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创造的FF91又爆出最新进展,美国互联网电动智能汽车公司Faraday Future(简称FF)在5月8日FF成立4周年之际对员工发布内部信。
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反思和重新考虑汽车的供电方式。从对燃料依赖的担忧到对清洁空气的渴望,再到监管制度,推动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业界专家称,到2025年,销售的汽车中将有25%将配备电动引擎。
日前,在江苏南京市六合服务区(长春方向),记者看到4个崭新的小车充电车位整齐地排列在巨大的光伏面板下,每个车位旁配有一个充电桩,一台黑色的电动汽车正在充电。
据报道指在中国计划于2020年完全取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获得的扶持将大幅度减少,韩国电池企业预见到这种机会正计划在中国市场展开投资建设电池工厂,希望分羹,这对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将迎来极大的挑战。
汽车行业两大巨头特拉斯和通用2017年营收情况如何?据悉,特斯拉在2017年仅售出了10万辆,营收只有约33亿美元。通用2017年的支出接近85亿美元,与此同时营收约为1500亿美元,利润接近130美元亿。然而特斯拉股价却表现
与软包和方形锂电池相比,18650圆柱形锂电池,是商业化最早,生产自动化程度最高,当前成本最低的一种动力电池。又有Tesla多年夹持,基本保持着与软包和方形电池三分天下的局面。 从特斯拉宣布Model 3采用21700以后,圆柱电池家族也多出了一个明星成员。本文一起来看看圆柱电池相关的几个技术点。下文中不特殊声明的,圆柱电池就特指18650 。
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颠覆性变化,新能源汽车逐渐在市场上取代传统的燃油车。2017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产业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Dymax戴马斯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用光固化材料助力制造商提升产品质量。
ADI 在高精度信号测量和控制方面处于业界领先地位,致力于以极具成本竞争力的高质量 IC 实现可靠的计量、测量、监控 和控制,其产品广泛用于再生能源、输配电以及水、电、气计 量应用。ADI 公司凭借在优化系统级信
近日,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站迎来了投入使用后“入驻”的第一批“顾客”——首汽集团20辆共享电动汽车。
美国当地时间周五(13日)上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早间播出了对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采访。马斯克在采访中谈到了在去年7月推出大众版Model 3后,特斯拉所遇到的产能瓶颈。
日本朋友来家里做客时,时常谈到中国汽车业的未来,特别是电动汽车近年来在中国的大发展。
里程焦虑显然是电动车使用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也因此,目前几乎很少有人愿意开着电动车跑长途。而未来,电动车能否像燃油车一样让人踏实地跑个1000公里的长途,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电池续航里程能否突破,以
近日消息,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NTSB)透露,该机构与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进行了一次“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双方对话的主题是此前的特斯拉车辆车祸事件,上个月一辆特斯拉汽车在使
近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德国经济部长彼得-奥特梅尔(Peter Altmaier)周二表示,德国政府已准备好为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提供支持。他表示,有一种可能是减免这些生产商的某些能源税。奥特梅尔在一次行业活动中表示,电
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得了一组WEY旗下全新纯电动概念车的预告图,新车采用全新纯电动平台打造,将于4月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正式亮相。
据外媒报道,金融产品比较网站——Yallacompare宣布,公司计划利用3D打印及基于区块链的制造技术,研发新款电动车,这在全球属于首创。
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内部电子邮件显示,公司工程以及生产负责人正在督促生产线员工提高Model 3电动汽车生产量,以“证明一些评论是错误”的。据悉,内部电子邮件显示特斯拉的工程和生产负责人要求Model 3的日产量要增加到300辆以上。
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充电性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之前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之一。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充电器对各种动力电池的适用性。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与科锐公司(Nasdaq: CREE)签署一份碳化硅(SiC)晶圆长期供货战略协议。英飞凌由此能够拓展其碳化硅产品范畴,满足诸如光伏逆变器和电动汽车等快速增长市场的需求。由于英飞凌已将其所有碳化硅晶圆生产线转换为150毫米生产线,与科锐公司签署的这份协议仅仅涉及这个尺寸的晶圆。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和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英飞凌”)近日宣布成立合资企业,为中国充满活力的电动汽车市场制造功率模块。上汽集团持股51%,英飞凌持股49%。合资公司命名为“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生产基地位于英飞凌无锡工厂扩建项目内,计划在2018下半年开始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