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这一波汽车技术发展新浪潮的特色之一是新兴厂商声音更大,无论是整车厂、科技公司还是具体到零部件行业,新兴厂商长期霸占汽车新技术新闻版面。以汽车电子零部件厂商为例,Nvidia与Mobileye等厂商声势浩大,相比之下,传统车载元器件大厂恩智浦(NXP)、瑞萨电子和英飞凌等均显得异常安静。
编者按:此为SugarTalk第一期活动的第二场演讲,演讲者是旗智副总裁朱晨。汽车行业确实面临着130年未有之变局,但传统厂商是否就失去战斗力了呢?朱晨认为,现在新兴的造车企业,不免过于低估传统车厂的实力,汽车行业130多年来从未衰落,而且越活越好,这是一个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承开放与合作的行业。以下为演讲实录。
近日,纽约时报等外媒曝光,由大众、戴姆勒和宝马三家德国车企资助的欧洲运输业环境与健康联合会(EUGT),委托美国新墨西哥州洛夫勒斯呼吸研究所(LRRI),将10只从中国进口的长尾猕猴放入密封的试验箱内,测试柴油汽车尾气的危害。
伴随电子系统成本在汽车中占比提升,以三星的执行力、财力以及多种资源协同力,再加上收购与投资,其汽车业务在8年内增长3倍并非不可能。对整个汽车供应链而言,增加一家200亿美元规模的供应商不可怕。但这家如果是复制消费电子供应格局,可能在数个关键零部件形成垄断的三星,那还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博泰的“随身车联网”概念似乎在“一步到位”和“循序渐进”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该方案将手机计算力嵌入汽车,可以通过更新手机来更新随身车联网的硬件,解决了前装车联网硬件面世即过时的问题。同时在安全与可靠上仍借助原有车载系统能力,对应用功能进行切割,使其可以分别运行在车载硬件或手机上。
12月25日消息,据报道,根据一份内部通知和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周六暂停了上海工厂的生产,这也使得12月最后一周,上海工厂暂停了大部分排班计划。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正在从萌芽期向成长期迈进,当前,由于科技和产业变革,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更好地实施中国“碳达峰 碳中和”战略,能源转型是关键,政策引导是保障。把握先发优势,明确发展方向,聚集优势资源,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加速汽车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中国标准智能汽车,建设智能汽车强国。从全球来看,世界上石油资源短缺,传统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新型能源环保型汽车是实现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的一个最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大幅度增长。,让每一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终将成为人类的绿色梦想。国家将会继续大力地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和应用,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延续和拓展,更是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措施。因此,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向好。
在历经极端短缺、涨价后,汽车芯片的供需状况来到了新调整期。近期,车用半导体缺货与否的辩论成为热议话题,当前业界的共识是,部分芯片已经不再短缺,但是结构性紧缺仍存在。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快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缩短充电电池达到满充状态的时间,同时,保证电池正负极板的极化现象尽量地少或轻,提高电池使用效率。
新能源汽车作为现代汽车电子电力发展至今的集成产物,汽车部件电气化程度极高,尤其是纯电乘用车。在这种情况下整车的安全性很大程度就取决于以电机控制器MCU为代表的电子控制器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汽车E/E系统的可靠性,有效规避风险,最大程度保障司乘驾驶的安全,也就成为了汽车产业链企业关注的议题。【功能安全】是解决这一议题的有效途径。
上海2022年12月16日 /美通社/ -- 近期,涅槃汽车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智能座舱数据存储技术进行解析,内容如下: 1、 智能座舱的存储越来越重要,容量越大越大。 我们都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步在迈向正轨,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具有更多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从最近5-...
上海2022年12月16日 /美通社/ -- 中国权威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近日揭晓2022中国典范雇主十大单项得主和中国100典范雇主。这一已连续举办15届的中国雇主榜单一直因为展现中国人才管理的最高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技术和趋势,以及人才市场供需动态而备受关注...
促进高效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并掌握核心技术与资源。我们智能网联汽车现在有很多核心技术需要合作开发,我们需要和科研院所高校和整个产业链的关键基础供应商合作进行攻关。在信息安全方面,成立一些联盟,建立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解决整车企业在信息安全的标准性问题;构建跨行业的合作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成绩,实现了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战略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全球居首,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有非常好的消费市场基础;二是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规划早、布局快、支持力度大;三是‘造车新势力’取得的成功,带动整个汽车行业迈出了转型新步伐。”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型,产业也经历了萌芽期及初步探索期,进入快速成长期。并且,伴随科技力量的加持,品牌、车型、区域等细分领域也在不断调整,行业格局初步形成,产业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跨越和变革。为了摆脱我国面临的危险境界,我国要加大,投资力度。新能源汽车。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能够支撑众多品牌的规模化发展。此外,目前中国东西部、南北部之前都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地理环境差异、气候条件差异、基础设施差异和消费能力差异等,这些因素都与多品牌的发展现状息息相关,也都为更多品牌发展提供了市场。新品牌数量多,但新品牌之间的竞争明显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水平提高,推动着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这也是在一段时期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保留较多数量的条件。有以上这些因素存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众多显然是历史的必然。
面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阶段、新特征,深化“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和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着眼,提出了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近期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中远期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行业企业与资本市场重点发展的领域,如上所述,在行业发展的前期,品牌众多是正常现象。但是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市场的逐渐成熟和企业竞争的优胜劣汰,行业会迎来残酷的洗牌期,品牌数量会急剧减少,现在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无法承受连续的销售不畅和巨额亏损,已经难以为继,一些品牌已经被迫退出了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