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芯闻号 > 充电吧
[导读]医路诺贝尔系列:挖掘历届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的经历,为大家展示1901年至今医学界绚丽多姿、波澜起伏的科学画卷,见证现代医学每一次改变人类历史的进步。作为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保罗

医路诺贝尔系列:挖掘历届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的经历,为大家展示1901年至今医学界绚丽多姿、波澜起伏的科学画卷,见证现代医学每一次改变人类历史的进步。

作为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保罗·赫尔曼·穆勒(Paul Hermann Müller)当年曾拥有很高的热度。他发现了极为有效的杀虫剂,成功遏制了疟疾等传染病的传播,在那个流行病爆发的年代被视作一位全球英雄,就连他的名字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穆勒的名字和两年前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赫尔曼·穆勒(Hermann Muller)极其相似,就像一个美丽的巧合。

然而,就是这位人们敬爱的英雄,却在多年后被拉下神台。为什么?因为保罗·穆勒当年发现的那种杀虫剂,便是如今已经臭名昭著的污染物滴滴涕。

不同寻常的职业生涯

1899年1月2日,保罗·穆勒出生在瑞士一个小乡村里,后来全家搬到了瑞士第三大城市巴塞尔。上中学那会儿保罗就表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到了高中,他就给自己建造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用以制作无线电设备和冲印照片。

穆勒对上学不怎么感兴趣。比起书本上的知识,他更向往实战中的科学应用。十六七岁时,高中都还没毕业的穆勒便自行辍学,跑到一家著名的农业公司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当上了门槛最低的实验室助理。第二年,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技术的保罗又跳槽到了另一家著名的化学公司龙沙(Lonza)。

在两家化学公司中沉浮了两年,保罗终于意识到,没有文化还是不行.于是1918年,他重返校园,进入了巴塞尔大学。隔年,就拿到了学士学位,当时他才19岁。一鼓作气,把博士学位也拿了之后,进入了巴塞尔的跨国制药公司诺华(Novartis)。在这家公司一干就是一辈子,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也是在这里发现的。

从保护剂到杀虫剂

保罗一直是个热爱大自然的人。因此,他对诺华给自己的课题任务“研究植物染料和植物保护剂”非常满意。研究了十几年植物,也得到了不少成果之后,被公司指派去研究、开发杀虫剂。那是在1935年,当时唯一廉价可用的杀虫剂就是砷化合物,然而,砷化合物会毒害哺乳动物和人类。

保罗的任务,就是找到只毒害昆虫、不毒害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杀虫剂。这个目标很是让保罗热血沸腾,因为当时的瑞士面临着粮食短缺危机,有了更好的杀虫剂,就可以控制昆虫对农作物的侵害;俄罗斯还爆发了史上最致命、流传最广泛的传染病之一斑疹伤寒,而蚊子、虱子、跳蚤等都是传播疟疾的罪魁祸首。

为了这些崇高的目标,保罗最先开始了比较笨研究方法:一个一个地尝试各种可能用于杀虫的化学物质。从1935年到1939年9月,他失败了349次。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保罗找到了梦想中的物质:一种白色无味的粉末,他将苍蝇放进涂有这种粉末的玻璃箱里,起初也没发生什么,但第二天早上,苍蝇全部都死了。

这种粉末名叫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是一位维也纳化学家1873年发现的,但人们一直没找到这种化合物的用途。保罗给这种化合物取了一个简单好记的名字,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DDT(滴滴涕)。进一步的测试发现,滴滴涕对各种昆虫都有惊人的杀灭效果,从马铃薯甲虫、蚊子、虱子,跳蚤到白蛉,滴滴涕遇谁杀谁。

一个完美的奇迹

1940年3月,诺华制药公司获得了DDT制作杀虫剂的专利。1942年,滴滴涕首次作为杀虫剂上市,因生产简单、价格便宜、便于储存、效果极好,不久后就被英国、美国等政府添加到了军队供应清单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滴滴涕的应用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它的杀虫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战后,滴滴涕还被广泛应用于各地区,以消灭携带疟原虫的蚊子。1945年,印度疟疾感染了大约7500万人致死80万,而到了六十年代初,病例数量已降低到每年约5万。希腊疟疾的病例数,也从每年的一两百万下降到几乎为零,希腊将保罗视作全民英雄。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滴滴涕的使用对人类来说是安全无害的,没有观察到毒性副作用,可以说表现得十分完美。保罗曾经自豪地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无数聪明的化学家想找出比滴滴涕更好的杀虫剂,他们都失败了。

