当初谷歌的处境一模一样。不知道谷歌停止与华为的业务合作的时候,心里有没有过一丝迟疑或怜悯。 这也不是谷歌第一次成为美国政客的棋子了。 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曾在2007年启动了一个名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通过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监控事件,其侵犯的人群之广、程度之深让人咋舌。评论中也有用户指责了谷歌曾是“棱镜计划”的参与者。 为你加入“棱镜计划”而感到羞耻。—— @joyguard 而实际上对于美国政府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关系,人们一直都抱有非常深的怀疑。有评论指出了facebook在美国大选中的暗箱操作丑闻: 我们怎么会如此盲目地相信美国政府的资料呢?!看看facebook做了什么,他们把信息卖给了政府。—— @pikaps 去年4月11日,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来到美国国会山,为公司的数据泄露丑闻作证。 他们曾泄露5000万用户数据给一个叫剑桥分析的数据分析公司。而这个公司利用心理学家和程序员的算法对用户分析,然后通过邮箱等精准投放新闻和竞选信息,最终帮助特朗普赢得大选。 丑闻被曝出后,英国、比利时以及澳大利亚等外国政府机构纷纷要求Facebook做出解释陈述。外界掀起了一场卸载Facebook的潮流,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删除了名下所有公司的Facebook主页。 苹果CEO库克则在采访中表示:“其实,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利用大量用户数据信息来赚钱,是一件比较常见、而且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并没有做。” 当大公司沦为政治的旗子,政策的不确定性会让它的合作伙伴与他们更加谨慎地决策。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用户,我喜欢 Android,但如果谷歌无视我选择设备的自由, 我会决定停止使用它。这是我的基本权利,谷歌应该努力在这混乱局面保持他的中立立场。—— @somponnat 所以你们不是私人公司?美国政府是什么时候把谷歌国有化的?—— @bpavlovic21 那如果明天特朗普决定将三星或小米列入黑名单呢?作为用户、消费者和客户, 我们需要你关注我们,而不是那个疯狂的男人。—— @mahoricioo 消费者和市场已经习惯了企业和国家之间开放合作,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封闭和孤立都是在逆时代而行。 而特朗普的政策实际上是让美国处于一个更加不稳定的市场中:今天你可以断供华为,明天是不是就可以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停止合作?那其他的公司还要不要和你合作? 这就如同:之所以大家不喜欢去非洲做生意,并不是因为非洲没有钱赚。而是因为非洲政策朝令夕改难以落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有公平的竞争和交易。 随着数家华为的合作伙伴宣布自己遵守美国政府的禁令,逐步实施对华为的封锁,尽管今天早晨美国政府宣布政策将延缓90天执行,但依然无法缓解华为面临的困境。而我们更期待一个公平的环境,期待自用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