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态抑制二极管主要参数有哪些?如何选择瞬态抑制二极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直以来,瞬态抑制二极管都是大家的关注焦点之一。因此针对大家的兴趣点所在,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瞬态抑制二极管的相关介绍,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一、瞬态抑制二极管工作原理
在瞬态峰值脉冲电流的作用下,流过TVS的电流,由原来的反向漏电流IR迅速上升到峰值脉冲电流IPP,在其两极的电压也被钳拉到预定的最大钳位电压VC以下,然后随着脉冲电流衰减,TVS两极的电压也不断下降。
最后恢复到起始状态VR(未导通前静态电压),这就是TVS抑制可能出现的瞬态电压及浪涌以及保护后端电子设备的过程。(简单来说就像避雷器一样,超过一定电压的脉冲电压传导过来,该脉冲电压将疏导到地,起到保护后级设备的作用,然后自恢复原状态。)
二、瞬态抑制二极管主要参数有哪些
1、最大反向漏电流IR(Reverse Leakage Current)和额定反向关断电压VR=VRWM(Stand-off Voltage):VR是TVS的最大直流工作电压,当TVS两极的电压小于VR时,TVS处于关断状态,此时流过的最大反向漏电流为IR;
2、最小击穿电压VBR(Breakdown Voltage)和测试电流IT:VBR是TVS的最小雪崩电压,当反向电压达到VBR时,TVS已变成低阻通路。通常,规定当TVS流过1 mA(IT=1 mA)电流时,其两极间的电压即为最小击穿电压;
3、最大钳位电压VC(Clamping Voltage)和最大峰值脉冲电流IPP(Peak Pulse Current):最大峰值脉冲电流IPP流过TVS时的最大峰值电压称为最大钳位电压VC,VC和IPP反映了TVS器件的浪涌抑制能力。
VC和VBR之比称为钳位因子,一般为1.3左右。钳位因子越小,抑制瞬态电压的效果越好。TVS的钳位因子比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的钳位因子低很多。因此说TVS要优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4、电容C:电容C是由TVS雪崩结截面决定的,是在特定的1 MHz频率下测得的。C的大小与TVS的电流承受能力成正比,C过大将使信号衰减。因此,C是数据接口电路选用TVS的重要参数;
三、如何选择瞬态抑制二极管
瞬态抑制二极管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击穿电压和最大耗散功率。击穿电压是指瞬态抑制二极管可以安全处理的最大电压。在选择时,应首先确定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高瞬态电压,并选择一个击穿电压略高于该电压的瞬态抑制二极管。这将确保在遭受瞬态电压冲击时,瞬态抑制二极管能够可靠地工作。最大耗散功率是指瞬态抑制二极管可以持续处理的最大功率。在选择时,应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瞬态功率来确定所需的瞬态抑制二极管。这将保证瞬态抑制二极管在保护电路时不会因功率过高而受损。除了击穿电压和最大耗散功率外,其他一些因素也需要考虑。例如,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响应时间应尽可能短,以便在电路受到瞬态电压冲击时能够及时进行响应。此外,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尺寸和安装方式也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进行选择。在实际运用中,瞬态抑制二极管通常与其他电路元件组合使用,以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以上就是小编这次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有关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内容,希望大家对本次分享的内容已经具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想要看不同类别的文章,可以在网页顶部选择相应的频道哦。