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消息,今天,雷军在其公众号发布了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的完整内容,在采访中雷军称,在80年代乔布斯就是其第一个偶像。
最新消息,昨天央视播出的《面对面》节目中,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 雷军接受央视记者专访,谈到了向武汉大学捐楼的原因、自己的创业历程,以及小米在汽车领域做出的努力。
11月29日消息,今天是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雷军个人向母校捐赠13亿元人民币,刷新武大建校以来单笔最大捐赠额。这也是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
业内消息,昨天小米雷军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徕卡 Summilux 镜头将首次应用于全新的小米 14 系列新机,该机将于本月发布。
小米9,是小米公司于2019年3月发布的一款智能手机。作为小米的重要产品,小米9在硬件配置、软件优化、用户体验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其售价从2999元起,这个价格相对于其提供的功能和性能来说,显得非常有吸引力。
小米6是小米科技公司于2017年发布的一款旗舰智能手机,以其出色的性能和时尚的设计在市场上广受好评。关于小米6的市场售价,因地区和版本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小米6的售价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在中国大陆,标准版的小米6售价约为2499元人民币,而高配版和尊享版则分别售价2899元和3299元。
一、引言 自2010年成立以来,小米科技公司一直以创新和高性价比产品闻名于世。作为小米的重要旗舰机型,小米8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这一传统,呈现出独特而引人注目的风格。通过深入了解小米8的外观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款手机的魅力和功能。
8月15日消息,在昨晚的年度演讲中,雷军谈到了小米高端战略的决策过程,最终达成共识——高端是小米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不能有任何动摇,必须死磕到底。
据业内信息报道,在上周的米粉节上,雷军表示过去三年小米最重要的战略就是高端化战略,小米初步站稳高端化战略,最近三波新产品的用户好评率都到了 99%,这说明小米已经有能力做出大家满意的高端旗舰的产品。
据业内信息报道,昨天小米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小米 13 目前没有计划做半代升级的版本,并表示大家不用等小米 13S。
据业内信息,近日金山软件北京办公区举行了开工仪式,雷军现身现场为员工发开工红包。
前段时间,某自媒体博主发文称“小米造车遇到坎,品牌审批未通过”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该博主发文称,尽管小米一直想要尽快推出自己的汽车产品,但目前他们仍然未能获得品牌的审批通过,其造车之举也渐渐变了味道,成了类似于“资本无序扩张”的模式。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称,公开信息显示,小米汽车工厂项目位于北京亦庄经开区,具体分两期建设,一二期产能皆为15万辆。一期工厂已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6月竣工。据悉,该工地总体呈矩形,东西宽度500余米,南北长度超过1公里。工地北边是合创产业中心的一排高楼,东边毗邻辛房路,与房辛店村隔路相望,南边和西边大多为待开发的荒地。
2021年3月29日至30日,这场历时两天的发布会对于小米而言,或将是历史性的一刻。在这场发布会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将要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直接投入高达100亿美元用于制造“新能源汽车”。
昨天,有汽车博主爆料,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正在测试小米汽车。在其附加的两张照片中,两辆汽车都有非常严密的伪装。第一张图驾驶头车的应该就是雷军,第二张图测试极寒测试场地的现场。
2022年开工第一天,雷军发布了全员信,宣布了小米公司的多项人事调整,其中卢伟冰晋升为集团总裁,同时晋升王晓雁、屈恒和马骥为集团副总裁。
这次特别的发布会,雷军比以往更“卖力”。昨天下午两点,小米CEO雷军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小米10手机发布会——纯网络直播。本以为这次直播会和2016年雷军发布小米无人机一样,坐在镜头前,像个带货主播,呐喊着“OMG”。所以在直播开始前一天,我连文章第一句都想好了:“第一次如此高清的看见雷布斯的鱼尾纹。”现实却是跟以往一次次直播发布会一样,大舞台、大屏幕和一枚操着迷人口音的雷布斯。发布会中,雷军拿着小米10与友商对比时,更为豪放,直接写“友商Mate 30 pro”,友商二字犹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在雷军一向平和的语气中,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卖力”。
今晚,小米13系列如期而至,除了顶级的第二代骁龙8旗舰芯片,新机在续航表现上也十分亮眼。
2024年量产1000万辆,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妥妥的世界第一吗?中国目前一年新能源汽车才500万辆,加上其他燃料汽车总产量也就3000万辆,牛可不是这样吹得,如此肆无忌惮,我们拭目以待,吹牛是否上税?霸气雷老板拿什么上税?
关于小米造车一事,各位“米粉”已经迫不及待其能把价格打下来。据小米CEO雷军透露,小米汽车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相比造车,小米另一投入33亿的自动驾驶项目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的确,随着技术的突破,众多车企以及第三方正加速自动驾驶的布局,以求抢先一步占领市场高地。从侧面来看,也说明了各路资本正想方设法“吞掉”这款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