此时,滴滴涕的确是完美的,是一个人人争相赞美的世界奇迹。1948年,保罗借此获得了诺贝尔奖。1961年,62岁的保罗从诺华制药公司光荣退休。退休后的保罗拥有了自己的时间,也拥有一个喜欢的水果农场,他经常跑去园艺工作,到山上去拍摄野花,带着家人在清晨的大自然中散步。直到1965年10月13日早晨,在家人的陪伴下因为一场急病逝世。

迟来的灾难后果

如果保罗的人生故事就这样结束,那么也不失为一个温馨的励志故事。然而,这个故事却有一个仿佛灾难片的转折和结局。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提出滴滴涕等化合物会对生态造成巨大的危害。

虽然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逐渐地,科学界还是意识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滴滴涕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它很难降解。人们多年所用的滴滴涕,足以在环境中累积到一个恐怖的剂量。那还会保持着原先安全无害的完美状态吗?

后续的调查发现,滴滴涕只在低剂量的时候对动物无害。这么多年在医学、农业上的疯狂使用,滴滴涕不断随着食物链在动物体内累积,在某些动物体内已经累积到了足以致病甚至致死的剂量。尽管没有证据显示人类的健康会受到直接影响,但为了安全起见,1972年,美国决定全面禁用滴滴涕,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

在禁用滴滴涕这个议题上,瑞士迟迟不行动。显然,它不愿意打破自己国家诞生的奇迹神话,但不久美国和加拿大使出了杀手锏。

它们以滴滴涕残留为理由开始限制瑞士奶酪的进口,这个手段终于让瑞士坐不住了。几个月后,它终于不得不做出回应,下令禁止使用滴滴涕。2001年,122个国家签署了一项名为“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全球条约,禁止使用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就包含滴滴涕。

从完美奇迹到落魄潦倒,滴滴涕在历史舞台上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职业生涯。这样的转折对创造者保罗来说也不好受。在他去世前,便已经见证到公众对滴滴涕从赞美到恐惧的转变过程。

这样的变化对热爱大自然的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然,我们依然不能抹灭滴滴涕的功绩和成就。就算是现在,滴滴涕也依然在约25个疟疾依然肆虐的贫穷国家被使用,因为它至今是对抗疟疾时无法被替代的重要工具。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如果获得诺贝尔奖,我一定要以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奖”。在镜头前,华裔美国工程院院士李飞飞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因为低调,很多人对李飞飞并不了解。其实,她是谷歌云的首席科学家,是享誉业内的顶尖学者。生于中国,长于大陆,功成名就之...

关键字: 诺贝尔 AI

北京时间5月7日早间消息,Facebook周三宣布,该公司新成立的内容监督委员会的20名初始成员将包含一名前总理、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多位宪法专家以及维权人士。 这个独立委员会被外界戏称为Facebo

关键字: FACEBOOK NI 互联网 诺贝尔

(文章来源:ITheat热点科技)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未来金融主题论坛在上海盛大开幕,这一场论坛被视为与未来对话的通道,人工智能在近年飞速发展,未来更将持续加速。ITheat热点

关键字: 数据安全 人工智能 诺贝尔 家用电器

据外媒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三,Facebook任命了首批20名内容监督委员会成员名单,其中将包括一名前总理、一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及几名宪法专家和权利倡导者。这个独立委员会又被称为Facebook的“

关键字: 扎克伯格 FACEBOOK 诺贝尔 NI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人类科技前沿的代表,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进全球各行各业。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隐私、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同样备受关注。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二届虹桥国际

关键字: 人工智能技术 诺贝尔 创始人 数据分析

最近法国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吕克·蒙塔尼称新冠病毒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考虑到他本身就是知名的病毒学家,这一论调引发全球哗然,人为合成新冠病毒的阴谋论又活跃起来了。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并不认同,今天他们也作

关键字: COVID-19 诺贝尔

近日郑州、北京等地百名新冠肺炎康复者主动到医院捐献血浆,以救治病重患者。感叹人性之美的同时,不禁发出疑问:康复者的血浆真能能救人?普通人的血浆管用吗? 新冠肺炎康复者许德龙献血(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关键字: 显微镜 美的 诺贝尔

当地时间10月14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迈克尔·克雷默(Michae

关键字: 诺贝尔 经济学奖 贫困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以

关键字: 化学奖 诺贝尔 锂电池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2019年诺贝尔化学学奖评选结果揭晓—;—;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吉野彰三位科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誉,以表彰他们在电池领域的重要创新。 虽然我们经常感慨电池技术迟

关键字: 古迪纳夫 诺贝尔 锂电池 化学奖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