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分享
[导读]在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I/O和标准I/O是两种常见的输入输出(I/O)操作方式。尽管它们的目标都是实现数据的读写,但在数据缓冲的原理和机制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I/O和标准I/O是两种常见的输入输出(I/O)操作方式。尽管它们的目标都是实现数据的读写,但在数据缓冲的原理和机制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


文件I/O缓冲机制

文件I/O通过系统调用直接与内核进行交互来读写文件数据,常见的系统调用包括read、write、open和close。为了提高性能,文件I/O通常使用内核缓冲区,也称为页缓存(page cache)。页缓存是操作系统在内存中维护的一个区域,用于缓存从磁盘读取的数据和即将写入磁盘的数据。


读操作:当应用程序执行read系统调用时,操作系统首先检查页缓存。如果请求的数据在缓存中,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避免磁盘I/O操作。如果数据不在缓存中,则从磁盘读取数据并缓存起来。

写操作:当应用程序执行write系统调用时,数据首先写入页缓存,然后操作系统在后台异步将数据写入磁盘,这个过程被称为写回(write-back)。

文件I/O的缓冲机制带来了以下性能影响:


优点:缓存命中率高可以显著减少磁盘I/O操作,提高性能;异步写入使得写入性能更高。

缺点:页缓存占用内存,可能导致内存不足;异步写入可能导致数据在内存和磁盘之间的不一致,尤其在系统崩溃时。

标准I/O缓冲机制

标准I/O通过标准库函数(如fopen、fread、fwrite和fclose)进行文件操作,这些函数通常使用用户空间缓冲区(stdio缓冲区)来管理数据。标准I/O使用的缓冲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行缓冲(Line Buffering):在遇到换行符或缓冲区满时,才将缓冲区数据写入文件或刷新到标准输出。这种缓冲方式常用于交互式终端I/O。

全缓冲(Full Buffering):只有在缓冲区满或显式调用fflush时,才将数据写入文件。这种缓冲方式常用于文件I/O。

无缓冲(Unbuffered):数据直接写入文件或从文件读取,不经过缓冲区。标准错误输出通常是无缓冲的。

标准I/O的缓冲机制带来了以下性能影响:


优点:通过缓冲区减少系统调用次数,提高性能;标准I/O库提供的接口更便于使用。

缺点:需要分配用户空间缓冲区,带来额外的内存开销;缓冲机制可能导致数据写入或读取的延迟。

性能对比与选择

文件I/O和标准I/O在性能上各有优劣。文件I/O性能依赖于页缓存的命中率和I/O调度,而标准I/O性能依赖于用户空间缓冲的大小和刷新策略。文件I/O的系统调用接口较低级,需要处理更多细节,而标准I/O的库函数接口较高级,更易于使用。


在选择使用哪种I/O方式时,需要考虑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文件I/O适用于需要精细控制和高一致性要求的场景,而标准I/O则适用于便捷、高效的普通文件读写操作。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语言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标准I/O进行文件读写操作,并检查缓冲类型:


c

#include <stdio.h>


int stream_attribute(FILE *fp) {

   if (fp->_flags & _IO_UNBUFFERED) {

       printf("The IO type is unbuffered\n");

   } else if (fp->_flags & _IO_LINE_BUF) {

       printf("The IO type is line buffered\n");

   } else {

       printf("The IO type is full buffered\n");

   }

   printf("The IO size : %ld\n", fp->_IO_buf_end - fp->_IO_buf_base);

   return 0;

}


int main() {

   FILE *fp;


   // 检查标准输入、输出和错误的缓冲类型

   stream_attribute(stdin);

   print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n");

   stream_attribute(stdout);

   print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n");

   stream_attribute(stderr);

   print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n");


   // 打开一个文件进行写操作,并检查其缓冲类型

   if ((fp = fopen("test.txt", "w+")) == NULL) {

       perror("fail to fopen");

   } else {

       stream_attribute(fp);

       fclose(fp);

   }


   return 0;

}

该代码首先检查标准输入、输出和错误的缓冲类型,然后打开一个文件进行写操作,并检查其缓冲类型。通过运行该代码,可以了解不同流的缓冲类型和大小。


综上所述,Linux中的文件I/O和标准I/O在缓冲机制和性能上各有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和差异,有助于开发者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更合适的选择,从而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台北 2025年7月16日 /美通社/ -- 作为物联网(IoT)智能系统及嵌入式平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研华科技(Advantech)今天宣布推出其AMAX物联网控制平台。这一创新解决方案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关键字: 物联网 控制平台 I/O PLC

高 I/O、低功耗及先进的安全功能,适用于成本敏感型边缘应用

关键字: FPGA I/O 机器视觉

在嵌入式Linux系统编程中,文件I/O(Input/Output)和标准I/O库是实现文件操作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法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文件I/O和标准I/O库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

关键字: 嵌入式Linux I/O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简称FD)和C标准I/O库中的FILE指针是两种常见的文件操作接口。文件描述符是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抽象,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或设备,而FILE指针则是C...

关键字: Linux文件 FILE指针

北京2024年9月27日 /美通社/ -- 9月25日,MLCommons协会发布最新MLPerf™ Storage v1.0 AI存储基准测试成绩。浪潮信息分布式存储平台AS13000G7表现出众,在3D-UNet和C...

关键字: RF AI 测试 I/O

在C语言的世界里,输入输出(I/O)操作是程序与用户或外部数据源进行交互的基本方式。无论是从键盘接收用户输入,还是将处理结果显示到屏幕上,亦或是读写文件,都离不开C语言提供的输入输出函数。本文将深入探讨C语言中几种核心的...

关键字: C语言 I/O

在Linux系统运维和性能调优的过程中,对CPU、内存、网络及I/O进行压力测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些测试能够帮助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了解系统在高负载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优化系统配置,提高整体性能。本文将从这四个方...

关键字: Linux I/O 压力测试

本文介绍一种软件可配置输入/输出(I/O)器件及其专用隔离电源和数据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有助于应对传统模拟信号与工业以太网的桥接挑战。本文阐明了软件可配置I/O器件固有的通道灵活性、故障检测和诊断功能方面的优势。本文还给...

关键字: 软件 I/O 工业4.0

实现敏捷部署 推动AI应用高效落地 深圳2023年2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AI/AIoT蓬勃发展,边缘运算及边缘装置布建需求逐年攀升,市场调研机构预期20...

关键字: I/O 计算机系统 软硬件 线路

为过程控制、工厂自动化、楼宇控制系统等工业应用设计系统级隔离式I/O解决方案时,有许多方面需要考虑,其中包括功耗、数据隔离和外形尺寸。图1显示了系统解决方案,其在隔离式单通道软件可配置I/O解决方案中使用AD74115H...

关键字: ADI I/O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